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铁尾矿制备莫来石材料的研究
1
作者 孙家朐 刘新 +2 位作者 丁璇 吴锋 罗旭东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为提升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以铁尾矿为硅源,Al(OH)_(3)为铝源,通过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莫来石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温度(1250、1300、1350和1400℃保温3 h)对莫来石材料微观形貌及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铁尾矿中的Fe^(3+)在固相反应... 为提升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以铁尾矿为硅源,Al(OH)_(3)为铝源,通过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莫来石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温度(1250、1300、1350和1400℃保温3 h)对莫来石材料微观形貌及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铁尾矿中的Fe^(3+)在固相反应过程中可以部分取代莫来石中的Al^(3+)形成含铁莫来石固溶体,导致晶格常数增大,使莫来石衍射峰向小角度偏移;2)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使得体系中液相增多,莫来石形貌由颗粒状逐渐生长成柱状;3)经1350℃热处理3 h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莫来石材料,其显气孔率为18.2%,体积密度为2.53 g·cm^(-3),常温抗折强度为58.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莫来石 氢氧化铝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粉、石墨加入量对菱镁矿尾矿制备镁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岳静静 赵鑫 +7 位作者 游杰刚 张玲 张小芳 侯庆冬 冯东 罗式桐 段明君 张一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为提高菱镁矿尾矿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以菱镁矿尾矿轻烧粉为原料,单质硅粉和95-石墨为添加剂,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利用固相反应无压烧结法制备镁质复合材料。研究了在埋碳气氛下,硅粉和石墨加入量对镁质复合材料常温抗折强度、致密度、线... 为提高菱镁矿尾矿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以菱镁矿尾矿轻烧粉为原料,单质硅粉和95-石墨为添加剂,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利用固相反应无压烧结法制备镁质复合材料。研究了在埋碳气氛下,硅粉和石墨加入量对镁质复合材料常温抗折强度、致密度、线变化率、抗热震性能、显微结构以及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粉和石墨粉添加量的增加,材料中的镁橄榄石(M_(2)S)和SiC含量增加,最终形成了以M_(2)S为主晶相的M_(2)S-SiC-C的复相材料;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O和SiO气体,不利于材料的烧结,造成材料的常温抗折强度和体积密度下降,气孔率上升,线收缩率减小;材料热震后的强度保持率均比未添加添加剂的试样明显的增加,因为材料中M_(2)S的增加和SiC晶须的生成均对材料的抗热震性提高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尾矿 镁质复合材料 碳化硅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刘中飞 吴锋 +4 位作者 梁效诚 孙家朐 裴宇航 罗旭东 袁其琛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了克服RH精炼炉用耐火材料苛刻的使用环境,以特级菱镁矿、脱硅锆和镁铝尖晶石为原料预合成镁锆尖晶石,然后与不同粒级的电熔镁砂混合、成型、烘干、煅烧制备出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研究了预合成镁锆尖晶石加入量(加... 为了克服RH精炼炉用耐火材料苛刻的使用环境,以特级菱镁矿、脱硅锆和镁铝尖晶石为原料预合成镁锆尖晶石,然后与不同粒级的电熔镁砂混合、成型、烘干、煅烧制备出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研究了预合成镁锆尖晶石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对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预合成镁锆尖晶石加入量的增加,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逐渐增大,显气孔率、线收缩率和常温抗折强度逐渐减小,抗渗透性逐渐提高,而抗侵蚀性略微降低。2)当预合成镁锆尖晶石加入量(w)为20%时,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具有较低的线膨胀系数,并表现出最优的断裂韧性和抗热震性。综合来看,预合成镁锆尖晶石的最佳加入量(w)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精炼炉 MgO-ZrO_(2)-MgAl_(2)O_(4) 预合成镁锆尖晶石 抗热震性 线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损毁机制及性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圣博 侯庆冬 +4 位作者 田吉 罗旭东 马北越 李季佳 满斯林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9-265,共7页
