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联合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通路在肺鳞癌中的作用与机制
1
作者 代家兴 唐东昕 +2 位作者 李沅音 张少望 杨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67-4475,共9页
为了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相关通路在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中的作用,通过GEO、TCGA数据库获取RA和LSCC的基因表达数据,利用GEO2R工具和Rstudio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功能富... 为了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相关通路在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中的作用,通过GEO、TCGA数据库获取RA和LSCC的基因表达数据,利用GEO2R工具和Rstudio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功能富集分析揭示了RA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结合IEUopenGWAS数据库的SNP数据,采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评估RA信号通路与LSCC的因果关系。构建的基因-药物和ceRNA网络,以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了188个共表达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RA信号通路。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显示,RA信号通路活跃性增强与LSCC风险降低相关。该研究为理解LSCC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孟德尔随机化 类风湿关节炎 肺鳞癌 通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临证治疗恶性肿瘤常用药对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颖 吴群 +5 位作者 欧阳思露 吴文宇 罗莉 杨柱 龙奉玺 唐东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45,共4页
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呈高发状态,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上有明显优势。中药药对是临床组方中最小的配伍单位,是临床医家多年治疗经验的凝练。揭示药对配伍的作用机制,对于阐释中医药治疗恶... 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呈高发状态,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上有明显优势。中药药对是临床组方中最小的配伍单位,是临床医家多年治疗经验的凝练。揭示药对配伍的作用机制,对于阐释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传承名医大家治疗经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临床常用的几则药对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全新的参考依据和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尚义 药对 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猫爪草药对治疗肿瘤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颖 柯龙珠 +4 位作者 吴群 罗莉 杨柱 龙奉玺 唐东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2-65,共4页
恶性肿瘤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患者生存质量。中医药在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上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中药药对是临床遣方中一种特殊的药物配伍,是临床医家多年经验的凝练,体现了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中医诊疗... 恶性肿瘤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患者生存质量。中医药在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上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中药药对是临床遣方中一种特殊的药物配伍,是临床医家多年经验的凝练,体现了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中医诊疗原则。揭示药对配伍的作用机制,对于阐释中医药治疗肿瘤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临床常用的莪术-猫爪草药对进行阐述,以期临床治疗肿瘤疾病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和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猫爪草 药对 研究进展 肿瘤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冬雪 杨柱 +2 位作者 龙奉玺 魏显鳗 唐东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3-368,共6页
目的 对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10月... 目的 对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10月的文献,筛选有关KLT与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试验组为KLT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为单独应用TACE治疗。对纳入的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判断;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评价结局指标;采用漏斗图对发表偏倚进行评估。结果 纳入1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13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58例,对照组573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显著提高瘤体治疗有效率(OR=2.85,95%CI: 2.17~3.76,P<0.001),提升疾病控制率(OR=2.58,95%CI: 1.57~4.24,P<0.001),提高生存质量卡氏评分(OR=3.54,95%CI: 2.48~5.06,P<0.001),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OR=3.71,95%CI: 1.55~8.89,P=0.003)和AFP水平(OR=2.57,95%CI: 1.41~4.68,P=0.002)。此外,试验组骨髓抑制发生率(白细胞下降OR=0.39,95%CI: 0.23~0.66,P<0.001;血小板减低OR=0.22,95%CI: 0.12~0.42,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KLT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效率更高,患者生存质量较好,且可降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康莱特注射液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余婷 刘杰 +1 位作者 杨兵 唐东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75-4184,共10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灸法治疗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2000-2018年间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以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RCT文献为收...