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硼对脐橙幼苗硼分配及叶片细胞壁组分硼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桂东 胡萍 +4 位作者 张婧卉 周高峰 曾钰 钟八莲 姜存仓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9-186,共8页
【目的】硼在维持细胞壁正常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前期结果证实缺硼严重的脐橙叶片细胞壁结构改变程度也更大,但这种变化与细胞壁组分中硼的含量变化是否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缺硼对脐橙幼苗各部分硼分配及叶片细胞壁组分硼... 【目的】硼在维持细胞壁正常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前期结果证实缺硼严重的脐橙叶片细胞壁结构改变程度也更大,但这种变化与细胞壁组分中硼的含量变化是否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缺硼对脐橙幼苗各部分硼分配及叶片细胞壁组分硼含量的影响,明确缺硼症状表现及细胞壁结构变化程度与细胞壁各组分中硼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纽荷尔脐橙幼苗为试材,利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进行缺硼处理,测定根、砧木茎、接穗茎、上部叶、下部叶、叶片细胞壁以及细胞壁各组分硼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缺硼处理9周后上部叶出现叶片卷曲及叶片失绿等症状,而下部叶没有出现任何可见的症状。缺硼处理的脐橙幼苗各部位硼含量和硼吸收量均显著降低,缺硼降低了硼向地上部的相对分配比例且上部叶受到的影响程度更大。在硼正常供应条件下,上部叶和下部叶游离态硼、原生质体硼和细胞壁硼的含量和相对分配比例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硼在不同类型脐橙叶片细胞各组分中的分配是相对稳定的。缺硼后水溶性硼(包括游离态硼和原生质体硼)在脐橙上部叶和下部叶中都降到极低的水平,尤其是原生质体硼百分含量下部叶甚至是低于上部叶的。缺硼后细胞壁硼占总硼的比例则由22%左右增加到80%以上。与叶片中硼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缺硼以后虽然上部叶和下部叶细胞壁硼含量都显著降低,但上部叶降低的程度远大于下部叶。进一步分析细胞壁组分硼含量变化,发现缺硼显著降低了上部叶细胞壁中离子结合态果胶硼含量而对下部叶的无明显影响,其他组分硼含量的变化趋势下部叶和上部叶一致。【结论】原生质体硼含量的高低并不是决定缺硼症状的主要因素,离子结合态果胶与硼的结合能力对缺硼条件下细胞壁的结构及缺硼症状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细胞壁 叶片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橙早熟芽变及其亲本幼苗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桂东 李碧娴 +4 位作者 胡萍 管冠 姚锋先 钟八莲 周高峰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21-25,共5页
以赣南地区主栽的枳砧纽荷尔脐橙及其早熟芽变品种赣南早脐橙幼苗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进行早熟脐橙幼苗各部位元素含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赣南早脐橙幼苗根中的磷和镁,老叶中的磷、钾、镁以及新叶中的钙和镁含量均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 以赣南地区主栽的枳砧纽荷尔脐橙及其早熟芽变品种赣南早脐橙幼苗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进行早熟脐橙幼苗各部位元素含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赣南早脐橙幼苗根中的磷和镁,老叶中的磷、钾、镁以及新叶中的钙和镁含量均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相应部位的元素含量。砧木茎和接穗茎中的磷、钾、钙含量也表现为赣南早显著高于纽荷尔。对于微量元素而言,除根以外,赣南早脐橙各部位硼含量均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相应的各部位。根和新叶中的锰含量也均表现为赣南早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早熟 矿质元素 养分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南方晚粳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成臣 雷凯 +7 位作者 程慧煌 王盛亮 朱博 卢占军 高冰可 王斌强 石庆华 曾勇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8,共9页
