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纪录种——侗掌突蟾
1
作者 彭彩淳 伍名渊 +4 位作者 张夏军 叶荣欢 田洪金 陈继军 唐秀俊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67-70,共4页
为了探究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生物多样性,2024年3—4月在保护区开展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期间采集到8号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成体标本,经形态学比较,确定为侗掌突蟾(Leptobrachella dong),在区内是第一次记录到该物种... 为了探究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生物多样性,2024年3—4月在保护区开展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期间采集到8号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成体标本,经形态学比较,确定为侗掌突蟾(Leptobrachella dong),在区内是第一次记录到该物种,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纪录 侗掌突蟾 贵州省 雷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伯乐树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2
作者 叶荣欢 李登江 +3 位作者 余德会 古定豪 胡窕 李萍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探究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伯乐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并为该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伯乐树群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共记录到维管植物82科142属228种;(2)伯乐树主要生长于针... 为探究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伯乐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并为该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伯乐树群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共记录到维管植物82科142属228种;(2)伯乐树主要生长于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群落垂直结构明显,物种组成丰富;(3)伯乐树在样地Ⅰ中的重要值高于样地Ⅱ、Ⅲ、Ⅳ,但在4个样地中均未成为优势树种;(4)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在群落的不同层次间波动较小,Shannon-Wiener指数在乔木层和草本层中变化较大。伯乐树在群落中竞争力较弱,需采取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以促进其种群更新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乐树 物种多样性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春玉 李芳念 +1 位作者 余德会 梁有发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3期79-84,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统计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12种,隶属38科88属;属环境保护部发布外来入侵物种5种;1级入侵种6种,2级11种,3级5种,4~7级90种。同时对112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及入... 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统计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12种,隶属38科88属;属环境保护部发布外来入侵物种5种;1级入侵种6种,2级11种,3级5种,4~7级90种。同时对112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及入侵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探讨——以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顾先锋 唐秀俊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10期77-79,共3页
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应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再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规律,也才体现出建立保护区的重要性。针对当地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突出矛盾,在对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进行... 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应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再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规律,也才体现出建立保护区的重要性。针对当地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突出矛盾,在对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并提出实施管理模式、合理生态补偿、加大宣传教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改变生活能源模式5项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仙琴蛙 被引量:1
5
作者 姚伦贵 潘成坤 +3 位作者 陈继军 王英 李宁 吴昌鞠 《贵州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51-53,共3页
本文记录了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两栖类新纪录:仙琴蛙Nidirana daunchina Chang,1933。标本现保存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标本室。
关键词 新纪录 仙琴蛙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叉尾太阳鸟
6
作者 杨宗才 吴昌鞠 +2 位作者 陈继军 唐秀俊 谢镇国 《农技服务》 2019年第3期85-85,共1页
2018年3月3日,在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到一只以前未见过的鸟,经查阅有关文献,确定该鸟为叉尾太阳鸟(雄性),并为该保护区鸟类新纪录。介绍了叉尾太阳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关键词 叉尾太阳鸟 鸟类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线树蛙
7
作者 王再艳 陈继军 +2 位作者 姚伦贵 李萍 张世玲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37-38,共2页
2019年6月,在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丹江村(26°20′N,108°19′E,海拔690m)采集到1只树蛙标本,经鉴定为白线树蛙(Rhacophorus leucofasciatus),为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
关键词 白线树蛙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玉山竹群落植物区系分析
8
