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ra微调的轻量化中医药古籍大语言模型研究
1
作者 柴景贤 郎许锋 +5 位作者 李红岩 周作建 凌云 战丽彬 胡孔法 乔学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3-831,共9页
目的 针对中医古籍大语言模型构建难度大、微调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轻量化中医药古籍大语言模型微调方法,实现以历代《伤寒论》为核心的中医古籍知识问答模型。方法 数据集构造,设计提示词引导GPT-4生成《伤寒论》知识问答对,并融合ShenNo... 目的 针对中医古籍大语言模型构建难度大、微调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轻量化中医药古籍大语言模型微调方法,实现以历代《伤寒论》为核心的中医古籍知识问答模型。方法 数据集构造,设计提示词引导GPT-4生成《伤寒论》知识问答对,并融合ShenNong_TCM_Dataset与cMedQA2数据集;模型选择,选用5个通用大模型进行Lora微调,经评估选取最佳模型并验证多版本量化效果。结果 微调后的Qwen-7BChat的BLEU、ROUGE-1、ROUGE-2与ROUGE-L指标相较于基座模型分别提升了17.61、19.63、14.3与21.4。结论 本文所选模型能够有效理解和使用《伤寒论》等中医古籍专业术语和概念,针对用户问题给出准确答案,且相较于同类模型微调成本与算力要求更低,有助于中医药知识传播与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中医药古籍知识 《伤寒论》 Lora微调 模型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媛 战丽彬 周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67,共5页
乳酸能够调控全身能量代谢的平衡,在细胞器之间和细胞之间架起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桥梁,还通过各种细胞和组织中表达的受体发挥多功能信号分子的作用。在大脑中在分子水平上可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下游记忆相关蛋白表达,通过星形胶质细胞-... 乳酸能够调控全身能量代谢的平衡,在细胞器之间和细胞之间架起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桥梁,还通过各种细胞和组织中表达的受体发挥多功能信号分子的作用。在大脑中在分子水平上可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下游记忆相关蛋白表达,通过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穿梭在长期记忆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乳酸被发现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前体可以通过赖氨酸乳酸化修饰在炎性反应、肿瘤、痴呆等疾病中发挥作用。整理归纳乳酸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 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中的作用,发现乳酸通过为神经元补充能量、调节突触可塑性、增加树突棘密度调节学习记忆能力。中医药在防治DACD过程中被发现可提高乳酸含量,但关于乳酸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尚不清楚。因此对乳酸在DACD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总结和展望,推测乳酸可以通过调控乳酸化修饰进一步调控蛋白质的表达,从而为中医药治疗DACD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乳酸化修饰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味觉受体在2型糖尿病发病及中医药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铁锋 战丽彬 +2 位作者 臧凝子 杭天怡 朱连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60-2667,共8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和葡萄糖失调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甜味觉受体是一类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对T2DM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和葡萄糖失调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甜味觉受体是一类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对T2DM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目前疾病状态下甜味觉损伤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深入研究T2DM甜味觉受体损伤病理机制,对了解甜味觉受体分子特征、探索中医药治疗T2DM新靶点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本文就甜味觉受体的生物学特征、甜味觉受体的信号传导机制、甜味觉受体与T2DM、甜味觉受体与“脾在味为甘”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T2DM的中医药针对性防治及相关病理机理的阐明提供最新的见解,为下一步设计新的具有良好效果的甜味觉受体激动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觉受体 2型糖尿病 脾在味为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痰湿”理论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肥胖关系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雯 陆霖峰 +2 位作者 叶佳超 王琪格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81-2088,共8页
痰湿内生,随气升降,外达四肢,漫窜全身,形成肥胖。中药治理痰湿可实现肥胖的早防早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参与宿主代谢,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是防治肥胖的新思路。文章以中医痰湿理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肥胖三者的密切关系为切入... 痰湿内生,随气升降,外达四肢,漫窜全身,形成肥胖。中药治理痰湿可实现肥胖的早防早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参与宿主代谢,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是防治肥胖的新思路。文章以中医痰湿理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肥胖三者的密切关系为切入点,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痰湿形成肥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认为痰湿所致肥胖不同个体共性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或可作为特异指标成为肥胖痰湿人群新的微观辨识依据,提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将成为肥胖痰湿理论研究的关键点,为肥胖防治研究提供全新阐释,为中医痰湿理论的内涵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痰湿 肥胖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四诊智能化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红岩 李灿 +3 位作者 郎许锋 杨涛 周作建 战丽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0-186,共7页
