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知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8
1
作者 郑亚楠 常欣峰 李奕慧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1-33,共3页
为了解医学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知识掌握情况及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通过自编问卷对19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的伦理知识掌握较差,缺乏学习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知识的途径,普遍缺乏生命伦理意识,而且多数... 为了解医学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知识掌握情况及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通过自编问卷对19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的伦理知识掌握较差,缺乏学习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知识的途径,普遍缺乏生命伦理意识,而且多数医学生表示周围存在伤害或虐待实验动物的现象。因此,医学院校应重视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教育,通过增设实验动物伦理法规课程或教学内容、营造善待实验动物的校园氛围、完善实验动物规章制度等方式,达到推动实验动物福利建设、提高医学生职业伦理意识和培养人文精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实验动物 动物福利 动物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差异调查与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佳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了解新媒体时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状况,为推进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新媒体时代赣南医学院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状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5.1%的学生认为医患关系是... 目的了解新媒体时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状况,为推进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新媒体时代赣南医学院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状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5.1%的学生认为医患关系是和谐的;89.6%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性质是消费经济关系;57.1%医学生认为应采取"私了"方式解决医患冲突;25.1%医学生认为医患矛盾将影响其今后的就业取向。结论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知状况具有显著差异,要进一步加强医学生医患认知教育,培育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医患关系 医学生 认知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3
作者 李延柠 范小港 +2 位作者 张乐 叶星 景晨晨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723-724,共2页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患儿,男,1岁,某日上午因“腹泻伴红色水样便3d”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6.7 ℃,呼吸28次/min。精神稍差,腹部稍膨隆,腹肌软,稍胀气,无肠形,未见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活跃。血常规示:红细胞5.95×1012/L(正...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患儿,男,1岁,某日上午因“腹泻伴红色水样便3d”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6.7 ℃,呼吸28次/min。精神稍差,腹部稍膨隆,腹肌软,稍胀气,无肠形,未见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活跃。血常规示:红细胞5.95×1012/L(正常参考值6×1012~7×1012/L)、白细胞11.02×109/L(正常参考值11×109~12×109/L)、中性粒细胞6.89×109/L(正常参考值2×109~7×109/L)、淋巴细胞3.04×109/L(正常参考值2×109~5×109/L)。予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次日凌晨04:00许,患儿哭闹,反复呕吐,解红色果酱便1次,病程进展快,病情危重,07:00许经抢救无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肠套叠 腹泻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外泌体银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的构建及其对人表皮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韬 傅家财 +2 位作者 钟秤明 滕旭 齐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5,共10页
目的:构建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和银纳米颗粒(AgNPs)抗菌水凝胶,初步探讨该水凝胶的抗菌活性及促人表皮HaCaT细胞增殖的效果,阐明其在皮肤损伤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方法:利用氧化葡聚糖(ODex)和改性透明质酸(HA-ADH)制备基... 目的:构建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和银纳米颗粒(AgNPs)抗菌水凝胶,初步探讨该水凝胶的抗菌活性及促人表皮HaCaT细胞增殖的效果,阐明其在皮肤损伤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方法:利用氧化葡聚糖(ODex)和改性透明质酸(HA-ADH)制备基础水凝胶骨架,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稳定剂制备AgNPs;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获取MSC-Exo。构建AgNP/HA-ADH/ODex水凝胶和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通过BCA法评估外泌体的负载率,选用动态光散射(DLS)分析、Zeta电位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AgNPs形貌、表面带电情况和结构,利用红外光谱表征HA-ADH/ODex水凝胶骨架的结构组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流式检测仪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对MSC-Exo进行鉴定,CCK-8法检测HA-ADH/ODex水凝胶和AgNP/HA-ADH/ODex水凝胶的细胞存活率及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对HaCaT细胞的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平板涂布法和比浊法评估AgNP/HA-ADH/ODex水凝胶的抗菌活性。结果:DLS分析、Zeta电位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成功制备了粒径大小均一、表面带正电的AgNPs。红外光谱检测,HA-ADH/ODex水凝胶制备成功。TEM、纳米流式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MSC-Exo成功提取,BCA法证实在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中MSC-Exo负载率为77.8%。CCK-8法检测,稀释倍数为0、1、2、4、8、16、32和64的HA-ADH/ODex水凝胶浸提液处理的HaCaT细胞存活率接近100%。稀释8倍及以上的AgNP/HA-ADH/ODex水凝胶浸提液处理的HaCaT细胞存活率均大于85%。平板涂布法检测,AgNP/HA-ADH/ODex和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率分别为(96.44±0.16)%和(96.62±0.16)%,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抗菌率分别为(95.73±0.28)%和(95.58±0.14)%。CCK-8法检测,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能够促进HaCaT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率为(115.00±7.42)%。结论: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有效促进人表皮HaCaT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敷料,用于皮肤创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葡聚糖 银纳米颗粒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皮肤创伤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志华 李良东 +2 位作者 肖海 黄贤华 曾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利用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测定再灌注... 目的利用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测定再灌注过程中冠脉流量、左心室收缩压的变化;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LDH、SOD、GSH-Px的活性。结果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使缺血/再灌注后心脏灌流量及左心室收缩压增大,使心肌组织中LDH、SOD、GSH-Px的活性升高。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其增强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大豆苷元磺酸钠 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味中草药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范小娜 李洪亮 +1 位作者 肖海 曾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48-1649,共2页