综述了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损毁机制以及近年来低碳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影响低碳镁碳质耐火材料抗热震性、抗氧化性和抗渣侵蚀性的因素,并对低碳镁碳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镁碳质耐火材料 损毁机制 抗热震性 抗氧化性 抗渣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Z创新理论在材料冶金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庞启航 李维娟 +2 位作者 刘坤 赵雪 郭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2期142-143,共2页
材料与冶金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传统性优势学科。文章使用TRIZ创新理论应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以材料与冶金学科为例,从学科特点、TRIZ创新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TRIZ创新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材料与冶金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传统性优势学科。文章使用TRIZ创新理论应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以材料与冶金学科为例,从学科特点、TRIZ创新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TRIZ创新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三个方面,予以阐述TRIZ创新理论的应用实践,希望通过研究,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激发更多的教学产出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材料 冶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质胶凝材料综述:研究进展与低碳路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曾田 陈啸洋 +4 位作者 王南 张婷婷 关岩 毕万利 常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8-72,共15页
镁质胶凝材料具有轻质、高强、低碱、耐高温和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预制建筑、道路修复和核废料固定等领域。本文系统综述了镁质胶凝材料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氯氧镁水泥、硫氧镁水泥、水化硅酸镁水泥和磷酸... 镁质胶凝材料具有轻质、高强、低碱、耐高温和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预制建筑、道路修复和核废料固定等领域。本文系统综述了镁质胶凝材料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氯氧镁水泥、硫氧镁水泥、水化硅酸镁水泥和磷酸镁水泥的原材料组成、水化机理、相转变和微观结构等,总结了其在碳固存、力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上述四种水泥的性能及应用现状。最后,结合镁质胶凝材料的优势以及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我国是世界上镁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镁质胶凝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作为菱镁产业的重要一环,必将在低品位菱镁尾矿建材资源化利用方面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胶凝材料 水化机理 耐久性 碳固存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合成CaZrO_(3)对镁锆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效诚 冯雨 +3 位作者 刘中飞 罗旭东 黄敏 吴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17,223,共6页
