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耕地土壤硫素调查及硫肥效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尹迪信 朱青 +2 位作者 肖厚军 阎献芳 曾令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7-63,共7页
硫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1991~1992 年开展了土壤硫素肥力调查,弄清了贵州省耕地土壤全硫、有效硫的含量情况。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21 个田间试验,研究硫肥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贵州... 硫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1991~1992 年开展了土壤硫素肥力调查,弄清了贵州省耕地土壤全硫、有效硫的含量情况。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21 个田间试验,研究硫肥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土壤平均有效硫与全硫量达到55 m g kg- 1与419 m gkg- 1,这比南方其他各省都高。在21 个田间试验中有15 个试验施用硫肥增产达5% 以上。工业副产品磷石膏作为硫源比普钙、石膏、硫酸钾及硫横粉好。田间试验证明当土壤有效硫含量低于30 m g kg- 1时有较好施硫效果,这在贵州或许可作为缺硫或潜在性缺硫指标,在贵州大约有1/3 土壤低于该值。为了作物高产稳产需求,建议在贵州缺硫或潜在性缺硫土壤上硫肥试用量为315~60kg/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硫素状况 作物 硫肥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稻玉米硫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尹迪信 肖厚军 +3 位作者 朱青 闫献芳 王剑勇 肖洪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9-14,共6页
收集贵州省3个县的硫肥田间试验资料,对硫肥在水稻、玉米上的增产效益进行探讨。试验在土壤硫素较缺乏的地区获得很好效益,稻谷增产4.80%~9.93%,玉米增产10.5%~23.5%;每施用1kg硫索增产稻谷9.64~2... 收集贵州省3个县的硫肥田间试验资料,对硫肥在水稻、玉米上的增产效益进行探讨。试验在土壤硫素较缺乏的地区获得很好效益,稻谷增产4.80%~9.93%,玉米增产10.5%~23.5%;每施用1kg硫索增产稻谷9.64~26.76kg,玉米20.3~45.9kg,硫肥的产出投入比可达7.90:1~20.84:1。硫素循环研究表明。在缺硫地区供硫不足;而在含硫丰富地区因降雨少,有机肥用量少或具它化肥用量大时亦会出现缺乏,需要补充硫肥。不同硫源研究表明,磷石膏和普钙中硫的经济效益最高,磷石膏。石膏粉、硫酸钾中硫的增产效益最好,其它硫源肥料亦有较好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硫肥 施肥 营养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氮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秦松 闫献芳 冯勇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6-419,共4页
利用 GPS 定位,3 年在全省 50 个烟叶主产县采集 9340 个植烟土壤耕层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全 N 含量变幅大,平均含量分别为 29.6 g/kg 和 1.75 g/kg,达丰富水平,两者处于最适宜含量范围的土壤样本分别占 48.4 %... 利用 GPS 定位,3 年在全省 50 个烟叶主产县采集 9340 个植烟土壤耕层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全 N 含量变幅大,平均含量分别为 29.6 g/kg 和 1.75 g/kg,达丰富水平,两者处于最适宜含量范围的土壤样本分别占 48.4 %和 64.1 %。速效 N含量平均 50.6 mg/kg,处于最适宜含量范围的土壤样本占 42.4 %。不同植烟土壤类型有机质和全 N 含量差异较大,水稻土较高,紫色土较低。植烟稻田全 N明显高于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植烟土壤 有机质 氮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地区土壤养分系统研究及在红薯栽培上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青 尹迪信 +1 位作者 肖厚军 闫献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5期27-29,共3页
通过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即供试土壤的采集、供试土壤的养分含量分析、土壤对各营养元素的吸附试验、温网室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在施N 量一致、水肥管理一致的条件下,进行了贵州铜仁地区红薯栽培应用。结果表明,影响红薯产量的主... 通过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即供试土壤的采集、供试土壤的养分含量分析、土壤对各营养元素的吸附试验、温网室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在施N 量一致、水肥管理一致的条件下,进行了贵州铜仁地区红薯栽培应用。结果表明,影响红薯产量的主要因子根据影响作用的大小分别排列为K> P> Cu> B,增施P与K 肥可大大提高红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 栽培 土壤养分 贵州 铜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配施对贵州鱼腥草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仁德 赵欢 +2 位作者 陈旭 朱森林 魏善元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为贵州鱼腥草高产栽培及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以贵州"大白种"鱼腥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鱼腥草产质量、药效成分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施鱼腥草的产质量、药效成分及土壤肥力均... 为贵州鱼腥草高产栽培及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以贵州"大白种"鱼腥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鱼腥草产质量、药效成分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施鱼腥草的产质量、药效成分及土壤肥力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有机肥(60%)+无机肥混施的鱼腥草产量、V_C含量、甲基正壬酮含量及其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为37 518kg/hm^2、13.86mg/100g、0.081mg/g和39.7g/kg,比习惯施肥(CK)分别提高21.45%、6.5%、39.5%和11.8%;氮磷钾肥(无机肥)配施的鱼腥草粗蛋白、可溶性糖、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07.58g/kg、2.02%、169.3 mg/kg、40.5mg/kg和111.6mg/kg,比习惯施肥(CK)分别增加15.8%、0.06百分点、21.7%、13.0%和25.0%。