【目的】通过喷施多效唑来达到高产所需的足穗,解决南方晚粳稻有效穗数不足的问题。【方法】设计以品种为主区、多效唑浓度为副区的裂区试验。以镇稻11和甬优2640为晚粳稻材料,以晚籼稻H优518为对照;多效唑浓度(以有效成分计)分别设A1(0... 【目的】通过喷施多效唑来达到高产所需的足穗,解决南方晚粳稻有效穗数不足的问题。【方法】设计以品种为主区、多效唑浓度为副区的裂区试验。以镇稻11和甬优2640为晚粳稻材料,以晚籼稻H优518为对照;多效唑浓度(以有效成分计)分别设A1(0 mg/L)、A2(84 mg/L)、A3(120 mg/L)、A4(156 mg/L)和A5(192mg/L)共5种施用水平。2014-2015年评估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南方晚粳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多效唑浓度增加,2年各品种秧苗苗高均逐渐降低;H优518及甬优2640秧苗叶龄及SPAD值逐渐增加,而镇稻11却先增后降;三品种秧苗单株根长、根数、分蘖数以及有效穗数、结实率、籽粒充实度和产量均随苗期喷施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其中H优518及甬优2640两品种的上述指标均在A4时最高,镇稻11在A3表现最佳。【结论】喷施适宜浓度多效唑可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有效穗数及产量。其中,H优518及甬优2640以A4(156 mg/L)时产量表现最好,而镇稻11却在A3(120 mg/L)时产量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晚粳稻 秧苗素质 茎蘖动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早熟棉品种筛选及其产量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慧煌 沈家兴 +3 位作者 罗海华 幸红 成臣 夏绍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8-897,共10页
【目的】为筛选适宜江西省种植的高产早熟棉品种,并探明其产量形成特征。【方法】以11个早熟棉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生育特性、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农艺性状进行研究,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各品种(系)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为筛选适宜江西省种植的高产早熟棉品种,并探明其产量形成特征。【方法】以11个早熟棉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生育特性、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农艺性状进行研究,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各品种(系)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早熟棉品种(系)间皮棉产量介于1348.5~1953.7 kg/hm^2,且存在显著(P<0.05)差异,生育期介于82~92 d;早熟棉品种(系)皮棉产量与单铃质量、衣分、籽棉产量及日均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始果枝节位、果枝数、生育期、单株成铃、子指及霜前花率均无显著相关。【结论】早熟棉品种的栽培,应当在保证单株成铃、生育期、霜前花率等适中的情况下,主攻单铃质量和衣分为主要途径来获得高产。EZ10、湘X16432皮棉产量和性状综合得分均较高,在江西省作为早熟棉品种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棉 品种筛选 产量特征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断水及收获期对南方优质晚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成臣 雷凯 +6 位作者 王盛亮 朱博 卢占军 高冰可 王斌强 石庆华 曾勇军 《作物研究》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究南方稻区优质晚粳稻适宜的断水及收获时期,2014~2015年以常规粳稻镇稻11号及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断水时间(抽穗后28、35、42、49 d)、不同收获时期(抽穗后35、40、45、50、55 d)对晚粳稻籽粒充实度、产量及品质... 为探究南方稻区优质晚粳稻适宜的断水及收获时期,2014~2015年以常规粳稻镇稻11号及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断水时间(抽穗后28、35、42、49 d)、不同收获时期(抽穗后35、40、45、50、55 d)对晚粳稻籽粒充实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延迟1 d断水,镇稻11号及甬优2640产量分别增加21~23 kg/hm^2及31~35 kg/hm^2;每延迟1 d收获,两个品种产量分别增加63~66 kg/hm^2及102~104kg/hm^2。断水(或收获)时期延迟,晚粳稻出糙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增加,垩白粒率及垩白度降低,胶稠度及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抽穗后42~49 d断水或抽穗后50~55 d收获,晚粳稻产量及千粒重差异均不显著,稻米品质也差异不显著。可见,在江西中部稻区,晚粳稻抽穗后42~49 d断水及抽穗后50~55 d收获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 断水 收获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