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风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要点 被引量:1
1
作者 贺瑶 谭伟 曹双和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1期89-91,共3页
风力发电将是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之一,至2025年贵州省风电装机将达到1080万kW。贵州省位于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中心地带,全境均属于水土流失中度敏感以上区域,风电项目的建设会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设... 风力发电将是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之一,至2025年贵州省风电装机将达到1080万kW。贵州省位于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中心地带,全境均属于水土流失中度敏感以上区域,风电项目的建设会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设计植被措施、截排水工程、拦挡工程时,标准应提高1级。结合相关规范、主体工程设计、项目区地质地理条件及水土流失状况,确定贵州风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并明确各措施施工要点,以减弱工程施工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风电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措施设计 风电工程 喀斯特地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异常事件智能远程应急处置研究
2
作者 宋万礼 夏安宇 +3 位作者 邓亚军 王迪 朱莎 王兆礼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6,共10页
水电站异常事件的高效应急处置对保障电站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工查阅和分析的传统方式无法快速精准地实施应急响应。为此,以贵州省清溪水电站为例,构建了适用于水电站异常事件智能应急处置的知识图谱。首先,基于清溪水电站的调... 水电站异常事件的高效应急处置对保障电站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工查阅和分析的传统方式无法快速精准地实施应急响应。为此,以贵州省清溪水电站为例,构建了适用于水电站异常事件智能应急处置的知识图谱。首先,基于清溪水电站的调度规程文本和应急处置预案,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知识图谱,自顶向下定义知识图谱架构,创建模式层,并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和正则表达式自底向上从数据文本中抽取实体,构建数据层。然后,基于Word2Vec模型实现共指消解。最后,采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知识图谱,实现异常事件的智能匹配,并提供可视化应急处置流程建议。结果表明,基于知识图谱的异常事件智能应急处置平均响应时间在1.0 s以内,异常识别准确率达92.5%。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水电站异常事件处理效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对水电站智能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异常事件 知识图谱 应急处置 清溪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的智能化演进:从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到混合智能
3
作者 张俊勃 肖祥辉 +4 位作者 马煜 彭颖 周青媛 李瑞 何康杰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9,共20页
面对“双高”运行态势,传统模型驱动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方法逐渐暴露出效率与适应性不足的局限。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在速度与精度方面的优势,正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聚焦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再到知识... 面对“双高”运行态势,传统模型驱动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方法逐渐暴露出效率与适应性不足的局限。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在速度与精度方面的优势,正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聚焦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再到知识-数据融合驱动形成混合智能的发展路径。首先梳理了典型稳定分析任务的技术需求,并回顾了传统模型驱动方法;随后总结了人工智能方法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成果,分析其优势与不足;进一步探讨了融合电力系统知识与机理的信息驱动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双高”背景下的电力系统特征,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知识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激光点云的分割及安全检测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时磊 虢韬 +4 位作者 彭赤 石书山 杨立 任曦 胡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1-346,共6页
为了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安全检测分析,基于机载激光雷达(LiDAR)电力走廊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方法(DBSCAN)的电力线激光点云单条分割提取算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输电走廊中单条电力线的快速分割提取。首先对电力线点云在x-... 为了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安全检测分析,基于机载激光雷达(LiDAR)电力走廊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方法(DBSCAN)的电力线激光点云单条分割提取算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输电走廊中单条电力线的快速分割提取。首先对电力线点云在x-O-y平面上投影,对投影后的激光点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其次通过计算输电走廊长度,采用经验参量进行电力线点云分段;再次对分段点云在投影平面内进行DBSCAN聚类;最后将分段聚类结果类别归一化,得到单条电力线激光点云数据。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在只需经验参量分段宽度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对电力线激光点云进行分割提取,并根据分割结果进行电力线与电力走廊地物距离计算,判断危险点类型及距离。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提取与测量精度,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电力线安全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电力线 激光点云 安全检测 机载激光雷达 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石厂土地复垦方案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某砂石厂为例
