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的评价
1
作者 王梅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241-243,共3页
贵州省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保护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推进,耕地质量的评价研究逐渐得到关注。基于此,从耕地质量、作物产量、环境质量等方面阐述了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分析了贵州省土地整... 贵州省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保护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推进,耕地质量的评价研究逐渐得到关注。基于此,从耕地质量、作物产量、环境质量等方面阐述了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分析了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保护存在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提出了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保护路径,如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估、推进耕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土地整治区 耕地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凤冈半坡萤石-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孝刚 石再平 +2 位作者 王永健 梁小糠 杨仕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62-468,共7页
萤石作为我国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是贵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目标矿种之一。与萤石共生的热液重晶石由于其矿石品质高于沉积重晶石,也成为贵州省在新一轮找矿行动中的重点勘查对象。凤冈半坡地区与务川-沿河地区萤石-重晶石具有... 萤石作为我国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是贵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目标矿种之一。与萤石共生的热液重晶石由于其矿石品质高于沉积重晶石,也成为贵州省在新一轮找矿行动中的重点勘查对象。凤冈半坡地区与务川-沿河地区萤石-重晶石具有相似地质和成矿背景,已发现萤石-重晶石矿脉,在以往勘查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开展该区找矿具有一定前景。贵州省凤冈地区的萤石矿、重晶石矿属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热液矿床,主要产出在奥陶系桐梓组、红花园组地层中。矿床严格受地层和构造的控制,主要发育在北西向断层及节理、裂隙中。本文以贵州省凤冈半坡萤石-重晶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成矿条件分析和潜力研究,以期为该区开展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重晶石 矿床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凤冈半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小强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67-69,共3页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在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选址、规划设计、管理与监控...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在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选址、规划设计、管理与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为例,分析了GIS技术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耕地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高标准基本农田 选址评价 规划设计 农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国土资源调查与耕地保护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4
作者 骆礼欧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8期293-295,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针对贵州省开展国土资源调查与耕地保护的深入分析。以耕地数量、质量和耕地空间...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针对贵州省开展国土资源调查与耕地保护的深入分析。以耕地数量、质量和耕地空间分布等数据为基础,构建“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区划方案,为我国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耕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调查 耕地保护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中富锂铝质粘土岩碎屑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锂源的制约 被引量:2
5
作者 罗伟 李生红 +3 位作者 袁余洋 湛波 杨仕江 彭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93,共17页
为研究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中富锂铝质粘土岩的物源体系及其锂的来源,对出露于大竹园组顶部的该类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岩浆振荡环带,为造山作用/... 为研究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中富锂铝质粘土岩的物源体系及其锂的来源,对出露于大竹园组顶部的该类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岩浆振荡环带,为造山作用/弧作用相关的岩浆岩类锆石。碎屑锆石U-Pb年龄从早泥盆世到太古宙(411~3001 Ma)均有分布,具627~879 Ma和925~1018 Ma两个主峰及539~602 Ma一个次峰。ε_(Hf)(t)值为-27.61~7.0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分布在1242~3387 Ma之间。结合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微量元素特征及区域地质对比,认为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最主要的初始物源区为南岭-云开地体、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岩浆岩,其锂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黔东地区860~750 Ma的基性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铝质粘土岩 碎屑锆石 LU-HF同位素 U-Pb年龄 马鬃岭铝土矿 贵州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超常富锂岩系中锂的赋存状态及来源 被引量:2
6
作者 罗伟 彭静 +2 位作者 李生红 湛波 陈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23,共12页
