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68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滨 付成 丘雪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睾丸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NSGCT)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例NSGCT临床资料。胚胎癌35例,畸胎瘤11例,卵黄囊瘤3例,绒毛膜上皮癌6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3例。睾丸无痛性肿大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在根... 目的:总结原发性睾丸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NSGCT)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例NSGCT临床资料。胚胎癌35例,畸胎瘤11例,卵黄囊瘤3例,绒毛膜上皮癌6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3例。睾丸无痛性肿大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在根治性睾丸切除基础上采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全组患者中随访63例,失访5例。睾丸肿瘤的B超诊断优于CT,腹膜后淋巴结的CT诊断优于B超。3、5年生存率与国内外报道相似。结论:NSGCT在根治性睾丸切除基础上采用RPLND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疗效满意。B超和CT为其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主要手段。肿瘤标记物对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长庚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介绍 被引量:5
2
作者 于乐静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21-21,共1页
介绍了台湾长庚医院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包括温馨、整洁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注重患者的自理能力培养,方便的健康教育单,灵性照护师的护理等方面。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灵性照护师 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经验
3
作者 王喆 吕程程 +3 位作者 付水 毕缓 付成 曾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32例于辽宁省肿瘤医院使用ICIs治疗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4例完全缓... 目的:探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32例于辽宁省肿瘤医院使用ICIs治疗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4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7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5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9例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7例尚未评估。总客观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44.0%(11/25),总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4.0%(16/25)。至少经一种含铂类化疗失败患者的ORR为33.3%(5/15),未经铂类化疗患者ORR达60.0%(6/10)。患者最多接受23个周期的ICIs治疗、约15个月,中位治疗周期为6个周期、约3.5个月。使用ICIs治疗患者通常耐受性良好,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为乏力、皮疹、甲减等。32例患者中5例出现irAEs,行静脉滴注皮质类固醇治疗。结论:ICIs用于铂类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疗效明确,对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化疗的患者,或不适合手术的原发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一线使用ICIs也是临床中可行的治疗方案,对irAEs需早期识别和给予持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尿路上皮癌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通过MAPK信号通路抗前列腺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刚 穆中一 +1 位作者 黄炎 付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观察香芹酚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侵袭的影响,并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0μmol/L浓度的香芹酚干预前列腺癌DU145细胞(香芹酚组)24h或者48h,... 目的观察香芹酚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侵袭的影响,并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0μmol/L浓度的香芹酚干预前列腺癌DU145细胞(香芹酚组)24h或者48h,同时设置不加香芹酚的阴性对照组。CCK-8法检测细胞在第0、1、2、3、4、5天的生长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表达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香芹酚作用后前列腺癌细胞DU145活性明显受到抑制,作用的第3天起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P<0.01)。香芹酚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1),细胞TIMP-1、caspase-9表达升高,PARP发生裂解,p38信号被激活,同时MMP-2表达降低,ERK信号通路受到抑制。结论香芹酚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诱导其凋亡,其作用与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前列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侵润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膀胱癌5637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单广夷 付成 +2 位作者 陈昂 胡滨 毕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膀胱癌5637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5637细胞贴壁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100 U/m L青霉素、100μg/m L链霉素的RPMI 1640培养液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处理组加入50、100、200和400 nmol/L...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膀胱癌5637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5637细胞贴壁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100 U/m L青霉素、100μg/m L链霉素的RPMI 1640培养液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处理组加入50、100、200和400 nmol/L的雷帕霉素,对照组不加药物,每天更换RPMI 1640培养液。MTT法检测处理组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5637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对5637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雷帕霉素可以将5637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未见明显的凋亡情况。结论雷帕霉素使5637细胞阻滞在G0/G1期,抑制了膀胱癌5637细胞的增殖,说明雷帕霉素的作用靶点参与了5637的增殖过程,其有望成为膀胱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5637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PICC拔管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于乐静 申殿秋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通过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探讨在PICC拔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成立FMEA团队,画出流程图并利用NCPS矩形图进行分析、计算,找出65例PICC患者拔管时潜在失效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改进后PICC拔管失效模... 目的通过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探讨在PICC拔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成立FMEA团队,画出流程图并利用NCPS矩形图进行分析、计算,找出65例PICC患者拔管时潜在失效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改进后PICC拔管失效模式的危险序数较实施前降低62.0%~78.3%。结论将FMEA模式应用在临床PICC拔管过程中可有效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能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问题和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PICC 拔管 流程图 矩形图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综合性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守业 陈昂 胡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晚期前列腺癌 骨转移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转运蛋白4cDNA稳定转染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陈启光 单广夷 +2 位作者 都书琪 李振华 孔垂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3-737,741,共6页
