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南县2014年7月13~17日持续性降水特征分析和服务总结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继先 聂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609-10610,10656,共3页
进入2014年汛期后,思南县所有乡镇均发生过暴雨或大暴雨.自4月1日后,思南县先后遭受10次大范围强降水袭击,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7月13 ~17日全县大范围持续性降水.几次暴雨导致下垫面过于饱和,河水上涨迅速,农作物连番受灾,气象部门及时... 进入2014年汛期后,思南县所有乡镇均发生过暴雨或大暴雨.自4月1日后,思南县先后遭受10次大范围强降水袭击,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7月13 ~17日全县大范围持续性降水.几次暴雨导致下垫面过于饱和,河水上涨迅速,农作物连番受灾,气象部门及时提供了暴雨天气预报,严格执行“三个叫应”的原则,减少了国民经济损失.在此主要对2014年7月13~17日发生在思南县暴雨的服务进行总结,提出适合气象思南气象服务发展的有关建议,能更好地为当地党委政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南 暴雨服务 总结 降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3年思南县的雷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智玲 周继先 +1 位作者 聂云 屈花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3期50-51,共2页
利用思南县2004—2013年的雷暴资料,对思南雷暴年际变化、月变化、日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当地雷暴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思南 雷暴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南县壤土温度变化特点与气温的相关性
3
作者 曹智玲 谢仁波 《农技服务》 2018年第2期64-66,共3页
探明气温与土壤耕作层温度(地温)的关系,有利于开展农业生产个性化服务,为作物下种及栽培管理提供参考,通过思南县气温、壤土地表到深层地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数据,分析地温与气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思南县壤土温度有明显的年变化和... 探明气温与土壤耕作层温度(地温)的关系,有利于开展农业生产个性化服务,为作物下种及栽培管理提供参考,通过思南县气温、壤土地表到深层地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数据,分析地温与气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思南县壤土温度有明显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且随壤土深度增加而减弱;壤土温度升(降)较气温有明显的滞后性,且随着深度增加滞后性越明显;浅层地温与气温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气温判断地温,安排农业生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壤土 气温 地温 线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南县夏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4
作者 吴红琴 刘进 《农技服务》 2010年第2期280-280,共1页
通过对思南县1950~2008年的气象资料整理分析,掌握夏旱天气的分布特点及形成规律,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气象资料 夏旱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思林水电站水库蓄水前后的周边局地气候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屈花 方标 方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750-10751,10798,共3页
利用距离思林水电站水库距离23 km的思南国家基本站1990~2012年的实测气象资料,采用历史资料对比分析方法对库区蓄水前后的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思林水电站水库对水库周边局地气候影响及变化.结果表明,思林水电站水库蓄水后,年降... 利用距离思林水电站水库距离23 km的思南国家基本站1990~2012年的实测气象资料,采用历史资料对比分析方法对库区蓄水前后的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思林水电站水库对水库周边局地气候影响及变化.结果表明,思林水电站水库蓄水后,年降水量增加,相对湿度增大,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基本呈上升趋势,夏季气温降低,干燥季节的降水和年降水均增加,空气湿润,蒸发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林水电站 水库 局地气候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珍珠豆型花生气象服务要点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智玲 谢仁波 代瑞华 《农技服务》 2018年第6期77-79,共3页
为铜仁特色珍珠豆型花生种植的气象服务提供参考,对铜仁珍珠豆型花生主产区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其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并提出针对珍珠花生各生育期的气象服务要点。
关键词 珍珠豆型花生 气象服务 气候资源 铜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气象灾害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7
作者 曹智玲 郎贵英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7期100-100,111,共2页
笔者首先介绍了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其次简要分析了贵州省气象灾害会对其农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希望能够对气象局的相应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特征 农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聂云 周继先 杨胜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37-139,178,共4页
运用2008年7月20~24日fnl资料和全国723站降水资料对我国2008年7月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大尺度环流分析和降水运动的中尺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500 h Pa呈两槽两脊型,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24日西南涡经山东半岛出海... 运用2008年7月20~24日fnl资料和全国723站降水资料对我国2008年7月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大尺度环流分析和降水运动的中尺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500 h Pa呈两槽两脊型,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24日西南涡经山东半岛出海暴雨过程结束;中尺度诊断分析表明,暴雨发生在辐合上升运动区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LI〈-2 K区域不稳定能量释放触发区域强降水,高湿区随暴雨系统向下游移动为其提供充足的水汽,进而导致此次西南涡暴雨的产生并维持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涡 暴雨 中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