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促进鱼腥草生长,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鱼腥草产质量及药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有机肥 产质量 有效成分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岩溶地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Cd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桂华 王德美 +3 位作者 秦松 柴冠群 罗沐欣键 范成五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3,共8页
为探究岩溶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中重金属Cd的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和红托竹荪样品,分析了土壤中Cd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及富集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土壤... 为探究岩溶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中重金属Cd的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和红托竹荪样品,分析了土壤中Cd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及富集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土壤中Cd迁移累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总Cd含量为0.24~4.23 mg·kg^(-1),平均值为0.96 mg·kg^(-1),是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3.2倍,是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1.45倍。土壤Cd形态以可还原态为主,其含量占比为20.87%~63.81%,平均值为41.64%,Cd各形态占比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弱酸可溶态>可氧化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为0.07~0.39 mg·kg^(-1)(以鲜样计),平均值为0.18 mg·kg^(-1),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值(0.20 mg·kg^(-1))。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0.50~21.91和0.31~8.89。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pH值与弱酸可溶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35,P<0.05,n=26),与可还原态Cd含量(r=0.469,P<0.05)、土壤总Cd含量(r=0.392,P<0.05)呈显著正相关。红托竹荪中Cd含量(r=-0.670,P<0.01)、Cd的富集系数(r=-0.724,P<0.01)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值和K、Ca、Fe、Cu含量是红托竹荪富集Cd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红托竹荪 CD 迁移累积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植物篱逐步梯化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迪信 周长华 唐华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5期1-6,共6页
相较砌石墙、垒土坎的旱地梯化技术,植物篱逐步梯化具明显省时、省工、省资的优点。1991年以来贵州省农科院参加的亚洲旱地坡地协作网试验证明,该技术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保肥能力强,配合合理施肥技术可将坡耕地逐步梯化并改良培... 相较砌石墙、垒土坎的旱地梯化技术,植物篱逐步梯化具明显省时、省工、省资的优点。1991年以来贵州省农科院参加的亚洲旱地坡地协作网试验证明,该技术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保肥能力强,配合合理施肥技术可将坡耕地逐步梯化并改良培肥,达到持续利用目的,特别适宜于在土山、易风化岩山或上层较厚的石质山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栅篱 梯化 水土保持 旱坡地 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州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健 范菲菲 韦时宏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0期16-17,共2页
本实验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贵州省黔东南州不同地区土壤中汞、砷、铅、铬、镉等重金属的含量,从而为该地区安全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检测的贵州省黔东南州6个不同地方的土壤,各土壤之间的重金... 本实验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贵州省黔东南州不同地区土壤中汞、砷、铅、铬、镉等重金属的含量,从而为该地区安全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检测的贵州省黔东南州6个不同地方的土壤,各土壤之间的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小;无地区重金属含量超出标准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强还原处理对连作辣椒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9
作者 王永平 王岩 +2 位作者 宋邦梦 李渝 邢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3,共11页
