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失眠合并情绪障碍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晓萌 樊旭 +4 位作者 周歆 苗嘉芮 苏妆 许毅 李姣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00-1609,1617,共11页
失眠伴情绪障碍属于中医学“目不暝”“不寐”“不能卧”“不得眠”“脏躁”“郁证”“百合病”等2种或2种以上综合范畴。中医在防治失眠伴情绪障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日益增多,且疗效可观,在此病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优势。通过分析兼有失眠... 失眠伴情绪障碍属于中医学“目不暝”“不寐”“不能卧”“不得眠”“脏躁”“郁证”“百合病”等2种或2种以上综合范畴。中医在防治失眠伴情绪障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日益增多,且疗效可观,在此病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优势。通过分析兼有失眠症合并情志症状的相关文献,并归纳相关中医病因病机,发现中医药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克服西药依赖性、成瘾性的不足。总结近年关于中医药疗法及其适宜技术治疗情绪障碍失眠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临床应用、疗效特点、作用机制,以期在今后临床应用治疗此类病证中获得借鉴,提供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疗法 失眠 情绪障碍 抑郁 焦虑 脏躁 疗效 作用机制 综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电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荣鑫 黄丽 +4 位作者 曾悦阳 张淑慧 陈怡然 刘玉丽 马铁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PF级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盐酸多奈哌齐),每组8只。电针组予“百会”、“脾俞”和“足三里”穴位电针刺激,西药组予药物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变化;用ELISA测定血清TNF-α、IL-1β含量;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海马区NF-κB p65、NLRP3及Caspase-1的蛋白和荧光双标共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细胞核形态改变,海马周围神经元出现坏死、空泡变性,染色质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大鼠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有缩短趋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细胞结构基本完整,少许细胞核轻度不规则,染色质部分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减少神经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冬病夏治”论穴位贴敷结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列 马铁明 +2 位作者 于本性 马帅 沈红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23-262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穴位贴敷法、小儿推拿法及两者结合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差异,为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9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小儿推拿组、两者结合组,每组30例。穴位贴敷组选用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目的:观察、比较穴位贴敷法、小儿推拿法及两者结合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差异,为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9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小儿推拿组、两者结合组,每组30例。穴位贴敷组选用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伏九贴膏"在每年的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每10天1次,3次为1个疗程;小儿推拿组通过选取肺经、肝经、内八卦、膻中等进行穴位按摩,每天1次,连续10 d为1个疗程,两者结合组采用"伏九贴膏"与小儿推拿的结合方法,操作次数与疗程和另两组相同。通过回访观测证候量表分数的变化,从而比较单纯及结合疗法的不同疗效。结果:穴位贴敷组、小儿推拿组和两者结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6.7%和93.3%,治疗后3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小儿推拿疗法及两者结合法对小儿慢性咳嗽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两者结合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有效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小儿推拿 慢性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GF2/FGFR1/p-ERK通路研究不同时间点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4
作者 孙世婧 张小卿 +8 位作者 马贤德 陈怡然 周歆 胡楠 苏妆 林星星 江静 李佳欣 石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88,I0002,I0003,共8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长电针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 目的观察不同时长电针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该通路对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10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后1、3、5、7 d模型组,再灌注后1、3、5、7 d电针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电针组使用Koizumi线拴法制作MCAO/R模型,假手术组仅剥离颈动脉,不进行栓塞,Zea-Longa法进行模型的筛选和评分。对电针组大鼠的百会、印堂、双侧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10 min/d,分别治疗1、3、5、7 d。使用YLS-13A大小鼠抓力测定仪进行前肢抓力测定;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损伤情况;TTC染色计算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C_(3)^(+)/GFAP^(+)、S100A10^(+)/GFAP^(+)共染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模型组及电针组FGF2、FGFR1、p-ERK的蛋白表达。结果同假手术比较,模型组大鼠前肢抓力减弱(P<0.01);相对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1);海马CA1区细胞排列杂乱,神经细胞大量坏死;C_(3)^(+)GFAP^(+)/GFAP^(+)细胞数显著升高(P<0.01);S100A10^(+)GFAP^(+)/GFAP^(+)细胞数在MCAO/R后1 d下降(P<0.05),第3天开始逐渐升高,5、7 d显著升高(P<0.01);1 d模型组FGF2、FGFR1、p-ERK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3、7 d模型组FGF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3、5、7 d模型组FGFR1、p-ERK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同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前肢抓力增强(P<0.05;P<0.01);相对脑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1);海马CA1区细胞相对整齐,细胞较为完整;电针3、7 d后C_(3)^(+)GFAP^(+)/GFAP^(+)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S100A10^(+)GFAP^(+)/GFAP^(+)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电针3、5、7 d后FGF2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P<0.01),1、5、7 d后FGFR1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P<0.01),1、7 d后p-ERK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P<0.01)。