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蛋白酶的皮肤接触损伤和直接饲喂对胃损伤研究
1
作者 宣丽 权志中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9-106,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碱性蛋白酶对皮肤的接触损伤和直接饲喂对胃的损伤,以豚鼠为动物模型,碱性蛋白酶按0.02、0.05、0.10、0.20 g/mL连续接触豚鼠皮肤7 d,按0、1、2、5 g/100 g连续拌料饲喂健康豚鼠3 d,观察碱性蛋白酶对皮肤和胃的损伤情况。... 试验旨在研究碱性蛋白酶对皮肤的接触损伤和直接饲喂对胃的损伤,以豚鼠为动物模型,碱性蛋白酶按0.02、0.05、0.10、0.20 g/mL连续接触豚鼠皮肤7 d,按0、1、2、5 g/100 g连续拌料饲喂健康豚鼠3 d,观察碱性蛋白酶对皮肤和胃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1)碱性蛋白酶连续接触皮肤3 d,不同浓度组均造成较为明显的皮肤损伤和结痂,损伤面积(>40%)差异不显著;当接触天数增加到7 d时,0.10、0.20 g/mL浓度组造成的损伤面积(>90%)显著高于0.02、0.05 g/mL浓度组(=79%)。(2)0.02、0.10、0.20 g/mL碱性蛋白酶酶液连续接触皮肤2 d,皮肤损伤评分即显著增加;当接触到7 d时,各浓度组评分均>3,达到严重溃烂的程度。(3)用碱性蛋白酶喂食健康豚鼠3 d,当添加量为1 g/100 g时,豚鼠胃表观出现损伤,但没有死亡;当添加量为2 g/100 g时,豚鼠胃壁明显变薄,皱襞减少,死亡率为25%;当添加量为5 g/100 g时,豚鼠的胃壁变得极薄,死亡率达到75%。结果表明:0.02~0.20 g/mL碱性蛋白酶酶液连续接触皮肤7 d,即可造成皮肤的严重损伤;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碱性蛋白酶可造成胃的表观损伤,当添加量>2 g/100 g时可造成动物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蛋白酶 致敏性 皮肤接触损伤 胃损伤 安全饲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粕中非淀粉多糖体外酶解工艺研究
2
作者 宣丽 权志中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9-74,共6页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酶解预消化处理,研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在米糠粕非淀粉多糖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效果。试验以去除淀粉的米糠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降解米糠粕中非淀粉多糖的工艺条...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酶解预消化处理,研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在米糠粕非淀粉多糖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效果。试验以去除淀粉的米糠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降解米糠粕中非淀粉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体外降解米糠粕中非淀粉多糖的最适条件为酶解pH值3.7、酶解温度50℃、木聚糖酶添加量2.0%、纤维素酶添加量1.0%、植酸酶添加量1.8%、酶解时间3.5 h。酶解预消化处理后,米糠粕中还原糖含量提高了7531%,肌醇含量提高了1620%,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粗纤维的降解率分别为47.4%、24.0%、12.1%、21.3%,植酸降解率为99.9%。研究表明,体外酶解预消化技术有效降低了米糠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了米糠粕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粕 非淀粉多糖 木聚糖酶 纤维素酶 植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量蛋白酶酶解大豆浓缩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宁 宣丽 +4 位作者 梁丽萍 陈雪娇 李春雨 李洪根 权志中 《中国果菜》 2021年第3期13-18,33,共7页
大豆浓缩蛋白(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SPC)的酶解多用于改善SPC的功能特性,且酶解过程以高水量液态酶解为主。为了降低酶解的生产成本,提高SPC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及利用率,本试验在较低水量条件下,以不同的料水比、酶添加量、pH... 大豆浓缩蛋白(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SPC)的酶解多用于改善SPC的功能特性,且酶解过程以高水量液态酶解为主。为了降低酶解的生产成本,提高SPC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及利用率,本试验在较低水量条件下,以不同的料水比、酶添加量、pH值、酶解温度为工艺参数,采用两种不同的蛋白酶对SPC进行酶解,考察水解度和酸溶蛋白含量等指标,研究降低水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以期在控制加水量的同时,实现提高酸溶蛋白含量及降解抗原蛋白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1.5(g∶mL)、酶解时间为6 h时,蛋白酶A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3%、pH 9.0、50℃;蛋白酶B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0.8%、pH 6.5、50℃。采用两种蛋白酶的最适酶解条件酶解SPC,当料水比从1∶0.5增加到1∶2时,水解度和酸溶蛋白含量均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变缓。当料水比为1∶0.5时,蛋白酶A酶解SPC,水解度为3.7%,酸溶蛋白含量为7.4%;蛋白酶B酶解SPC,水解度为4.0%,酸溶蛋白含量为6.7%;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此时SPC中抗原蛋白条带即可实现明显降解。因此,在低水量酶解条件下,可以显著降解SPC的抗原蛋白,提高水解度,从而改善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低水量 酶解 水解度 酸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酶解蛋白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诗琦 陈雪娇 +6 位作者 梁丽萍 杨宁 宣丽 李春雨 李洪根 权志中 刘显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9-85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酶解蛋白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确定断奶仔猪饲粮中酶解蛋白肽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50头21日龄体重为(7.01±0.17)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酶解蛋白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确定断奶仔猪饲粮中酶解蛋白肽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50头21日龄体重为(7.01±0.17)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占1/2)。