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免疫功能状况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冬平 姜旺展 +2 位作者 蔡扬 巩翔 王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0-683,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免疫状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及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197例OLP患者(网纹型61例,充血糜烂型136例)细胞免疫(CD3+、CD4+、CD8+、CD19+、CD16++56+、CD4+/CD8+)及体液免疫(IgG、IgA、IgM、C3...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免疫状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及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197例OLP患者(网纹型61例,充血糜烂型136例)细胞免疫(CD3+、CD4+、CD8+、CD19+、CD16++56+、CD4+/CD8+)及体液免疫(IgG、IgA、IgM、C3、CH50)状况。结果:与实验室标准正常值相比,OLP患者CD3+、CD4+降低,CD19+增高;IgG、IgM、CH50增高,IgA、C3降低。网纹型OLP患者CD16++56+、CD4+/CD8+低于正常值;充血糜烂型OLP患者CD8+低于正常值。充血糜烂型OLP患者CD3+、CD8+较网纹型降低,CD4+/CD8+较网纹型升高(P<0.05)。结论:OL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以亢进为主。不同临床类型的OLP患者免疫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亮 王冬平 +1 位作者 蔡扬 张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3-746,共4页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Th1/Th2平衡在OLP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51例OLP患者(网纹型23例,充血糜烂型28...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Th1/Th2平衡在OLP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51例OLP患者(网纹型23例,充血糜烂型28例)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OLP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1OLP患者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的IL-6与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水平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h2型细胞因子IL-6的表达水平与OLP临床类型、临床体征、临床症状均成正相关,IL-10的表达水平与OLP临床类型、临床体征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0.285~0.364;P〈0.05)。结论:OLP患者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明显改变,而Th2型细胞因子升高,表现为Th2占优势的免疫应答;Th2型细胞因子IL-6、IL-10表达与OL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OLP免疫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IFN-γ、IL-4和IL-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琼 蔡扬 丰秋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Th1、Th2、Th17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OLP患者(糜烂型30例,非糜烂型30例)及25例健康人血清中IFN-γ、IL-4、IL-17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OLP临床特... 目的:探讨Th1、Th2、Th17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OLP患者(糜烂型30例,非糜烂型30例)及25例健康人血清中IFN-γ、IL-4、IL-17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OLP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IFN-γ表达水平在非糜烂型及糜烂型OLP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IL-4表达水平在非糜烂型及糜烂型OLP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IFN-γ/IL-4比值水平在非糜烂型和糜烂型OLP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17表达水平在糜烂型OLP组高于对照组(P<0.05);非糜烂型OL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表达降低和IL-4表达增高导致IFN-γ/IL-4比值降低是OLP的免疫病因学因素之一,IL-17蛋白表达增高主要与糜烂型OLP炎症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T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白介素-4 白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干扰素γ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付伟 蔡扬 +1 位作者 潘玉霞 李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干扰素γ(IFN-γ)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病损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55例OLP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CAM-1和IFN-γ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OLP临...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干扰素γ(IFN-γ)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病损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55例OLP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CAM-1和IFN-γ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OLP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CAM-1和IFN-γ在OLP病损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LP上皮组织中ICAM-1的表达与IFN-γ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IFN-γ和上皮ICAM-1的阳性表达率与OLP基底细胞液化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OLP病损中ICAM-1异常高表达可能与IFN-γ有关,两者协同参与了口腔扁平苔藓病理过程,可能在OLP病损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口腔 干扰素Γ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心体扩增与p53 STK15蛋白表达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卢虹 杨宏 蔡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75-778,共4页