【目的】土壤强还原(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处理技术是修复退化土壤的有效措施,但以辣椒秸秆为原料的RSD技术的田间效果尚不明确。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有机物料强还原处理对连作辣椒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辣... 【目的】土壤强还原(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处理技术是修复退化土壤的有效措施,但以辣椒秸秆为原料的RSD技术的田间效果尚不明确。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有机物料强还原处理对连作辣椒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辣椒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①CK-未添加有机物料;②RSD1-添加辣椒秸秆;③RSD2-添加稻秆;④RSD3-添加等质量的辣椒秸秆、稻秆(m/m=1∶1)。对RSD处理下辣椒连作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处理相比,RSD处理显著提高辣椒根部、地上部干重,并显著降低连作辣椒田间综合发病率,RSD3处理时辣椒地上部干重达到最大,发病率最低(29.51%)。RSD处理显著增强辣椒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RSD处理具有显著的增产提质效应。土壤速效钾含量在RSD3处理时达到最大,较CK处理显著提高了17.67%。对不同处理下辣椒连作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CK相比,RSD处理均能达到促生、增产、提质、降病的效果,但不同有机物料RSD处理的表现不同。【结论】统筹考虑连作辣椒生长、产量品质与土壤肥力,试验条件下,以辣椒秸秆与稻秆混合物为原料的RSD3处理在促进辣椒生长、增产提质以及改土培肥等方面表现最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连作 土壤强还原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春玉米产量与养分利用及土壤肥力对新型缓/控释肥料的响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婷婷 肖厚军 +8 位作者 赵欢 秦松 芶久兰 赵堂甫 胡岗 赵伦学 何成兴 张萌 魏全全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筛选适合贵州春玉米高产栽培的高效新型缓/控释肥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高效新型缓/控释肥料(稳定性缓释肥、金正大控释肥、开磷硝基肥和自制炭基肥)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要素、生物性状、养分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 为筛选适合贵州春玉米高产栽培的高效新型缓/控释肥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高效新型缓/控释肥料(稳定性缓释肥、金正大控释肥、开磷硝基肥和自制炭基肥)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要素、生物性状、养分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2(当地习惯施肥,施用普通复合肥)比较,4种缓/控释肥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P<0.05),以开磷硝基肥增幅最高,达11.81%;自制炭基肥其次,增幅为10.82%;施用自制炭基肥和开磷硝基肥的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综合优于其他缓控释肥处理。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量,4种缓/控释肥料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1(不施肥),绝大多数显著高于对照2,玉米氮吸收量开磷硝基肥最高,玉米磷吸收量炭基肥最高,玉米钾吸收量金正大控释肥最高。与对照2相比,开磷硝基肥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76.29%(P<0.05),自制炭基肥的磷肥表观利用率提高127.55%(P<0.05),金正大控释肥的钾肥表观利用率提高85.27%(P>0.05)。不同缓释肥对土壤p H、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开磷硝基肥和自制炭基肥均能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生物性状、养分吸收量及肥料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二者均适合在贵州春玉米高产栽培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利用率 产量 缓释肥 吸收量 春玉米 土壤养分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研究与烟地管理 被引量:32
11
作者 冯勇刚 张霓 +2 位作者 闫献芳 秦松 罗兴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22-25,共4页
对贵州植烟土壤有机质、氮磷钾、p H等烟草生产的肥力适宜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植烟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 2 9.5 g/ kg、5 0 .36 mg/ kg、18.1mg/ kg和4 6 .6 mg/ kg,适宜或最适宜植烟土... 对贵州植烟土壤有机质、氮磷钾、p H等烟草生产的肥力适宜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植烟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 2 9.5 g/ kg、5 0 .36 mg/ kg、18.1mg/ kg和4 6 .6 mg/ kg,适宜或最适宜植烟土壤的比例分别占 5 5 .4 %、73.7%、4 3.6 %和 39.5 %。植烟土壤 p H分布在适宜及最适宜范围内的土壤占 6 6 .7%。根据贵州植烟土壤的养分现状 ,提出了优质烟叶生产的植烟土壤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植烟土壤 养分适宜性 土壤管理 土壤肥力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绿肥作物周年搭配种植下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与土壤质量指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钦 姚单君 +5 位作者 廖恒 况胜剑 梁燕菲 曹卫东 朱青 秦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8,共12页