各组断奶仔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2%、4%、6%和8%酶解蛋白肽的等氮等能饲粮。试验共35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和8%酶解蛋白肽极显著提高各阶段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1),极显著降低第1~14天和第1~28天腹泻率(P<0.01),显著降低第15~28天料重比(P<0.05);饲粮添加6%酶解蛋白肽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第15~28天腹泻率(P<0.01),显著降低第1~14天和第1~28天料重比(P<0.05)。2)试验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6%酶解蛋白肽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1),饲粮添加2%、4%和8%酶解蛋白肽极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1);试验第28天,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和4%酶解蛋白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IgG含量(P<0.05或P<0.01),饲粮添加2%~8%酶解蛋白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IgM含量(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和4%酶解蛋白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肠道菌群Chao1指数(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酶解蛋白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肠道菌群拟杆菌门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4%和8%酶解蛋白肽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肠道菌群乳酸菌属相对丰度(P<0.01),饲粮添加2%~8%酶解蛋白肽显著降低肠道菌群Intestinimonas相对丰度(P<0.05),饲粮添加4%~8%酶解蛋白肽显著降低肠道菌群狭义梭菌属相对丰度(P<0.05);此外,饲粮添加8%酶解蛋白肽极显著提高肠道菌群优杆菌属相对丰度(P<0.01),显著提高Lachnospiracea_ncertae_edis相对丰度(P<0.05);饲粮添加6%和8%酶解蛋白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肠道菌群衣原体属相对丰度(P<0.05或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8%酶解蛋白肽均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粪便中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P<0.01)。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酶解蛋白肽能够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免疫性能,从而提高生长性能,且以添加水平为6%~8%时效果较优;这种对断奶仔猪的改善效果与丰富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即增加有益菌数量、降低有害菌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蛋白肽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法和体外法评估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酶解蛋白肽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诗琦 陈雪娇 +5 位作者 梁丽萍 杨宁 宣丽 李春雨 权志中 刘显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4-1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酶解蛋白肽的作用效果。选取150头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试验期28 d。对照组仔猪饲喂基... 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酶解蛋白肽的作用效果。选取150头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试验期28 d。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6%和8%的酶解蛋白肽,模拟仔猪胃肠消化环境研究其体外消化水平,研究酶解蛋白肽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和8%酶解蛋白肽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增加(P<0.01);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第28 d,各组仔猪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球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酶解蛋白肽组仔猪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6%和8%酶解蛋白肽组仔猪粗蛋白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酶解蛋白肽的最适添加量为6%~8%,可以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清蛋白质合成代谢指标,提高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蛋白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消化蛋白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肠道形态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婉莹 权志中 +5 位作者 杨宁 梁丽萍 高启明 刘小刚 张书浩 吕秋凤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8,共7页
