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琪 邹前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1期73-75,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2012年新生儿科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568例新生儿发... 目的:调查并分析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2012年新生儿科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568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6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9%;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占前3位的分别为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7周、使用呼吸机及住院时间≥7d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建立健全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早产儿管理,严格规范侵入性操作与抗生素的使用,严格执行手卫生,从而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保证患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浆代谢谱分析
2
作者 刘小兰 李文忠 +6 位作者 张倩 王雪梅 周裕儒 吴承高 熊思敏 乐爱平 张长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531,共7页
目的:探讨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TDT)患儿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揭示TDT患儿代谢模式的改变。方法:选取2021年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定期输血的23例TDT患儿,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TDT患儿与对照组常规指标的差异,随... 目的:探讨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TDT)患儿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揭示TDT患儿代谢模式的改变。方法:选取2021年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定期输血的23例TDT患儿,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TDT患儿与对照组常规指标的差异,随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TDT患儿及对照组血浆样本的代谢物组成。建立OPLS-DA模型,对检测出的代谢物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差异代谢物进而分析两组间存在的差异代谢通路。结果:常规指标检验结果显示,TDT患儿较健康对照儿童铁蛋白、胆红素、总胆汁酸、葡萄糖、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显著升高,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乳酸脱氢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DT患儿中共鉴定出190种差异代谢物(VIP>1)。其中,有168种化合物显著升高,包括精氨酸、脯氨酸及甘胆酸等;有22种化合物显著下降,包括肉豆蔻酸、桐酸、棕榈酸和亚油酸等。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TDT对患儿的代谢影响主要集中于氨基酸代谢的上调和脂类代谢下调。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DT患儿氨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显著改变。这一发现有助于优化TDT患儿的治疗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 儿童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带动式无剧本应急演练对提高护士护理胜任力的影响
3
作者 温婷 李文艳 李晓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33-4136,共4页
目的:探讨情景带动式无剧本应急演练在护理胜任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5月我院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各科室按照一定的人员配置组成应急小组,对各小组编号后进行随机抽样,常规组和情景组各纳入5个小组。常规组予以常... 目的:探讨情景带动式无剧本应急演练在护理胜任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5月我院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各科室按照一定的人员配置组成应急小组,对各小组编号后进行随机抽样,常规组和情景组各纳入5个小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急救演练,情景组予以情景带动式无剧本应急演练。比较两组应急演练效果、护理人员护理胜任力情况、护理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结果:常规组和情景组5个应急小组的应急演练得分在第1次、第2次演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次、第8次、第12次演练后情景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演练前常规组和情景组护理胜任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演练后情景组护理胜任力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演练前常规组和情景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演练后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提高,但情景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带动式无剧本应急演练较常规急救演练能够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护理胜任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演练 应急能力 护理胜任力 自我效能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后路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对Narcotrend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郭锐 曾凡颖 +3 位作者 彭道珍 钟茂林 陈丽 林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3,共2页
脊柱手术中为了减少出血及保持术野清晰,常需控制性降压,硝酸甘油扩张外周血管的同时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心肌氧供,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理论上,血压的降低影响大脑的灌注压和代谢,由此可能影响脑电活动,而Narcotrend正是基于脑电活... 脊柱手术中为了减少出血及保持术野清晰,常需控制性降压,硝酸甘油扩张外周血管的同时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心肌氧供,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理论上,血压的降低影响大脑的灌注压和代谢,由此可能影响脑电活动,而Narcotrend正是基于脑电活动统计分析监测麻醉意识深度,本研究探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Narcotrend指数(NI)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备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降压 NARCOTREND指数 脊柱后路 静脉麻醉 伦理委员会 降压药物 冠脉血管 灌注压 脊柱手术 氧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目标血药浓度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玉玲 刘承梅 +6 位作者 曾小青 陈小芸 刘礼平 严志民 钟雯婷 林传明 李海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093-3096,共4页
