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手机企业微信App的黔东南气象自动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兰世怀 黄大卫 +2 位作者 易志学 蒙延雷 余代辉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245-247,共3页
随着黔东南地区气象自动监测站站点建设密度增大,气象业务获得高质量发展。传统人工监控气象自动站运行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气象服务的高标准需求。研究基于智能手机企业微信App,利用Python语言读取“贵州省气象综合业务监控大屏”... 随着黔东南地区气象自动监测站站点建设密度增大,气象业务获得高质量发展。传统人工监控气象自动站运行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气象服务的高标准需求。研究基于智能手机企业微信App,利用Python语言读取“贵州省气象综合业务监控大屏”的接口信息,实时监控区域自动站设备的数据传输和运行情况。当发现数据缺失、数据传输逾限和其他异常波动时,快速发现故障站点,利用企业微信App自动发送故障报警信息,实现对黔东南州气象自动监测站点数据传输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并及时向设备保障人员发布预警提醒。这有助于保障人员缩短故障响应的时间,减轻人工监控的负担,同时为气象预报、气候研究及防灾减灾提供更可靠和及时的数据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综合监控 企业微信 自动报警 数据传输 设备运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气象灾害对水稻损失量的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梁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25-26,共2页
以无气象灾害时水稻生产应当达到的理想产量为基础 ,根据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因素 ,利用一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量的方法 ,对黔东南州 8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进行了评估。结果 :影响黔东南州水稻生长的气象灾害主要... 以无气象灾害时水稻生产应当达到的理想产量为基础 ,根据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因素 ,利用一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量的方法 ,对黔东南州 8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进行了评估。结果 :影响黔东南州水稻生长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和洪涝 ,干旱造成的损失量大于洪涝 ;在 1981~ 1997年间 ,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年平均为 8.1万 t,损失率年平均为1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气象灾害 损失量 评估 干旱 洪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2010年秋收作物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健 梁平 闵新平 《农技服务》 2011年第5期689-691,共3页
利用贵州省黔东南州16县市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水稻、玉米、烤烟获得高产所需农业气象条件,对黔东南州2010年秋收作物生长期内气象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秋作物生长期间,气温,前低后高,水稻、玉米低温冷害不明显,但烤烟早... 利用贵州省黔东南州16县市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水稻、玉米、烤烟获得高产所需农业气象条件,对黔东南州2010年秋收作物生长期内气象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秋作物生长期间,气温,前低后高,水稻、玉米低温冷害不明显,但烤烟早花,不利生产高产优质烤烟;个别乡镇出现了作物高温热害,造成玉米籽粒不饱满、空壳率高,明显地影响烟株的生长、成熟和烟叶的品质;降雨量,作物生长初期少、干旱较为严重,影响播种进度;中期降雨多,局部地区遭受洪涝和农田渍涝灾害,导致玉米、水稻生育期滞后,烤烟早花现象严重;后期晴热少雨、伏旱来得早,对水稻、晚玉米、烤烟影响较为严重;日照时数,中前期少,但作物阴害不明显,后期日照充足,但光照强度强,不利于生产优质烤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收农作物 农业气象条件 2010年 黔东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2013年气象干旱影响分析
4
作者 黄大卫 顾欣 龙先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2080-2082,共3页
利用2013年6月11日~8月4日黔东南州16个县市气象观测站点的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对2013年黔东南州气象干旱演变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期间降雨量异常偏少,突破历年同期最少值,气温持续偏高,大部地区持续30 ℃以上高温,35... 利用2013年6月11日~8月4日黔东南州16个县市气象观测站点的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对2013年黔东南州气象干旱演变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期间降雨量异常偏少,突破历年同期最少值,气温持续偏高,大部地区持续30 ℃以上高温,35 ℃以上最高气温天气为间断性出现;地表水分蒸发量为降雨量的数倍到数十倍不等,导致土地失墒严重,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到8月4日有6个县市达到特重级气象干旱,7个县市达到重级气象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演变特征 影响 黔东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2010年黔东南的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与云量的关系分析
5
作者 兰世怀 易志学 +1 位作者 余代辉 辛娟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223-225,共3页
利用贵州省黔东南16个台站1971—2010年降水量、云量等资料,采用统计、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黔东南地区1971—2010年降水变化趋势及其云量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0年黔东南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年代变化特征,振幅明显,波峰与... 利用贵州省黔东南16个台站1971—2010年降水量、云量等资料,采用统计、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黔东南地区1971—2010年降水变化趋势及其云量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0年黔东南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年代变化特征,振幅明显,波峰与波谷间隔时间短,降水强度增强;从年代际分析来看,黔东南春夏降水呈略增加趋势,秋冬两季呈下降趋势,春夏连旱、秋旱呈上升趋势;黔东南各季降水量变化与各季高云量变化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并通过显著性检验,与低云量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降水变化 云量 年变化特征 旱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农业气象条件对黔东南州水稻生产的影响
