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的生态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易 王国庆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142,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利用SWOT策略分析矩阵和西方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从贵州省发展生态体育产业的气候、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劣势出发,结合国务院46号文件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和贵州地方五大支柱产业规划,分析贵州省发展生态体... 采用文献资料法,利用SWOT策略分析矩阵和西方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从贵州省发展生态体育产业的气候、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劣势出发,结合国务院46号文件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和贵州地方五大支柱产业规划,分析贵州省发展生态体育产业的策略。研究结论:贵州的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布局不合理、体育及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生态脆弱用地紧张等诸多问题。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策略上应该利用生态优势,抓住体育产业化的历史机遇,着力培养山地户外运动,同时保护利用好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实现从政府体育向市场体育的转变,探索一条"轻资产"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生态体育 体育产业化 公共物品理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2000年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的体质分析
2
作者 赵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4-104,127,共2页
体育人口,是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2000年... 体育人口,是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2000年,贵州省按照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开展了贵州省首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本文利用这次监测中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口 国民体质监测 体质分析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 运动训练 竞赛 首次 受体 身体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球运动员冈下肌萎缩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学新 张文禹 曾昭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本文对212名排球运动员、33名投掷运动员、30名网球运动员进行了观察,发现冈下肌萎缩均发生在排球运动员,而投掷、网球运动员则无1例发现有冈下肌萎缩的。为此,我们对45具成人尸体共80侧冈下肌及神经进行解剖,对200块肩胛骨作了观察和... 本文对212名排球运动员、33名投掷运动员、30名网球运动员进行了观察,发现冈下肌萎缩均发生在排球运动员,而投掷、网球运动员则无1例发现有冈下肌萎缩的。为此,我们对45具成人尸体共80侧冈下肌及神经进行解剖,对200块肩胛骨作了观察和测量。提示:排球运动员发生冈下肌萎缩是由于排球运动的大力扣球动作,反复牵拉、挤压、摩擦肩胛上神经,造成慢性、积累性损伤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运动员 冈下肌 萎缩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贵州省不同民族、不同海拔居住地人群的体质状况分析
4
作者 赵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3-113,共1页
按照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厅案,在2000年对贵州省开展了首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开展此次监测工作的M时.针对贵州省少数民族较多.及地处亚高原地区的特点.加发了补充询问卡,对不同民族、不同海拔居住地的人群进行了调查统计。对... 按照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厅案,在2000年对贵州省开展了首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开展此次监测工作的M时.针对贵州省少数民族较多.及地处亚高原地区的特点.加发了补充询问卡,对不同民族、不同海拔居住地的人群进行了调查统计。对不同民族、不同海拔居住地成年人的体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探讨贵州省人文地理对体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民族 人群 首次 亚高原地区 成年人 贵州省 分析 国民体质监测 体质状况 居住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伸肌最大等速向心和离心收缩运动前后神经肌肉疲劳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万 李换平 +3 位作者 王海宁 张懿 王颖 杨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采用电刺激检测技术对膝关节伸肌最大等速向心和离心收缩运动后神经肌肉功能进行检测,探索向心和离心收缩运动前后神经肌肉疲劳的变化及产生部位。方法:15名青年男性受试者在等速肌力测试仪(Iso Med 2 000)上分别完成膝关节伸肌最... 目的:采用电刺激检测技术对膝关节伸肌最大等速向心和离心收缩运动后神经肌肉功能进行检测,探索向心和离心收缩运动前后神经肌肉疲劳的变化及产生部位。方法:15名青年男性受试者在等速肌力测试仪(Iso Med 2 000)上分别完成膝关节伸肌最大等速向心收缩运动和离心收缩运动试验(角速度:60(°)/s;5组×10次,组间间歇时间1 min;离心收缩运动试验在向心收缩运动试验1周后进行)。每次试验前后测量受试者最大随意收缩力量(MVC),记录运动过程中每次收缩平均力矩和平均做功的值;运动前后使用电刺激检测技术对受试者进行神经肌肉功能检测,对MVC、RFD-MVC、Pt、RFD-Pt、RHR-Pt、Pt10/Pt100及中枢激活水平Va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1)在离心收缩运动过程中各组平均力矩和平均做功显著高于向心收缩运动(P<0.01);膝关节平均力矩和平均做功在向心收缩运动过程中随运动持续呈下降趋势,在离心收缩运动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P>0.05)。(2)向心收缩运动后MVC由运动前(277.05±54.21)Nm下降到(231.14±48.49)Nm(P<0.01),离心收缩运动后MVC由运动前(276.14±43.21)Nm下降到(252.85±31.45)Nm(P<0.05)。