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质网应激与自噬在口腔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建国 敬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1-466,共6页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合成加工的主要场所及钙的存储库,参与了各项生理活动,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如缺氧、毒性物质等时,内质网则会发生应激反应,导致蛋白加工或钙调节的紊乱,损害细胞,扰乱生理功能,这也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自噬则...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合成加工的主要场所及钙的存储库,参与了各项生理活动,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如缺氧、毒性物质等时,内质网则会发生应激反应,导致蛋白加工或钙调节的紊乱,损害细胞,扰乱生理功能,这也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自噬则是一种细胞保护机制,能够清除细胞内损伤的细胞器及未折叠和错误折叠大分子蛋白,缓解内质网应激,提供新的物质及能量,帮助细胞恢复稳态提高细胞存活率。内质网应激和自噬与疾病的发生均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内质网应激与自噬在口腔疾病研究中的作用做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自噬 口腔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gR/sIgA与口腔疾病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建国 赵玉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681,共5页
黏膜免疫系统是抵御各种抗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口腔受黏膜免疫系统的保护,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对于保护口腔黏膜表面病原体的传播和维持口腔稳态至关重要。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作为一种特殊的转运蛋白,是sIgA形成和分... 黏膜免疫系统是抵御各种抗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口腔受黏膜免疫系统的保护,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对于保护口腔黏膜表面病原体的传播和维持口腔稳态至关重要。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作为一种特殊的转运蛋白,是sIgA形成和分泌的关键参与者。pIgR对口腔细菌的防御起重要作用,减少颌下腺组织中pIgR的表达将抑制sIgA向唾液中的分泌,sIgA水平的降低使细菌更易进入上皮表面导致各种疾病。本文就pIgR/sIgA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IgR/sIgA在口腔局部微环境中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口腔疾病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抗体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pVAX1-HA2/IL-15鼻腔黏膜免疫SD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国辉 曾凤娇 +3 位作者 杨琳 陈靖 刘建国 田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目的:观察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pVAX1-HA2/IL-15经鼻黏膜免疫SD大鼠后的免疫原性及其目的蛋白在免疫部位的表达。方法:32只SD大鼠分别经pVAX1-HA2、pVAX1-HA2/IL-15、pVAX1(空载体对照)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经鼻腔黏膜免疫(n=8)。E... 目的:观察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pVAX1-HA2/IL-15经鼻黏膜免疫SD大鼠后的免疫原性及其目的蛋白在免疫部位的表达。方法:32只SD大鼠分别经pVAX1-HA2、pVAX1-HA2/IL-15、pVAX1(空载体对照)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经鼻腔黏膜免疫(n=8)。ELISA法测定唾液SIgA抗体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进行动物的一般安全性检测。结果:①牙周炎疫苗经鼻黏膜免疫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唾液SIgA抗体,且抗体水平在实验组明显高于空载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②目的蛋白在鼻腔黏膜表达。③pVAX1-HA2/IL-15免疫组较pVAX1-HA2组产生更高水平的抗体。④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重要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①牙周炎基因疫苗能诱导大鼠共同黏膜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具有免疫原性且具有安全性。②IL-15可作为该疫苗的免疫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鼻腔黏膜免疫 共同黏膜免疫 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pVAX1-HA2-FimA/IL-15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航 杨智强 +4 位作者 曾凤娇 陈靖 刘建国 白朋元 白国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pVAX1-HA2-FimA/IL-15对SD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保护作用。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A组)、空载质粒pVAX1组(B组)、牙周病组(C组);实验组:50μg、100μg、150μg pVAX1-... 目的:观察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pVAX1-HA2-FimA/IL-15对SD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保护作用。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A组)、空载质粒pVAX1组(B组)、牙周病组(C组);实验组:50μg、100μg、150μg pVAX1-HA2-FimA组(D、E、F组)和50μg、100μg、150μg pVAX1-HA2-FimA/IL-15组(G、H、I组)。鼻滴免疫SD大鼠后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采用RT-qPCR法检测牙龈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m RNA相对表达量;立体显微镜观察并测量牙槽骨吸收量。