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灸法治疗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2000-2018年间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以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RCT文献为收录标准。治疗组选用灸法,对照方式为常规护理或者基础治疗、对症治疗等,以Piper评分、BFI评分、KPS评分、EORTC QLQ-C30生活质量评分、免疫细胞为评价指标,其中Piper、BFI为第一结局指标。结果最终纳入18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一共涉及样本量1409例,对于肿瘤或者化疗导致的疲乏采取亚组分析,将相关数据及指标信息录入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灸法缓解疲乏程度比常规护理、对症支持等治疗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29(95%CI[-1.88,-0.70]),(Z=4.27,P<0.0001)]。结论灸法能改善癌因性疲乏的症状,一定程度上提升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过未来尚需开展更多质量优良、随机方法确切、数据真实性较好的临床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癌因性疲乏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白头翁汤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伍谨林 杨柱 +5 位作者 龙奉玺 吴文宇 姚琦 杨兵 刘薰 唐东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06-3215,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白头翁汤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ytoscape软件、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GeneCards、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数据库构建...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白头翁汤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ytoscape软件、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GeneCards、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数据库构建“疾病-药物化学成分-靶点”网络推测白头翁汤治疗结直肠癌有效化学成分,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信号通路-靶点”网络,推测核心靶点。用白头翁汤治疗人源性结直肠癌SW480细胞建立的右侧腋下转移瘤模型裸鼠。测量各组裸鼠右侧腋下转移瘤体积,HE染色观察转移瘤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白头翁汤有4种主要有效化学成分和26个核心靶点。GO分析提示,白头翁汤可能通过影响肿瘤途径、炎症因素、细胞增殖及凋亡、血管生成、能量代谢、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治疗结直肠癌。KEGG分析发现,有10条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关系紧密,主要与肿瘤代谢途径、血管生成途径、细胞凋亡途径及炎症途径相关,而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凋亡促进基因(Bax)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A与上述4条途径相关性大,推测为核心靶点中的关键靶点。实验证明,白头翁汤能减小裸鼠右侧腋下转移瘤体积,并改善小鼠结直肠癌病理,下调Akt1、IL-1β、VEGFA蛋白表达,但对Bax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白头翁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汤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菌论治”结直肠癌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田婷婷 刘璇 +4 位作者 陈果 杨兵 杨柱 龙奉玺 唐东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17-2521,共5页
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失衡致结直肠癌的研究成了热点,而中药治病多以口服形式进入肠道,直接与菌群相互作用发挥疗效,在优化菌群结构、保护肠道微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结直肠癌各证型中菌群变化特点,探... 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失衡致结直肠癌的研究成了热点,而中药治病多以口服形式进入肠道,直接与菌群相互作用发挥疗效,在优化菌群结构、保护肠道微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结直肠癌各证型中菌群变化特点,探讨中药与菌群相互作用治疗结直肠癌的积极作用,以此展望中药调整菌群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中医理论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治疗结直肠癌的网络药理学机制及分子靶点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田婷婷 刘璇 +4 位作者 叶涛 杨柱 龙奉玺 吴文宇 唐东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8期1401-1414,共14页
为探究参苓白术散(Shenling Baizhu powder,SLBZP)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筛选SLBZP的活性成分并获得作用靶点,GEO数据库筛选获得CRC患者与健康个体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作为CRC的相关靶点... 为探究参苓白术散(Shenling Baizhu powder,SLBZP)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筛选SLBZP的活性成分并获得作用靶点,GEO数据库筛选获得CRC患者与健康个体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作为CRC的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Bisogenet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以识别SLBZP作用于CRC的候选靶点。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核心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富集情况。Cytoscape软件构建了靶点-途径网络,根据Degree筛选关键靶基因。通过分析得到SLBZP治疗CRC的核心靶点165个,发现核心靶点功能注释与转录因子的活性、蛋白质稳定性调节、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等有关。PI3K-Akt信号通路,PD-L1/PD-1途径,病毒致癌等二十个途径均得到显著的富集。AKT1、TP53、PIK3R1为核心基因,MAPK3、NFKB1、CCND1、MAPK1、RELA、CDKN1A、MYC、STAT3、MDM2、JUN、RB1等是SLBZP网络途径中治疗CRC的关键基因。