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 |
何荣杰
国忠华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2
|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解读 |
王双全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3
|
阿德勒理论对“自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孙瑞权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4
|
教育与人的生存 |
王双全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5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教师教育探析 |
刘桂春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6
|
动物辅助干预在儿童发展障碍中的应用探索——以驴辅助干预儿童孤独症为例 |
陈建兴
陈慧媛
王艳军
李洲同
王怀栋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有界Heyting代数的扩张理想和稳定理想 |
刘春辉
|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萨仁作品 |
萨仁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高考概率与统计试题的统计与分析——以2021年全国课标卷为例 |
李亚琼
潘禹辰
徐文彬
钱诣文
张海燕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10
|
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原因及对策 |
刘学华
付玉华
|
《职业技术教育》
|
2007 |
5
|
|
11
|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分析综述 |
蔡晓军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2
|
基于活动理论的班级知识建构共同体的社会—认知动态分析 |
斯琴图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3
|
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设计模式探究 |
何荣杰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4
|
高校教师职业影响力探析 |
蔡晓军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5
|
跟进性探究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一项基于设计的研究 |
斯琴图亚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
2008 |
5
|
|
16
|
主体性德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趋势 |
刘海珍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7
|
从教师的角度谈新课程改革的阻力 |
刘桂春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8
|
论胜任特征模型在高校教师评价中的应用 |
杨晓辉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9
|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
刘海珍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20
|
信息化环境下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
杨晓辉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