结果:①各实验组牙龈组织中TNF-α、MMP-8 mRNA低于牙周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同剂量的pVAX1-HA2-FimA/IL-15组较pVAX1-HA2-FimA组大鼠牙槽骨吸收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和pVAX1-HA2-FimA/IL-15对SD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牙周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衰老影响牙周炎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姚燕子 胡欢 +2 位作者 王倩 刘建国 周学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当今全球已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迅速扩增。伴随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着系列变化,即“免疫衰老”,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和老年病的死亡率加剧,增加了各国对卫生医疗的需求。牙周炎是口腔病原菌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引起的牙... 当今全球已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迅速扩增。伴随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着系列变化,即“免疫衰老”,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和老年病的死亡率加剧,增加了各国对卫生医疗的需求。牙周炎是口腔病原菌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引起的牙周组织损伤,在老年人群中表现出发病率增加和组织破坏程度增加,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增加医疗负担。本文主要综述了衰老与免疫衰老对牙周炎的影响,尤其从免疫细胞方面(包括先天性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来阐述机体老化对牙周炎疾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免疫衰老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β钛合金的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建国 周宏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1-508,共8页
与传统医用α钛合金相比,医用β钛合金因其无生物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耐生物腐蚀降解性能,以及与人体骨组织接近的力学性能等,在种植体材料、颌面骨修复植入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医用β钛合金的制备及加工工艺技... 与传统医用α钛合金相比,医用β钛合金因其无生物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耐生物腐蚀降解性能,以及与人体骨组织接近的力学性能等,在种植体材料、颌面骨修复植入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医用β钛合金的制备及加工工艺技术、性能特点以及尚待研究的性能等方面,介绍医用β钛合金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β钛合金 口腔种植 生物相容性 弹性模量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参与正畸牙移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玉洁 管晓燕 +3 位作者 李小兰 陈琦君 王倩 刘建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78-483,共6页
正畸牙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其中,颌骨的可塑性、牙骨质的抗压性及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是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与牙齿移动的生物基础。施加于牙齿的正畸力改变的牙周局部微环境促进了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并分泌炎性因子促进牙槽骨吸... 正畸牙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其中,颌骨的可塑性、牙骨质的抗压性及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是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与牙齿移动的生物基础。施加于牙齿的正畸力改变的牙周局部微环境促进了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并分泌炎性因子促进牙槽骨吸收和随后的正畸牙移动(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OTM),而M2型巨噬细胞则发挥抗炎作用,促进牙周组织修复。本文就M1、M2型巨噬细胞在OTM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正畸治疗中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巨噬细胞在正畸领域中的研究和加速OTM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正畸牙移动 牙根吸收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来源生物碱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权 钱声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61-1473,共13页
不同来源的链霉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新颖、复杂多样且生物活性良好,是具有研究潜力的药物资源;生物碱类化合物是链霉菌代谢产物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十年从链霉菌中已经报道了许多生物碱的成分,本文按菌株来源综述了2007~2... 不同来源的链霉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新颖、复杂多样且生物活性良好,是具有研究潜力的药物资源;生物碱类化合物是链霉菌代谢产物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十年从链霉菌中已经报道了许多生物碱的成分,本文按菌株来源综述了2007~2017年间报道的链霉菌来源的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为其他研究生物碱及其活性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碱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内生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任群利 王苗 +5 位作者 李小兰 胡欢 刘建国 冉应会 綦杉 王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3-18,共6页