5
作者 程梦云 黄冰凌 刘国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234-234,239,共2页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骨料砂石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全国各个地区砂石厂占该地区矿厂的60%以上,随之带来的土地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砂石厂的土地复垦显得尤为重要。砂石厂土地复垦应遵循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统一规划、统...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骨料砂石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全国各个地区砂石厂占该地区矿厂的60%以上,随之带来的土地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砂石厂的土地复垦显得尤为重要。砂石厂土地复垦应遵循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的原则,以增加矿区的土壤复垦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石厂 土地复垦 贵州修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突出煤层微孔结构及对瓦斯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希建 薛海腾 +3 位作者 陈刘瑜 沈仲辉 徐明智 许石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7-74,共8页
煤层瓦斯流动规律与煤的孔隙结构密切相关。为揭示贵州地区突出煤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其瓦斯流动特性的影响,以贵州地区6个典型矿井突出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压容量法测试了6个煤样的吸附能力。同时,根据高压压汞试验,利用分形方法... 煤层瓦斯流动规律与煤的孔隙结构密切相关。为揭示贵州地区突出煤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其瓦斯流动特性的影响,以贵州地区6个典型矿井突出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压容量法测试了6个煤样的吸附能力。同时,根据高压压汞试验,利用分形方法获得煤样分形维数,并分析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其与煤质参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多尺度孔隙中瓦斯流动规律,分析吸附作用对瓦斯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突出煤层以微孔为主,微孔为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的主要贡献者。同一煤样微孔分形维数D1、小孔分形维数D2和中孔分形维数D3依次增大,且分形特征明显。D1和综合分形维数Dk与水分呈负相关,挥发分与D2、D3呈负相关,灰分和D3呈负相关。突出煤层中瓦斯扩散模式主要为Knudsen型和过渡型。在Knudsen扩散区和过渡扩散区,渗透率受温度和压力影响较小;Fick扩散区,在相同努森数Kn和温度条件下,渗透率随压力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增高而降低;压力越高,孔径越小,渗透率受吸附作用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煤层 瓦斯吸附 孔隙结构 煤层渗透率 煤层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证-碳交易和热电灵活输出的HIES优化调度
7
作者 樊帅志 张靖 +3 位作者 严儒井 何宇 刘影 叶永春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6,共11页
为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与经济性,充分挖掘灵活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绿证-碳交易和热电灵活输出的含氢综合能源系统(hydrogen-containing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HIES)。首先,将传统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耦合有机... 为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与经济性,充分挖掘灵活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绿证-碳交易和热电灵活输出的含氢综合能源系统(hydrogen-containing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HIES)。首先,将传统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耦合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与电锅炉(electric boiler,EB)灵活运行,使燃气轮机(gas turbine,GT)产生的电力可以同时供应给电力网络和EB,其释放的热能则可以同时用于ORC和EB,以此缓解热电耦合限制。其次,融合绿证交易和阶梯式碳交易构建绿证-碳交易模型,以降低系统的碳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同时分析绿证单价和可再生能源配额系数对于系统优化调度的影响。然后,将电解槽、氢燃料电池等纳入模型中,充分考虑氢能的多元化利用,提升系统的低碳性。最后,以系统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构建日前优化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提高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同时降低系统碳排放和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证交易 碳交易 热电灵活响应 氢能利用 低碳经济调度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冰区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仿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庆 任洁 +3 位作者 李至峪 王幼男 黄河 王楠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6,共8页