为提高镁锆材料的性能,首先以碳酸钙、脱硅锆和CeO_(2)为原料,制备不同CeO_(2)外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和2%)的≤0.074 mm的预合成CaZrO_(3)粉,然后分别将其与3~1、1~0.074和≤0.074 mm的电熔镁砂混匀,在250 MPa压力下压制为圆... 为提高镁锆材料的性能,首先以碳酸钙、脱硅锆和CeO_(2)为原料,制备不同CeO_(2)外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和2%)的≤0.074 mm的预合成CaZrO_(3)粉,然后分别将其与3~1、1~0.074和≤0.074 mm的电熔镁砂混匀,在250 MPa压力下压制为圆柱试样和长条试样,于1600℃保温3 h热处理制备了镁锆质耐火材料。研究了预合成CaZrO_(3)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和20%)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定量的CeO_(2)与ZrO_(2)形成固溶体,使ZrO_(2)在室温下以t-ZrO_(2)形式存在,稳定了ZrO_(2)的晶型,促进了CaZrO_(3)的生成。2)CeO_(2)促进烧结,有利于致密化;CaZrO_(3)、ZrO_(2)与方镁石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产生的微裂纹增韧提高了抗热震性;材料与RH炉渣生成的复合尖晶石和CaZrO_(3),堵塞气孔,提高了抗渣性。3)当外加1%(w)CeO_(2)预合成CaZrO_(3),且预合成CaZrO_(3)加入量为20%(w)时,试样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合成CaZrO_(3) 镁锆质耐火材料 CeO_(2) 烧结性能 抗渣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固废制备莫来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家朐 刘新 +2 位作者 吴锋 何慧龄 罗旭东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为解决大宗工业固废堆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概述了工业固废制备莫来石材料的研究现状,对富铝、富硅工业固废制备莫来石材料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目前工业固废制备莫来石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工业固废 莫来石 粉煤灰 煤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场下保护渣对氧化锆—碳耐火材料的侵蚀
9
作者 陈文 张海明 +2 位作者 刘宝奎 杨鑫 何志军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采用旋转搅拌法,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进行了结晶器保护渣与水口渣线氧化锆—碳耐火材料的侵蚀试验,并研究直流电压(0、5、10 V)对保护渣与水口渣线材料界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保护渣在水口耐火材料表面的附着量... 采用旋转搅拌法,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进行了结晶器保护渣与水口渣线氧化锆—碳耐火材料的侵蚀试验,并研究直流电压(0、5、10 V)对保护渣与水口渣线材料界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保护渣在水口耐火材料表面的附着量逐渐增加,保护渣的附着厚度在0、5、10 V时分别为2、3、7 mm。微观结构表明保护渣与水口材料界面存在的电场可以显著改变固—液两相间的润湿性,从而为熔渣向水口扩散、传质和渗透行为提供良好的动力学条件,且大电压下(10 V)的电场作用会加剧保护渣对材料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场 结晶器保护渣 水口渣线 氧化锆—碳耐火材料 电效应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昀鹤 郑丽君 +1 位作者 罗旭东 牛舒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6-250,共5页
为了探究铁尾矿的再利用,以铁尾矿和无烟煤为原料,经碳热还原反应制备了碳化硅多孔陶瓷试样,研究了C与SiO_(2)物质的量比(C和SiO_(2)物质的量比分别为3∶1、4∶1、5∶1和6∶1)及热处理温度(1200、1300、1400和1500℃)对碳化硅多孔陶瓷... 为了探究铁尾矿的再利用,以铁尾矿和无烟煤为原料,经碳热还原反应制备了碳化硅多孔陶瓷试样,研究了C与SiO_(2)物质的量比(C和SiO_(2)物质的量比分别为3∶1、4∶1、5∶1和6∶1)及热处理温度(1200、1300、1400和1500℃)对碳化硅多孔陶瓷试样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多孔陶瓷主晶相为β-SiC,次晶相为Fe_(5)Si_(3)和Fe_(3)Si。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C与SiO_(2)物质的量比增加,碳热还原反应越充分,β-SiC相含量逐渐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降低,显气孔率增加,热导率降低。当热处理温度为1500℃,C与SiO_(2)物质的量比为6∶1时,试样的体积密度为1.25 g·cm^(-3),显气孔率为62.3%,常温耐压强度为35.0 MPa,800℃时热导率为0.150 W·m^(-1)·K^(-1),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无烟煤 碳化硅陶瓷 碳热还原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r_(2)O_(3)对MgO-CaO材料抗低碱度渣侵蚀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佳 栾舰 +4 位作者 潘波 王树山 王春艳 臧伟楠 秦嘉晨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20-4628,共9页
