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葛皓 林齐维 《热带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31-35,共5页
分析贵州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贵州 可持续发展对策 现状 生态环境 对策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空间分配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敬婷 王艳妮 王金乐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6期1-4,14,共5页
为建立贵州省高空间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提供技术依据,以黔东南州现有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GIS技术开展了3 km×3 km空间分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各市(县)排放的污染物分布不均衡,与人类活动区域基本呈一致... 为建立贵州省高空间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提供技术依据,以黔东南州现有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GIS技术开展了3 km×3 km空间分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各市(县)排放的污染物分布不均衡,与人类活动区域基本呈一致分布。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市(县)单位面积排放量、总排放量的排序不同,凯里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大气污染物 排放清单 空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鹿冲关和雷公山酸雨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敖子强 瞿丽雅 +2 位作者 林文杰 赵宇中 彭世寿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6,共6页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大的省份,同时又是我国酸雨的重灾区。通过对贵阳喀斯特地区鹿冲关和非喀斯特地区雷公山的酸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地的酸雨都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而且鹿冲关的SO^2- 4和Ca^2+含量很高,其降水、...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大的省份,同时又是我国酸雨的重灾区。通过对贵阳喀斯特地区鹿冲关和非喀斯特地区雷公山的酸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地的酸雨都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而且鹿冲关的SO^2- 4和Ca^2+含量很高,其降水、树冠水、穿落水、土壤表层水、土壤表层以下15cm、30cm的水和地表水中SO^2- 4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0.9mg/L、66.2mg/L、56.6mg/L、175mg/L、62.2mg/L、63.3mg/L、52.8mg/L;Ca抖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84mg/L、19.1mg/L、16.4mg/L、45.9mg/L、23.7mg/L、27.1mg/L、18.8mg/L;pH值分别为3.76~6.83、3.37~7.51、3.60~8.01、3.76~5.42、3.94~8.10、4.16~8.29、4.10~8.36,但小于4.50的并不多,其原因与所处的喀斯特环境缓冲能力很强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水化学特征 缓冲能力 喀斯特 非喀斯特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汞污染地区大米神经毒性基因水平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程金平 王文华 +3 位作者 瞿丽雅 贾金平 郑敏 林学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3-745,共3页
为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汞污染地区大米的神经毒性,用贵州 2 个汞污染区(万山汞矿和清镇化工厂)产的大米喂养大鼠,分别于20d 和30d 后,用 RT-PCR 方法检测脑中即刻早期基因 c-fos mRNA 表达变化,并以非污染区作对照.结果表明,汞污染大米... 为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汞污染地区大米的神经毒性,用贵州 2 个汞污染区(万山汞矿和清镇化工厂)产的大米喂养大鼠,分别于20d 和30d 后,用 RT-PCR 方法检测脑中即刻早期基因 c-fos mRNA 表达变化,并以非污染区作对照.结果表明,汞污染大米能够极显著诱导大鼠脑c-fos mRNA 表达,并且该表达是持续的.应用 c-fos mRNA 表达变化早期预报汞神经毒性是有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污染大米 神经毒性 基因表达 RT-PCR C-FOS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铅锌冶炼区农田土壤镉铅有效性评价与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厦 宋静 +2 位作者 高慧 张强 刘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8-336,共9页
农田土壤重金属的不同活性库分布和土壤-溶液分配模型能够提供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浸出能力等信息,因而在风险评价和修复实践中非常重要。本研究采集毕节铅锌冶炼区30个历史污染农田土壤,同时在贵州省范围内采集5种类型背景土壤制成不... 农田土壤重金属的不同活性库分布和土壤-溶液分配模型能够提供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浸出能力等信息,因而在风险评价和修复实践中非常重要。本研究采集毕节铅锌冶炼区30个历史污染农田土壤,同时在贵州省范围内采集5种类型背景土壤制成不同浓度Pb/Cd单一污染土壤;经3个月老化,分别测定由0.43 mol/L HNO_3、0.1 mol/L HCl和0.005 mol/L DTPA提取态表征的重金属反应活性库以及由0.01 mol/L CaCl_2提取态表征的直接有效库;分析铅锌冶炼区农田土壤Cd、Pb不同有效库的分布特征,建立土壤-溶液分配模型,并讨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历史污染土壤中Cd和Pb的直接有效库占全量比例分别比人工污染土壤低4倍和223倍,然而历史污染土壤Cd和Pb的反应活性库(0.43 mol/L HNO_3提取态)占全量比例要高于相应人工污染土壤中的比例。拓展Freundlich形式吸附方程能够准确描述各提取态表征的Cd和Pb活性库与土壤全量Cd和Pb的关系,尤其0.43 mol/L HNO_3提取方法能够克服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Cd和Pb提取的影响而与总量建立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H依附性Freundlich吸附方程准确描述了Cd和Pb的总反应活性库分别与土壤溶液Cd和Pb的关系,对于Pb而言,还要考虑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影响。本研究可为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修复以及农田有效态标准的推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有效性 土壤.溶液分配模型 化学提取 农田土壤 土法炼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中段水环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海鹤 董泽琴 +1 位作者 张帅 邹凤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203-10205,10254,共4页