为探究预消化蛋白(Predigested protein)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肠道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应用预消化蛋白制备低蛋白日粮的可行性,将180只1日龄肉鸡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分别为对照组(普通玉米-豆粕型)、预消化蛋白组(5... 为探究预消化蛋白(Predigested protein)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肠道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应用预消化蛋白制备低蛋白日粮的可行性,将180只1日龄肉鸡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分别为对照组(普通玉米-豆粕型)、预消化蛋白组(5%预消化蛋白替代去皮豆粕)、低蛋白1组(预消化蛋白组降低0.5%蛋白)、低蛋白2组(预消化蛋白组降低1.0%蛋白)、低蛋白3组(预消化蛋白组降低1.5%蛋白)。试验期42 d,观察、检测各组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21日龄预消化蛋白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预消化蛋白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2~42日龄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3组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1~42日龄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1~42日龄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组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组和低蛋白3组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3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1、2、3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消化蛋白组和低蛋白2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均显著升高(P<0.05);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2、3组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预消化蛋白组、低蛋白1组的肠道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值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证明:在饲粮或者有效降低日粮0.5%~1%粗蛋白水平的饲粮中添加5%预消化蛋白替代原配方中的去皮豆粕,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这说明在日粮中添加预消化蛋白或者使用预消化蛋白配制的低蛋白日粮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同时增强其免疫性能和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消化蛋白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性能 肠道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消化蛋白对小鼠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洋 权志中 +5 位作者 吕秋凤 杨宁 李晓玲 王楠 董公麟 吕允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36,共5页
试验研究预消化蛋白对小鼠免疫性能的影响,将240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及添加2.5%预消化蛋白和5%预消化蛋白的日粮,试验进行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肠黏膜中SIg A的表达水平;通过小鼠腹腔吞噬试验测定吞噬率和吞噬指... 试验研究预消化蛋白对小鼠免疫性能的影响,将240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及添加2.5%预消化蛋白和5%预消化蛋白的日粮,试验进行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肠黏膜中SIg A的表达水平;通过小鼠腹腔吞噬试验测定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肠道形态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预消化蛋白可以提高小鼠肠绒毛长度和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有降低隐窝深度的趋势;显著提高小鼠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饲喂6周后,2.5%预消化蛋白组显著提高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预消化蛋白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SIg A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消化蛋白 小鼠 免疫功能 肠黏膜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不同加工工艺对肉兔颗粒饲料加工特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昕楠 丛雪艳 +3 位作者 杨桂芹 李方方 梁丽萍 权志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677-668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不同加工工艺对肉兔颗粒饲料加工特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配制5种饲粮,饲粮中的唯一变量是豆粕加工工艺,分别为10%普通豆粕(OS)、10%膨化豆粕(ES)、10%酶解豆粕(EhS)、5%...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不同加工工艺对肉兔颗粒饲料加工特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配制5种饲粮,饲粮中的唯一变量是豆粕加工工艺,分别为10%普通豆粕(OS)、10%膨化豆粕(ES)、10%酶解豆粕(EhS)、5%普通豆粕+5%膨化豆粕(OES)和5%普通豆粕+5%酶解豆粕(OEhS)。选取150只70日龄、平均体重为(1.78±0.13)kg的雄性伊拉肉兔,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兔;5个组肉兔分别饲喂以上不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OEhS组颗粒饲料硬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OEhS组颗粒饲料粉化率最低,显著低于OS组和EhS组(P<0.05)。2)ES组和EhS组肉兔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OS组、OES组和OEhS组(P<0.05),OEhS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OS组和ES组(P<0.05),OEhS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ES组、EhS组和OES组(P<0.05)。3)OS组肉兔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OS组和OES组肉兔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OEhS组肉兔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低于EhS组和OES组(P<0.05),OS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EhS组和OEhS组(P<0.05),EhS组血清补体3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ES组血清补体4含量显著高于OS组和OEhS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5%普通豆粕+5%酶解豆粕能够提高肉兔颗粒饲料硬度,降低粉化率,提高肉兔对饲粮CP、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降低肉兔免疫反应,可获得较好的颗粒饲料质量和饲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加工工艺 颗粒饲料加工特性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免疫指标 肉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预消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乔鹏飞 杨宁 +1 位作者 曹恒 陆文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5-51,共7页