随着输配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和覆盖范围的扩大,电磁环境与线路覆冰问题日益突出,而目前对于覆冰条件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特性关注较少。为此文中使用SES-Enviro Plus软件,针对重冰区220 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仿真计算。... 随着输配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和覆盖范围的扩大,电磁环境与线路覆冰问题日益突出,而目前对于覆冰条件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特性关注较少。为此文中使用SES-Enviro Plus软件,针对重冰区220 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改变相间距离、分裂根数、子导线外径、分裂间距、导线高度,研究了不同参数对电磁环境的影响,并对比了有/无覆冰时的电磁环境差异。仿真结果表明:在文中所取参数区间内,仅有电场强度超出限值;导线覆冰会使线路周围电磁环境恶化,但不改变线路参数对电磁环境的作用规律。针对重冰区220 kV同塔双回线路设计,笔者从电磁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该研究结果对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并能提供一定的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境 同塔双回 覆冰 电场强度 SE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空塌陷区地表变形模型的输电杆塔承载力性能分析
9
作者 吴建蓉 张啟黎 +2 位作者 刘丹丹 汪大海 王骏骐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0,共9页
位于采空塌陷区的输电线路,在地表变形作用下杆塔基础易出现沉降和偏移,造成杆塔结构的破坏,严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为研究塌陷区内杆塔结构的抗地表变形的安全性能,将采空塌陷区地表三维空间变形分布的理论模型与杆塔结构的精细化有限... 位于采空塌陷区的输电线路,在地表变形作用下杆塔基础易出现沉降和偏移,造成杆塔结构的破坏,严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为研究塌陷区内杆塔结构的抗地表变形的安全性能,将采空塌陷区地表三维空间变形分布的理论模型与杆塔结构的精细化有限元力学模型结合,通过非线性承载力性能分析,考察某500 kV输电塔在地表变形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分析杆塔临界倾斜度和基础变形率限值。研究发现:①采空塌陷区内杆塔的危险工况以三向复合位移工况为主;②单支座位移工况下杆塔破坏时的杆塔倾斜度、基础变形率限值远小于其他工况,为最不利工况;③采用杆塔的倾斜量作为监测指标,将偏于保守的评估杆塔的安全状态。研究为采空塌陷区输电杆塔结构的设计以及安全监测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塌陷区 地表变形 输电杆塔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平面坐标系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研究——以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平面坐标相互转换为例 被引量:56
10
作者 何林 柳林涛 +1 位作者 许超钤 梁星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1,共6页
针对我国在国土测图、城市规划、工程设计等众多领域中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等多种平面坐标系长期并存的现状,根据坐标系建立的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针对我国在国土测图、城市规划、工程设计等众多领域中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等多种平面坐标系长期并存的现状,根据坐标系建立的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等平面坐标系之间进行坐标转换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常见的问题及其对转换结果的影响。结果证明,该模型进行平面坐标转换时控制点内符合精度优于1 mm,可满足常见的各种工程应用需求;椭球参数对转换结果的影响在x方向可达42.346 m,在y方向可达4.981 m,故须选择正确的椭球;大地高对转换结果的影响在微米级,故可以忽略该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系转换 1954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平面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中波场分离算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石磊 张大洲 +2 位作者 李明智 熊章强 杨建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6-512,528,共8页
垂直轴对称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在每一步波场外推过程中都需要对纵、横波进行分离,以获得各自独立的qP波、qSV波成像剖面,因此纵、横波的分离效果决定了最终成像剖面的质量。本文针对纵横波波场分离过程中最为关键... 垂直轴对称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在每一步波场外推过程中都需要对纵、横波进行分离,以获得各自独立的qP波、qSV波成像剖面,因此纵、横波的分离效果决定了最终成像剖面的质量。本文针对纵横波波场分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分离算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VTI介质中基于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波场外推过程中qP波、qSV波分离算法及波场分离算子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VTI介质波场分离算子的中间部分取决于算子的阶数,两侧部分则体现了VTI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波场分离算子 权重系数 算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埋地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仿真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楠 张龙 +3 位作者 时云洪 来瑞 黄河 谢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4-129,共6页
