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端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初步探讨
1
作者 李茂港 曹刚 +1 位作者 曾欢 马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radial access,DRA)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赣州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由1名神经介入... 目的探讨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radial access,DRA)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赣州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由1名神经介入经验丰富的神经介入医师实施DRA行CAS。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及并发症数据。结果最终纳入14例患者,年龄(65.4±7.8)岁。13例患者成功实施右侧DRA行CAS,仅1例改为交叉至右股动脉入路后成功植入支架。术后2例患者出现DRA相关轻微血肿,未予处理,随后自行消散;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缺氧发作,后完全恢复正常。未发生DRA相关术后麻木、疼痛、严重血肿、48 h内桡动脉闭塞,未发生脑卒中、死亡。结论DRA行CAS安全有效,是CAS可选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烟壶 远端桡动脉入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三例的诊治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维钦 李桂林 +1 位作者 张鸿祺 李静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预后效果等进行评价。结果 3例患者均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最早1例首先使用弹簧圈闭塞瘘口及引流静脉起始段,术后第3天突发破裂出血后紧急行患侧椎动脉血管内闭塞治疗及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后两例直接采用介入手段闭塞瘘口及患侧椎动脉,术后恢复。3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0、6、1年,症状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结论对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患者,采用介入手段闭塞瘘口及患侧椎动脉异常节段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动静脉瘘 椎动脉破裂 椎动脉闭塞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urion全能型大平板造影系统的3D路图技术与普通路图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茂港 刘翰文 +1 位作者 李锋 谢凌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3-1208,共6页
目的对比Azurion全能型大平板造影系统的3D路图技术与普通路图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在赣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48例,其中采用3D实时路图治疗的73例为研究组,采用普通路图治疗的7... 目的对比Azurion全能型大平板造影系统的3D路图技术与普通路图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在赣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48例,其中采用3D实时路图治疗的73例为研究组,采用普通路图治疗的7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栓塞致密程度、图像质量、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复发率与预后。结果研究组微导管一次塑形到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破裂出血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对比剂使用量、机器射线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aymond分级分布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差值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评分的差值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普通路图,基于Azurion全能型大平板造影系统的3D路图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降低术中破血出血与术后复发风险,调节血清NSE、MMP-9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平板造影系统 3D路图技术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CT定位贴在微创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维钦 涂勇 +6 位作者 冯开明 温小华 李锋 刘翰文 廖家奇 彭玉平 漆松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9-920,共2页
目的评价脑-CT定位贴定位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意义、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将93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组(n=49)和定位贴组(n=44)进行手术治疗,观察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入院4周后SSS评分及术后6个月GOS评... 目的评价脑-CT定位贴定位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意义、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将93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组(n=49)和定位贴组(n=44)进行手术治疗,观察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入院4周后SSS评分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在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穿刺准确性等方面,定位贴组优于微创组。结论在脑-CT定位贴定位下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位贴 基底节区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lncRNA HOXA-AS2促进脑胶质瘤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干细胞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星合 刘占涛 刘明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8-1228,共11页
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介导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受体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信使。然而,细胞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脑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GSC)和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间通信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 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介导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受体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信使。然而,细胞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脑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GSC)和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间通信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究外泌体衍生的lncRNA对脑胶质瘤增殖、迁移、侵袭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the 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包含低级别脑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和高级别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lncRNA表达数据的数据集,识别LGG和HGG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lnc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ncRNA,DelncRNA),并分析HOXA-AS2水平与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从人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中分离G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富集的细胞,再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干细胞相关蛋白(CD133、SOX2和OCT4)的表达水平。提取和识别SHG44-GSC衍生的外泌体,并用PKH26细胞膜染料进行荧光标记;再将转染了Cy3标记HOXA-AS2的SHG44-GSC与SHG44细胞进行间接共培养;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SHG44-GSC和SHG44-GSC衍生外泌体中HOXA-AS2的水平。使用pLVX-IRES-PUROHOXAAS2慢病毒质粒和含靶向HOXA-AS2质粒的慢病毒shRNA进行慢病毒转染。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countingkit-8,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HG44-GSC衍生的外泌体HOXA-AS2对SHG44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HOXAAS2在胶质瘤中呈现高表达,且与患者较差的OS相关(P<0.01)。SHG44-GSC中CD13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SHG44细胞(P<0.0001),SHG44-GSC中干细胞相关蛋白(CD133、SOX2和OCT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亲代SHG44细胞(P<0.0001),并且SHG44-GSC中HOXA-AS2水平显著升高(P<0.0001)。PKH26标记的外泌体被SHG44细胞吸收,且SHG44细胞中可观察到Cy3标记的HOXA-AS2;HOXA-AS2OE转染的SHG44-GSC细胞(SHG44-GSC/HOXA-AS2OE)和SHG44-GSC/HOXA-AS2OE衍生的外泌体(SHG44-GSC/HOXA-AS2OE-Exo)中HOXA-AS2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与SHG44-GSC/HOXA-AS2OE细胞共培养的SHG44细胞中HOXA-AS2水平显著升高(P<0.01)。SHG44-GSC/HOXAAS2 OE-Exo可显著促进SHG4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来自SHG44-GSC的外泌体HOXA-AS2能显著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干细胞特性,提示HOXA-AS2可能是脑胶质瘤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样细胞 外泌体 长链非编码RNA HOXA-A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