目的:分析STK15及p53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心体扩增相关性,探讨OSCC中心体扩增可能分子调控机制。方法:8例正常口腔黏膜及43例OSCC石蜡包埋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了解OSCC中心体数目扩增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分析STK15及p53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心体扩增相关性,探讨OSCC中心体扩增可能分子调控机制。方法:8例正常口腔黏膜及43例OSCC石蜡包埋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了解OSCC中心体数目扩增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相应组织p53、STK15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中心体扩增相关性。结果:中心体扩增可见于76.74%(33/43)OSCC中。OSCC中STK15阳性率为67.44%(29/43),STK15阳性率在p53阳性组高于p53阴性组(P<0.05)。OSCC中心体扩增发生率在STK15/p53阳性共表达组高于STK15/p53阴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TK15/p53阳性共表达与OSCC中心体扩增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356,P=0.019)。结论:中心体扩增是OSCC常见异常现象,p53/STK15转激活-非依赖通路可能参与中心体异常的形成,与之共同参与OSC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中心体 STK15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卢虹 蔡扬 +1 位作者 于燕妮 杨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了解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P53/STK15转激活-非依赖通路在口腔鳞癌(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正常口腔黏膜8例,上皮异常增生患者27例,OSCC患者43例,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 目的了解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P53/STK15转激活-非依赖通路在口腔鳞癌(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正常口腔黏膜8例,上皮异常增生患者27例,OSCC患者43例,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了解STK15及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STK15在正常口腔黏膜无表达,在上皮异常增生及OSCC中阳性率分别为40.74%(11/27)和67.44%(29/43),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鳞癌中STK15阳性率在P53阳性组高于P53阴性组,在OSCC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K15过表达是口腔黏膜癌变过程的早期事件,口腔鳞癌STK15过表达可能与p53突变有关并与OSCC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53/STK15转激活-非依赖通路在OSC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 癌前损害 异常增生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Chk1和Chk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刚石 蔡扬 周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Chk1和Chk2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29例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及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Chk1和Chk2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 目的探讨Chk1和Chk2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29例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及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Chk1和Chk2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结果 (1)Chk1和Chk2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及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Ⅰ+Ⅱ期OSCC组织中Chk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k2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hk1在Chk2阳性的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0%(6/10),在Chk2阴性的OSCC组织中阳性率为20%(6/30),Chk1和Chk2表达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hk1和Chk2表达下调是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能是口腔黏膜上皮发生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Chk1和Chk2在OSCC组织中的失表达有可能作为临床评估OSCC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癌前病变 CHK1 CHK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患者血清中Th1,Th2类因子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茜 王冬平 +2 位作者 蔡扬 刘宝珍 刘洪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平衡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RAU患者35例(轻型25例重型10例)及健康对照2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CBA)检测患者溃疡期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 目的:探讨Th1/Th2平衡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RAU患者35例(轻型25例重型10例)及健康对照2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CBA)检测患者溃疡期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RAU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在轻型RAU患者中,IL-4、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在重型RAU患者中JFN-γ、IL-4、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重型RAU患者IFN-γ、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IFN-γ、IL-4、IL-10表达水平与RAU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P<0.05)。结论:RAU患者表现为Th2细胞占优势的免疫应答;其中IFN-γ、IL-4、IL-10表达水平与RAU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外周血T-bet、GATA-3和Foxp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聂玉洁 蔡扬 丰秋婧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T-bet、GATA-3和Foxp3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RAU患者33例及健康对照3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患者溃疡发作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bet、GATA-3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 目的探讨T-bet、GATA-3和Foxp3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RAU患者33例及健康对照3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患者溃疡发作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bet、GATA-3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RAU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RAU患者的CD4、CD4/8、T+B+NK细胞含量低于正常值(P<0.01),免疫球蛋白(Ig)A低于正常值(P<0.05),而IgM、血清总补体活性高于正常值(P<0.05)。RAU患者PBMC中T-bet mRNA、T-bet/GATA-3比值、Foxp3 mRNA低于对照组(P<0.01),GATA-3 mRNA高于对照组(P<0.05);Foxp3表达与T-bet/GATA-3比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04,P=0.02)。结论 RAU患者大多存在细胞免疫降低和体液免疫紊乱的问题;其溃疡发作期PBMC中GATA-3表达上升,T-bet表达下降,促进了辅助性T细胞(Th)2优势应答,可能是导致RAU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而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减少及功能低下,这可能与RAU患者Th1/Th2细胞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T-BET GATA-3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