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类癌临床特点及微创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霞 张久利 +2 位作者 赵莹 朱佳 王舒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大肠类癌临床资料。结果 :大肠类癌男女之比为 3∶1 ;直肠类癌发病率高 ,肿瘤直径 <2 0mm者微创治疗预后较好 ;肿瘤直径 >2 0mm的大肠类癌转移率高 ,即使扩大切除 ... 目的 :探讨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大肠类癌临床资料。结果 :大肠类癌男女之比为 3∶1 ;直肠类癌发病率高 ,肿瘤直径 <2 0mm者微创治疗预后较好 ;肿瘤直径 >2 0mm的大肠类癌转移率高 ,即使扩大切除 ,预后也很差。结论 :大肠类癌的大小 ,有无肌层浸润 ,是决定手术方式主要依据 ,类癌<2 0mm可采用微创治疗 ,类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类癌 临床特点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在体外对人大肠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菁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姜黄素在体外对大肠癌CX-1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探讨姜黄素抗大肠癌的作用机理及其分子机制。实验方法:采用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大肠癌CX-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光镜下观察对照... 目的:本实验通过姜黄素在体外对大肠癌CX-1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探讨姜黄素抗大肠癌的作用机理及其分子机制。实验方法:采用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大肠癌CX-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光镜下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CX-1细胞的生长情况、形态学改变及凋亡过程;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CX-1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别是观察试验组细胞的凋亡结构;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一定浓度姜黄素处理CX-1细胞不同时间的凋亡率,并与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已显示姜黄素作用时间与凋亡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免疫组化常规SABC法检测一定浓度姜黄素作用前后CX-1细胞内抑制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论:①在体外,姜黄素能抑制人大肠癌CX-1并诱导产生凋亡,其机制与细胞内的抑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蛋白含量密切相关。②姜黄素对人大肠癌CX-1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③姜黄素在大肠癌治疗中可能成为一种有希望的凋亡诱导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大肠癌CX-1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472例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永鹏 佟昕 +5 位作者 张庆彤 马思平 闫晓菲 李楠 孟庆凯 宋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手术技巧、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2年10月我院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472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视频,手术遵循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及无瘤技术常规,从中间入路...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手术技巧、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2年10月我院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472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视频,手术遵循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及无瘤技术常规,从中间入路进行解剖游离,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1 425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62-238 min,平均119 min,术中出血15-320 ml,平均62.5 ml。2淋巴结清扫数7-41枚,平均19枚,均行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结扎离断。直肠癌手术标本评估3级379例(89.2%),2级46例(10.8%)。3 47例中转开腹,其中22例是由于手术成员变化而造成的配合生疏及暴露不清,3例盆腔粘连,13例出血无法控制,9例病期较晚与术前评估不符。4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37例(8.7%),包括吻合口出血5例,吻合口漏9例,切口感染14例,切口疝9例。5 332例完成腹腔镜手术者随访24-102个月,平均58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9.7%、90.3%和79.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应注意关键步骤的把握,骶前及直肠周围的游离技巧是保证系膜完整切除的关键,保证标本切除和取出的完整性。术前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减少中转开腹率。强调团队配合,减少助手、持镜医师、护士甚至麻醉师的频繁更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前切除术 腹腔镜 中转开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持镜医师的操作技巧和体会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永鹏 张庆彤 +1 位作者 闫晓菲 宋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51-753,共3页
国外腹腔镜医师及助手需要经过长达2年的严格培训后,方可在有经验的腹腔镜医师指导下进行人体操作。我国腹腔镜在短期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1],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手术 医师 操作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5例结肠癌手术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逯晓波 李晓霞 +1 位作者 董光辉 喻卫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手术病例 结肠癌 辽宁省肿瘤医院 流行病学特征 大肠外科 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术中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长期疗效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涛 宋纯 王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自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83例入组,其中包括治疗组30例(姑息性手术切除加术中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10 mL),对照组53例(仅姑息...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自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83例入组,其中包括治疗组30例(姑息性手术切除加术中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10 mL),对照组53例(仅姑息切除肿瘤),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继续应用化疗和/或放疗。结果:79例患者最终完成随访,随访率达95.2%。两组之间5年总生存时间无差异性(P=0.403),但是对照组5年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3.9±2.14)个月,而治疗组为(17.2±2.12)个月。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可能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生存优势,但是长期疗效还有待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术中用药 五年生存率 中位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miR-21对PDCD4表达及结肠癌HT-29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任宇鹏 宋纯 张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2,共7页
背景与目的:miR-21可能通过抑制PDCD4表达调控结肠癌浸润及转移等恶性行为。本研究通过下调miR-21表达后,检测结肠癌HT-29细胞功能的变化,并观察PDCD4在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miR-21及PDCD4的表达在结肠癌恶性行为中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miR-21可能通过抑制PDCD4表达调控结肠癌浸润及转移等恶性行为。本研究通过下调miR-21表达后,检测结肠癌HT-29细胞功能的变化,并观察PDCD4在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miR-21及PDCD4的表达在结肠癌恶性行为中的关系及机制。方法:构建靶向miR-21的干扰质粒simiR-21,转染HT-29细胞后,以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调亡变化,Transwell检测迁移及浸润能力改变,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qRT-PCR法检测干扰后PDCD4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经qRT-PCR检测simiR-21在HT-29细胞转染效率为60%~65%,转染效率佳;MTT显示转染后72、96和120 h,HT-29增殖能力减弱(t=1.276,P<0.05;t=3.276,P<0.01;t=4.523,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si-negative control及miR-21组对比转染后HT-29调亡率明显增加(t=2.132,P<0.05;t=3.524,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simiR-21转染细胞迁移能力降低(t=2.423,P<0.05;t=3.153, P<0.05),侵袭能力降低(t=3.245,P<0.05;t=5.236,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DCD4蛋白在simiR-21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t=2.342,P<0.05;t=4.215,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PDCD4 mRNA在simiR-21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t=2.261,P<0.05;t=3.492,P<0.05)。结论:simiR-21下调miR-21表达后,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能力受抑制,并促进其调亡,抑制迁移及浸润能力,PDCD4上调。miR-21可能通过下调PDCD4表达促进肿瘤细胞恶性行为,可作为结肠癌治疗新的靶向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增殖 调亡 MIR-21 HT-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an8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小干扰RNA干扰后对SW620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宇鹏 宋纯 孟庆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检测Tspan8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采用siTspan8下调Tspan8的表达,观察其对SW620细胞转移、浸润及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4种结肠癌细胞系中Tspan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siTspan8对... 目的检测Tspan8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采用siTspan8下调Tspan8的表达,观察其对SW620细胞转移、浸润及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4种结肠癌细胞系中Tspan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siTspan8对SW620细胞中Tspan8进行干扰,干扰后采用MTT及Transwell对增殖、转移及浸润进行检测。结果4种结肠癌细胞系中Tspan8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有表达,Westernblot显示来自转移灶的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中Tspa8表达水平高于来自原发灶的Colo-205、HCT-116及HT-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T-PCR显示SW620中Tspan8mRNA表达高于Colo-205、HCT-116及HT-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TT及Transwell显示siTspan8对SW620中Tspan8进行干扰后,结肠癌细胞增殖没有改变,转移及浸润能力减弱。结论Tspan8在结肠癌细胞中有表达,下调Tspan8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的转移及浸润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Tspan8 小干扰RNA 四跨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脾组织植入误诊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喆 刘德赢 +1 位作者 宋纯 王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8-858,共1页
报道1例外伤性脾切除术后行盆腔脾组织植入的过程,对其病理机制及治疗要点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盆腔 脾组织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