饲料预消化技术是根据不同原料的具体特性模拟动物的消化过程,进行特定前消化处理的新型饲料加工工艺,可缓解畜禽的消化压力,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进而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减少饲料原料的浪费和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饲料预消化技术是根据不同原料的具体特性模拟动物的消化过程,进行特定前消化处理的新型饲料加工工艺,可缓解畜禽的消化压力,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进而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减少饲料原料的浪费和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优势,在饲料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饲料预消化技术的种类、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展开综述,并对未来的饲料加工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消化技术 饲料 营养价值 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饲料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豆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雪娇 梁丽萍 +4 位作者 杨宁 宣丽 李春雨 李洪根 权志中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40,共8页
豆粕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但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会给动物生长带来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酶解预消化处理能有效减少或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豆粕营养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文章从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酶的来源、功能,以及... 豆粕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但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会给动物生长带来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酶解预消化处理能有效减少或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豆粕营养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文章从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酶的来源、功能,以及将酶解豆粕作为无抗日粮的应用方案等方面综述了酶解豆粕的研究进展,为酶解豆粕的加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预消化 酶解 抗营养因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米糠粕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优化
11
作者 杨华 宣丽 +3 位作者 权志中 杨宁 梁丽萍 宗绪岩 《中国果菜》 2020年第3期71-76,共6页
米糠粕在热稳定化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容易发生变性,导致可溶性蛋白减少,给米糠蛋白的提取带来困难。为了研究高温米糠粕中蛋白的提取工艺,本试验比较了碱法、碱法+超声波、碱法+超声波+碱性蛋白酶三种方法,结果发现,采用碱法+超声波+碱性... 米糠粕在热稳定化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容易发生变性,导致可溶性蛋白减少,给米糠蛋白的提取带来困难。为了研究高温米糠粕中蛋白的提取工艺,本试验比较了碱法、碱法+超声波、碱法+超声波+碱性蛋白酶三种方法,结果发现,采用碱法+超声波+碱性蛋白酶提取的米糠蛋白得率最高,为3.98%;然后考察了碱性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后pH值对蛋白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米糠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均是影响米糠蛋白得率的极显著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蛋白酶添加量>酶解后pH值;最佳的提取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5%、酶解时间1 h、酶解后pH值11.0。在此条件下,米糠蛋白得率为7.10%,比优化前(0.12%)提高了6.98%;蛋白含量为7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米糠粕 米糠蛋白 碱法提取 超声波 碱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体外降解米糠粕中植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华 梁丽萍 +5 位作者 陈雪娇 张媛媛 马金鹏 权志中 杨宁 宣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10,共5页
为研究米糠粕中植酸体外降解的最适酶解条件,本试验以植酸降解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米糠粕中植酸降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种植酸酶中,植酸酶3对米糠粕中植酸的降解效果最好... 为研究米糠粕中植酸体外降解的最适酶解条件,本试验以植酸降解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米糠粕中植酸降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种植酸酶中,植酸酶3对米糠粕中植酸的降解效果最好,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均是影响植酸降解率的极显著因素,酶添加量是影响植酸降解率的显著因素。植酸酶3体外降解米糠粕中植酸的最适条件为:酶解pH 4.7、酶解温度50℃、植酸酶添加量1.8%、酶解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米糠粕中植酸降解率为94.2%,肌醇生成量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粕 植酸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