【目的】绿肥作物种类多,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我们从土壤微生物代谢与养分限制的角度探讨周年覆盖不同绿肥作物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周年覆盖绿肥的土壤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为果园、休耕地、撂荒地等空间... 【目的】绿肥作物种类多,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我们从土壤微生物代谢与养分限制的角度探讨周年覆盖不同绿肥作物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周年覆盖绿肥的土壤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为果园、休耕地、撂荒地等空间闲置性土地的绿肥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3年连续田间定位试验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进行,设置4个冬季和夏季绿肥组合处理:二月兰-小葵子(O-G)、二月兰-饭豆(O-P)、箭筈豌豆-小葵子(V-G)、箭筈豌豆-饭豆(V-P)。在第3年冬季绿肥盛花期采集0—20 cm耕层土样,测定土壤胞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磷(MBP)含量,以及土壤pH及全量氮磷含量,计算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比,并分析各土壤因子对土壤质量指数的贡献。【结果】不同绿肥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的pH、全氮(TN)、MBN、MBP、β-葡萄糖苷酶(BG)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差异显著。基于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所有处理受土壤微生物碳限制和磷限制,碳限制差异不显著,以O-G处理土壤的磷限制最低,较V-P处理低2%(P<0.05)。土壤pH、有效磷(AP)、可溶性有机碳(DOC)是驱动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变化的关键因子,pH对土壤胞外酶活性有显著负效应,土壤全量碳、氮、磷含量对土壤胞外酶活性有显著正效应,对微生物碳限制有显著负效应。土壤胞外酶活性对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有显著正效应,主要受ACP活性调控。【结论】不同冬季与夏季绿肥作物组合覆盖的土壤,其pH值、全氮、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显著差异,冬季绿肥对土壤微生物磷限制、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冬季绿肥与夏季绿肥的交互效应对土壤质量指数具有显著影响。箭筈豌豆-小葵子(V-G)处理的土壤微生物代谢受磷限制较小,且土壤微生物碳利用率和土壤质量指数最高,最利于调节微生物代谢,维持生态功能,提高土壤质量指数,可优选为土壤快速培肥的绿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夏季绿肥组合 土壤胞外酶活性计量比 养分限制 微生物碳利用率 土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肥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娇娇 柴冠群 +2 位作者 刘桂华 范成五 秦松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6期37-42,共6页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肥料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种肥料,对于修复土壤中重金属具有效果好、无污染等优势。本文首先简述了微生物肥料的概念、分类,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微生物肥料修复土壤重...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肥料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种肥料,对于修复土壤中重金属具有效果好、无污染等优势。本文首先简述了微生物肥料的概念、分类,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微生物肥料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对微生物肥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生物菌剂 土壤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用量对贵州旱作覆膜马铃薯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萌 魏全全 +5 位作者 徐永康 马智黠 张荣华 芶久兰 陈龙 何佳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为探明保水剂(SAP)对贵州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为贵州马铃薯高产栽培、水肥高效施用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马铃薯威芋5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5个保水剂用量(0、37.5、52.5、67.5和82.5kg/hm^2)对贵州覆膜栽培马... 【目的】为探明保水剂(SAP)对贵州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为贵州马铃薯高产栽培、水肥高效施用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马铃薯威芋5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5个保水剂用量(0、37.5、52.5、67.5和82.5kg/hm^2)对贵州覆膜栽培马铃薯产量、结薯性状、养分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施用保水剂马铃薯出苗率最高可达93.37%,且较对照(不施用保水剂)相比,产量提高7.96%~13.37%,单株结薯数提高6.81%~45.45%,单株产量提高34.92%~83.31%;显著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2.49~5.35百分点,但对马铃薯块茎中氮、磷、钾、水分和还原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从土壤养分变化看,与对照相比,施用保水剂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4.61%~27.01%、0%~19.01%、7.83%~15.65%、5.73%~22.49%和5.08%~25.42%。【结论】在贵州高海地区覆膜栽培马铃薯,推荐施用保水剂52.5~82.5kg/hm^2,有利于高产及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土壤肥力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等级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彦伶 李渝 +5 位作者 张萌 白怡婧 黄兴成 张雅蓉 张文安 蒋太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明确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养分状况,为石漠化防治和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收集公开发表的涉及贵州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养分的研究论文,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1)随石漠化等级增加,土壤容重不断增加,<0.001... 