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9月至2014年1月利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1202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并和 X 线空气灌肠复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2例中,1150例复位成功...目的探讨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9月至2014年1月利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1202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并和 X 线空气灌肠复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2例中,1150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达95.67%,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复位成功后口服活性炭0.3-0.5 g,经6-8 h 肛门排出黑色炭未。结论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安全性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依赖于靶向基因的突变。转染时发生重排(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新型突变基因,常见于相对年轻、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RET融合基因可能是EGFR、ALK、ROS1均未突变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依赖于靶向基因的突变。转染时发生重排(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新型突变基因,常见于相对年轻、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RET融合基因可能是EGFR、ALK、ROS1均未突变肺癌患者的主要发病途径,抑或是此类肺癌患者致病的新靶点。目前,新型高选择性RET抑制剂BLU-667和LOXO-292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作为肺鳞状细胞癌中突变频率最高的酪氨酸激酶家族基因,FGFR基因融合后,细胞的FGFR激酶区活性增强,进而诱发肿瘤的产生和恶化,FGFR抑制剂可以抑制FGFR3-TACC3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因此,就RET下FGFR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9月至2014年1月利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1202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并和 X 线空气灌肠复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2例中,1150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达95.67%,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复位成功后口服活性炭0.3-0.5 g,经6-8 h 肛门排出黑色炭未。结论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安全性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摘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依赖于靶向基因的突变。转染时发生重排(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新型突变基因,常见于相对年轻、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RET融合基因可能是EGFR、ALK、ROS1均未突变肺癌患者的主要发病途径,抑或是此类肺癌患者致病的新靶点。目前,新型高选择性RET抑制剂BLU-667和LOXO-292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作为肺鳞状细胞癌中突变频率最高的酪氨酸激酶家族基因,FGFR基因融合后,细胞的FGFR激酶区活性增强,进而诱发肿瘤的产生和恶化,FGFR抑制剂可以抑制FGFR3-TACC3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因此,就RET下FGFR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