选取赤水河中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环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赤水河中段阴离子以HCO3-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75%,阳离子以Ca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66.7%,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钙型Ⅱ类水质,与"七.... 选取赤水河中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环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赤水河中段阴离子以HCO3-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75%,阳离子以Ca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66.7%,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钙型Ⅱ类水质,与"七.五"时期相比,水质类型变化不大,且水系河水以HCO3--Ca2+型水的基本组成是稳定的;河水水质属于偏碱性、中等矿化度水,其矿化度随着HCO3-的增加而增加,赤水河中段河水的pH值、矿化度、总硬度等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Ⅱ类水质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水质要求,可以作为城镇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周边诸多酒厂生产白酒所用加浆水的水源;赤水河中段干流水中Eh较高,溶解氧丰富,自净能力强,是优质的中等矿化度淡水资源,与河流的水质评价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 水化学特征 水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效果及工艺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潘军 李晶晶 董泽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94,共4页
对贵州省4个2001-2012年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进行了调研,分析垃圾渗滤液的水质,通过对不同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和费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渗滤液水质相比,贵州省垃圾渗滤污染物含量显著偏低,COD为0.5-4.8 g/L。调研的... 对贵州省4个2001-2012年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进行了调研,分析垃圾渗滤液的水质,通过对不同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和费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渗滤液水质相比,贵州省垃圾渗滤污染物含量显著偏低,COD为0.5-4.8 g/L。调研的部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工艺经改造后,出水可达到GB 16889-2008表2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比较选择MBR+UF+RO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最优。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建议积极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水质 渗滤液处理工艺 RO处理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高原水体浮游动物对抗生素的富集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向刚 袁萌 +1 位作者 党安志 龙胜兴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8期50-57,67,共9页
以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及草海湿地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水库及湿地中的浮游动物,通过测定体中的抗生素含量,并结合水体中的相关水质参数,探讨高原水库及湿地中的浮游动物对抗生素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浮游动物对抗生... 以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及草海湿地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水库及湿地中的浮游动物,通过测定体中的抗生素含量,并结合水体中的相关水质参数,探讨高原水库及湿地中的浮游动物对抗生素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浮游动物对抗生素磺胺对甲氧嘧啶有明显的累积作用,最高浓度含量为5.07 ng/g。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对抗生素富集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主要是由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引起。此外,浮游动物对抗生素富集含量明显受到水体中的TN(总氮)、TP(总磷)及叶绿素a含量的浓度限制,且浮游动物体中的抗生素与富营养因子TN、TP及叶绿素a呈明显负相关,特别是抗生素脱水红霉素在浮游动物体的富集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抗生素 高原水体 草海湿地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辣椒镉的累积特性及土壤风险阈值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立志 刘鸿雁 +4 位作者 刘青栋 罗凯 余志 王雪雯 冉晓追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3期193-200,共8页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我国西南喀斯特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的特色农作物,属茄科,具有一定镉(Cadmium)富集能力。为明确贵州主产区辣椒Cd的富集状况,探究辣椒质量安全的土壤风险阈值,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采集贵州省9个县区辣椒及土...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我国西南喀斯特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的特色农作物,属茄科,具有一定镉(Cadmium)富集能力。为明确贵州主产区辣椒Cd的富集状况,探究辣椒质量安全的土壤风险阈值,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采集贵州省9个县区辣椒及土壤样品105组,利用ICP-MS检测Cd含量,研究土壤Cd分布,辣椒富集系数,并根据土壤pH建立回归模型推导基于辣椒质量安全的土壤Cd风险阈值。结果表明,有4个研究区土壤均值超过贵州省土壤Cd背景值(0.659 mg·kg^(-1)),超出率分别是:WS(25.8%)、HZ(42.2%)、LD(146%)、WN(439%);18.1%的辣椒超过国家食品安全Cd限值标准(GB2762—2017,0.05 mg·kg^(-1)),点位超标率为LD(20.8%)、TZ(7.69%)和WN(100%);辣椒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范围是0.019至0.108,均值0.046。由回归模型推算出酸性土(pH<6.5)、中性土(6.5≤pH≤7.5)、石灰性土(pH>7.5)中Cd风险阈值分别为1.00、1.26和2.50 mg·kg^(-1),分别为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15618—2018)的3.33、4.21、4.17倍,阈值准确率达91.1%;有效态Cd风险阈值为0.071、0.017和0.005 mg·kg^(-1),阈值准确率达86.1%。地质高背景区农田土壤Cd超标严重,但辣椒的生物富集系数相对较低,基于辣椒质量安全的土壤Cd风险阈值远高于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壤 辣椒 富集系数 风险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其重金属修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黄代宽 李心清 +4 位作者 董泽琴 刘永霞 周思 周强 余浪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9-165,共7页