作者 郑德谋 胡窕 +3 位作者 余德会 李登江 叶荣欢 吴必锋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5-37,44,共4页
开展雷公山玉山竹群落植物区系分析,旨在研究该竹种的植物区系性质,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雷公山玉山竹群落维管束植物,发现共有维管束植物53科90属132种,以单... 开展雷公山玉山竹群落植物区系分析,旨在研究该竹种的植物区系性质,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雷公山玉山竹群落维管束植物,发现共有维管束植物53科90属132种,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植物成分较为复杂。53科可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和3个变型、90属可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和3个变型,科、属植物区系除去世界分布类型,均表现出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占比较高的特点,表明雷公山玉山竹群落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与温带的双重性质,以热带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玉山竹 科区系分析 属区系分析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余德会 谢镇国 +5 位作者 余永富 李扬 吴必锋 付梓源 彭彩丽 侯德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5-7,15,共4页
[目的]明确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群落组成。[方法]调查16个20 m×20 m样地256个5 m×5 m小样方以及每个样地各边分别外延20 m范围出现的蕨类植物种类。[结果]调查样地中有蕨类植物64种,隶属于28个科39个属... [目的]明确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群落组成。[方法]调查16个20 m×20 m样地256个5 m×5 m小样方以及每个样地各边分别外延20 m范围出现的蕨类植物种类。[结果]调查样地中有蕨类植物64种,隶属于28个科39个属,物种种类丰富,种群数量极不均匀(相对多度在2以下占78.13%)。其中地生种所占比例占主导地位(96%),附生种极少(4%),表现为东南亚热带北缘植物区系的性质或特点,并有热带山地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里白、芒萁、狗脊蕨、蕨4个种是该区高密度的种类,其他绝大多数种类的密度较低。[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雷公山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的组成特征及其生态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蕨类植物 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4新记录种记述
10
作者 李扬 黄贵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155-5158,共4页
为了进一步调查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的种类,采用网捕和灯诱采集到14种天牛,其中,金绒锦天牛(Acalolepta permutans permutans)和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为雷公山新记录种,肿柄锦天牛(Acalolepta... 为了进一步调查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的种类,采用网捕和灯诱采集到14种天牛,其中,金绒锦天牛(Acalolepta permutans permutans)和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为雷公山新记录种,肿柄锦天牛(Acalolepta basicornis)和十二星并脊天牛(Glenea licenti Pic)为贵州省新记录种。对4新记录种进行了特征描述,并附有采集到的14种天牛的成虫图片,标本保存在西南大学昆虫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Cerambycidae) 新记录 雷公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瓜红生境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萍 郑德谋 +3 位作者 李登江 余德会 李莉 谢镇国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0期87-90,共4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雷公山木瓜红种质资源,增加木瓜红种群数量,调查和分析了雷公山保护区木瓜红生境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特征,测定了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样地1以尾叶樱桃、野茉莉为优势种,样地2以白辛树、西南红山茶... 为了更好地保护雷公山木瓜红种质资源,增加木瓜红种群数量,调查和分析了雷公山保护区木瓜红生境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特征,测定了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样地1以尾叶樱桃、野茉莉为优势种,样地2以白辛树、西南红山茶为优势种,木瓜红在两个样地中重要值均处于第5位,没有发现幼苗、幼树,只是本群落的伴生种;该木瓜红生境群落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48科61属78种(不含苔藓、地衣);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丰富;所在群落是一个不稳定的群落。建议加强对现有母树的保护,开展人工培育,增加木瓜红的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红 群落 物种多样性 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发展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秀俊 张世玲 +1 位作者 杨成华 李扬 《贵州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53-56,2+67,共4页
本文根据多年从事森林资源保护的实践经验,以雷公山保护区为例分析了目前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找出产生矛盾关系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社区发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萍 谢镇国 +1 位作者 李兴春 余德会 《农技服务》 2014年第8期140-141,共2页
本文主要针对贵州省级保护植物、贵州省重要的特有野生植物、雷公山特有及在雷公山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进行研究,通过历年的考察及本次专题调查的标本采集,雷公山保护区属以上珍稀植物有31种。其中,省级保护植物14种,贵州重要的... 本文主要针对贵州省级保护植物、贵州省重要的特有野生植物、雷公山特有及在雷公山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进行研究,通过历年的考察及本次专题调查的标本采集,雷公山保护区属以上珍稀植物有31种。其中,省级保护植物14种,贵州重要的特有野生植物8种,雷公山特有及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有9种。对这些植物的分布特征、生态习性、利用价值、分布状况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珍稀植物 特有植物 生态保护 雷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与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绍琼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针对贵州省雷公山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管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雷公山保护区 社区 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评价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秀俊 朱新明 《贵州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37-41,共5页
