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火强度对喀斯特马尾松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1
作者 秦川 丁波 +5 位作者 吕元亚 杨榕 安服 魏兴洪 朱禄鸿 张运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7,共11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喀斯特地貌区马尾松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生物量的影响,并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喀斯特地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火后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喀斯特地貌区马尾松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生物量的影响,并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喀斯特地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火后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以贵州省惠水县不同程度林火干扰后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未受林火干扰的林分作为对照样地,对马尾松林下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1)受中度林火干扰的林分物种数最多,物种随林火干扰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受中等程度林火干扰的林分灌木与草本层,Shanon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未过火林分(P<0.05),受重度林火干扰的林分草本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呈下降的趋势;3)不同程度林火干扰下马尾松林下植被群落稳定性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未过火;4)受不同程度林火干扰林分短期恢复后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均呈下降的趋势;5)短期恢复过程中马尾松林下灌木、草本中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Shanon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相关系数较高。【结论】林火干扰后林分短期恢复过程中,轻度与中度的林火干扰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可增加林下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林火干扰会导致森林生产力的下降。在修复火烧迹地时,通过改善林分的环境条件,增加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的稳定性,对喀斯特地区而言,受林火干扰后快速恢复森林的生态效益尤其是水土保持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喀斯特 火烧迹地 植被恢复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