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水县稻油轮作模式下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亚萍 王伟 李荣玉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为了筛选出更加适宜在惠水县稻油轮作生态条件下种植的高产水稻品种,进行了11个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株高存在显著差异,野香优丰占株高最高,为118.01 cm,而野香优红占最矮,为103.79 cm;香两优贵福占和香两优61... 为了筛选出更加适宜在惠水县稻油轮作生态条件下种植的高产水稻品种,进行了11个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株高存在显著差异,野香优丰占株高最高,为118.01 cm,而野香优红占最矮,为103.79 cm;香两优贵福占和香两优619两个品种有效穗最多,分别为20.58万穗/667 m^(2)、20.00万穗/667 m^(2);从产量来看,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野香优959和香两优贵福占产量较高,产量分别为760.00 kg/667 m^(2)和754.08 kg/667 m^(2)。综上所述,野香优959、香两优贵福占、内6优6368和香两优619均有适宜的的株高和较大的有效穗,且4个品种产量均高于700 kg/667 m^(2),适宜在惠水地区稻油轮作的土壤中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比较 稻油轮作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个玉米品种在惠水县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王亚萍 李荣玉 《农技服务》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为加快耐密型玉米品种示范推广,筛选出适宜惠水地区种植的耐密型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在惠水县开展13个玉米品种的引种试验,考察不同玉米品种在惠水县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3个玉米新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成熟。其中,真玉... 为加快耐密型玉米品种示范推广,筛选出适宜惠水地区种植的耐密型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在惠水县开展13个玉米品种的引种试验,考察不同玉米品种在惠水县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3个玉米新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成熟。其中,真玉8号的产量较高,为539.39 kg/667m^(2),而水白玉一号的产量较低,为274.68 kg/667m^(2)。R1907的株高较高,为310.33 cm;真玉9号的穗高最高,为136.50 cm;真玉9号的秃尖长较长,为3.17 cm;真玉8号和R1907穗行数较多,均为18.8行;不同玉米品种的穗长和行粒数的差异不显著。从产量和各生理性状综合分析,真玉8号较适合惠水县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密型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优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日趋恶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玉米种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在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下,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玉米高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日趋恶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玉米种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在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下,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此,详细介绍了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多模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伟 王亚萍 +1 位作者 李荣玉 刘惠芳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5期29-32,共4页
为了探明不同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大豆经济性状和玉米农艺与经济性状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的种植模式对其占地面积和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米∶大豆(2行∶2行)种植模式中每667 m^(2)大豆所占面积为366.67 m^(2),产... 为了探明不同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大豆经济性状和玉米农艺与经济性状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的种植模式对其占地面积和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米∶大豆(2行∶2行)种植模式中每667 m^(2)大豆所占面积为366.67 m^(2),产量为54.78 kg,而玉米所占面积为300 m^(2),产量为536.23 kg。玉米∶大豆(2行∶3行)种植模式中每667 m^(2)大豆所占面积为405.80 m^(2),产量为71.28 kg,而玉米所占面积为260.87 m^(2),产量为466.29 kg。玉米∶大豆(3行∶4行)种植模式中每667 m^(2)大豆所占面积为435.90 m^(2),产量为86.02 kg,而玉米所占面积为230.77 m^(2),产量为411.56 kg。大豆和玉米产量与其所占面积成正比,但三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大豆经济性状和玉米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