目的:研究二味中草药(六月雪、黄花倒水莲)对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无水乙醇法、阿司匹林法、水浸应激法和利血平法制备小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测定药后胃黏膜损伤面积。结果:二味中草药对四种胃黏膜损伤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结... 目的:研究二味中草药(六月雪、黄花倒水莲)对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无水乙醇法、阿司匹林法、水浸应激法和利血平法制备小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测定药后胃黏膜损伤面积。结果:二味中草药对四种胃黏膜损伤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二味中草药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味中草药 六月雪 黄花倒水莲 胃黏膜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徐仙赟 黄海金 +4 位作者 潘明倩 廖琴 陈明初 张文娟 刘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通过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作用于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使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分别作用于EOMA细胞24、36、48 h,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目的:通过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作用于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使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分别作用于EOMA细胞24、36、48 h,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普萘洛尔对EOM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作用24 h后,随剂量增加,EOMA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至药物浓度为75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继续增加至8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接近0,同时吖啶橙染色示凋亡细胞逐渐增多,与对照组相比,至药物浓度75μmol/L时,细胞凋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36 h组和48 h组变化趋势与24h组相似。结论:普萘洛尔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这一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EOMA细胞 普萘洛尔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峨眉含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向成华 朱秀志 +1 位作者 张华 邱东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69,共4页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自然分布区的5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产生清晰、稳定的多态性标记引物18个,共检测出10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93个,占86.92%,在...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自然分布区的5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产生清晰、稳定的多态性标记引物18个,共检测出10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93个,占86.92%,在物种水平上,等位基因的有效数目、Nei’s的基因多样性系数(He)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1.740 4、0.4175和0.597 4;总的遗传变异量(Ht)为0.339 3,其中居群内遗传变异量(Hs)为0.259 1,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达到0.321 9。应用UPGMA法对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系图,结果表明,峨眉含笑自然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种群间的遗传差异与其地理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含笑 遗传多样性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对肠道功效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9
作者 刘小华 李舒梅 熊跃玲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8,共3页
短链脂肪酸是由不易消化的糖类在结肠中酵解的产物,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文章综述短链脂肪酸对肠道具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病原微生物和抗炎、调节菌群平衡及改善肠道功能、抗肿瘤和调控基因表达等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营... 短链脂肪酸是由不易消化的糖类在结肠中酵解的产物,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文章综述短链脂肪酸对肠道具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病原微生物和抗炎、调节菌群平衡及改善肠道功能、抗肿瘤和调控基因表达等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营养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功效 机制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小鼠血管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仙赟 谢琼珺 +6 位作者 彭威 宁慧婷 温俊程 王涛 马靓雯 郝彦斌 刘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细胞体内外的影响,初步探讨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用不同浓度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布托...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细胞体内外的影响,初步探讨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用不同浓度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布托沙明作用EOMA细胞,作用24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布托沙明对EOM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体内实验将EOMA细胞移植裸鼠,待肿瘤体积生长至100 mm3,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美托洛尔组、布托沙明组和普萘洛尔组,药物组按2 mg/(kg·d)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S),每两天测量肿瘤体积大小。实验结束时收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实验显示,普萘洛尔作用24 h后,EOMA细胞存活率随剂量增加逐渐下降,50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药物增加至800μmol/L,细胞存活率接近10%。吖啶橙染色显示50μmol/L时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美托洛尔、布托沙明作用24 h后,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8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下降至20%,明显高于相同浓度的普萘洛尔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吖啶橙染色亦出现相似的规律。