(3)向心收缩运动后Pt由运动前(58.23±9.25)Nm下降到(46.07±9.32)Nm(P<0.01),离心收缩运动后Pt由运动前(58.52±10.01)Nm略上升为(59.07±4.57)Nm,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向心收缩运动后Pt10/Pt100无显著性变化,离心运动后Pt10/Pt100由运动前106.10±8.47下降为91.81±3.8(P<0.01),Pt10/Pt100下降率为(13.47±2.76)%,显著高于向心运动Pt10/Pt100的下降率(P<0.01)。(4)向心收缩运动后Va由运动前(80.92±5.31)%下降至(78.78±1.41)%(P<0.05),离心收缩运动后Va由运动前(81.10±3.54)%下降至(75.62±1.01)%(P<0.01),离心收缩Va下降率为(6.90±0.98)%,显著高于向心收缩运动后Va的下降率(2.66±0.63)%(P<0.05)。结论:膝关节伸肌50次最大等速向心、离心收缩运动过程中,离心收缩肌肉做功高于向心收缩,且离心收缩力矩高于向心收缩力矩,表明离心收缩运动可能比向心收缩运动更耐疲劳;向心、离心运动后肌肉产生明显神经肌肉疲劳,且向心收缩运动后疲劳程度高于离心收缩运动;向心收缩运动的外周疲劳程度高于离心收缩运动,离心收缩运动的中枢疲劳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收缩 神经肌肉疲劳 中枢疲劳 外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市民社会经济地位与体质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甘春龙 郭舜 张彦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30,38,共10页
目的:观察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学历和工作种类)对澳门市民体质水平和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社会经济地位是否通过影响体育锻炼,进而影响市民的体质水平。方法:基于2015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民体质监测数据库,运用Logistic回归方... 目的:观察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学历和工作种类)对澳门市民体质水平和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社会经济地位是否通过影响体育锻炼,进而影响市民的体质水平。方法:基于2015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民体质监测数据库,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回归分析表明,学历程度与参加体育锻炼存在显著相关性,学历程度与体质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1)澳门市民体质水平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存在差异,偏向高学历者和非体力劳动者;澳门市民体育锻炼参与度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存在差异,偏向高学历者,不同工作种类市民的差异不明显;2)学历是影响澳门市民体育锻炼和体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学历能够通过影响体育锻炼进而影响体质水平,尤其是男性市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学历 体质 体育锻炼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亚高原训练对世居亚高原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晋 田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3-58,73,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世居亚高原赛艇运动员在高原和亚高原训练期间及其后续平原训练期间主要做功肌肉横截面积和肌肉力量的变化,研究高原和亚高原训练对最大力量素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探索高原和亚高原训练的特点及规律。方法:赛艇运动员21... 目的:通过观察世居亚高原赛艇运动员在高原和亚高原训练期间及其后续平原训练期间主要做功肌肉横截面积和肌肉力量的变化,研究高原和亚高原训练对最大力量素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探索高原和亚高原训练的特点及规律。方法:赛艇运动员21人,随机分为高原组和亚高原组,分别进行高原、亚高原训练,然后进行平原训练。分别于实验前、高原末及平原末用核磁共振技术测试运动员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横断面积,并采用赛艇专项方法定期测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素质。结果:高原组:经过高原训练及后续平原训练后,最大卧拉力量分别提高11.1%和11.4%,最大深蹲力量分别提高2.1%和1.4%,男子的股四头肌横断面积在高原末减小6.7%。亚高原组:经过亚高原训练及后续平原训练后,最大卧拉力量分别提高6.9%和8.2%,最大深蹲力量分别提高11.1%和14%,男、女运动员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横断面积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原训练后运动员股四头肌横断面积有较明显的缩小,而亚高原组无明显变化,表现为主要做功肌群的最大力量在亚高原组的提高明显大于高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亚高原训练 骨骼肌横断面积 最大力量素质 赛艇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坡快走与慢跑过程中能量消耗、脂供能等相关指标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万 张懿 +3 位作者 王海宁 李换平 王林芳 葛新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97,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上坡快走与上坡慢跑两种不同运动形式相同速度运动过程中的摄氧量、心率、RPE、核心温度、步频等指标的实时监测,探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0名20~25岁的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分别进行上坡快走... 目的:通过对上坡快走与上坡慢跑两种不同运动形式相同速度运动过程中的摄氧量、心率、RPE、核心温度、步频等指标的实时监测,探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0名20~25岁的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分别进行上坡快走和上坡慢跑(跑台速度6.4 km/h,坡度10%,运动时间40 min),采用MOXUS气体分析系统以及核心温度检测系统对受试者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结果:(1)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相比,20 min后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较高(P<0.05);(2)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相比HR较高,且在25 min后所有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20 min后的所有时间点,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相比核心温度较高(P<0.05);(4)上坡慢跑10 min与35 min、40 min的最大摄氧量百分比相比较低(P<0.05);上坡快走10 