黄芪是我国重要药用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提高免疫力、降糖、抗衰老、保护脏器等多种药理作用。植物内生菌是具有丰富多样性特征的微生物类群,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与植物相同或相近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黄... 黄芪是我国重要药用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提高免疫力、降糖、抗衰老、保护脏器等多种药理作用。植物内生菌是具有丰富多样性特征的微生物类群,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与植物相同或相近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黄芪内生菌多样性包括真菌多样性和细菌多样性,目前已分离鉴定得到多株具有活性的黄芪内生菌,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甾体类、醌类、肽类及内酯类等。本综述对黄芪及其他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开发运用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内生菌 微生物多样性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自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梦媛 翟薇 +1 位作者 吴明松 李学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264-270,共7页
内质网自噬(endoplasmic reticulophagy or reticulophagy,ER-phagy)是选择性自噬新类型,其是由溶酶体介导的特异性清除受损内质网的过程,其主要功能是降解多余的内质网膜和难溶或有毒性的蛋白聚集体,控制内质网的体积,从而维持细胞稳... 内质网自噬(endoplasmic reticulophagy or reticulophagy,ER-phagy)是选择性自噬新类型,其是由溶酶体介导的特异性清除受损内质网的过程,其主要功能是降解多余的内质网膜和难溶或有毒性的蛋白聚集体,控制内质网的体积,从而维持细胞稳态。本文简要介绍了内质网自噬的发现、作用和可能的激活方式,并阐述了自噬起始、自噬小体形成及自噬小体成熟的调控机制,最后归纳总结了内质网自噬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自噬 自噬 选择性自噬 内质网自噬受体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雷菲德菌素A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增强顺铂抗肺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翔 耿娜娜 +2 位作者 杨蕾 吴明松 李学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48-1256,共9页
本研究证明了线粒体凋亡途径在布雷菲德菌素A (brefeldin A,BFA)联合顺铂(cisdichlorodiamine platinum,CDDP)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作用。MTT结果显示,BFA对肺癌GLC-82和NCI-H1299细胞的半数有效抑制浓... 本研究证明了线粒体凋亡途径在布雷菲德菌素A (brefeldin A,BFA)联合顺铂(cisdichlorodiamine platinum,CDDP)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作用。MTT结果显示,BFA对肺癌GLC-82和NCI-H1299细胞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是100 ng/mL和400 ng/mL,CDDP对GLC-82和NCI-H1299细胞的IC_(50)分别是4μg/mL和15μg/mL;而分别采用半量的BFA和CDDP联合处理GLC-82或NCIH1299细胞后,抑制作用均进一步加强。DAPI染色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二者的协同作用——与单独用药组相比,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加剧,核裂解碎片增多,乃至形成凋亡小体,表明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导致肺癌GLC-8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 q-RT-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联合用药早期(24 h),GLC-82细胞可能通过提高Bcl2表达以促进存活;而在联合用药晚期(48 h),细胞已发生不可逆转的凋亡,Bcl2表达受抑制,同时二者通过促进Bax表达来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使胱天蛋白酶3发生剪切激活,最终诱导细胞凋亡发生。提示线粒体凋亡途径可能是BFA协同CDDP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制之一,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菲德菌素A 顺铂 肺癌 协同作用 线粒体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协同顺铂增强肝癌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PERK-ATF4通路的激活水平 被引量:4
12
作者 耿娜娜 吴明松 +3 位作者 郑翔 杨蕾 王宏阳 李学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3-658,628,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对肝癌Hep G2细胞内质网应激PERK-ATF4通路的影响,以探究TA协同CDDP抗肝癌的分子机制。用180μM TA、0.9μg/m L CDDP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 G2细胞24 h和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 本文主要研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对肝癌Hep G2细胞内质网应激PERK-ATF4通路的影响,以探究TA协同CDDP抗肝癌的分子机制。用180μM TA、0.9μg/m L CDDP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 G2细胞24 h和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PERK、p-PERK、ATF4、CHOP、Procaspase3与Cleaved caspase3分子的表达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与CDDP联合用药能显著上调细胞PERK、ATF4、CHOP的表达水平和Caspase3的剪切活化水平,下调PERK的磷酸化水平(P<0.01或P<0.05)。TA协同CDDP增强了肝癌Hep G2细胞内质网应激PERK-ATF4通路的激活水平,其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ERS,促进PERK-ATF4通路相关分子和ERS标志性分子CHOP的表达,抑制PERK的磷酸化,从而促进Caspase3的剪切活化来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顺铂 肝癌 内质网应激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活性转录因子4通路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联合顺铂增强肝癌HepG2细胞IRE1-XBP1通路的激活水平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娜娜 吴明松 +3 位作者 郑翔 杨蕾 王宏阳 李学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34-1939,1894,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对肝癌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IRE1-XBP1通路的影响。用180μM单宁酸、0.9μg/m L顺铂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或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epG2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 本文主要研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对肝癌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IRE1-XBP1通路的影响。