体内实验显示,实验结束时美托洛尔、布托沙明小鼠和普萘洛尔药物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1 642.8±89.3)、(1 529.3±119.1)和(752.7±46.5)mm3,与对照组小鼠的肿瘤体积(2 023.3±123.07)mm3相比明显减少(P<0.001)。美托洛尔、布托沙明小鼠和普萘洛尔药物组血清中VEGF分别水平为(606.5±105.8)pg/ml、(534.3±243.2)pg/ml和(420.1±123.7)pg/ml,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的[(825.8±145.7)pg/ml,(P<0.05)],TNF-α结果依次是(301.3±62.3)pg/ml、(305.1±53.8)pg/ml和(288.8±59.5)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44±100.4)pg/ml,(P<0.05)]。结论:三种β受体阻滞剂均可在体外有效抑制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普萘洛尔的这一作用较布托沙明和美托洛尔明显。三种β受体阻滞剂不同程度的抑制小鼠血管瘤的生长,其中普萘洛尔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美托洛尔和布托沙明。三种β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体内VEGF和TNF-α的水平。提示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作用可能与β1和β2受体协同作用有关,其治疗血管瘤的机制可能与VEGF和TNF-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血管瘤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凋亡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腹腔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1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兰凤 肖学文 +1 位作者 李伟松 范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22-823,共2页
患者男性,38岁,因左侧腹部隐痛7天,加重16h入院。查体:体温(T)36.8℃,脉搏(P)100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53/105mmHg。专科情况: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心肺无阳性体征。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 鉴别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中老年人吸烟、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邱伟 江丽霞 +5 位作者 罗晓婷 陈水亲 黄勤 吴勤 董明华 李舒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9-791,共3页
目的:探讨赣州市中老年人吸烟、饮酒行为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为糖尿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赣州市多社区1310位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血糖测定,采用t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探讨赣州市中老年人吸烟、饮酒行为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为糖尿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赣州市多社区1310位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血糖测定,采用t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烟指数的升高加大了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60,P=0.012);每周酒精量的升高,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515,P=0.038);在35 ~50年龄段,吸烟和饮酒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3,P=0.015;x2=10.681,P=0.005);在51 ~64年龄组,吸烟、饮酒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量吸烟和饮酒,加大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但在高年龄组,吸烟、饮酒可能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饮酒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樱 李锋 陈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IFP)后遗症的危险因素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965例IF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留有后遗症者129例。对可能与后遗症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FP后遗症的...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IFP)后遗症的危险因素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965例IF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留有后遗症者129例。对可能与后遗症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FP后遗症的发病率为13.37%(129/96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史、面神经损伤节断、发病后是否及时就诊、早期是否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病毒药物、是否及时应用针灸疗法是后遗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针灸疗法、及时就诊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对于面神经损伤平面较高,尤其是高龄患者,应及早接受规范的诊治,及早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及抗病毒药物,辅以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后遗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獐牙菜苦苷对H_2O_2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仙赟 程齐来 +1 位作者 李洪亮 苏水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4-3236,共3页
[目的]观察獐牙菜苦苷对氧化应激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獐牙菜苦苷抗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差速贴壁法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检测不同给药组中SD乳鼠细胞心肌细胞存活率以及培养液中超氧化物岐化... [目的]观察獐牙菜苦苷对氧化应激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獐牙菜苦苷抗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差速贴壁法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检测不同给药组中SD乳鼠细胞心肌细胞存活率以及培养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心肌细胞的相关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3种不同浓度獐牙菜苦苷均能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上清液中SOD含量,且能降低MDA含量,与H2O2刺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獐牙菜苦苷对H2O2诱导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氧化系统以及调控特异性蛋白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牙菜苦苷 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 凋亡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中微量铅、镉、汞、砷的测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志文 杨木华 夏侯国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1-302,共2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对金银花中微量铅、镉、汞和砷进行测定。给出了仪器的工作条件,及详细描述了4种元素的标准曲线数据包括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往金银花样品中加入铅、镉、汞和砷标...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对金银花中微量铅、镉、汞和砷进行测定。给出了仪器的工作条件,及详细描述了4种元素的标准曲线数据包括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往金银花样品中加入铅、镉、汞和砷标准溶液,4种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2%,97.2%,107.2%,91.5%,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3%。用该法分析了3个中国产地的金银花,4种有害元素含量未见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有害元素 金银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冬青总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洪亮 贺方兴 程齐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200-5203,5207,共5页