电针组组内比较,7 d电针组大鼠前肢抓力增加(P<0.01),海马CA1区细胞病理损伤较轻,FGF2、FGFR1、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P<0.01)。结论电针干预能够改善MCAO/R大鼠神经损伤,有助于运动功能恢复,再灌注后电针持续治疗7 d疗效更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促进FGF2/FGFR1/p-ERK通路,促进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向A2型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极化 FGF2/FGFR1/p-ER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语义检索的中医理论知识库构建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莹莹 白宇 +2 位作者 丁长林 戴俭宇 蔡东风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8,共7页
知识资源的建设在语言信息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库建设是进行中医文献处理和语义计算的基础工作。该文在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特点的基础上,借鉴HowNet的构建思想,提出一种基于KDML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库构建方法。包括... 知识资源的建设在语言信息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库建设是进行中医文献处理和语义计算的基础工作。该文在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特点的基础上,借鉴HowNet的构建思想,提出一种基于KDML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库构建方法。包括知识库构建过程中的义原选择方法及关系获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库 KDML 义原选择 关系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肾阳虚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中医病机 被引量:22
6
作者 荆秦 任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1-73,共3页
肾为先天之本,为人身阳气之根本,具有温煦全身脏腑官窍、蒸化津液之功。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以肾阳虚证多见。文章根据中医睡眠理论及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特点,从阳气与睡眠的关系、肾阳虚围绝经期失眠的病因病机及临... 肾为先天之本,为人身阳气之根本,具有温煦全身脏腑官窍、蒸化津液之功。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以肾阳虚证多见。文章根据中医睡眠理论及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特点,从阳气与睡眠的关系、肾阳虚围绝经期失眠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详细阐述对肾阳虚围绝经期失眠症的认识,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关键病机是肾虚,其基本病理变化归属于阳不入阴,阴阳失交,从而探讨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失眠 阳虚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裴景春 冯起国 郑利岩 《中医药学刊》 CAS 2001年第3期263-264,共2页
以明清时期的中医文献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明清时期针灸处方的配穴原则及规律。认为明清时期是针灸处方及其理论成熟完善时期。并且有四大原则及规律:配穴处方成为主流,针灸处方已近成熟;配穴理论极其丰富,配穴方法层出不穷;针灸... 以明清时期的中医文献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明清时期针灸处方的配穴原则及规律。认为明清时期是针灸处方及其理论成熟完善时期。并且有四大原则及规律:配穴处方成为主流,针灸处方已近成熟;配穴理论极其丰富,配穴方法层出不穷;针灸处方配穴的“君臣佐使”;透穴刺法的提出与发展。指出,透穴刺法特点是,刺针数量少、刺激穴位多、疗效高。具有调和阴阳、协调表里、激发经气、改善症状之作用。认为,针灸处方经历代医家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积累和发展,历史各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使但使针灸处方理论成熟是明清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针灸 针灸处方 明清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江静 张小卿 +6 位作者 曹锐 陈怡然 周歆 胡楠 孙世婧 李佳欣 石蓉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67,I0048-I0050,共9页
目的 观察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对其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及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 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 目的 观察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对其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及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 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OS抑制剂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通过Koizumi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纳入与剔除,假手术组仅剥离颈动脉。抑制剂组需造模前3 d开始用ROS抑制剂n-乙酰-1-半胱氨酸溶液进行灌胃,共连续灌胃10 d,电针组选取百会、印堂以及双侧足三里进行干预,10 min/d,共7 d。圆筒实验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的阳性表达,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 DHE)荧光探针检测海马区RO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GFAP、TXNIP、NLRP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海马区TXNIP与NLRP3共定位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不对称指数明显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重(P<0.01),脑梗死面积范围较大(P<0.01),GFAP阳性表达以及蛋白含量增多(P<0.01),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较少,胞体纤维突起程度较弱,ROS、TXNIP与NLRP3含量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ROS抑制剂组与电针组不对称指数较高,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良好(P<0.05,P<0.01),脑梗死面积范围缩小(P<0.01),GFAP阳性表达以及蛋白含量增多显著(P<0.01),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程度增多,排列紧密,细胞纤维突起程度增加,ROS、TXNIP与NLRP3含量均有下降(P<0.05,P<0.01),且电针组较抑制剂组更为显著。结论 电针干预可以恢复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抑制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有关,以减轻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 星形胶质细胞 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脉势、脉形角度分析脉象与针灸治法规律性联系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记泉 朱磊 +2 位作者 孟昭宇 王守金 王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323-2325,共3页