6
作者 王安平 闵兴平 黄艳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0期108-109,共2页
通过分析2009年黔东南州水稻各发育期光温水等农业气象条件,得出2009年黔东南州水稻生长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前期较好、后期差,水稻生产为平产年景。
关键词 水稻 农业气象条件 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0年贵州秋、冬、春季干旱气象要素与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55
7
作者 池再香 杜正静 +4 位作者 陈忠明 于俊伟 帅士章 龙先菊 付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利用2009年9月—2010年5月贵州88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800个自动气象站温度、降水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持续干旱过程中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象要素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气候干湿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此次持续干旱程度进行了... 利用2009年9月—2010年5月贵州88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800个自动气象站温度、降水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持续干旱过程中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象要素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气候干湿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此次持续干旱程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贵州此次持续干旱天气主要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南支系统偏弱及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的环流条件下。在干旱期间,贵州西部地区气温为正距平,降水为负距平,空气相对湿度为38%~73%,气候干湿指数<0.6;东部地区气温除2009年11月和2010年4~5月为负距平外,其余月份均为正距平,降水基本上为负距平,空气相对湿度为60%~81%,除2009年11月和2010年4~5月气候干湿指数>1.0外,其余月份均<0.6。总体上,贵州西部地区的旱情较东部地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干旱特征 气候干湿指数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2011年气象干旱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陶飞旋 吴通文 顾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3期11775-11776,共2页
受气候变化影响,黔东南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继2009~2010年出现罕见的夏秋冬连旱后,2011年夏季又出现特重级气象干旱。通过对2011年8月、7~8月、1~8月降雨量与历年同期降雨量比较分析,发现均连续表现出降雨量出现最少值,加之持续高温天... 受气候变化影响,黔东南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继2009~2010年出现罕见的夏秋冬连旱后,2011年夏季又出现特重级气象干旱。通过对2011年8月、7~8月、1~8月降雨量与历年同期降雨量比较分析,发现均连续表现出降雨量出现最少值,加之持续高温天气,黔东南地区出现特重级气象干旱灾害,为干旱预报、预警和制定减缓干旱影响的适应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气象干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黔东南州春季气候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谢俊英 梁平 肖定明 《农技服务》 2009年第7期54-55,共2页
利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黔东南州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季节的气温、降雨、空气湿度,找出了2009年黔东南州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高于2008年的气候原因,即在气温条件满足的情况下,2009年的降雨、空气湿度条件均比2008年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利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黔东南州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季节的气温、降雨、空气湿度,找出了2009年黔东南州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高于2008年的气候原因,即在气温条件满足的情况下,2009年的降雨、空气湿度条件均比2008年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多雨、高湿天气也是黔东南州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主导气象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气象因素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2010年天气气候影响与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素华 闵新平 顾欣 《农技服务》 2011年第4期550-551,553,共3页
利用黔东南16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黔东南州2010年天气气候的影响,统计出现气象灾害的时间、地点和影响范围。结果表明:2010年黔东南的极端气象灾害多,影响范围广,主要出现了干旱、暴雨、低温阴雨、高温、大雾等,并对农业、交通等有... 利用黔东南16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黔东南州2010年天气气候的影响,统计出现气象灾害的时间、地点和影响范围。结果表明:2010年黔东南的极端气象灾害多,影响范围广,主要出现了干旱、暴雨、低温阴雨、高温、大雾等,并对农业、交通等有关部门造成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气象灾害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2010年7月1日至8月24日气象干旱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艳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1期1488-1488,1502,共2页
利用黔东南气象台2010年7月1日至8月24日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黔东南州在此期间的降水量、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发生气象干旱特点,成因和影响等。
关键词 黔东南州 气象干旱 农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黔东南州干湿状况
12
作者 文建川 梁平 +3 位作者 廖育玲 吴慧 李春生 宋光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9-995,共7页