为查明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中上部超常富锂岩系中锂的赋存状态及来源,对大竹园组内典型岩(矿)石开展了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半土状铝土矿ω(Li)平均为45.3×10^(-6),黏土... 为查明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中上部超常富锂岩系中锂的赋存状态及来源,对大竹园组内典型岩(矿)石开展了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半土状铝土矿ω(Li)平均为45.3×10^(-6),黏土岩ω(Li)平均为132.0×10^(-6),铝质黏土岩ω(Li)平均为465.9×10^(-6),铝土岩ω(Li)平均为791.0×10^(-6),致密块状铝土矿ω(Li)平均为1 013.0×10^(-6)。豆状、半土状铝土矿主要由硬水铝石组成;致密块状铝土矿主要由勃姆石组成,次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铝质黏土岩主要由高岭石、伊利石组成,次为蒙脱石、石英;绿泥石黏土岩主要由绿泥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组成。锂主要富集在致密块状铝土矿、铝土岩和铝质黏土岩中,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含锂的绿泥石中,少量赋存于勃姆石。由于勃姆石起到屏障作用,使得致密块状铝土矿中锂含量最高。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REE物源示踪研究表明,富锂岩系中的锂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来源 大竹园组 贵州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维琴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260-262,共3页
首先,概述了3S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其次,通过介绍用3S技术展开第三次国土精准化调查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应用无人机RS技术获取数据信息、用CORS技术获取空间数据信息、通过GIS体系实施土地调查评价以及内外业精准调查等方面,展现... 首先,概述了3S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其次,通过介绍用3S技术展开第三次国土精准化调查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应用无人机RS技术获取数据信息、用CORS技术获取空间数据信息、通过GIS体系实施土地调查评价以及内外业精准调查等方面,展现了3S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3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旨在助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土地调查 国土资源管理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地区安场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8
作者 袁孝刚 石再平 +1 位作者 杨仕江 赵远由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69-474,共6页
安场铝土矿矿床位于黔北-渝南成矿带西南部的安场向斜,区内铝土矿富集成矿条件优越。本文基于已有地质工作,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探究赋矿地层与铝土矿富集规律、成矿物质来源,以及基底微地貌变化和气候等对铝土矿富集的约束。研究表明,安... 安场铝土矿矿床位于黔北-渝南成矿带西南部的安场向斜,区内铝土矿富集成矿条件优越。本文基于已有地质工作,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探究赋矿地层与铝土矿富集规律、成矿物质来源,以及基底微地貌变化和气候等对铝土矿富集的约束。研究表明,安场铝土矿床为沉积型矿床,含矿岩系为大竹园组。矿石以含铁高硫型为主,有土状-半土状铝土矿石、致密状铝土矿石、碎屑状铝土矿石和豆状铝土矿石等4种;矿体主要分布在华尖-天峰寺一线北西部,11号矿体是黔北地区发现最大的单矿体,达大型矿床规模,矿体深部、边部往向斜轴部延伸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韩家店组泥页岩是成矿物质主要来源,黄龙组灰岩是重要的物源;基底地貌起伏控制含矿岩系沉积,在负地形洼地区域含矿岩系厚度大,同时也往往是铝土矿矿体厚度较大的区域,充分暴露淋滤则控制铝土矿的富集,韩家店和黄龙组基底可能是成矿物质来源,基底暴露地表,经淋滤脱硅富铝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矿床地质特征 成因研究 安场矿区 黔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杨家坪一带含铝岩系特征及锂富集规律
9
作者 周国臣 石再平 +3 位作者 刘登言 冯永成 吴显飞 李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00-607,共8页
锂在当今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年来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各国对锂资源的激烈争夺。黔北杨家坪一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锂异常区,本文通过探矿工程揭露和617件化学样品进行统计分析,结合XRD测试等方法探索含铝岩系... 锂在当今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年来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各国对锂资源的激烈争夺。黔北杨家坪一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锂异常区,本文通过探矿工程揭露和617件化学样品进行统计分析,结合XRD测试等方法探索含铝岩系分层特征及锂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铝岩系可分为6小层,以第①层、第③层、第④层为常见。锂主要富集在含矿岩系大竹园组(P1d)中上部致密状铝土岩中,由于含铝岩系顶部第⑤层、第⑥层不发育,表明顶部不是锂的主要赋存部位,亦指示区内铝土矿不具规模。锂在不同岩性中的含量不同,表现为致密状铝土岩(矿)>含碎屑或豆致密状铝土岩(矿)>铝土岩>碎屑状铝土矿>铝质黏土岩。含铝岩系各分层的发育程度及锂在各分层中的富集程度不同,指示含铝岩系在沉积成岩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次的风化淋滤作用。锂的富集与主要化学组分具有相关性,Al_(2)O_(3)含量临界点为45%,ω(Al_(2)O_(3))<45%时,Al_(2)O_(3)与Li_(2)O呈正相关,ω(Al_(2)O_(3))>45%时,Al_(2)O_(3)与Li_(2)O呈负相关;铝硅比<2时,铝硅比与Li_(2)O呈正相关,铝硅比>2时,铝硅比与Li_(2)O呈负相关;ω(Li_(2)O)>0.40%,Fe_(2)O_(3)含量一般低于5%。在含铝岩系中锂含量与绿泥石呈正相关,与伊利石呈负相关,指示富锂矿物为锂绿泥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含铝岩系 大竹园组 富集规律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务正道地区黄龙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远由 苏书灿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6,39,共5页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成矿区是黔北-渝南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工业类型属产于中二叠统梁山组碳质页岩、泥灰岩之下,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泥质岩、泥岩、粉砂岩(或零星分布的上石炭统黄龙组灰岩)不整合面之上的一水硬铝石铝土...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成矿区是黔北-渝南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工业类型属产于中二叠统梁山组碳质页岩、泥灰岩之下,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泥质岩、泥岩、粉砂岩(或零星分布的上石炭统黄龙组灰岩)不整合面之上的一水硬铝石铝土矿矿床。在含矿岩系之下,零星残存透镜状黄龙组灰岩。黄龙组残留的多少,指示该区在石炭纪末期至早二叠世遭受风化剥蚀时间的相对长短及各自所处位置的相对高低。研究认为:在含矿岩系底部无黄龙组分布区,推测其古沉积时期地势高,为风化剥蚀区,无铝土矿沉积;在黄龙组残留较少的区域,反映出该区域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相对较长,古地势也较高,风化剥蚀深度较大,其环境不利于成矿;在黄龙组残留较多的地段,指示该地段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相对较短,地势相对较低,其环境利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石炭系 铝土矿 黄龙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马鬃岭铝土矿区绿色勘查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国臣 黄家弟 刘登言 《中国矿业》 2022年第S01期103-109,共7页