脉诊作为中医诊疗体系的特色征象之一,是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也是针灸治疗的重要参照。文章以虚、实为纲对脉象进行分类,通过对古代经典医案《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的文献整理,经过合理辨证,分析古人对脉象和针灸治法相互关系的认... 脉诊作为中医诊疗体系的特色征象之一,是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也是针灸治疗的重要参照。文章以虚、实为纲对脉象进行分类,通过对古代经典医案《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的文献整理,经过合理辨证,分析古人对脉象和针灸治法相互关系的认识,总结其特异性规律,为针灸临床提供清晰可辨的诊疗思路,提高针灸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医案 虚脉 实脉 弦脉 滑脉 辨证 针灸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穴处方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红 谷忠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39-1240,共2页
将腧穴配方规划为大方、小方、轻方、重方、急方、缓方、单穴方、双穴方,并探讨了复方的组合方式,提出:针灸处方除考虑腧穴的功效外,还要考虑发病的轻重缓急、症状的虚实寒热、刺激方式和刺激量的有机组合,希望能对传统的配穴方法有所补... 将腧穴配方规划为大方、小方、轻方、重方、急方、缓方、单穴方、双穴方,并探讨了复方的组合方式,提出:针灸处方除考虑腧穴的功效外,还要考虑发病的轻重缓急、症状的虚实寒热、刺激方式和刺激量的有机组合,希望能对传统的配穴方法有所补充,为针灸配穴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探讨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配穴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针灸治疗崩漏用穴浅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颖 张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04,共2页
崩漏属于妇科临床疑难病症之一。历代医家对崩漏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各有侧重,对各腧穴相关配穴也有所不同,因此,以大量的基础文献研究为基础,归纳总结出对本病有效的最常用的腧穴,根据腧穴确定选穴原则。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崩漏属于妇科临床疑难病症之一。历代医家对崩漏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各有侧重,对各腧穴相关配穴也有所不同,因此,以大量的基础文献研究为基础,归纳总结出对本病有效的最常用的腧穴,根据腧穴确定选穴原则。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及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漏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针灸上工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亭 王树东 +2 位作者 邓甜甜 李春日 董宝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74-1377,共4页
"针灸上工"之说《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作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指出针灸治病要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必须结合科学的诊疗思路,用以指导选穴方法、针具选择、具体操作的各个重要环节,则"能参合而行之者",才可以称之... "针灸上工"之说《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作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指出针灸治病要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必须结合科学的诊疗思路,用以指导选穴方法、针具选择、具体操作的各个重要环节,则"能参合而行之者",才可以称之为针灸上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上工 针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临床课临证思维模拟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鸥 吴兆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180-1181,共2页
模拟教学是指在规范的技术路线和参数的控制下,模仿真实情景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针灸临床课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从针灸临床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探讨了模拟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模拟教学是指在规范的技术路线和参数的控制下,模仿真实情景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针灸临床课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从针灸临床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探讨了模拟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提出了针灸临床课模拟教学中有关智能培养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临床课 模拟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看秦汉时期的推拿学成就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成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53-454,共2页
《黄帝内经》中 ,关于推拿的记载 ,虽然少而杂 ,但其内容涉猎十分广泛 ,包括推拿的理论及临床等多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 ,秦汉时期的推拿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 ,不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和保健 ,并且在理论上形成一定的体系 ,成为中医学... 《黄帝内经》中 ,关于推拿的记载 ,虽然少而杂 ,但其内容涉猎十分广泛 ,包括推拿的理论及临床等多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 ,秦汉时期的推拿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 ,不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和保健 ,并且在理论上形成一定的体系 ,成为中医学中发展较早的学科之一。同时推拿的临床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推拿 泰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针灸的应用特点谈针灸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铁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针灸特点 规范化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发展的稳定性与开放性探析