明确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养分状况,为石漠化防治和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收集公开发表的涉及贵州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养分的研究论文,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1)随石漠化等级增加,土壤容重不断增加,<0.001 mm黏粒含量有下降趋势,>0.05 mm砂粒含量则有增加趋势,但不同石漠化等级之间黏粒和砂粒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养分含量均表现为无石漠化(ND)>轻度石漠化(LD)>中度石漠化(MD)>重度石漠化(SD),随石漠化等级增加呈幂函数下降,衰减速度为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全氮>速效钾>全磷,从无石漠化到轻度石漠化演替过程土壤养分下降幅度最大;(3)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之间极显著相关,且对石漠化地区土壤肥力贡献极大,可作为表征土壤-石漠化关系的敏感性土壤指示因子;(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养分影响明显,土壤养分高低为林地>草地>耕地。土壤养分和地表植物群落结构与石漠化演替进程密切相关,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增加地表覆盖度和开展有机培肥对防止土壤退化和石漠化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等级 土壤理化性质 演变规律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典型黄壤辣椒生长、品质及光合特性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萌 赵欢 +3 位作者 肖厚军 秦松 芶久兰 王正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7-193,共7页
为探究新型肥料在贵州黄壤区辣椒上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普通复合肥(FHF)、保水型(BSX)、稳定性(WDX)、包膜型(BMX)缓释肥和长效氮肥(CXDF)五种新型肥料施用对贵州辣椒生长、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明确影... 为探究新型肥料在贵州黄壤区辣椒上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普通复合肥(FHF)、保水型(BSX)、稳定性(WDX)、包膜型(BMX)缓释肥和长效氮肥(CXDF)五种新型肥料施用对贵州辣椒生长、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明确影响辣椒产量的主导因素,以期为适宜的新型肥料品种筛选及其在辣椒种植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FHF)相比,施用新型肥料使辣椒株高增加0.72%~3.76%,但对辣椒茎粗影响不大。新型肥料显著提高辣椒分蘖数和产量,分蘖数和单株产量较FHF处理分别增加2.65%~19.75%和12.26%~29.77%,稳定性缓释肥(WDX)产量最高,达到300.35 g·株^(-1)。不同类型新型肥料对辣椒品质影响存在差异,与普通复合肥(FHF)相比,保水型缓释肥(BMX)可使辣椒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23.93%、还原糖增加10.65%、Vc增加38.61%,长效氮肥(CXDF)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12.64%,稳定性缓释肥(WDX)处理的Vc含量显著增加56.21%,而包膜型缓释肥(BMX)和长效氮肥(CXDF)处理的Vc含量则明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株高、分蘖数以及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与辣椒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而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子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拟合后得到逐步回归分方程为Y=52.316X7-1.714X_6+640.888(X_6为胞间CO_2浓度(Ci)、X_7为蒸腾速率(Tr),相关系数r为0.924**),说明收获期辣椒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Ci)与蒸腾速率(Tr)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起到了主导作用。综上所述,新型肥料对贵州典型黄壤上辣椒生长、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综合来看以稳定性(WDX)和包膜型(BMX)缓释型的施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肥料 辣椒 产量 品质 光合特性 黄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化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瞿飞 范成五 +3 位作者 刘桂华 胡岗 陈江博 秦松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561-1565,1576,共6页
化学钝化修复技术作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方法之一,成本低、操作简单、修复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钝化剂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可分为无机类钝化剂、有机类钝化剂、微生物类钝化剂、复合型钝化剂及新型材料钝化剂,不同类型的... 化学钝化修复技术作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方法之一,成本低、操作简单、修复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钝化剂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可分为无机类钝化剂、有机类钝化剂、微生物类钝化剂、复合型钝化剂及新型材料钝化剂,不同类型的钝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各不相同。主要从各类型钝化剂的自身特性、作用机理、修复效果概述了钝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钝化剂的合理施用、风险评估、长期有效性、完善分类系统、修复方法集成等方面提出展望,以期为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钝化剂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行轮作休耕问题探讨——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彦伶 李渝 +4 位作者 秦松 黄兴成 张雅蓉 张文安 蒋太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7-1124,共8页