生物炭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一定的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CEC),同时还兼有使用成本低、技术原理简单、环境友好性突出等特点,不仅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还可以为农村过剩生物质处理提供解决途径,近年来生物炭在土壤... 生物炭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一定的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CEC),同时还兼有使用成本低、技术原理简单、环境友好性突出等特点,不仅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还可以为农村过剩生物质处理提供解决途径,近年来生物炭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倍受关注。概述了生物炭的理化特性以及环境特性,着重介绍了生物炭在提高土壤CEC、提升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提高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环境效应与土壤重金属迁移性之间的关系;对今后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迁移性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在进一步研究中,不仅要对不同生物质原材料、制备条件下的生物炭进行对比研究,还要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情况(土壤自身理化条件、重金属种类、含量、形态),结合测土施肥的基本原理,对生物炭的土壤重金属修复能力进行长期、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重金属 污染修复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枫湖水体营养盐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孟凡丽 王立志 +3 位作者 宋红丽 肖劲松 邱如稚 韩洪军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2期77-85,共9页
在红枫湖自北向南依次布设1—6号采样点,全年监测(采样频率每月一次)点位环境因子和营养盐含量的变化,以分析环境因子和湖水营养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体营养盐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呈夏冬两季升高春秋两季降低的双峰型波动... 在红枫湖自北向南依次布设1—6号采样点,全年监测(采样频率每月一次)点位环境因子和营养盐含量的变化,以分析环境因子和湖水营养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体营养盐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呈夏冬两季升高春秋两季降低的双峰型波动,且夏季营养盐含量高于冬季。环境因子监测结果表明水体pH、溶解氧(DO)、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水温和透明度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将营养盐提取得到1个主成分F,相关分析表明F与DO、Chl-a、COD_(Mn)、水温和透明度呈显著相关,Chl-a、COD_(Mn)和水温随着主成分得分F的升高而升高,而DO和透明度随着主成分得分F的升高而降低。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主成分F与DO、Chl-a、COD_(Mn)、水温和透明度均获得较好的线性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环境因子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户用生物质炉具PM_(2.5)和碳质组分排放因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艳妮 杨敬婷 +2 位作者 程燕 陆标 顾兆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8-2151,共14页
为实现贵州省户用生物质炉具细颗粒物(PM_(2.5))和碳质组分排放因子本地化,利用自主搭建和改造的烟气污染物稀释采样测试系统,对8种农村常见生物质燃料开展户用生物质炉具排放污染物的采集和分析.考虑生物质燃料类型、炉具类型和燃料预... 为实现贵州省户用生物质炉具细颗粒物(PM_(2.5))和碳质组分排放因子本地化,利用自主搭建和改造的烟气污染物稀释采样测试系统,对8种农村常见生物质燃料开展户用生物质炉具排放污染物的采集和分析.考虑生物质燃料类型、炉具类型和燃料预处理方式,共设置了48种模拟情景实验,通过稀释倍数法采样计算烟气中PM_(2.5)和碳质组分排放因子.结果表明:贵州省户用生物质炉具燃烧薪柴和秸秆PM_(2.5)、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排放因子的均值范围分别为2.63~69.93,0.24~5.87和1.54~19.44g/kg;EC和OC是PM_(2.5)中主要组成成分,不同生物质燃料OC/EC值有一定差异;生物质燃烧主要释放OC2~OC4及EC1,尤其是较高的OC3或EC1质量分数是贵州省本地燃料的主要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料 户用生物质炉具 细颗粒物(PM_(2.5)) 元素碳 有机碳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环境规划后评估研究——以某省“十一五”环境规划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玉献 董泽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40-9143,共4页
[目的]采用逻辑框架法对环境规划进行后评估。[方法]以某省"十一五"环境规划为例,采用逻辑框架法,从评估内容、指标体系、实施步骤、评估反馈以及环境规划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对环境规划进行后评估。[结果]采用逻辑框架法对环... [目的]采用逻辑框架法对环境规划进行后评估。[方法]以某省"十一五"环境规划为例,采用逻辑框架法,从评估内容、指标体系、实施步骤、评估反馈以及环境规划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对环境规划进行后评估。[结果]采用逻辑框架法对环境规划进行后评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对环境规划各阶段不同规划指标的评估,通过建立规划项目问题树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环境规划的后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框架法 “十一五”环境规划 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六冲关流域大气沉降和地表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劲松 武学丽 夏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9-542,共4页
对比贵州六冲关森林小流域1992─1994年和2001─2005年2个时期穿透水沉降(TF)和地表水的化学组成,以分析大气沉降对森林小流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04年硫沉降量较1992─1994年有显著下降,但自2005年起硫沉降量又... 对比贵州六冲关森林小流域1992─1994年和2001─2005年2个时期穿透水沉降(TF)和地表水的化学组成,以分析大气沉降对森林小流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04年硫沉降量较1992─1994年有显著下降,但自2005年起硫沉降量又显著增加.六冲关流域无机氮(尤其是NH4+-N)沉降量较历史时期显著增加,说明贵阳市大气污染正在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过渡.长期的大气沉降导致地表水中SO42-和NO3-等阴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加剧了Ca,Mg和K等营养元素的流失,使地表水的酸中和能力在2002年为负值.长期观测发现,地表水酸中和能力与穿透水中Ca和Mg的沉降通量密切相关,说明大气沉降已经对六冲关流域的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造成了潜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特征 大气沉降 地表水 森林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顾羊羊 徐梦佳 +3 位作者 杨悦 黄贤峰 邹长新 叶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62-3474,共13页