中医四诊作为中医诊断辨证的基本手段,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进一步传承创新。汇总了近十年中医四诊智能化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现状,完成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并进一步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 中医四诊作为中医诊断辨证的基本手段,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进一步传承创新。汇总了近十年中医四诊智能化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现状,完成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并进一步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结合已有的研究现状,对中医四诊智能化的下一步发展提出思考和展望,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四诊 智能化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与KNN融合的中医体质量表简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管树桃 李红岩 +4 位作者 郎许锋 李灿 周作建 胡孔法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64-3369,共6页
目的针对中医体质量表在评估个人体质时条目多和填写时间久的问题,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属性选择,帮助构建中医体质量表简短版本。方法分析由江苏省中医院体检科提供的中医体质数据,其中有特定的目标变量作为体质类型的分类。采用... 目的针对中医体质量表在评估个人体质时条目多和填写时间久的问题,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属性选择,帮助构建中医体质量表简短版本。方法分析由江苏省中医院体检科提供的中医体质数据,其中有特定的目标变量作为体质类型的分类。采用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交叉验证和KNN分类算法作为过滤器筛选问题,并通过问题子集规模、KNN分类准确率和填写时间评估效果。结果该方法选择出具有31个问题的中医体质量表简短版本,且在模型中的分类平均准确率为86.16%,时间提快了48.5%。结论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找出较好的问题子集,实现降维并有一定的准确性,从而帮助简化中医体质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中医体质量表 遗传算法 KN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连连 张琳 +1 位作者 战丽彬 李婷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5,I0010-I0014,共12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观察脾阴虚(Spleen-Yin deficiency,SD)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大鼠的代谢产物变化,探究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潜在标志物及其意义。方法建立SD、DACD及SD-DACD大鼠模...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观察脾阴虚(Spleen-Yin deficiency,SD)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大鼠的代谢产物变化,探究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潜在标志物及其意义。方法建立SD、DACD及SD-DACD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对大鼠血清样品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各组大鼠血清代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建立的代谢物分析方法可以区分SD组、DACD组、SD-DACD组与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BC)组,SD组与SD-DACD组,DACD组与SD-DACD组。其中,与BC组大鼠相比,吡哆胺(pyridoxamine)在SD组和SD-DACD组中分别上调约24倍和25倍,在DACD组中则下调约21倍,可将SD组与DACD组、SD-DACD组与DACD组大鼠相区别。吡哆胺可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脾阴虚DACD。涉及的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的紊乱主要发生在SD组和SD-DACD组大鼠的差异代谢产物之间。结论吡哆胺和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参与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并且可能是脾阴虚和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相关性的基础。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代谢组学的SD-DACD筛查及病因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虚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代谢组学 中医辨证分型 诊断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探讨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退热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刘文宇 王鑫 +3 位作者 王莹 吴瑾 相博文 裴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退热作用,从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刺络拔罐法的退热机制。方法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刺络组、拔罐组和刺络拔罐组,每组12只;复制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并进行相... 目的通过观察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退热作用,从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刺络拔罐法的退热机制。方法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刺络组、拔罐组和刺络拔罐组,每组12只;复制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并进行相应治疗干预。连续6 h记录家兔体温;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采用Oxygraph-2k系统检测线粒体功能;检测各组家兔大腿肌肉组织中ATP含量;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家兔大腿肌肉组织解偶联蛋白2(UCP2)、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复制成功,4个治疗组家兔体温均低于模型组;空白组家兔骨骼肌线粒体形态完整,其中经刺络拔罐法治疗后线粒体形态最接近正常;刺络拔罐组线粒体CII OXPHOS阶段耗氧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刺络拔罐组家兔肌肉组织ATP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刺络拔罐组肌肉组织Mfn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UCP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骼肌中UCP2蛋白表达,促进Mfn2蛋白表达,推动骨骼肌内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进程,增加线粒体内ATP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线粒体能量代谢 退热 UCP2 MF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和血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宁阳 王群 +4 位作者 刘悦 颜丙丽 戴梦竹 张哲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57-161,I0002,I0003,共7页