目的根据甲氨蝶呤(MTX)的血药浓度调整MTX的剂量,探讨MTX目标血药浓度(T系ALL48μmol/L,B系ALL 34μmol/L)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7年1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的... 目的根据甲氨蝶呤(MTX)的血药浓度调整MTX的剂量,探讨MTX目标血药浓度(T系ALL48μmol/L,B系ALL 34μmol/L)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7年1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的ALL患儿56例,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经验性使用MTX;实验组22例,根据MTX血药浓度调整MTX剂量。统计分析ALL患儿MTX的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死亡率。结果 3、4、5 g/m^2MTX治疗的ALL患儿24 h MTX血药浓度分别是(44.80±31.35)μmol/L、(57.09±42.07)μmol/L、(74.25±63.73)μmol/L,5 g/m^2与3、4 g/m2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第2、3疗程MTX血药浓度达目标血药浓度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ALL儿童复发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X血药浓度监测能保障疗效和安全,是个体化治疗的有效手段,应在临床推广使用。根据MTX血药浓度调整MTX剂量,提高MTX血药浓度达目标血药浓度百分率,安全性好,复发率、死亡率不高于经验性使用M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与植骨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外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淦峰 刘昆 梅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25-829,857,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外翻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10例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继发肘外翻畸形患儿,其中男8例,女2... 目的探讨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外翻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10例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继发肘外翻畸形患儿,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5~14岁,平均10.5岁;右侧8例,左侧2例;患儿受伤时间为3~10年,平均6年;提携角20°~40°者8例,40°~50°者2例。所有病例肘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受限,其中3例有尺神经麻痹症状。术前测量患侧的外翻角及对侧的提携角。均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克氏针内固定,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12~60个月)。患儿原骨折不愈合处及肱骨远端截骨处均达到骨性愈合,肱骨截骨端骨性愈合时间5~12周,平均7周;肱骨外髁骨折端愈合时间7~24周,平均11.9周。9例患侧提携角恢复正常,1例患侧提携角20°,但肘关节功能正常。术前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2.5±20.8)°,术后1年时平均为(129.0±1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9,P<0.001)。3例尺神经麻痹症状消失,1例空心拉力螺钉断裂,予再次手术。结论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空心拉力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外翻畸形,术后肘关节外观、功能、稳定性恢复好,可避免二期手术,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并发症 肘/损伤 外科手术/方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635例赣南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确诊者结果回溯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邱小兵 黄俊高 +1 位作者 陈俊坤 李良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08,共7页
目的了解赣南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常见的突变类型和携带频率,并对耳聋基因检测在新生儿耳聋筛查及后续诊断随访工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对2019年4月到2020年9月间赣州市区及下辖县区内分娩的122,635例新生儿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常见... 目的了解赣南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常见的突变类型和携带频率,并对耳聋基因检测在新生儿耳聋筛查及后续诊断随访工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对2019年4月到2020年9月间赣州市区及下辖县区内分娩的122,635例新生儿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中20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对其中的85,932例新生儿还同时应用耳声发射与听性脑干反应进行了听力筛查。结果122,635例新生儿中检出有耳聋基因突变的新生儿5066例(4.13%,5066/122,635)。GJB2基因突变新生儿2497例(49.29%,2497/5066);GJB3基因突变新生儿304例(6.00%,304/5066);SLC26A4基因突变1862例(36.75%,1862/5066);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332例(6.55%,332/5066);多基因突变70例。进行基因检测的新生儿中,共有85,932例进行了听力初筛,其中80184例通过了听力初筛(93.31%,80,184/85,932)。共有44例确诊听障的患儿追溯到同期基因检测结果,其中15例检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检出率34.09%(15/44)。44例确诊患儿中还有20例被发现通过听力初筛或未进行听力筛查,因耳聋基因检测提示高风险进而进入听力诊断并最终获得确诊的患儿共5例。结论GJB2和SLC26A4基因突变是赣南地区新生儿群体携带的主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其纯合型和复合杂合型突变对提示婴儿期的早发性聋具有重要作用。耳聋基因检测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并可提示迟发性及药物性耳聋的基因易感个体,对于及时明确耳聋病因、尽早干预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遗传性耳聋 基因检测 听力筛查 下一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临床护士实施护理伦理再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信华 孟利敏 许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2期88-89,96,共3页
分析了实施护理伦理再教育的重要性和我国临床护士接受护理伦理再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据我国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和特点,对临床护士实施护理伦理再教育的目标、过程、内容、形式及考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护理伦理学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间质肿瘤中B7-H3、B7-H4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廖林虹 于晓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B7-H3、B7-H4在卵巢上皮-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研究86例卵巢恶性上皮-间质肿瘤(恶性组),4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间质肿瘤(交界组)和40例卵巢良性上皮-间质肿瘤(良性组)B7-H3... 目的探讨B7-H3、B7-H4在卵巢上皮-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研究86例卵巢恶性上皮-间质肿瘤(恶性组),4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间质肿瘤(交界组)和40例卵巢良性上皮-间质肿瘤(良性组)B7-H3与B7-H4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B7-H3、B7-H4mRNA在3组卵巢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各自的3组卵巢肿瘤组织的mRNA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3与B7-H4蛋白在恶性组中均呈细胞质和(或)细胞膜表达,其中B7-H3阳性率为81.4%(70/86),明显高于交界组22.5%(9/40)和良性组5.0%(2/4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4阳性率为77.9%(67/86),明显高于交界组35.0%(14/40)和良性组5.0%(2/4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卵巢癌组织中B7-H3蛋白在非黏液性卵巢癌中较黏液性卵巢癌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腹水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7-H4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腹水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7-H3与B7-H4在卵巢恶性上皮-间质肿瘤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上皮-间质 B7-H3 B7-H4 mRNA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周林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选取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绝经后存在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n=30,常规对症治疗)与试验组(n=30,激素替代疗法),... 