镁钙系耐火材料因具有耐火度高、热力学性质稳定、能净化钢液等优良性质,被认为是炉外精炼设备的理想炉衬材料,但在实际冶炼过程中因长期受低碱度渣侵蚀,熔损严重。为提高MgO-CaO体系抗低碱度渣侵蚀,本文以轻烧白云石粉和轻烧氧化镁粉... 镁钙系耐火材料因具有耐火度高、热力学性质稳定、能净化钢液等优良性质,被认为是炉外精炼设备的理想炉衬材料,但在实际冶炼过程中因长期受低碱度渣侵蚀,熔损严重。为提高MgO-CaO体系抗低碱度渣侵蚀,本文以轻烧白云石粉和轻烧氧化镁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Cr_(2)O_(3)(0.5%、1.0%、1.5%、2.0%、2.5%和3.0%,质量分数),经混合、成型后于1650℃×3 h烧成,进行低碱度渣(m(CaO)∶m(SiO_(2))=1∶1)侵蚀试验,采用XRD表征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SEM表征侵蚀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少量纳米Cr_(2)O_(3)的加入会固溶到CaO和MgO晶粒中引起晶格畸变,促进烧结,当纳米Cr_(2)O_(3)的加入量超过2.5%时,纳米Cr_(2)O_(3)会与CaO和MgO生成CaCr_(2)O_(4)和MgCr_(2)O_(4),填充在晶粒的晶界等部位,改变试样的显微结构,显著提升其抗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r_(2)O_(3) MgO-CaO材料 抗侵蚀性 显微结构 物相组成 低碱度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量对镁铝尖晶石质多孔隔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矫长发 李国华 +2 位作者 孙格格 田琳 康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为提高热工窑炉的能源利用效率,首先将质量比为35∶65的中档镁砂细粉与煅烧氧化铝粉混合、烘干、破碎至d_(50)=2.3μm的混合粉;然后分别引入不同量的稳泡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0.6%(w)的发泡剂油酸钾,制得泡沫料浆;最后将泡沫料浆注入... 为提高热工窑炉的能源利用效率,首先将质量比为35∶65的中档镁砂细粉与煅烧氧化铝粉混合、烘干、破碎至d_(50)=2.3μm的混合粉;然后分别引入不同量的稳泡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0.6%(w)的发泡剂油酸钾,制得泡沫料浆;最后将泡沫料浆注入40 mm×40 mm×40 mm模具中,脱模,经110℃保温24 h干燥,再经1500℃保温3 h烧后,制备了镁铝尖晶石质多孔隔热材料。研究了CMC加入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3%、0.4%、0.5%)对料浆和烧后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CMC加入量大于0.1%(w)后,料浆膨胀比降低,黏度增大,气泡数量减少,气泡平均直径变小。2)当CMC加入量为0.2%(w)时,料浆的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为18.3 mV,此时料浆最稳定;烧后试样内部的气孔为球形封闭气孔,数量最多,此时试样的显气孔率为73.5%,体积密度为0.95 g·cm^(-3),常温耐压强度为13.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隔热材料 镁铝尖晶石 羧甲基纤维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合成镁锆砂和煅烧温度对镁锆质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中飞 冯雨 +3 位作者 梁效诚 罗旭东 李广伟 吴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为了改善镁锆质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以岫岩二级菱镁矿、脱硅锆为原料制备的预合成镁锆砂和电熔镁砂为原料,经混合、成型、烘干、煅烧制备了镁锆质材料。研究了预合成镁锆砂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和煅烧温度(1500、1600、1... 为了改善镁锆质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以岫岩二级菱镁矿、脱硅锆为原料制备的预合成镁锆砂和电熔镁砂为原料,经混合、成型、烘干、煅烧制备了镁锆质材料。