目的旨在探讨和血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搜索TCMSP、BATMAN-TCM系统数据库,对和血通脉颗粒的有效成分及靶点进行筛选,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冠心病相关基因,通过Draw Venny Diagram在线程序,采用Cytoscape 3... 目的旨在探讨和血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搜索TCMSP、BATMAN-TCM系统数据库,对和血通脉颗粒的有效成分及靶点进行筛选,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冠心病相关基因,通过Draw Venny Diagram在线程序,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和血通脉颗粒-冠心病-靶基因网络图,在String网站构建其相应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通过R3.6.0软件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和血通脉颗粒有效成分为135个,关键治疗基因89个,有效的疗效机制可能与cAMP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20个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有效成分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β-谷甾醇可以与重要基因PPARG、NOS2、ESR2,ESR1较好结合。结论和血通脉颗粒在治疗冠心病可能具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该方治疗冠心病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血通脉颗粒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和蓄积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丽娟 李宁 +7 位作者 张哲 贾连群 吴瑾 杜莹 隋国媛 宋囡 潘国伟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6,I0019,共5页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具有生物危害性,其体内过程尚未阐明。阐明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蓄积机制是认识其危害的前提和防治其危害的关键环节,但该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脂质借助载脂蛋白转运与“脾主运化”功能关系密切,作为与脂质具有相似...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具有生物危害性,其体内过程尚未阐明。阐明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蓄积机制是认识其危害的前提和防治其危害的关键环节,但该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脂质借助载脂蛋白转运与“脾主运化”功能关系密切,作为与脂质具有相似性的微塑料是否也受脾功能调控有待阐明。通过阐明微塑料与载脂蛋白的关系探讨其运输机制,通过脾虚膏脂转输障碍时微塑料蓄积的时空特征探讨其蓄积机制,将有助于认识微塑料体内生理过程和蓄积条件,并深化现代知识背景下中医脾脏象理论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运输 蓄积 脾主运化 载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丽娜 姜晓琳 +2 位作者 侯海燕 柯妍 宋小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2,I0028-I0031,共8页
目的 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方法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关键基因,探讨肥胖型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 目的 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方法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关键基因,探讨肥胖型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下载GSE5090芯片数据,通过WGCNA算法分析筛选基因共表达关键模块和核心基因,对关键模块进行GO和KEGG分析,对核心基因进行差异分析以确定肥胖型PCOS的关键基因。结果 在GSE5090芯片数据中,通过WGCNA分析构建出了31个共表达基因模块,其中重褐色模块(MEsaddlebrown)与肥胖型PCOS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包含53个基因。对此模块基因进一步筛选,识别出了ZNF492、MED17、CRABP1、KCNV2、KRI1、ACSBG2、MACO1、SCLY、CPSF1、MAGEA8 10个肥胖型PCOS核心基因。对此模块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发现相关基因与脂肪酸代谢关系密切,主要作用于核蛋白,通过调节染色体组织、有机酸分解等发挥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对核心基因表达量进行差异分析,基因ZNF492、CRABP1、KCNV2在肥胖对照组与肥胖型PCOS脂肪组织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ZNF492、CRABP1和KCNV2基因在肥胖型PCOS的发展中可能产生重要生物学意义,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 差异表达基因 GO分析 KEGG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主运化,在体合肌”理论探析T2DM肌少症骨骼肌细胞铁死亡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
12
作者 李品 臧凝子 +5 位作者 宫成军 段炜莹 张爽 战丽彬 高天舒 吕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8-1674,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随的衰老性疾病是目前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肌少症现已成为T2DM继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外的第三大类并发症,能够导致骨折、失能、活动障碍等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脾属土,居中焦,主运化,...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随的衰老性疾病是目前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肌少症现已成为T2DM继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外的第三大类并发症,能够导致骨折、失能、活动障碍等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脾属土,居中焦,主运化,在体合肌。脾之健运、精气得布、肌肉充养,方可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近年研究表明,骨骼肌细胞铁死亡在T2DM肌少症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脾主运化,在体合肌”理论,从中医学“脾失运化、精气亏虚、湿浊困阻、肌肉失养”病机观及现代医学“骨骼肌细胞铁死亡”病理机制的角度对T2DM肌少症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归纳T2DM肌少症从脾论治的中医防治原则,为丰富脾藏象理论内涵以及中医药防治T2DM肌少症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运化 在体合肌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铁死亡 发病机制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铁死亡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薛亚楠 王建波 +3 位作者 曲怡 高佳馨 张云雨 张立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2,共8页