用180μM单宁酸、0.9μg/m L顺铂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或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epG2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RE1α和XBP-1分子的表达水平。MTT结果显示,单宁酸和顺铂均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均呈剂量性依赖;二者联合用药能够显著增加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单宁酸与顺铂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宁酸与顺铂联合用药能显著上调细胞IRE1α和XBP-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单宁酸能够联合顺铂增强肝癌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IRE1-XBP1通路的激活水平,提示IRE1-XBP1通路可能是单宁酸和顺铂协同抗肝癌HepG2细胞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顺铂 肝癌 内质网应激 肌醇激酶1 X-盒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调控ATF6-CHOP通路增强顺铂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耿娜娜 吴明松 +3 位作者 郑翔 杨蕾 王宏阳 李学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ATF6-CHOP通路的激活水平,以探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80μmol/L TA、0.9μg/m L CDDP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 G2细胞24和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ATF6-CHOP通路的激活水平,以探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80μmol/L TA、0.9μg/m L CDDP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 G2细胞24和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ATF6(ATF6α)、ATF6B(ATF6β)和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处理24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TA组、CD-DP组和联合用药组ATF6 m RNA和蛋白水平、ATF6B蛋白水平、CHOP m 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 TA能够联合CDDP增强肝癌Hep G2细胞内质网应激ATF6-CHOP通路的激活水平,ATF6-CHOP通路可能是TA和CDDP协同抗肝癌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顺铂 肝癌 内质网应激 转录活化因子6 C/EBP同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JS 31-2生产的Ⅲ型聚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声艳 杨彩玲 +4 位作者 陈荣祥 吴明松 李彩玉 付少彬 刘建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0-1165,共6页
研究特殊生境梵净山土壤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JS31-2次级代谢产物,为微生物药物开发提供结构复杂新颖物质来源,也为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先导物。通过薄层层析、反复正(反)相硅胶柱层析等技术对Streptomyces sp.FJS31-2次级代谢产... 研究特殊生境梵净山土壤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JS31-2次级代谢产物,为微生物药物开发提供结构复杂新颖物质来源,也为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先导物。通过薄层层析、反复正(反)相硅胶柱层析等技术对Streptomyces sp.FJS31-2次级代谢产物纯化分离;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从Streptomyces sp.FJS31-2发酵产物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结合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解析,鉴定为2-(2'S-羟基丙基)-7-羟基色原酮(1)、Aloesone(2)和3,4-dihydro-3-(2-oxo-propyl)-3,6,8-trihydroxy-1(2H)-naphthalenone(3),都为III型聚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3是首次从放线菌家族中分离鉴定得到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SJ31-2 次级代谢产物 Ⅲ型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GFR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及其耐药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张雪(综述) 安家兴 王倩(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6-642,共7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跨膜受体,EGFR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且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跨膜受体,EGFR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且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目前,围绕EGFR设计的HNSCC靶向治疗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之产生的耐药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重点从信号通路、靶向药物治疗和耐药等方面综述EGFR在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 信号通路 靶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下颌第二磨牙冠周炎致下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立刚 易杰 +5 位作者 张霓霓 姚礼 黄桂林 胡小华 代敏 任小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下颌第二磨牙冠周炎导致下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共收治10例儿童下颌第二磨牙冠周炎致下颌骨骨髓炎患者,平均年龄12.1岁,临床表现为面部肿胀、发硬、张口受限。10例患者均在全麻... 目的:探讨儿童下颌第二磨牙冠周炎导致下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共收治10例儿童下颌第二磨牙冠周炎致下颌骨骨髓炎患者,平均年龄12.1岁,临床表现为面部肿胀、发硬、张口受限。