了解黔东南州干湿变化特征,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当地农业生产安排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黔东南州16县(市)1974-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蒸散量,并结合降水量推算出相对湿润度指数(I_(RM)),分析其不同时间尺度特征... 了解黔东南州干湿变化特征,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当地农业生产安排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黔东南州16县(市)1974-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蒸散量,并结合降水量推算出相对湿润度指数(I_(RM)),分析其不同时间尺度特征并对比其在雨季和非雨季的时空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除个别年份外,黔东南州年平均及各年代降水量均显著大于蒸散量,I_(RM)大于0,气候总体较为湿润。不同月份的I_(RM)差异显著,4-6月I_(RM)较其余月份明显要大,8月、9月及12月的I_(RM)小于0,发生气象干旱的潜势高。I_(RM)存在较大的季节和空间性差异,雨季I_(RM)明显大于非雨季,各县(市)雨季I_(RM)为6.0%~65.0%,非雨季I_(RM)为-20.4%~25.1%,州北部和南部季节性干旱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MAN-MONTEITH 湿润度指数 干湿状况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气温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顾欣 康为民 +1 位作者 龙先菊 张艳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61-1766,共6页
利用1980-2010年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站逐月实测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蒸发皿蒸发量对各气象要素的影响程度,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提取了第一特征向量场的时间系数并进行了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线性倾向估计分析... 利用1980-2010年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站逐月实测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蒸发皿蒸发量对各气象要素的影响程度,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提取了第一特征向量场的时间系数并进行了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线性倾向估计分析,以及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数理模型确定气温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与气温、湿度、降水量等因子有关系,并与气温的关系最为密切;同时,该地区气温出现了明显的升温趋势,即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该地区年气温突变的关键时期,其气温倾向率为0.25℃.(10a)-1,通过了α=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在气温升高1℃的情况下,蒸发皿蒸发量增加了5.93%~8.04%,并自东向西逐渐递减,与海拔呈反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黔东南 蒸发皿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各季节极端干期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欣 杨绍洪 +1 位作者 黄大卫 潘平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3-469,共7页
利用1961—2009年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别统计了四季最大连续无雨日数(日降水量<0.1mm)的时间序列,采用正交函数分解、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各季节极端干期日数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 利用1961—2009年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别统计了四季最大连续无雨日数(日降水量<0.1mm)的时间序列,采用正交函数分解、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各季节极端干期日数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各季节极端干期日数的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极端干期日数最多出现在秋季,最少是春季;夏季黔东南北部的极端干期日数多,春、秋季南部多,冬季南、北部多,西部四季相对较少,年内非均匀性特征显著。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控制下,四季极端干期日数事件的步调基本一致,黔东南中东部发生异常的频次较高,不同季节的天气系统对黔东南各区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阶段性;近49年中各季节出现极端干期日数典型多的年份比典型少的年份多;进入21世纪以后,春、秋、冬季极端干期日数均呈显著的增多趋势,而夏季变化的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期日数 时空变化特征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气候变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祥 顾欣 杨宗周 《绿色科技》 2014年第1期3-6,共4页
为了探索黔东南地区气候变化与其工业生产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关系,采用资料文献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黔东南地区的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8年,黔东南地区化石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呈快速增加... 为了探索黔东南地区气候变化与其工业生产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关系,采用资料文献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黔东南地区的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8年,黔东南地区化石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呈快速增加趋势,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原煤消费;1998~2008年,其平均气温较1985~1997年前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较小,但年际波动性更显著;1998~2008年期间,年最高气温≥35℃的天数呈明显增加趋势,年最低气温≤0℃的天数则呈降低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黔东南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对其区域的天气气候带来显著影响,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该地区在1998年后工业发展与城市进程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天气气候的变化对碳排放量增加作出相关性的响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量 响应 黔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定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福增 谷小平 +1 位作者 袁淑杰 梁平 《农技服务》 2007年第3期61-62,共2页