目的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选取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绝经后存在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n=30,常规对症治疗)与试验组(n=30,激素替代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参照组,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治疗前,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30)〕低于参照组〔16.7%(5/30)〕(χ^(2)=2.963,P=0.085)。结论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中,运用激素替代疗法,能够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激素替代疗法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经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外周封闭抗体水平变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丁克文 宋燕 +2 位作者 刘娟 王洁 刘如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患者 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7
12
作者 胡莉琴 李梅 杨晶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42-343,3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与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0年3月171例采用以上2种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93例(腹腔镜组),腹腔镜监视下断离子宫圆...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与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0年3月171例采用以上2种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93例(腹腔镜组),腹腔镜监视下断离子宫圆韧带及附件后,经阴道切除子宫;阴式子宫切除78例(阴式组),经阴道切开宫颈筋膜,打开前后腹膜,断离骶、主韧带及子宫血管,断离双侧附件,取出子宫。结果阴式组4例子宫周围粘连转腹腔镜辅助下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23±34)min,阴式组(80±30)min;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25±35)ml,阴式组(85±30)ml;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6.2±1.3)d,阴式组(6.7±2.1)d;腹腔镜组住院费用(4635±980)元,阴式组(3320±305)元。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2%(3/93),阴式组5.4%(4/74)。阴式组随访6~48个月,平均36个月,1例术后1个月检查发现阴道上段部分粘连,经粘连松解痊愈。腹腔镜组随访6~50个月,平均37个月,未发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两者各有其优势,但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较阴式子宫切除适应证广,手术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脱垂子宫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 阴式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流产后即服优思明妇女6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梅 胡莉琴 曾丽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722-2723,共2页
目的:探讨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1 200例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立即口服优思明者为观察组600例,连续口服3个周期;术后未服优思明者为对照组60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口服同类、... 目的:探讨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1 200例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立即口服优思明者为观察组600例,连续口服3个周期;术后未服优思明者为对照组60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口服同类、同剂量的抗生素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宫内残留、颈管粘连、盆腔感染、月经紊乱、重复流产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平均时间、宫内残留、颈管粘连、盆腔感染、月经失调、重复流产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口服优思明可减少阴道流血时间,降低人流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重复流产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后 优思明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脑瘫痉挛的传统康复治疗策略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金容 张峰 +1 位作者 陈福建 孙克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87,共4页
基于小儿脑瘫痉挛产生的基本病理学机制,结合中医病机认识,依据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将针灸、推拿与现代解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针灸、推拿治疗策略,提出了以任务为导向的传统功法治疗策略。
关键词 脑瘫 痉挛 针刺 推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10年总结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传荣 刘辉 +6 位作者 钟斌 吴书清 徐建兵 李伟俊 黄秀明 李彦 舒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60-561,共2页
目的探讨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9月至2014年1月利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1202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并和 X 线空气灌肠复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2例中,1150例复位成功... 目的探讨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9月至2014年1月利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1202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并和 X 线空气灌肠复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2例中,1150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达95.67%,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复位成功后口服活性炭0.3-0.5 g,经6-8 h 肛门排出黑色炭未。结论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安全性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灌肠 肠套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靶向RET、FGFR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炜祥 韦晰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161-2166,共6页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依赖于靶向基因的突变。