min最大摄氧量百分比与其他时间点相比较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上坡慢跑比上坡快走心肺反应更为强烈,能量消耗更多,这可能是上坡慢跑过程中步频较高等因素导致;(2)上坡慢跑比上坡快走运动结束时核心温度变化大,这可能与上坡慢跑时运动强度和能量消耗较高有关;(3)在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运动过程中,二者糖消耗基本相同,上坡慢跑过程中总能量消耗较高是由脂肪消耗更多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坡快走 上坡慢跑 摄氧量 核心温度 能量消耗 步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翠翠 赵晋 +2 位作者 徐杨 甘春龙 李振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12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及其前后的中性粒细胞总数分布变化规律,进一步监控和探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临床应用广泛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11名平均年龄为15岁的业余运动员,在进... 研究目的:通过对12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及其前后的中性粒细胞总数分布变化规律,进一步监控和探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临床应用广泛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11名平均年龄为15岁的业余运动员,在进行12周的交替训练及其前后的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研究结果: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前后比较NEUT水平降低,表明12周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产生的一定影响,其细胞免疫功能第2阶段明显较第1阶段稳定。建议:在研究类似大学生的青少年群体的运动员免疫功能时,应考虑到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身体和心理发育等特征,周边环境,训练量和强度,尤其是海拔高度和缺氧环境等;在高原和亚高原训练中,应十分重视检测运动员各免疫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调控营养和调整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高原训练 亚高原训练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胰腺神经肽Y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甘春龙 王庆福 +2 位作者 赵大林 衣雪洁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2,84,共6页
目的:在肥胖与肥胖抵抗基础上,观察7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大鼠胰腺中神经肽Y(NPY)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根据体重筛选出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分为6组:肥胖组、肥胖运动组;中间组、中间运动组;抵抗组、抵... 目的:在肥胖与肥胖抵抗基础上,观察7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大鼠胰腺中神经肽Y(NPY)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根据体重筛选出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分为6组:肥胖组、肥胖运动组;中间组、中间运动组;抵抗组、抵抗运动组。各组继续进行高脂饮食,运动组同时进行游泳运动训练。干预7周后,测定血浆NPY、胰腺NPY受体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1)肥胖组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总摄食量显著高于中间组和抵抗组;抵抗组体重和脂肪量显著低于中间组。(2)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显著下降;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相比,体重显著降低。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体重、脂体比没有显著变化。(3)肥胖组血浆NPY显著高于中间组和抵抗组(P<0.01);抵抗组血浆NPY显著低于中间组(P<0.05)。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血浆NPY显著下降(P<0.05)。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肥胖组与抵抗组相比,胰腺NPY Y1受体基因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肥胖组和抵抗组胰腺NPY Y1受体基因表达显著低于中间组(P<0.01)。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NPY Y1受体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NPY Y1受体基因表达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1)应用高脂膳食成功复制肥胖和肥胖抵抗模型,肥胖大鼠与肥胖抵抗大鼠相比,存在脂代谢紊乱和NPY抵抗。(2)在高脂膳食喂养过程中,胰腺NPY受体表达下调,NPY敏感性下降,出现NPY抵抗,促使肥胖的发生发展。(3)长时间有氧运动能有效增加胰腺的NPY受体表达,改善机体NPY抵抗,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肥胖抵抗 有氧运动 胰腺 神经肽Y Y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运动后神经肌肉疲劳类型与PAP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海宁 陈万 +6 位作者 王颖 张懿 杨峰 徐莘鹏 袁银行 李换平 时俊丽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9,共7页
目的:观察高温高湿和常温常湿两种环境中相同运动强度运动前后RPE、最大随意收缩力量、最大随意收缩叠加电刺激诱发力量、最大颤搐收缩力矩、振幅等指标的变化,探讨长时间运动后神经肌肉疲劳类型与PAP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0名21~25... 目的:观察高温高湿和常温常湿两种环境中相同运动强度运动前后RPE、最大随意收缩力量、最大随意收缩叠加电刺激诱发力量、最大颤搐收缩力矩、振幅等指标的变化,探讨长时间运动后神经肌肉疲劳类型与PAP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0名21~25岁的健康男性作为本研究的受试者,分别在高温高湿环境和常温常湿环境下完成60%V O2max强度的40 min慢跑运动,采用电刺激与随意收缩叠加法采集受试者运动前后相关神经肌肉功能指标。结果:1)常温常湿和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均出现了神经肌肉疲劳,包括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且高温高湿环境疲劳程度更高。2)常温常湿环境和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均产生了中枢疲劳,且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中枢疲劳更为严重。