研究了预合成镁锆砂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和煅烧温度(1500、1600、1700℃)对镁锆质材料体积密度、显气孔率、烧后线收缩率、常温抗折强度、抗热震性、抗渣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预合成镁锆砂加入量和煅烧温度的提高,试样体积密度和常温抗折强度增大,显气孔率减小;2)试样线收缩率随预合成镁锆砂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当预合成镁锆砂加入量为20%(w),煅烧温度为1600℃时,试样的抗热震性最优,这是由于预合成镁锆砂引起的微裂纹增韧提高了抗热震性;4)当预合成镁锆砂加入量为20%(w),煅烧温度为1700℃时,试样的抗渣性最优,主要原因在于ZrO_(2)与渣反应生成CaZrO_(3)和尖晶石,阻碍了钢渣的进一步侵蚀与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合成镁锆砂 CaZrO_(3) 脱硅锆 抗热震性 抗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对MgAl_(2)O_(4)材料和ZrO_(2)-MgAl_(2)O_(4)材料侵蚀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中飞 吴锋 +3 位作者 李心慰 梁效诚 罗旭东 钱国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为了研究CaO对MgAl_(2)O_(4)材料和ZrO_(2)-MgAl_(2)O_(4)材料的侵蚀机制,以MgAl_(2)O_(4)微粉、脱硅锆微粉和分析纯碳酸钙为原料,将碳酸钙煅烧、粉碎后得CaO微粉,以MgAl_(2)O_(4)粉和CaO粉质量比为4∶1制备了MgAl_(2)O_(4)材料,以脱硅... 为了研究CaO对MgAl_(2)O_(4)材料和ZrO_(2)-MgAl_(2)O_(4)材料的侵蚀机制,以MgAl_(2)O_(4)微粉、脱硅锆微粉和分析纯碳酸钙为原料,将碳酸钙煅烧、粉碎后得CaO微粉,以MgAl_(2)O_(4)粉和CaO粉质量比为4∶1制备了MgAl_(2)O_(4)材料,以脱硅锆粉、MgAl_(2)O_(4)粉、CaO粉质量比为3∶4∶1制备了ZrO_(2)-MgAl_(2)O_(4)材料,并分别于1500、1600、1700℃保温3 h煅烧。利用相图和热力学计算分析了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利用XRD和SEM分析了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对于MgAl_(2)O_(4)材料,CaO与MgAl_(2)O_(4)会反应生成低熔点CaO·Al_(2)O_(3)和12CaO·7Al_(2)O_(3)。对于ZrO_(2)-MgAl_(2)O_(4)材料,大量CaO与ZrO_(2)反应生成高熔点c-ZrO_(2)和CaZrO_(3),而剩余少量CaO与MgAl_(2)O_(4)反应生成CaO·Al_(2)O_(3),减少了低熔点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_(2)O_(4) ZrO_(2)-MgAl_(2)O_(4) CaZrO_(3) 铝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锆酸钙对镁锆材料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谷安琦 郑胜利 +3 位作者 金梓萱 曹钟月 雷鑫 吴锋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为了研究原位合成锆酸钙对镁锆材料性能的影响,将碳酸钙和脱硅锆(合计加入量分别为10%、20%和30%)与电熔镁砂混合、成型、烘干后,分别于1 600、1 700℃保温3 h煅烧。检测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烧后线变化率、常温耐压强度、抗... 为了研究原位合成锆酸钙对镁锆材料性能的影响,将碳酸钙和脱硅锆(合计加入量分别为10%、20%和30%)与电熔镁砂混合、成型、烘干后,分别于1 600、1 700℃保温3 h煅烧。检测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烧后线变化率、常温耐压强度、抗热震性、抗渣性,并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同一煅烧温度时,随着锆钙合量增加,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逐渐减小,显气孔率和线收缩率逐渐增大;在同一锆钙合量时,随着锻烧温度的升高,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线收缩率和常温耐压强度逐渐增大,显气孔率逐渐降低;当煅烧温度为1 600℃、锆钙合量为10%时,试样的抗热震性最好;当煅烧温度为1 700℃、锆钙合量为10%时,试样的抗渣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锆酸钙 镁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自发凝固浇注法制备镁铝尖晶石质多孔材料
16
作者 矫长发 李国华 +2 位作者 孙格格 田琳 康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29,共6页
为了提高热工窑炉的热效率,降低热能损耗,以工业级中档镁砂细粉(d50=34.2μm)、煅烧氧化铝粉(d50=3.4μm)为原料,油酸钾为发泡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泡剂,异丁烯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ISOBAM-104,简称“IB”)为固化剂,采用发泡-自发凝... 为了提高热工窑炉的热效率,降低热能损耗,以工业级中档镁砂细粉(d50=34.2μm)、煅烧氧化铝粉(d50=3.4μm)为原料,油酸钾为发泡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泡剂,异丁烯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ISOBAM-104,简称“IB”)为固化剂,采用发泡-自发凝固浇注法制备镁铝尖晶石质多孔材料,研究了IB加入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3%和0.4%)对料浆和1500℃保温3 h烧后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IB加入量增加,料浆的膨胀比减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烧后试样的显气孔率减小,体积密度增大,常温耐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气孔分布由紧密堆积变为独立分散,孔壁增厚,热导率先增大后减小。