1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下颌骨骨髓炎探查刮治活检术+冠周龈瓣切除术”,预防性“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胚”。病变发生于下颌体、下颌角及下颌升支,以颊侧为主,9例出现骨质破坏,10例病例可见较广泛的骨质增生硬化、与颌骨平行的骨膜新生骨。结果:10例患者术后口内创口均愈合良好,面部肿胀消退,张口度改善,3月后复查锥形束CT显示骨质缺损区范围逐渐缩小,病变颌骨可重新塑形解剖结构接近正常。结论:儿童下颌第二磨牙冠周炎所致下颌骨骨髓炎患者的发生年龄小,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防止下颌骨破坏加重,避免下颌骨发育畸形、病理性骨折及面部畸形;对于以颊侧病变为主的骨髓炎病灶,经口内切口彻底行下颌骨骨髓炎刮治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下颌第二磨牙 冠周炎 下颌骨骨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经鼻黏膜免疫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IL-15)后Tfh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源 陈靖 +4 位作者 曾凤娇 于航 刘霞 刘建国 白国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观察SD大鼠经鼻黏膜免疫牙周炎基因疫苗后Tfh细胞的变化,探讨Tfh细胞在黏膜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sIgA抗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鼻滴方式免疫SD大鼠,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空载体(pVAX1)组,C组为牙周炎疫苗pVAX1-HA2-FimA-(IL-15)组,EL... 目的:观察SD大鼠经鼻黏膜免疫牙周炎基因疫苗后Tfh细胞的变化,探讨Tfh细胞在黏膜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sIgA抗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鼻滴方式免疫SD大鼠,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空载体(pVAX1)组,C组为牙周炎疫苗pVAX1-HA2-FimA-(IL-15)组,ELISA法检测大鼠唾液中特异性sIgA抗体的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鼻黏膜Tfh细胞及CD4+CXCR5+ICOS+Tfh细胞的表达。结果:第3~7周C组大鼠唾液中特异性sIgA抗体表达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FITC(CD4)和Aleax flour 594(CXCR5)融合后呈黄色荧光,A组和B组的免疫荧光双染结果中未见双阳性荧光信号;C组大鼠鼻黏膜细胞中CD4+CXCR5+Tfh及CD4+CXCR5+ICOS+Tfh细胞的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P<0.05);且发现大鼠唾液中特异性sIgA与大鼠鼻黏膜CD4+CXCR5+Tfh及CD4+CXCR5+ICOS+Tfh细胞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牙周炎基因疫苗pVAX1-HA2-FimA-(IL-15)经鼻黏膜免疫大鼠后可激活Tfh细胞在鼻黏膜的表达,表达水平与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Tfh细胞可能在促进机体产生特异性sIgA抗体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基因疫苗 牙龈卟啉单胞菌 黏膜免疫 滤泡性辅助性T淋巴细胞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黏膜免疫佐剂提高疫苗免疫效应的作用机制及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霞 白国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6-1280,共5页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鼻黏膜免疫的疫苗可诱导机体生成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有望成为疫苗的有效作用途径之一。但单独使用疫苗鼻黏膜免疫后不会在鼻腔中诱导强IgA产生,需要添加免疫佐剂激活先天免疫应答,增强抗原特异性IgA...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鼻黏膜免疫的疫苗可诱导机体生成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有望成为疫苗的有效作用途径之一。但单独使用疫苗鼻黏膜免疫后不会在鼻腔中诱导强IgA产生,需要添加免疫佐剂激活先天免疫应答,增强抗原特异性IgA产生和细胞应答。目前应用的鼻黏膜免疫佐剂种类繁多,但佐剂促进免疫应答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讨论了鼻黏膜免疫佐剂在鼻相关淋巴组织(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中促进免疫应答的途径,为进一步对鼻黏膜免疫佐剂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 鼻黏膜免疫 疫苗 鼻相关淋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及其衍生物:从传统营养素到肿瘤防治的新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昊 安家兴 王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烟酸属于B族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过去对烟酸功能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营养素层面,如参与维持神经功能、促进代谢和发育、保护心脑血管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烟酸及其衍生物能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癌症... 烟酸属于B族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过去对烟酸功能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营养素层面,如参与维持神经功能、促进代谢和发育、保护心脑血管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烟酸及其衍生物能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癌症的作用。烟酸及其衍生物不仅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免疫调节,还能对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抑制剂的抗肿瘤疗效起到辅助作用,并以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依赖方式通过多种分子途径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本文总结了烟酸及其衍生物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脉络和最新进展,并展望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方向,对烟酸及其衍生物在肿瘤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烟酰胺 肿瘤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免疫 基因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