绿色勘查作为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的具体措施之一,在矿产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贵州省正安县马鬃岭铝土矿勘探项目从绿色勘查工作部署、实施、验收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认为严格控... 绿色勘查作为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的具体措施之一,在矿产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贵州省正安县马鬃岭铝土矿勘探项目从绿色勘查工作部署、实施、验收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认为严格控制用地面积、施工过程中加强防护、施工后及时修复是绿色勘查实施的总体思路;合理选择机械、合理调整孔位是确定施工方案的主要思路;矿芯1/4采样法是可溶性试验样品采集的可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勘查 铝土矿 生态环境 地质勘查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遵义地区地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伟 杨仕江 +4 位作者 彭静 袁余洋 李生红 曾祥建 张信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3,共12页
黔北遵义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但研究程度低,成因机制不明,制约了区内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文章以遵义地区天然温泉和地热井为研究对象,采集了6组地热水样进行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分析,探讨了该地区地热水的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 黔北遵义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但研究程度低,成因机制不明,制约了区内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文章以遵义地区天然温泉和地热井为研究对象,采集了6组地热水样进行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分析,探讨了该地区地热水的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SO_(4)-Ca·Mg、Cl·SO_(4)-Na·Ca、HCO_(3)-Ca·Mg、HCO_(3)-Na·Ca及HCO_(3)-Ca·Na·Mg型,有益元素主要有Sr、Li、H_(2)SiO_(3)、F。地热水中的Ca^(2+)、Mg^(2+)、HCO_(3)^(-)主要来源于白云石、方解石的溶解;盐津桥和坛厂地热水中的Ca^(2+),除来自于白云石、方解石的溶解外,可能有富石膏白云岩或膏盐层中石膏溶解产生的Ca^(2+)加入;地热水中SO_(2)^(4-)离子主要来源于石膏的溶解。四川含盐盆地古卤水的注入导致盐津桥地热水富Na^(+)、K^(+)、Cl^(-)。地热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区位于研究区中部的大娄山一带,补给高程为1310.0~1391.2 m,补给区年平均气温为4.4~8.3℃。利用二氧化硅温标估算的热储温度为53~95℃,地热水循环深度为1372~2633 m。硅-焓模型估算的地热水冷水混入比例为76%~92%。区内地下水在大娄山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经深循环并受深部热流加热后,沿导水断裂上升至地表,形成天然低温温泉,或在背斜核部断裂带附近经人工钻探形成地热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遵义地区 贵州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及综合区划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光海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295-297,共3页
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为研究资料,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全州防灾减... 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为研究资料,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全州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开展历史年度自然灾害灾情评估、自然灾害的灾种风险评估与区划、自然灾害致灾风险评估及综合减灾能力评估,最后,对黔南州自然灾害进行了综合风险评估、综合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区划等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的一级区分为4个、二级区划分为12个风险等级区,其中3个高风险等级区、3个中高风险等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综合风险评估 综合区划研究 黔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经济发展增翼
14
作者 鲁小虎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0期19-21,共3页
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利于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加快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标准农田的特点,然后研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 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利于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加快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标准农田的特点,然后研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力作用,最后提出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措施,旨在为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供助力。高标准农田的特点高标准农田主要是利用现代化农业设施、科技服务、规范管理等全面提升农田生产能力,促使农业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且高标准农田具有显著的特征,例如,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水利设施完备、田间道路畅通、生态环境良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速度 农业经济发展 高标准农田 农村经济发展 集中连片 土地平整 水利设施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务正道地区早二叠世铝土矿多期淋滤作用及其控矿意义 被引量:40
15