16
作者 卞镝 《中医药学刊》 CAS 2006年第3期503-504,共2页
从中西医之间的关键差异、认识误区以及中医现代化的内涵等诸多方面浅析中医发展的稳定性与开放性,强调中医发展要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先进科学的合理内涵,做到“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
关键词 中医 稳定性 开放性 中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对中老年胸痹心痛患者红外热成像及中医临床疗效与评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丽莎 谷忠悦 +4 位作者 王淑娟 苏妆 于本性 马铁明 白增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98-201,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特定穴位红外温度的组间比较研究与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法对冠心病的红外热成像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的温度特异性穴位;再将患者随... 目的通过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特定穴位红外温度的组间比较研究与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法对冠心病的红外热成像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的温度特异性穴位;再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1)与健康组相比,发现治疗组体表温度特异性穴位心俞(左)、心俞(右)、大陵(左)、大陵(右)、膻中(P<0.05);(2)在治疗后进行红外热成像的前后对照研究发现膻中、心俞穴有体表温度变化(P<0.05);(3)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表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有红外温度低温表现。该研究的贴敷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穴位的刺激可以影响心区体表代谢;贴敷方法还可以缓解胸痹心痛患者中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胸痹心痛 红外热成像 中医症状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阳”中医疗法对内分泌患者血清中激素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歆 马贤德 +2 位作者 新昕 李淼 任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13,共8页
目的评价“补肾阳”中医疗法对内分泌患者血清中特定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Sino Med、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中医疗法治疗具有明确“肾阳虚”诊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目的评价“补肾阳”中医疗法对内分泌患者血清中特定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Sino Med、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中医疗法治疗具有明确“肾阳虚”诊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随机对照试验,2530例“肾阳虚”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补肾阳”疗法治疗激素分泌异常类疾病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OR=2.78,95%CI(2.19,3.52),Z=8.39,P<0.00001];(2)中药+针灸“补肾阳”疗法能够降低卵泡刺激素[WMD=-1.28,95%CI(-1.56,-1.00),Z=8.90,P<0.00001]、升高雌二醇[WMD=13.19,95%CI(10.87,15.50),Z=11.18,P<0.00001],疗效优于其他亚组及对照组;(3)中药+西药+针灸“补肾阳”疗法能够降低睾酮[WMD=-0.16,95%CI(-0.23,-0.10),Z=4.82,P<0.00001],疗效优于其他亚组及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治疗具有明确诊断的肾阳虚患者,“补肾阳”中医疗法相较于其他疗法常规临床药物能够更好地调节患者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疗法 肾阳虚 激素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不孕症病因及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小鸥 李记泉 马铁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07-211,共5页
女性不孕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生育障碍性疾病,是属于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不良事件,不仅影响女性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夫妻的感情生活。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环境、工作节奏的转变,女性不孕症患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 女性不孕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生育障碍性疾病,是属于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不良事件,不仅影响女性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夫妻的感情生活。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环境、工作节奏的转变,女性不孕症患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繁衍生息。目前,女性不孕症作为一种世界性生殖健康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医疗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随着医疗研究者们对女性生殖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不孕症的发病原因有了更加深刻、微观的认识,临床对不孕症的治疗也从西医治疗逐渐向更为安全的中医治疗转变。该研究就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及针灸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不孕症 针灸治疗 病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合拉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绍敏 尤柱 董宝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774-776,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拉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以颈椎为研究对象选择30例临床眩晕的患者,依据中医经络学说和辩证施治的原则,运用针灸配合拉伸等手段进行治疗。并与采用常规针刺的30例患者做统计学对比,经过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拉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以颈椎为研究对象选择30例临床眩晕的患者,依据中医经络学说和辩证施治的原则,运用针灸配合拉伸等手段进行治疗。并与采用常规针刺的30例患者做统计学对比,经过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论:针灸配合拉伸治疗颈性眩晕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针灸 拉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