综上SLBZP对CRC的治疗作用可能与特定的生物学过程及相关途径调节炎性反应、优化肠道菌群结构发挥治疗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评估,SLBZP复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靶标得到了进一步的揭示,对CRC治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 作用机制 靶基因 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谢贞明 罗莉 +2 位作者 吴文宇 杨柱 唐东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45-2556,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1年1... 目的系统评价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1年1月有关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献。根据研究需求挑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运用RevMan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文献14篇,患者1049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对比单纯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能够提高患者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CD4^(+)(MD=4.85,95%CI[3.02,6.67],P<0.00001)、CD4^(+)/CD8^(+)(MD=0.26,95%CI[0.16,0.36],P<0.00001)和NK细胞(MD=3.86,95%CI[1.85,5.87],P=0.0002);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OR=7.35,95%CI[4.18,12.95],P<0.00001);提高乳腺癌患者KPS评分(MD=9.19,95%CI[7.47,10.91],P<0.00001);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OR=2.14,95%CI[1.42,3.23],P=0.0003);提高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CD3^(+)(MD=3.04,95%CI[-3.09,9.16],P=0.33),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骨髓抑制(OR=0.37,95%CI[0.22,0.63],P=0.00003);减轻胃肠道反应(OR=0.47,95%CI[0.25,0.90],P=0.02);降低复发率(OR=0.46,95%CI[0.25,0.86],P=0.01)。但对于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中CD8^(+)(MD=-2.48,95%CI[-5.38,0.42],P=0.09)方面。本研究表明,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并不能提高免疫指标CD8^(+)。结论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T淋巴亚群(CD3^(+)、CD4^(+)、CD4^(+)/CD8^(+)、NK)、生存质量、KPS评分和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复发率。但对于免疫指标CD8^(+)T细胞,本研究显示证据不足,这与当前研究结果一致,需更规范的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以探讨槐耳颗粒对CD8^(+)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颗粒 乳腺癌 术后 化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冬凌草抗癌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欧阳思露 杨柱 +4 位作者 龙奉玺 罗莉 吴群 杨静 唐东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195,I0058,I0059,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凌草抗癌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及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GeNET)筛选出与癌症相关的疾病靶点,并经过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标准化;通过BATMAN-TCM数据库、TCM-ID数...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凌草抗癌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及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GeNET)筛选出与癌症相关的疾病靶点,并经过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标准化;通过BATMAN-TCM数据库、TCM-ID数据库、中国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库并结合文献查找出冬凌草的成分,同时将这些成分按照类药五原则(Lipinski规则)筛选出有效成分,再通过PubChem数据库,Chemmapper数据库,PharmMapper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收集冬凌草靶点并经过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冬凌草治疗癌症的靶点相互作用的网络。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关系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参数分析,并利用DAVID 6.8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imageGP工具绘制GO和KEGG气泡图。结果筛选出30个冬凌草抗癌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265个,最终得到与癌症相关靶点5个及活性成分22个,冬凌草中重要的抗癌成分分别是α-柠檬烯、β-蒎烯、D-柠檬烯及甲基异茜草素,且是通过调控雌激素受体1(ESR1)、雄激素受体(AR)、白细胞介素1β(IL1B)、羟基类固醇17-β脱氢酶1(HSD17B1)等关键疾病靶点起到抗癌的效果,并通过参与癌症通路、癌症蛋白聚糖通路、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前列腺癌、FoxO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癌症微小核糖核酸表达、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通路发挥抗癌作用。结论冬凌草中多种化学成分可以从多个靶点、多条途径治疗癌症,为清热解毒药物在治疗癌症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 网络药理学 癌症 靶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苗族特色医疗技法在癌因性疲乏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婷 杨柱 +4 位作者 龙奉玺 罗莉 王佳 伍谨林 唐东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4-66,共3页
苗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特有的医疗技法正是其精髓所在。癌因性疲乏是一种癌症患者最为常见、容易忽视、反复存在的伴随症状,干扰生理机能、心理状况、社会行为的长期主观疲倦感。本文旨在通过苗医理论分析癌症相关... 苗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特有的医疗技法正是其精髓所在。癌因性疲乏是一种癌症患者最为常见、容易忽视、反复存在的伴随症状,干扰生理机能、心理状况、社会行为的长期主观疲倦感。本文旨在通过苗医理论分析癌症相关性疲劳的疾病特点,指导苗医特色疗法对癌因性疲乏的诊断及治疗,期望拓展苗族医药在肿瘤疾病中的防治应用,同时推动民族医学发展和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医 医疗技法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