作者 余文超 杜远生 +7 位作者 顾松竹 崔滔 黄兴 喻建新 覃永军 雷志远 翁申富 曹建州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通过对黔北务正道地区安场向斜东南翼ZK288-16井中大竹园组铝土矿含矿岩系的沉积学分析,辨别出该口钻井记录下的包括两次准同生淋滤作用及一次后生淋滤作用在内的3次淋滤作用。土状-半土状铝土矿层是记录淋滤作用发生的标志性层位,与下... 通过对黔北务正道地区安场向斜东南翼ZK288-16井中大竹园组铝土矿含矿岩系的沉积学分析,辨别出该口钻井记录下的包括两次准同生淋滤作用及一次后生淋滤作用在内的3次淋滤作用。土状-半土状铝土矿层是记录淋滤作用发生的标志性层位,与下伏岩(矿)层呈现渐变关系,说明土状-半土状铝土矿是由碎屑状或豆鲕状铝土岩(矿)经过淋滤作用转化而来,在此过程中,杂质元素被移除,铝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富矿,而碎屑状与豆鲕状铝土矿也经过不同程度的淋滤作用。区域上的钻孔对比表明,区域内这种多期淋滤作用对于提升矿石品质、控制矿层厚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二叠纪 铝土矿 淋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遵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布局优化
16
作者 李珊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5期105-107,共3页
该文以GIS技术为依托,对遵义市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布局与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在分析遵义地形地貌适应性的基础上,综合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提出智慧灌溉系统精准设计和土壤改良措施。此外,该文对农田布局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主要... 该文以GIS技术为依托,对遵义市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布局与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在分析遵义地形地貌适应性的基础上,综合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提出智慧灌溉系统精准设计和土壤改良措施。此外,该文对农田布局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主要从坡度分级和田块重组、产业结构空间优化和景观生态格局构建等方面进行。结果表明,GIS技术对高标准农田的规划和布局具有科学决策支持作用,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高标准农田 建设规划 布局优化 遵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Logistic模型在深圳大运中心岩溶空间发育规律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雪平 徐光黎 +1 位作者 吴强 李元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76-280,共5页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岩溶空间发育规律评价,为深圳大运中心场地岩溶地面塌陷预测提供依据。结合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和场地现有资料,选取地层岩性、地下水埋深、地质构造3个因素作为影响场地岩溶发育的地质因素。根据钻孔揭示的土溶...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岩溶空间发育规律评价,为深圳大运中心场地岩溶地面塌陷预测提供依据。结合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和场地现有资料,选取地层岩性、地下水埋深、地质构造3个因素作为影响场地岩溶发育的地质因素。根据钻孔揭示的土溶洞埋藏深度频率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将场地岩溶发育划分为<10、10~22、22~30、30~36、≥36m共5个埋深组。将场地在平面上按10m×10m大小划分为6843个评价单元。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钻孔揭示的岩溶发育情况为样本空间,分别建立场地5个埋深组的3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5个埋深组的钻孔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各个埋深组情况下场地各评价单元的Logistic回归值PL。以不同埋深组土溶洞发生频率为权重,将同一位置、5个埋深组的单元PL值进行加权累加,得到场地各单元岩溶发育综合评价P值。将P值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把场地划分为岩溶发育区、岩溶发育-不发育过渡区、岩溶不发育区。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为岩溶地面塌陷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逻辑斯蒂克 岩溶空间发育 深圳大运中心 层次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构造应力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秦万能 梁红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122,共7页
为了解决高水平构造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易失稳的难题,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两种支护形势下巷道围岩响应特征,提出了巷道底板采用锚索束注浆加固的治理方案,并结合数值模拟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原支护方式对... 为了解决高水平构造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易失稳的难题,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两种支护形势下巷道围岩响应特征,提出了巷道底板采用锚索束注浆加固的治理方案,并结合数值模拟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原支护方式对巷道的顶板及两帮起到较好支护效果,但巷道底鼓量较大;在进行底板锚索束注浆加固支护后,顶底板累计移近量为142mm,两帮的移近量为123mm,较原支护围岩断面整体收缩减小48%左右,底板锚索束整体补强作用显著,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底鼓增大趋势,保证了巷道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 数值模拟 巷道围岩 工业性试验 支护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西一号超千米深井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
19
作者 梁红书 秦万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8-111,共4页
磁西一号井田煤层埋藏较深,其开采主要受深部奥灰承压水的威胁,为了成功开采以解放深部呆滞煤炭资源,保障矿区可持续发展,对磁西一号矿2#煤层开采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文章以峰峰矿区东部和磁西一号矿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对矿井... 磁西一号井田煤层埋藏较深,其开采主要受深部奥灰承压水的威胁,为了成功开采以解放深部呆滞煤炭资源,保障矿区可持续发展,对磁西一号矿2#煤层开采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文章以峰峰矿区东部和磁西一号矿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对矿井充水因素、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采动裂隙带有效隔水层厚度、底板抗压强度及隔水能力等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采用突水系数法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通过计算得出:带压开采2#煤层突水系数平均为0.056MPa/m,位于过渡区,突水系数具备带压开采的基本条件。由于井田内煤层埋藏深度较大的区域控制程度较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开采前需要进行补充勘探,经充分论证后,方可进行试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千米深井 奥灰水 突水危险性 防治水 磁西一号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