通过对正定县2003~2005年小麦生长季节赤霉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温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湿度是决定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数量、发生及发生程度的主要气象因素。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气象条件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萌芽气象指标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平 伦绪勇 +4 位作者 杨胜荣 袁芳菊 谢俊英 白慧 龙先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40-145,共6页
探明蓝莓萌芽期气象指标,为蓝莓灰霉病防治提供参考,采用2012年贵州黔东南州蓝莓主要种植区13个样地蓝莓物候期观测资料,结合样地周边自动气象观测站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逐日气温资料,研究蓝莓萌芽的气象指标,并进行应用检验... 探明蓝莓萌芽期气象指标,为蓝莓灰霉病防治提供参考,采用2012年贵州黔东南州蓝莓主要种植区13个样地蓝莓物候期观测资料,结合样地周边自动气象观测站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逐日气温资料,研究蓝莓萌芽的气象指标,并进行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蓝莓萌芽前≥7.2℃的活动积温、≥7.2℃的有效积温、≥10℃的活动积温、≥10℃的有效积温均基本恒定;≥10℃的有效积温比≥7.2℃有效积温和≥10℃的活动积温更具稳定性;气候学意义上入冬以后,气温稳定通过10℃终日后≥10℃的活动积温≥195℃·d,气温稳定通过7.2℃终日后≥7.2℃的有效积温≥90℃·d,且连续5d平均气温≥12.3℃即为蓝莓萌芽的气象指标;此时蓝莓进入萌芽普遍期。蓝莓芽开始萌动的下限温度选10℃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萌芽 有效积温 气象指标 黔东南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凝冻气候变化特征及灾害指数评估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顾欣 梁平 周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58-17661,17699,共5页
使用1961~2008年1~2月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黔东南凝冻时空分布和凝冻灾害指数进行诊断分析。采用层次和回归方法对凝冻灾害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特重级凝冻灾害有2年,重级凝冻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丹... 使用1961~2008年1~2月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黔东南凝冻时空分布和凝冻灾害指数进行诊断分析。采用层次和回归方法对凝冻灾害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特重级凝冻灾害有2年,重级凝冻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丹寨、麻江、凯里、黄平和东部的三穗、黎平、锦屏;2008年黔东南有4个重级凝冻灾害区域,为东北部、东部、南部的月亮山附近、西部苗岭山区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凝冻 层次评判 回归分析 灾害指数分析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期播种试验的辣椒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于飞 梁平 谷晓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7期157-160,共4页
为分析辣椒不同发育时段的适宜气象条件,研究辣椒种植适宜的生长时段,采用了5期分期播种试验,开展辣椒生育期、气象条件及产量观测,并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夏2季播种的辣椒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辣椒整个发育期逐渐缩短、总积温... 为分析辣椒不同发育时段的适宜气象条件,研究辣椒种植适宜的生长时段,采用了5期分期播种试验,开展辣椒生育期、气象条件及产量观测,并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夏2季播种的辣椒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辣椒整个发育期逐渐缩短、总积温逐渐减少,小区产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在温度满足辣椒生长条件下可适时早播。辣椒进入采摘期以前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发育期内的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关系,降水过多易导致辣椒渍害发生,辣椒进入采摘期以后,采摘期长短与同期降水量呈现正相关,降水量过多影响果实成熟和正常采收。辣椒齐苗到移栽期、始花到始摘期、始摘到末摘期与其间日照时数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日照时数对辣椒叶片数生长、辣椒花期授粉及果实产量形成、果实的着色和采收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分期播种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冰雹集中期和集中度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顾欣 田菊萍 +1 位作者 张艳梅 周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3,共6页
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1961―2008年1―12月16个台站冰雹观测资料,引入了表征冰雹事件时间分配特征新参数——冰雹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对黔东南地区冰雹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冰雹事件集中度及集中期的平均... 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1961―2008年1―12月16个台站冰雹观测资料,引入了表征冰雹事件时间分配特征新参数——冰雹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对黔东南地区冰雹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冰雹事件集中度及集中期的平均和异常空间分布均存在很大区域差异,异常空间分布根据地形可分为4个区;从时间演变上看,各区年内冰雹事件集中度与集中期均表现出显著的年代振荡特征,各区年代际变化特征不一致;黔东南区域年内冰雹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表现出反向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冰雹事件 集中度 集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