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家兔疾病预防的饲养管理措施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立娟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2期79-79,共1页
-
文摘
家兔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有限。一旦发病,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则造成死亡。若发生传染病,有的甚至全群覆灭。有些疾病暂时无法治疗或很难治疗,有些疾病往往来不及治疗便死亡,有些疾病虽经治疗可以痊愈,但仍会影响兔体健康、生长发育、产品数量及质量,同时增加了兔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家兔疾病的发生,以保证养兔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
关键词
疾病预防
家兔
饲养管理
生长发育
产品数量
病原微生物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82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要点
- 2
-
-
作者
张立娟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期153-153,共1页
-
文摘
动物疫病就是动物从个体感染发病到群体发病的过程。这个过程存在多种传播途径,与环境因素和传播媒介有密切关系,因此任何一个感染性疫病的防制都必须采取综合防疫措施。综合防疫措施又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发生疫病时的检疫和疫情报告,以及疫病后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
关键词
动物防疫工作
综合防疫措施
动物疫病
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
环境因素
疫情报告
扑灭措施
-
分类号
S851.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孔祥英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期85-85,共1页
-
文摘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严重的猪呼吸系统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慢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本病各季均可发生,猪只在寒冷的冬季和气温较低的初春更易患此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3月龄的猪最易感,重症病例多发生于育肥晚期。
-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防治
诊断
接触性传染病
纤维素性
呼吸系统
出血性
-
分类号
S858.286.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孔祥英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1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1病因
致病性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于患病鸡、隐性感染鸡的体内和外界环境中,是条件性致病菌,一旦饲养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环境卫生等发生改变,就很容易造成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该病易与其他病并发或继发,鸡群中存在鸡败血支原体感染、
-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
防治
诊断
饲养管理水平
支原体感染
外界环境
隐性感染
-
分类号
S858.31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常见混合感染疾病的防治
- 5
-
-
作者
赵时明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第3期38-38,共1页
-
文摘
随着畜牧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生猪的疾病逐渐出现多发态势,其中混合感染疾病成为主要流行病之一,对生猪的健康成长及其肉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做好生猪混合感染疾病的防治工作,无论对畜牧养殖者的切身利益,还是对市场消费者的健康,均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混合感染
欧美地区
市场消费者
猪弓形体病
蓝耳病疫苗
临床症状
病毒细菌
呼吸困难
止咳平喘药
药物治疗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牛膝关节脱位的病因、诊断与防治
- 6
-
-
作者
赵时明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第5期29-30,共2页
-
文摘
1膝关节脱位
(1)病因和病理。膝盖骨可发生上方脱位、外方脱位及内方脱位。成年牛膝盖骨上方脱位(固定在上方)可见间歇性症状,而无眼观损伤。乳房较大的新生小母牛以后肢外展姿势站立时可发生暂时的膝盖骨内方脱位。成年牛和幼犊偶尔可见发生膝盖骨外方脱位。
-
关键词
膝关节脱位
成年牛
神经麻痹
痉挛性
四头肌
临床症状
十字韧带
捻发音
侧卧保定
时可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提高家畜疫苗免疫效果的方法
- 7
-
-
作者
孔祥英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2期131-131,共1页
-
文摘
1确保疫苗的质量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有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文号、标识,只有疫苗的质量过硬,才能保证免疫效果。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私利而生产的没有国家批准文号的疫苗,质量不过关,有的还生产假冒伪劣疫苗,致使免疫效果差,达不到免疫效果。2规范保管疫苗不同疫苗有不同的保管要求,冻干苗一般要求在零下15℃冷冻保存。灭活苗则一般要求在2~8℃冷藏保存。
-
关键词
疫苗免疫效果
冻干苗
免疫期
药监局
冷冻保存
母源抗体
免疫抑制性药物
颈部肌肉注射
免疫途径
疫病流行情况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羊反刍减少或停止的诊断