基于Nrf2/HO-1铁死亡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别设正常组(ZC)、模型组(MX)、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BD)、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BZ)、补阳... 基于Nrf2/HO-1铁死亡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别设正常组(ZC)、模型组(MX)、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BD)、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BZ)、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BG)和阳性对照组(YX)。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μmol/L AngⅡ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同时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含0.5、1、2 mg/mL补阳还五汤的培养基培养,阳性对照组使用含10μmol/L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的培养基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性;细胞铁含量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铁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Nrf2蛋白表达;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血红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表达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谷胱甘肽(GSH)和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活力下降(P<0.01),减少AngⅡ条件下铁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能显著逆转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GSH、GPX4、Nrf2和HO-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使AngⅡ条件下受到抑制的Nrf2表达增加,与阳性对照组结果一致(P<0.01,P<0.05)。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细胞铁死亡从而保护高血压继发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心肌 铁死亡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瘀证”视角下2型糖尿病合并泛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仕衡 苏嘉楠 +1 位作者 杨宇峰 石岩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4-1648,共5页
泛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的常见合并疾病,也是T2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而预防T2DM合并泛血管疾病的病情进展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现代理论研究多将T2DM归属于“消渴”范畴,通过整理T2DM合并泛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机制研究,分... 泛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的常见合并疾病,也是T2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而预防T2DM合并泛血管疾病的病情进展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现代理论研究多将T2DM归属于“消渴”范畴,通过整理T2DM合并泛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机制研究,分析消渴心病、消渴肾病、消渴目病的因机内核,确定其核心为血瘀证,瘀血又作为其病理产物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2型糖尿病 泛血管疾病 并发症 病因病机 中医理论 病理机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阴虚证与尿AQP2、AQP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子贤 王世东 +6 位作者 陈宇 蒋里 苏冠旬 陈小愚 宋德超 李佳玥 战丽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阴虚证临床特征,明确患者尿中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水通道蛋白-7(aquaporin-7,AQP7)表达特点及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以利于进一步探索2型糖尿病阴虚证病证结合证候特点。方法制定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表、2型...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阴虚证临床特征,明确患者尿中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水通道蛋白-7(aquaporin-7,AQP7)表达特点及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以利于进一步探索2型糖尿病阴虚证病证结合证候特点。方法制定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表、2型糖尿病阴虚证辨证标准量表以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量表,将2021年3月—2021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住院部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阴虚证组(观察组)和阳虚证组(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血生化标本及清晨第一次全部尿液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尿AQP2、AQP7的表达水平。对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多因素进行校正,分析两组尿AQP2、AQP7的差异。结果经校正后,2型糖尿病阴虚证患者尿AQP2水平明显低于阳虚证患者,MD(95%CI)为-64.23(-93.59,-34.87)(P<0.01),而尿AQP7水平低于阳虚证患者,MD(95%CI)为-3.98(-9.77,1.80)(P>0.05)。结论该研究所纳入2型糖尿病阴虚证患者尿AQP2指标表达低于阳虚证患者,提示AQP2可能是2型糖尿病阴虚证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阴虚证 水通道蛋白-2 水通道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杭天怡 战丽彬 +4 位作者 孙铁锋 张栎婧 周雯 毕婷婷 朱连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I0033,共7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6、12、24 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予同中药给药剂量超纯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8 d。定期测量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随机血糖,实验末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运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舌组织、空肠组织及回肠组织样本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以及甜味觉受体1型成员2和3(Taste receptor 2 and 3,T1R2、T1R3)、α-gustducin的蛋白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组Zucker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随机血糖值、食物摄入量水平明显高于瘦型对照组,葡萄糖耐量显著低于瘦型对照组。经治疗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的血糖、体质量增长及食物摄入量,并改善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葡萄糖耐量。干预4周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可以使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舌、回肠、空肠的GLUT2、T1R2、T1R3、α-gustducin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参苓白术散剂量依赖性地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血糖,其作用可能与调控舌和肠道甜味感知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Zucker大鼠 参苓白术散 甜味觉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单细胞测序构建心肌梗死与铜死亡相关基因的风险模型并探究其免疫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具星 贾连群 +3 位作者 张哲 魏东升 张静生 杨关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47-2256,共10页