转染时发生重排(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新型突变基因,常见于相对年轻、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RET融合基因可能是EGFR、ALK、ROS1均未突变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依赖于靶向基因的突变。转染时发生重排(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新型突变基因,常见于相对年轻、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RET融合基因可能是EGFR、ALK、ROS1均未突变肺癌患者的主要发病途径,抑或是此类肺癌患者致病的新靶点。目前,新型高选择性RET抑制剂BLU-667和LOXO-292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作为肺鳞状细胞癌中突变频率最高的酪氨酸激酶家族基因,FGFR基因融合后,细胞的FGFR激酶区活性增强,进而诱发肿瘤的产生和恶化,FGFR抑制剂可以抑制FGFR3-TACC3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因此,就RET下FGFR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转染时发生重排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hop-Koop造瘘术和双口造瘘术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书清 钟斌 +4 位作者 刘辉 舒芳 刘传荣 黄秀明 吴金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835-839,共5页
目的比较Bishop-Koop造瘘术和双口造瘘术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至2016年收治的79例行肠造瘘术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双口造瘘组和Bisho... 目的比较Bishop-Koop造瘘术和双口造瘘术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至2016年收治的79例行肠造瘘术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双口造瘘组和Bishop-Koop造瘘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二次关瘘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儿的早产比例、低出生体重比例、Bell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高位小肠造瘘的比例Bishop-Koop组明显高于双口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双口造瘘组治愈28例,死亡16例; Bishop-Koop组治愈30例,5例因感染性休克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Bishop-Koop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双口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双口造瘘组关瘘手术时间为(87±25) min,Bishop-Koop组关瘘手术时间为(73±2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双口造瘘组术后短期发现并发症12例次,BishopKoop组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行肠造瘘治疗时,采用Bishop-Koop造瘘术较传统双口造瘘术更加安全,二次关瘘时间明显缩短,相关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Bishop-Koop造瘘术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唑替尼新辅助靶向治疗ROS1阳性肺腺癌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炜祥 韦晰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2,共1页
患者女性,53岁。无吸烟史,因右上肺肿物于2019年10月23日就诊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占位(42 mm×41 mm×40 mm),考虑周围型肺癌并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完善相关检查并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诊断:右... 患者女性,53岁。无吸烟史,因右上肺肿物于2019年10月23日就诊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占位(42 mm×41 mm×40 mm),考虑周围型肺癌并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完善相关检查并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诊断:右肺上叶恶性肿瘤(腺癌ⅢA期,cT2N2M0),见图1,合并频发室性早搏,不宜手术治疗。外送活检组织切片进行二代测序发现EZRROS1融合突变,经患方知情同意后于2019年11月13日开始仅给予克唑替尼靶向治疗至2020年7月10日,期间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上肺癌灶和纵隔淋巴结呈进行性缩小(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唑替尼 ROS1融合基因 新辅助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62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辉 钟斌 +3 位作者 刘红芳 吴书清 刘传荣 赖永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19-520,共2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手术技巧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经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治疗的6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62例...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手术技巧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经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治疗的6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62例中,59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3例幽门黏膜损伤中转开腹手术,术后1例并发脐部戳孔疝,经修补治愈,1例术后仍有呕吐,行开放手术证实为肌层切开厚度不够所致。所有病例均无呕吐及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疗效确切,术中损伤小,术后瘢痕小,但需要较高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幽门狭窄 肥厚性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急性阑尾炎诊治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传荣 骆福裕 +7 位作者 钟斌 刘辉 吴书清 徐建兵 黄秀明 李伟俊 袁淦峰 舒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探讨新生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2年12月作者收治的10例新生儿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症状、查体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手术结果与后期的病理检查结果,进... 目的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探讨新生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2年12月作者收治的10例新生儿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症状、查体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手术结果与后期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例术中及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新生儿阑尾炎,均行阑尾切除+盆腔引流术或阑尾切除术,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或发生并发症。结论新生儿阑尾炎发病率极低,无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误诊率和病死率高。结合临床表现、B超、X线及CT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疑为本病时应及早手术探查,是减少误诊及降低病死率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急性 诊断 治疗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