- 8
-
-
作者
赵时明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第4期37-38,共2页
-
文摘
很多疾病能够导致羊反刍减弱或停止,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以下介绍引起羊反刍减弱或停止的常见内科性疾病的症状性诊断。1瘤胃积食羊吃得过饱,内容物不能后送,导致瘤胃充满过量的饲料造成胃容积增大,使胃壁过度伸张的一种疾病。这是由于突然给予羊适口性好的饲料或易于膨胀的干性饲料所引起。
-
关键词
瘤胃积食
过饱
粪干
适口性
瘤胃酸中毒
瘤胃蠕动音
急性病例
瓣胃
干性
瘤胃臌气
-
分类号
S858.316.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例小反刍兽疫的调查报告
- 9
-
-
作者
孔祥英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3期112-112,共1页
-
文摘
随着养羊业的迅速发展,羊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重视。小反刍兽疫是危害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烈性传染病。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也把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调查报告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动物疫病
烈性传染病
养羊业
养殖户
羊病
-
分类号
S858.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兔场防疫应注意的要点
- 10
-
-
作者
张立娟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3期215-215,共1页
-
文摘
1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
养兔场(户)应选用经培育的生产性能优良的公、母种兔进行自繁自养,这样既可以降低养兔成本,又能防止因引种而带入疫病。为了调换血统,必须引进新的品系、品种时,只能从非疫区购入,经当地兽医部门检疫,并发给检疫合格证,再经本场兽医验证、检疫,在离生产区较远的地方,隔离饲养观察一个月以上,确认健康者,经驱虫、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混群饲养。涉及进出境的动物检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执行,对家兔重点检疫兔瘟、粘液瘤病、魏氏梭菌病、巴氏杆菌病、密螺旋体病、野兔热、球虫病和疥癣病等。
-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养兔场
动物检疫
防疫
自繁自养
魏氏梭菌病
巴氏杆菌病
密螺旋体病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猪皮肤曲霉病、渗出性表皮炎、皮肤真菌病的诊治
- 11
-
-
作者
张立娟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1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猪的皮肤曲霉病、猪渗出性表皮炎和猪皮肤真菌病是猪常见的3类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对养猪业的发展危害较大,现分别描述三者的诊疗方法。
-
关键词
皮肤真菌病
养猪业
曲霉病
渗出性
皮炎
诊治
皮肤病
传染性
-
分类号
S858.29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湿疹、红皮病和毛孔出血症的中西医疗法
- 12
-
-
作者
张立娟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2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1湿疹 急性型,病初猪只瘙痒不安,皮肤出现丘疹、水疱,不断渗出浆液性渗出物。发生感染后则转为浆液脓性,常伴有糜烂、结痂、鳞屑等病变。慢性型,患部渗出液少,皮肤粗厚,瘙痒,鳞屑增多等。病程长的猪只则食欲渐减,消化不良,消瘦、衰弱、甚至死亡。治疗以除污止痒,祛湿解毒为原则。方法以清洗、外搽与注射或内服药物相结合。
-
关键词
猪湿疹
中西医疗法
出血症
红皮病
毛孔
消化不良
渗出物
浆液性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与诊治
- 13
-
-
作者
孔祥英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3期126-126,共1页
-
文摘
羊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慢性传染病。牛、羊、猪、犬等家养动物和人均可感染发病。其主要特征是动物发生流产、不育、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妊娠母畜发生流产、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羊感染主要以流产不孕、生殖系统发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人感染则表现为波浪热、出汗、无力、关节痛、神经痛等,急性病例,早期发现可治愈;慢性型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该病对动物及人类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国内外人畜的布鲁氏菌病疫情均呈现回升势头,出现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应引起高度重视。
-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羊
诊治
布鲁氏杆菌病
家养动物
人畜共患
慢性传染病
-
分类号
S855.1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起猪伪狂犬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 14
-
-
作者
孔祥英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2期140-140,共1页
-
文摘
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马、牛、羊等家养动物,犬、猫等伴侣动物,家兔和小鼠等实验动物,以及浣熊、狐狸等多种野生动物的传染病。除猪外,其他动物感染后均出现奇痒并患有脑髓炎。
-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伪狂犬病
混合感染
诊治
伪狂犬病病毒
疱疹病毒
家养动物
伴侣动物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