目的:整合铜死亡基因和GEO数据库相关芯片,分析铜死亡基因、免疫浸润与心肌梗死(MI)之间的关联性,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西药及中药,分析miRNA-mRNA调控网络,为今后MI相关的铜死亡机制及免疫浸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通过GEO数据库... 目的:整合铜死亡基因和GEO数据库相关芯片,分析铜死亡基因、免疫浸润与心肌梗死(MI)之间的关联性,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西药及中药,分析miRNA-mRNA调控网络,为今后MI相关的铜死亡机制及免疫浸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符合条件的MI相关芯片,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及MI相关的铜死亡基因筛选,基于处理后的基因表达矩阵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和量化,分析免疫浸润细胞及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在MI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性,筛选出在免疫浸润中与MI最相关的铜死亡基因,并构建风险模型,分析铜死亡基因在MI中的风险概率,通过Enrichr网站和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对MI铜死亡相关基因进行西药及中药预测。最后通过miRTarBase、Starbase及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FDX1及SLC31A1的上游miRNA,并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免疫浸润相关性结果显示,Tfh细胞和B细胞呈最强的正相关性(r=0.68),调节性T细胞和iDC呈最强的负相关性(r=-0.63);免疫浸润差异性分析显示,细胞层面MI组中肥大细胞、NK细胞和Th1细胞之间差异最为显著(P<0.001),功能层面APC共抑制、MHCⅠ等方面的差异最为显著(P<0.001);筛选出免疫细胞与免疫功能相关性最高的6个基因分别是ATP7A、DLD、FDX1、LIAS、LIPT1和SLC31A1,其中风险模型结果显示,高水平的FDX1和SLC31A1与MI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通过数据库比对共预测到21种西药和30种传统药物;miRTarBase、Starbase及Targetscan数据库共预测到包括has-miR-122-5p等在内的9个MI铜死亡相关基因上游miRNAs。结论:Tfh细胞、B细胞、副炎症、Ⅰ型干扰素反应等相关免疫细胞和功能可能在MI的发病及预后中存在重要调控作用;FDX1及SLC31A1作为铜死亡的关键基因与MI发生风险存在关键的负相关关系。包括螺旋藻、羊肝、温莪术、片姜黄和郁金在内的30种传统中药可能具有治疗MI的潜在价值;最后,包括has-miR-122-5p在内的9个miRNAs可能在铜死亡中发挥重要的MI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死亡 心肌梗死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单细胞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脑相关”理论探讨从脾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霖峰 周雯 +1 位作者 王钰 战丽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从中医“脾脑相关”理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的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出发,阐述从脾论治DACD的依据和策略。DACD其病因病机复杂,病位在脑,与多脏相关,但根于脾脏。脾气亏虚,脑髓失... 从中医“脾脑相关”理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的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出发,阐述从脾论治DACD的依据和策略。DACD其病因病机复杂,病位在脑,与多脏相关,但根于脾脏。脾气亏虚,脑髓失充,痰蒙清窍,湿瘀阻络是脾功能失司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补脾健脾应当贯穿于DACD治疗的全过程。基于“脾脑相关”理论,对脾脏和脑的生理功能、病理过程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脾脑相关联角度揭示DACD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并阐释“脾脑相关”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脾脑相关”理论 从脾论治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肠”相关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 被引量:9
19
作者 晏樱豪 张栎婧 战丽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4,共4页
糖、脂是精微物质的主要成分,其代谢失常,容易导致各种病变。中医脾运化水谷精微与西医糖脂能量代谢存在高度一致性,故现代中医学认为糖脂代谢性疾病其病位在脾,主要责之脾失健运,而脾失健运与肠道的失司密切相关,脾、肠不调导致的病理... 糖、脂是精微物质的主要成分,其代谢失常,容易导致各种病变。中医脾运化水谷精微与西医糖脂能量代谢存在高度一致性,故现代中医学认为糖脂代谢性疾病其病位在脾,主要责之脾失健运,而脾失健运与肠道的失司密切相关,脾、肠不调导致的病理产物和功能障碍是糖脂代谢紊乱的关键。从中医“脾-肠”相关出发,更有助于糖脂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治疗上应以恢复脾之健运为主,脾气健运,湿浊痰瘀可除。肠道菌群可将食物分解、转化为营养物质,在糖脂代谢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与“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类似,健脾中药在改善脾肠功能异常的同时,也会调节肠道菌群,故肠道菌群失衡是脾失健运的微观体现,亦是现代研究对中医“脾-肠”相关的丰富和补充。因此结合中医文献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深入探讨中医“脾-肠”相关、肠道菌群与糖脂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从“脾-肠”相关出发治疗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肠”相关 肠道菌群 糖脂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虚气留滞”理论探究肥胖2型糖尿病病机演变及证治规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琪格 丁思元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89-2094,共6页
本文基于“虚气留滞”理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机演变及治法进行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往往始于脾虚肥胖,发于气满脾瘅,成于燥留消渴,败于毒滞变证。按照病机的阶段发展特点可概括为“虚-气-留-滞”,符合“虚... 本文基于“虚气留滞”理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机演变及治法进行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往往始于脾虚肥胖,发于气满脾瘅,成于燥留消渴,败于毒滞变证。按照病机的阶段发展特点可概括为“虚-气-留-滞”,符合“虚气留滞”以虚致实的整体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病不同时期总结出“温药和之”“以兰治之”“益阴养之”“攻补施之”的治法,为指导临床肥胖2型糖尿病精准辨证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气留滞 肥胖 2型糖尿病 病机演变 证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