为研究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将试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毛冬青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运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脑... 为研究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将试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毛冬青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运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0 min后,毛冬青总皂苷给药组及阳性药物组分别于舌下静脉给予高、中、低剂量的毛冬青总皂苷及阳性药物(香丹注射液),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4 h后,每组取8只大鼠断头取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取血离心后,取血清,比色法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每组取2只大鼠运用病理组织形态学检验,观察毛冬青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冬青总皂苷不同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脑梗死面积减小,病理变化较轻;血清SOD的活性显著升高;毛冬青总皂苷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其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毛冬青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毛冬青总皂苷抗氧化作用及增强氧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m.)总皂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壳聚糖神经导管组织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小华 邱伟 +3 位作者 李舒梅 董明华 张宏宇 杨宇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探讨低蛋白含量壳聚糖神经导管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GB/T16886.6-1997,评价低蛋白含量壳聚糖神经导管植入家兔背部皮下组织后第1、2、4、12周的组织相容性。结果:皮下植入术后家兔一般情况正常,伤口愈合... 目的:探讨低蛋白含量壳聚糖神经导管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GB/T16886.6-1997,评价低蛋白含量壳聚糖神经导管植入家兔背部皮下组织后第1、2、4、12周的组织相容性。结果:皮下植入术后家兔一般情况正常,伤口愈合良好。大体观察发现,神经导管大小随植入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并和周围组织结合日益紧密,以植入后第4周变化明显。组织学检测表明,术后第1周,导管结构依稀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导管周围,未见成纤维细胞;术后第2周,导管与周围组织边界尚清楚,几乎没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导管周围有成纤维细胞附着;术后第4周,导管表面出现分支,与真皮组织分界欠清,并有少许血管出现,导管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减少;术后第12周,导管表面分支逐渐增多,与真皮组织界面模糊,新生血管进一步增多。结论:低蛋白壳聚糖神经导管的组织相容性好,可降解并且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神经导管 组织相容性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大豆苷元磺酸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视网膜抗氧化能力及NO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良东 黄志华 +3 位作者 黎晓 刘东 占敏艳 曾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45-548,共4页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视网膜抗氧化能力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对照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低剂量(1mg/kg)及高剂量(2mg/kg)DSS组。颈...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视网膜抗氧化能力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对照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低剂量(1mg/kg)及高剂量(2mg/kg)DSS组。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浓度及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MDA浓度升高(P<0.05),NO浓度降低、eNOS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SS组MDA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高剂量DSS组GSH-Px活性升高(P<0.05),tNOS活性升高(P<0.05);DSS低剂量组(P<0.05)及高剂量组(P<0.01)NO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均升高,低剂量及高剂量DSS组eNOS活性均升高(P<0.05)。结论DSS可通过提高eNOS、SOD及GSH-Px的活性,从而提高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抗氧化能力及NO的释放,降低组织细胞损伤,保护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大豆苷元磺酸钠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骨肉瘤1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兰凤 肖学文 范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1-472,共2页
患者男性,54岁,有尿路结石病史,反复血尿6年,发现右上腹包块就诊。CT扫描示:左肾积水,右肾错构瘤或肾癌可能,肝脏血管瘤.超声检查:左肾大小122mm×65mm,肾窦分离40mm,肾皮质菲薄,最薄处6mm,
关键词 肾脏肿瘤 骨外骨肉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抗癌药(As_2O_3)白蛋白纳米球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木华 杨志文 朱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633-1635,共3页
目的:研究白蛋白纳米球的制备工艺,并检测偶联单克隆抗体白蛋白纳米球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高温固化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球,通过正交设计筛选最佳工艺。制备免疫白蛋白纳米球,观察白蛋白纳米球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亚... 目的:研究白蛋白纳米球的制备工艺,并检测偶联单克隆抗体白蛋白纳米球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高温固化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球,通过正交设计筛选最佳工艺。制备免疫白蛋白纳米球,观察白蛋白纳米球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亚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白蛋白纳米球,平均直径为250nm左右,形态圆整。免疫纳米球(0.3μmol/mL剂量组作用48h)对靶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亚型白血病淋巴细胞)杀伤率为(34.12±4.76)%,对正常对照(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率仅为(5.37±2.21)%。结论:免疫纳米球对靶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而对非靶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 白蛋白纳米球 靶向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