2)当IB加入量为0.3%(w)时,Zeta电位为-52.6 mV,料浆最稳定;烧后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最大,为32.7 MPa,显气孔率为54.4%,体积密度为1.63 g·cm^(-3),热导率为0.205 W·m^(-1)·K^(-1)(350℃);平均气孔尺寸最小,为46.8μm,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发泡-自发凝固浇注法 镁铝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模具钢中碳化物控制
17
作者 李万明 伍思源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9-321,331,共14页
本文中归纳了工模具钢中碳化物的析出温度、类型,以及不同种类碳化物的形成机理,并综述了国内外对工模具钢中碳化物控制的研究方法和进展情况,分别介绍了工模具钢中碳化物的多种控制方法,包括添加孕育剂或微合金化元素、调控冷却速率、... 本文中归纳了工模具钢中碳化物的析出温度、类型,以及不同种类碳化物的形成机理,并综述了国内外对工模具钢中碳化物控制的研究方法和进展情况,分别介绍了工模具钢中碳化物的多种控制方法,包括添加孕育剂或微合金化元素、调控冷却速率、采用机械/电磁搅拌技术、优化热加工与热处理工艺等.通过显微表征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结合,深入揭示了碳化物的形成机理;此外,系统阐明了热加工工艺参数对碳化物破碎分解的调控机制,以期为精准控制碳化物形貌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钢 模具钢 碳化物 凝固过程控制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悦 丁国强 +5 位作者 刘泽领 程诗淇 冯东 茹红强 罗旭东 游杰刚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1-368,共8页
SiC在无烧结助剂的作用下,即使经过高温烧结也很难获得致密材料。本文中综述了SiC陶瓷材料烧结工艺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并讨论了SiC陶瓷材料的烧结助剂种类及助烧机制,指出了高性能SiC陶瓷材料制备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SiC陶瓷材料 晶体结构 烧结工艺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选法和磁选法的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鲍磊 庞清海 +2 位作者 高洪庄 何志军 张军红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6,71,共5页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可降低炼铁工序的燃料成本,通过降低焦炭消耗来减少炼焦工序产生的环境污染。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是评价煤粉对焦炭置换作用的重要指标。文章以某钢铁企业3座高炉产生的除尘灰为实验样品,利用化学纯Fe_(3)O_(4)配制不同...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可降低炼铁工序的燃料成本,通过降低焦炭消耗来减少炼焦工序产生的环境污染。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是评价煤粉对焦炭置换作用的重要指标。文章以某钢铁企业3座高炉产生的除尘灰为实验样品,利用化学纯Fe_(3)O_(4)配制不同密度的悬浊液,依次经过浮选、磁选、灼烧手段确定未燃煤粉和焦炭粉末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高炉喷吹煤粉的利用率。与现行岩相分析确定的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进行对比,浮选法和磁选法计算出的煤粉利用率为具体数值,更加精确,可为高炉炼铁调整燃料结构和优化操作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喷煤 煤粉利用率 浮选 磁选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在线漏风监测及高效补漏技术在本钢的应用
20
作者 林宇 刘庆涛 +3 位作者 孟庆林 庞清海 何志军 鲍磊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4,80,共5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定位到烧结系统中具体的漏风部位,辽宁科技大学开发了在线漏风率监测系统,通过对本钢1号烧结机进行实时监测,确定漏风部位并制定高效补漏方案,经过对烧结系统漏风点的高效修补,实现了烧结机本体漏风率降低4个百分点,系... 为了快速、准确地定位到烧结系统中具体的漏风部位,辽宁科技大学开发了在线漏风率监测系统,通过对本钢1号烧结机进行实时监测,确定漏风部位并制定高效补漏方案,经过对烧结系统漏风点的高效修补,实现了烧结机本体漏风率降低4个百分点,系统漏风率降低2个百分点,烧结矿产量提高1.74%,同时烧结矿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铁 烧结 漏风率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