3)常温常湿环境运动后产生了外周疲劳,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外周疲劳不明显。4)常温常湿环境运动后PAP下降,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PAP上升,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产生了PAP效应。结论:1)高温高湿和常温常湿环境下完成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后,高温高湿环境较常温常湿环境RPE、神经肌肉疲劳程度更高,这可能是高温高湿环境机体能量消耗较高、机体核心温度更高等因素导致;2)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中枢疲劳更明显,这是因为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导致中枢神经发放冲动减弱,抑制了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而常温常湿环境运动后外周疲劳更明显,这与Ca^(2+)释放和摄取均降低有关;3)PAP效应不仅仅出现在诱导训练中,在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后机体也会产生相应的PAP效应;而常温常湿环境运动后无PAP效应的产生,这可能与运动后收缩蛋白对Ca^(2+)的敏感性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 神经肌肉疲劳 P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12
作者 巴义名 朱荣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2,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构建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包括形态指标、素质指标、机能指标及心理指标。同时,建立优秀拳击运动员选材的单项指标评分标准,反映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帮助教练员科学选材及训...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构建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包括形态指标、素质指标、机能指标及心理指标。同时,建立优秀拳击运动员选材的单项指标评分标准,反映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帮助教练员科学选材及训练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男子拳击运动员 选材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训练对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血清睾酮、皮质醇及血睾酮/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51
13
作者 赵晋 王庆君 +1 位作者 刘爱杰 袁守龙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测定了国家赛艇队优秀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血清睾酮(T)、皮质醇(C)及两者比值(T/C)的变化,结果表明:系统高原训练后,T和C的变化都较明显,其总体变化均趋于降低,T/C值有升有降,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机体的机能状况与... 测定了国家赛艇队优秀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血清睾酮(T)、皮质醇(C)及两者比值(T/C)的变化,结果表明:系统高原训练后,T和C的变化都较明显,其总体变化均趋于降低,T/C值有升有降,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机体的机能状况与疲劳积累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睾酮 皮质醇 赛艇运动员 高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在备战北京奥运期间的专项素质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巴义名 邹市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观察邹市明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专项素质特征。方法:监控包括邹市明在内的48、51kg级国家男子拳击队队员6人和贵州男子拳击队运动员12人在教学、正式比赛及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反应。观察备战奥运期间国家队队员血红蛋... 目的:观察邹市明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专项素质特征。方法:监控包括邹市明在内的48、51kg级国家男子拳击队队员6人和贵州男子拳击队运动员12人在教学、正式比赛及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反应。观察备战奥运期间国家队队员血红蛋白、血清CK和睾酮值及无氧耐力水平。结果:(1)教学实战中邹市明第二、四回合及第二、三回合后休息时的心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2)邹市明教学实战及正式比赛后的血乳酸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3)邹市明在30s击打沙袋、六项素质循环组合计时后的心率水平及强度手靶、六项素质循环组合计时后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4)贵州拳击队队员跳绳双摇200次、实心球对墙平推1min和阶梯式跑后即刻的心率水平显著低于邹市明,跳绳双摇200次和阶梯式跑后即刻的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国家队队员;(5)备战奥运期间邹市明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国家队队员;(6)邹市明的最大无氧功和平均无氧功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队队员。结论:尽管邹市明在小级别国家拳击队中的非专项耐力素质不占优势,但与其他国家队队员相比,邹市明在教学实战及正式比赛中更能发挥无氧酵解能力,也体现出其优异的专项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市明 拳击 奥运会 身体素质 奥运冠军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血乳酸变化曲线对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成效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晋 王庆君 +1 位作者 刘爱杰 袁守龙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在国家赛艇队首次高原训练期间,通过系统、规范的测功仪四级递增标准定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和心率值的测试,对高原训练对体能的影响情况作一详细分析,总结经验,以便以后高原训练的进一步开展。实验对象为国家队女子轻量级和公开级队... 在国家赛艇队首次高原训练期间,通过系统、规范的测功仪四级递增标准定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和心率值的测试,对高原训练对体能的影响情况作一详细分析,总结经验,以便以后高原训练的进一步开展。实验对象为国家队女子轻量级和公开级队员共20人,高原训练过程为:平原—次高原2周(海拔1240米)—高原3周(海拔1800米)—次高原6周(海拔1240米,其中包括全国冠军赛2周)—平原。运动方式是采用室内测功仪四级递增标准定量负荷运动,阻力5级。血乳酸用美国产YSI-Ⅱ型血乳酸分析仪测定,心率用芬兰产PE-3000心率遥测仪测定。结果显示:①在高原训练过程中,肌肉氧利用能力的提高需较长的时间,慢于心功能的提高;②轻量级运动员赛前控制对体能的影响较大,会直接影响运动比赛成绩,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血乳酸 心率 女子赛艇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周营养教育对职业射击运动员营养知、信、行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洋 赵晋 +1 位作者 李振华 王惠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0-628,共9页