轮作休耕制度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是探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实现途径,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是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点区域之一,贵州作为喀斯特生... 轮作休耕制度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是探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实现途径,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是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点区域之一,贵州作为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典型代表,探讨其实行轮作休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对完善该区轮作休耕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耕地质量和耕地环境两方面分析了贵州实施轮作休耕的必要性;在剖析轮作休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实行轮作休耕存在的问题,其中最突出问题为轮作模式面积不大、特色不强,休耕为被动休耕、休耕农田不合理。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轮作休耕的措施与对策,重点探讨了不同退化类型耕地实施轮作休耕的技术路径,耕地质量优越区应发展山地高效的特色农作制度,重金属污染区宜实施多年休耕,连作障碍、面源污染及石漠化区应合理实施轮作和休耕,同时与秸秆还田、肥田作物、有机肥、保护性耕作等措施相结合;最后,简要介绍了贵州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生态脆弱区 贵州 耕地退化 轮作休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烤烟种植模式对贵州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芶久兰 顾小凤 +2 位作者 张萌 魏全全 柳玲玲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75-1484,共10页
贵州是我国第二大烤烟种植省份,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烟区常采用连作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采取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个处理:烤烟连作(T)、白菜-烤烟轮作(C-T)、豌豆-烤烟轮作(P-T)、绿肥-烤烟轮作(GM-T),分析不同烤烟种植模式对贵州土壤养... 贵州是我国第二大烤烟种植省份,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烟区常采用连作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采取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个处理:烤烟连作(T)、白菜-烤烟轮作(C-T)、豌豆-烤烟轮作(P-T)、绿肥-烤烟轮作(GM-T),分析不同烤烟种植模式对贵州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轮作使土壤有机质(SOM)、阳离子交换量(CEC)、全氮(TN)、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量磷(MBP)分别提高了0.77%~12.44%、10.78%~38.51%、11.76%~17.65%、10.65%~20.67%、36.58%~160.36%和14.66%~36.21%;土壤中铵态氮(AN)、硝态氮(N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分别降低了1.01%~71.67%、19.29%~24.32%、23.09%~52.21%和6.18%~10.09%。与T处理相比,烤烟轮作提高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提升幅度为12.38%~42.96%和4.00%~22.67%,以GM-T处理效果最佳。同时,烤烟轮作提高了细菌OTU数量,并改变了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但未对细菌群落组成产生影响。此外,轮作还增加了土壤中有益细菌类群数量,尤其是杆菌类细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MBP是驱动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且与黄杆菌属和褚氏杆菌属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通过烤烟轮作可以均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环境,以GM-T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省烤烟的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为解决烤烟连作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轮作 土壤养分 细菌群落结构 细菌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黄壤“烟—蒜—稻—菜—烟”轮作制适宜氮钾运筹方式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肖厚军 魏全全 +6 位作者 赵欢 周开芳 张萌 左明玉 敖明 苟世新 邵代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33-1939,共7页
【目的】利用多年大田轮作试验探究黔北黄壤烟区烟—非烟作物轮作的氮钾施用配比效应,为提高黔北烟区种植效益和减少烟地养分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贵州省绥阳县开展烤烟—非烤烟作物大田轮作试验,在一个"烟—... 【目的】利用多年大田轮作试验探究黔北黄壤烟区烟—非烟作物轮作的氮钾施用配比效应,为提高黔北烟区种植效益和减少烟地养分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贵州省绥阳县开展烤烟—非烤烟作物大田轮作试验,在一个"烟—蒜—稻—菜—烟"轮作周期内控制氮磷钾总量一致,设4个氮钾配施处理,即T1(大季低氮中钾、小季高氮中钾)、T2(大季高氮中钾、小季低氮中钾)、T3(大季中氮高钾、小季中氮低钾)和T4(大季中氮低钾、小季中氮高钾)处理,分析不同氮钾配比对作物产量、产值、烟叶化学成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以T3处理5季作物的总产值最高,达138023元/ha,较其他处理高5.0%~7.6%;与第一季烤烟相比,轮作后不同处理下烤烟的还原糖、总糖和全钾含量增加,烟碱、全氮和蛋白质含量降低,总体化学成分含量合理,内在比例协调;轮作后土壤p H、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第一季烤烟种植后均呈升高趋势,其中T3处理土壤养分残留量较少,养分利用率较高。【结论】贵州黄壤烟区推行"烟—蒜—稻—菜—烟"轮作时,烤烟、水稻采用中氮高钾,蒜、菜采用中氮低钾的周年养分运筹模式,可获得较高的产值、较好的烟叶化学品质和较低的土壤速效氮磷钾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烤烟—非烟作物轮作 氮钾运筹 效应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