目的探讨锌转运蛋白(ZIP)4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比较3种不同的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DU145、PC3),选择ZIP4低表达的细胞株,转染构建ZIP4过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系,进一步应用MTT、Transwell及细胞划痕等试验检测ZIP4... 目的探讨锌转运蛋白(ZIP)4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比较3种不同的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DU145、PC3),选择ZIP4低表达的细胞株,转染构建ZIP4过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系,进一步应用MTT、Transwell及细胞划痕等试验检测ZIP4过表达后对前列腺癌细胞系增殖活性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建立稳定表达ZIP4的DU145前列腺癌细胞系;转染后的DU145-ZIP4细胞系的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但其迁移能力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ZIP4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ZIP4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一个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转运蛋白 前列腺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a及CD222受体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9
作者 李刚 穆中一 +2 位作者 黄炎 胡滨 付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及其受体CD222在膀胱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95例膀胱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CD2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及其受体CD222在膀胱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95例膀胱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并分析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乙酰肝素酶和CD222均表达于膀胱癌细胞浆内,阳性率分别为68.42%和61.05%,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及浅表性和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2)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直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统计学相关。CD222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3)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具有显著的一致性(P<0.05);4)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酰肝素酶与CD222共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和CD222与膀胱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并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膀胱癌预后检测的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乙酰肝素酶 CD2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围手术期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李守业 项文英 +2 位作者 陈昂 吴华旭 庞兆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66-766,共1页
膀胱浅表性肿瘤经手术及电切术后复发率较高,有时甚至因肿瘤细胞脱落引起种植复发,我们实行围手术期灌注化疗进行临床研究,对防止肿瘤细胞脱落种植取得一定疗效。1材料与方法1993年5月~1996年5月收治了120例膀胱浅表... 膀胱浅表性肿瘤经手术及电切术后复发率较高,有时甚至因肿瘤细胞脱落引起种植复发,我们实行围手术期灌注化疗进行临床研究,对防止肿瘤细胞脱落种植取得一定疗效。1材料与方法1993年5月~1996年5月收治了120例膀胱浅表性移行细胞癌。年龄24~82岁;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围手术期 药物疗法 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腹膜后淋巴结累及1例
11
作者 李刚 付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2,共1页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一直被认为是具有良性的临床行为一生长缓慢且不存在远处转移,现报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腹膜后淋巴结累及1例。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淋巴结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唑帕利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初步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煜 张挺维 +11 位作者 何屹 李俊 毕建斌 曾宇 万里军 吴高亮 王焕昇 张军 朱崴 瞿元元 朱耀 叶定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61-5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inhibitors of 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i]已被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能使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 背景与目的: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inhibitors of 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i]已被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能使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生存获益。氟唑帕利作为新型PARPi,已获批用于卵巢癌、输卵管癌及腹膜癌的治疗,但尚未见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报道。初步评价氟唑帕利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2月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全国9家医院接受氟唑帕利单药或联合治疗的13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基因突变数据、生存数据、不良反应等通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获得。结果:13例患者中,3例行氟唑帕利单药治疗,8例行氟唑帕利联合阿比特龙治疗,2例行氟唑帕利联合雄激素受体拮抗剂SHR3680治疗。单药治疗的3例患者均携带HRR基因突变,且均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下降,其中2例(66.7%)患者的PSA下降50%以上。氟唑帕利联合阿比特龙治疗的8例患者前期均已阿比特龙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例患者未携带HRR致病突变,1例患者未接受基因检测,8例患者中仅1例未携带HRR突变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PSA升高,其余7例(87.5%)患者的PSA下降,3例(37.5%)患者PSA下降50%以上,2例(25.0%)患者PSA下降90%以上。氟唑帕利联合SHR3680治疗的2例患者前期均已阿比特龙及多西他赛耐药,1例患者未接受基因检测且无PSA应答,另1例患者未检测出DNA损伤修复(DNA damage repair,DDR)基因突变但PSA下降50%以上。同时,61.5%(8/13)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贫血、关节疼痛、食欲下降及乏力;23.1%(3/13)的患者出现了3级贫血,其中1例患者因3级贫血而停止治疗。结论:氟唑帕利单药或联合治疗方案,在mCRPC患者中均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可接受的不良反应,但仍需更大样本量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氟唑帕利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