目的:探讨12周的营养教育对职业射击运动员营养知、信、行状况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职业射击运动员的营养教育手段以及改善其膳食营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77名职业射击运动员,进行为期12周的营养教育干... 目的:探讨12周的营养教育对职业射击运动员营养知、信、行状况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职业射击运动员的营养教育手段以及改善其膳食营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77名职业射击运动员,进行为期12周的营养教育干预,干预内容为发放运动员运动营养知识手册、营养知识授课和讲座、射击运动员膳食营养宣传栏展示、营养师定时膳食指导、相关营养知识视频或电子资料推送。干预前后使用同一问卷对射击运动员进行营养知、信、行调查并分析变化情况。结果:12周营养教育干预后,职业射击运动员的营养知识、态度以及行为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营养知识部分14个问题,职业射击运动员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01);营养态度部分14个问题,职业射击运动员态度养成率均好于干预前(P<0.001);营养行为部分,职业射击运动员食用奶类、豆类制品、水果、蔬菜、粗粮、牲畜肉类以及水产类食物的行为频次均高于干预前(P<0.001)。吃夜宵、吃零食、饮酒等不良饮食行为和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频次均低于干预前(P<0.001)。训练期间合理加餐和吃早餐等良好饮食行为的频次均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12周的营养教育干预能够对职业射击运动员起到丰富营养知识、转变不良营养态度以及改善不良营养行为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教育 职业射击运动员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力运动疲劳发展过程中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晋 郭庆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61,共4页
观察了20名15岁男性初中学生(体育爱好者)动、静力运动疲劳发展过程中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变化,结果显示:静力运动过程中,安静→疲劳→力竭时VEP 的变化呈安静→缩短→延长的趋势;动力运动至疲劳时,VEP则比安静时稍有延长,运动至力竭时,... 观察了20名15岁男性初中学生(体育爱好者)动、静力运动疲劳发展过程中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变化,结果显示:静力运动过程中,安静→疲劳→力竭时VEP 的变化呈安静→缩短→延长的趋势;动力运动至疲劳时,VEP则比安静时稍有延长,运动至力竭时,VEP明显延长。表明VE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疲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运动疲劳 动力运动疲劳 视觉诱发电位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训练对久居亚高原游泳运动员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宗磊 张爱华 +4 位作者 邱晓霞 赵晋 徐杨 李振华 甘春龙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通过对6名久居亚高原游泳运动员进行的高原训练,观察高原训练对其生理指标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亚高原游泳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期间体重、心率变化幅度较小;对HB有利影响与亚高原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高原效应持续时间更长;CK值与... 通过对6名久居亚高原游泳运动员进行的高原训练,观察高原训练对其生理指标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亚高原游泳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期间体重、心率变化幅度较小;对HB有利影响与亚高原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高原效应持续时间更长;CK值与亚高原基础值没有显著性差异;BUN值与亚高原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仍然低于7mmol/L。可见,亚高原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在亚高原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相同情况下其各项生理指标仍能保持在相对理想范围之内,久居亚高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强度与运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原游泳运动员 高原训练 CK HB HR B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对学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晓霞 赵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117-120,共4页
采用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对世居高原、亚高原、平原的90名高校非体育专业农村男学生进行心率变异性测试。结果表明:机体的交感神经调节功能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呈现出先增强再降低的趋势;机体的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 采用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对世居高原、亚高原、平原的90名高校非体育专业农村男学生进行心率变异性测试。结果表明:机体的交感神经调节功能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呈现出先增强再降低的趋势;机体的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呈现出先降低再增高的趋势;机体自主神经的总体调节功能呈现出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农村男高校学生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