科学划定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3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水土流失、石漠化2种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标,构建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保... 科学划定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3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水土流失、石漠化2种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标,构建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相关规划等数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从生态用地、植被覆盖度与人类扰动指数三个方面评价划定效果。结果表明:(1)威宁县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以极重要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57%。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以敏感为主,占总面积的67.86%。优化调整后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96.13 km2,占全县面积的23.75%,红线内生态用地面积占比高于非生态用地面积占比20%以上。(2)近些年贵州省退耕还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等工程的实施,威宁县植被覆盖显著增加,红线内NDVI基本不变区、轻微改善区和明显改善区面积占比达到88.42%,红线范围内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3)红线内人类扰动指数低于红线外人类扰动指数,雪山镇、麻乍镇需控制红线范围内人类扰动,确保生态用地性质不改变,加强生态保护和监管。威宁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可为其他石漠化地区红线划定及划定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区 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效果 MODIS-NDVI 人类扰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汞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瞿丽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56-59,共4页
主要介绍贵州省汞污染地区的污染现状 。
关键词 贵州 汞污染 生态恢复 污染防治 汞矿山 能源煤炭 化工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式土地处理技术净化污水的机理及其应用——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星宇 彭润芝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65-68,共4页
地沟式土地处理污水净化机理主要是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吸附、过滤 ,沉淀作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和生物摄取作用。该方法处理污水效率高 ,BOD5、COD、SS、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 84%、80 .95 %、90 .1%、79.5 3 %、87.5 2 % ,且投资低 ,... 地沟式土地处理污水净化机理主要是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吸附、过滤 ,沉淀作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和生物摄取作用。该方法处理污水效率高 ,BOD5、COD、SS、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 84%、80 .95 %、90 .1%、79.5 3 %、87.5 2 % ,且投资低 ,管理运行方便 ,是一种适用于中小城镇 ,以及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地沟式土地处理 污水净化 毛细作用 生物降解 净化机理 土壤-生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畜禽养殖的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永霞 瞿丽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分析了贵州畜禽养殖产生污染物的特点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贵州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对策。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畜禽养殖污染负荷量的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幼萍 刘永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5-148,共4页
通过2001-2007年贵州省畜禽养殖情况及统计结果资料分析,计算出贵州畜禽养殖污染负荷量,并分地区提出畜禽养殖污染负荷警报值,为贵州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以推动贵州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污染负荷 警报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农村家庭炉灶及燃料改良成本-健康效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利英 董泽琴 +1 位作者 吴可嘉 潘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117,共6页
固体燃料燃烧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易导致人体健康损害。文章采用WHO推荐的基于燃料的成本效益计算方法,对贵州省使用固体燃料(柴薪和煤)的农村农户炉灶及燃料改良干预的成本-健康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清洁能源(沼气)替代、无烟... 固体燃料燃烧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易导致人体健康损害。文章采用WHO推荐的基于燃料的成本效益计算方法,对贵州省使用固体燃料(柴薪和煤)的农村农户炉灶及燃料改良干预的成本-健康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清洁能源(沼气)替代、无烟囱炉灶改造、部分清洁能源和部分炉灶改造结合的3种干预情景下,均能取得较高的健康效益,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所致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成人肺癌的发病率,测算出这3种干预场景减少的早死亡病例数分别可达9 419、2 617、5 509例,健康效益/成本比BCR分别为3.6、2.3、3.0,在贵州农村地区实行炉灶干预措施能取得较好的健康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农村 室内空气污染 固体燃料 炉灶干预 成本效益比 早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