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本文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标准及雷公山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对雷公山保护区的自然属性、典型代表性、生物多样性、物种稀有性、面积适宜性、人类胁威及保护价值... 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本文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标准及雷公山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对雷公山保护区的自然属性、典型代表性、生物多样性、物种稀有性、面积适宜性、人类胁威及保护价值和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和管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保护区 评价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竹生物特性
16
作者 杨胜军 余永富 +5 位作者 胡窕 余德会 王泽文 杨绍琼 张林 陆代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8-9,12,共3页
[目的]了解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冷竹的生物特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冷竹出笋时间至成竹时间段的生物特性。[结果]出笋时间为4月上旬,结束时间为5月中旬,6月上旬开始展叶,7月底成竹;冷竹笋死亡... [目的]了解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冷竹的生物特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冷竹出笋时间至成竹时间段的生物特性。[结果]出笋时间为4月上旬,结束时间为5月中旬,6月上旬开始展叶,7月底成竹;冷竹笋死亡率为58.8%,成竹率为41.2%;适当对竹笋进行采集可促进竹笋的新生;4月中旬至下旬为竹笋盛产期,5月上旬产笋量逐渐下降;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年平均冷竹笋产量达0.373 kg/m^2,全年总生长量为2 113.70 t。[结论]试验结果为合理采笋和保护野生资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竹 生物特性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研究
17
作者 谢镇国 陈继军 +1 位作者 李扬 杨胜国 《贵州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21-24,共4页
通过历年的考察及本次专题调查的标本采集,雷公山保护区有珍稀植物(除兰科植物)5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区植物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0种,省级保护植物14种,贵州重要的特有野生植物8种,雷公山特有及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有9种。对国... 通过历年的考察及本次专题调查的标本采集,雷公山保护区有珍稀植物(除兰科植物)5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区植物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0种,省级保护植物14种,贵州重要的特有野生植物8种,雷公山特有及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有9种。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珍稀植物 特有植物 生态保护 雷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权纠纷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18
作者 唐秀俊 金应洪 姜山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9期107-109,共3页
阐述了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林权纠纷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出现林权纠纷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为从事调解林权纠纷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雷公山 林权纠纷 成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报告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继军 张旋 +3 位作者 杨绍军 谢镇国 潘成坤 陈继红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6-830,共5页
2005年5月~2006年11月,对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了5次野外调查,根据实际地形调查采用样线法或样方法,调查地点为毛坪、平祥、雷公山工区、格头、小丹江、昂英、桥歪、雷公坪、西江、桃江、高岩、交腊等地。结果显示,... 2005年5月~2006年11月,对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了5次野外调查,根据实际地形调查采用样线法或样方法,调查地点为毛坪、平祥、雷公山工区、格头、小丹江、昂英、桥歪、雷公坪、西江、桃江、高岩、交腊等地。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36种两栖动物,隶属2目8科19属,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种,即大鲵和细痣疣螈。分析了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垂直分布和雷公山模式产地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调查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泽文 谢镇国 +5 位作者 李宁 杨胜军 吴必锋 廖佳 古定豪 李登江 《贵州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52-55,共4页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秃杉等珍稀物种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信息量庞杂,但与之对应的信息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已经难以满足保护区发展的需要。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保护区数字化...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秃杉等珍稀物种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信息量庞杂,但与之对应的信息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已经难以满足保护区发展的需要。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保护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方式和主要功能,为保护区资源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 自然保护区 数字化建设 信息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