中国电力与油气输送网络发展迅速,为了研究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埋地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针对金中直流工程与中缅油气管道进行建模仿真。基于工程设备参数与走廊规划,利用CDEGS软件建立了直流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管道平行和交叉的仿真模... 中国电力与油气输送网络发展迅速,为了研究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埋地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针对金中直流工程与中缅油气管道进行建模仿真。基于工程设备参数与走廊规划,利用CDEGS软件建立了直流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管道平行和交叉的仿真模型。针对直流线路正常运行、单极接地故障、雷击杆塔3种工况,仿真研究了平行和交叉段管道金属电压及管道防腐层电压分布。结果表明,所选超高压直流线路在各工况下对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均符合限值要求。该研究结果对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埋地油气管道共走廊时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并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影响 直流输电线路 油气管道 共用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中直流输电工程对中缅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程建奎 王楠 +4 位作者 彭澎 孔静 黄河 王亚运 谢庆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44,共7页
金中直流输电工程是南方电网十二五期间重大西电东送项目,该工程与中缅油气管道存在多处平行接近和交叉跨越的现象。为缓解这种情况所带来的电磁环境问题,本文针对金中直流工程对中缅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进行仿真研究。利用CDEGS软件建... 金中直流输电工程是南方电网十二五期间重大西电东送项目,该工程与中缅油气管道存在多处平行接近和交叉跨越的现象。为缓解这种情况所带来的电磁环境问题,本文针对金中直流工程对中缅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进行仿真研究。利用CDEGS软件建立了金中直流工程与中缅油气管道2处平行和交叉模型,仿真研究了直流线路正常运行、单极接地故障、雷击线路时各跨越处管道金属电压及管道防腐层电压分布。通过仿真结果与相关限值的比较,定量评估了直流线路对油气管道的电磁影响程度,并对不符合限值的跨越点处的杆塔位置设计提出了建议。本研究结果对金中直流输电工程和中缅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并可为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管道共走廊时的设计提供一定工程指导和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油气管道 交叉跨越 电磁影响 CDEG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冬季电线积冰及其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陈百炼 吴战平 +1 位作者 张艳梅 曹双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5-363,共9页
利用气象部门长期电线积冰观测和电力部门线路覆冰调查资料,对贵州冬季电线积冰的分布、类型特征与气象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贵州电线积冰的形成机理和天气成因,主要结论:(1)贵州电线积冰的类型复杂多样,除具有雨凇、雾凇、雪... 利用气象部门长期电线积冰观测和电力部门线路覆冰调查资料,对贵州冬季电线积冰的分布、类型特征与气象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贵州电线积冰的形成机理和天气成因,主要结论:(1)贵州电线积冰的类型复杂多样,除具有雨凇、雾凇、雪凇(湿雪)三种基本类型外,还有雨雾混合凇、雨雪混合凇(雪凝)两种混合冻结类型;贵州电线积冰以危售最大的雨凇冰为主,混合冻结在贵州省分布十分普遍,这也是造成2008年贵州电网严重冰害的重要原因;(2)持续低温阴雨的凝冻大气是贵州电线积冰总的天气成因,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冻雨但不局限于冻雨,此外还包括冻毛雨、雨夹雪、湿雪和过冷雾等多种天气现象,持续的凝冻天气过程往往有多种天气现象同时或交替出现,从而导致严重的覆冰灾害;(3)贵州电线积冰总体上属于较高环境温度下的低风速湿物理过程积冰,当地面气温持续降到0℃以下,出现降雨或浓雾是电线积冰开始与增长的关键气象条件,而最高温度上升到0℃以上是判断积冰转入消融的临界气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导线覆冰 积冰机理 天气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冰区覆冰对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延勋 朱清海 +2 位作者 肖致黔 王楠 周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4-66,71,共4页
为研究重冰区覆冰对交流输电线路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线路覆冰对弧垂的影响以及弧垂对线路参数的影响。在MATLAB环境下,对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利用线路参数计算软件仿真验证弧垂变化对线路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冰对零序参数有较大影响... 为研究重冰区覆冰对交流输电线路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线路覆冰对弧垂的影响以及弧垂对线路参数的影响。在MATLAB环境下,对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利用线路参数计算软件仿真验证弧垂变化对线路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冰对零序参数有较大影响,实际应用中需考虑该影响因素,在覆冰较厚情况下应对零序参数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 弧垂 零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特征的电力线快速提取和重建 被引量:31
16
作者 徐梁刚 虢韬 +4 位作者 吴绍华 王坤辉 赵健 杨龙 王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为了解决电力线点云可能存在交跨线点云较难处理、绝缘子点云较难分割、现有算法模型研究不完整问题,采用了基于点云数据特征的电力线快速提取和重建方法,首先通过输电线路体素栅格高程特征进行点云快速粗分类,然后运用随机一致性算法... 为了解决电力线点云可能存在交跨线点云较难处理、绝缘子点云较难分割、现有算法模型研究不完整问题,采用了基于点云数据特征的电力线快速提取和重建方法,首先通过输电线路体素栅格高程特征进行点云快速粗分类,然后运用随机一致性算法进行点云快速精化,采用顾及交跨线的滤波算法高效准确提取电力线点云,针对电力线局部线性模型分割出绝缘子,最后采用局部加权质心的方式提取电力线关键点,实现电力线的快速重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电力线提取与重建综合准确率95.3%,总体耗时2.5s以内,验证了算法的快速性、准确性和鲁棒性。这一结果对电力线点云提取和重建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电力线提取 霍夫变换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的电力线悬挂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史洪云 虢韬 +4 位作者 王迪 王时春 赵健 刘欣 龙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370,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电力线悬挂点定位方法鲁棒性低、定位不精确的问题,采用基于激光点云的结合局部3维重建与迭代搜索的方法对电力线悬挂点定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电力线点云空间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推导电力线空间约束条件,以此作为生长准则进... 为了解决目前电力线悬挂点定位方法鲁棒性低、定位不精确的问题,采用基于激光点云的结合局部3维重建与迭代搜索的方法对电力线悬挂点定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电力线点云空间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推导电力线空间约束条件,以此作为生长准则进行基于空间约束的区域生长,实现跨越多档的单根电力线分割;然后,对杆塔点云聚类提取杆塔中心点,以杆塔中心点连线的角平分线为基准划定每档电力线的空间分割平面;之后,对各分割平面附近电力线点云进行空间多项式局部3维重建;最后,结合分割平面迭代搜索计算重建电力线的交点,实现电力线悬挂点空间位置定位。结果表明,对于3种电压等级线路点云及2种数据质量点云,电力线悬挂点定位平均偏差均在0.09m以内,最小偏差为0.03m。该方法鲁棒性高,可以精确地实现各电压等级及各质量点云数据中的电力线悬挂点定位,为后续基于悬挂点的电力线模拟工况安全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电力线悬挂点 空间约束 区域生长 空间分割平面 局部3维重建 迭代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G传感器在物联网高压输电设备健康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飞 崔健 杨建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86-92,共7页
简述了高压输电设备健康监测方法,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关键应用技术,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FBG传感器输电铁塔在线监测系统组成结构,阐述了FBG传感器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能力强和防雷击等特点。分析了FBG传感器的性能和测量... 简述了高压输电设备健康监测方法,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关键应用技术,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FBG传感器输电铁塔在线监测系统组成结构,阐述了FBG传感器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能力强和防雷击等特点。分析了FBG传感器的性能和测量原理,提出了铁塔主材应变、横担所受垂直向下的力G和电缆提供的水平张力FT与FBG传感器中心波长位移量的关系,阐述了时序融合算法并分析了监测数据异常值的剔除方法。通过某地区输电铁塔的监测结果样本,分析了FBG传感器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得出了根据安装在输电铁塔主材上FBG传感器的应变,可以实现主材变形情况的实时监测,结合时序融合算法对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应变与输电铁塔倾角的关系可实现铁塔运行状况和稳定性的评价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FBG传感器 高压输电设备 在线监测 时序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电力监控系统的改进页面交换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虢韬 杨洋 +1 位作者 杨恒 沈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了解决电力监控系统信息高效交互和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久未使用页面交换算法.通过对不同电力监测终端节点需要传送的信息进行事件建模,总结不同场景的页面交换特点,得到能够反应监测节点对不同事件场景的概率模型.通过设... 为了解决电力监控系统信息高效交互和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久未使用页面交换算法.通过对不同电力监测终端节点需要传送的信息进行事件建模,总结不同场景的页面交换特点,得到能够反应监测节点对不同事件场景的概率模型.通过设定具体的场景阈值,结合对应的概率模型和最久未使用页面交换算法制定新的页面交换策略,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运行效能和稳定性.结果证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比同类其他算法提高至少10%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监控系统 页面交换算法 概率模型 阈值 事件 最久未使用算法 监测节点 信息高效交互和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导线覆冰的类型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彭赤 罗洪 +2 位作者 黄欢 曹双和 陈百炼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9,共6页
综合利用气象站导线积冰观测资料和电力部门线路覆冰调查资料,全面分析了贵州导线覆冰的类型和分布特征。贵州导线覆冰类型包括雨凇、雾凇、湿雪和多种混合冻结类型,混合冻结类型比例高于单一类型覆冰;雨凇和湿雪的混合冻结雪凝在全省... 综合利用气象站导线积冰观测资料和电力部门线路覆冰调查资料,全面分析了贵州导线覆冰的类型和分布特征。贵州导线覆冰类型包括雨凇、雾凇、湿雪和多种混合冻结类型,混合冻结类型比例高于单一类型覆冰;雨凇和湿雪的混合冻结雪凝在全省较为普遍,出现比例不亚于雨凇;贵州冰冻灾害多年常态分布总体上呈西部多东部少、中部多南北少的特征,但各地覆冰类型随海拔高度与地形环境变化较大;由于贵州中、东部地区覆冰以危害极大的雨凇、雪凝为主,故极端情况下覆冰强度要大于西部冰冻高发区,这也是2008年特大冰灾中东部地区受灾更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覆冰 覆冰类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