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教师形象塑造的典型特征与策展路径
1
作者 张翔 黄诗宇 余应鸿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3,共8页
教育家精神作为引领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集中体现在教师的精神风貌和行为实践之中。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在行动上践行教育家精神,还需在形象上塑造和传播教育家画像。基于传播学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所高... 教育家精神作为引领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集中体现在教师的精神风貌和行为实践之中。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在行动上践行教育家精神,还需在形象上塑造和传播教育家画像。基于传播学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所高校的288篇有关教师形象的微信公众号推文进行分析发现,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对教师形象塑造表现出多集中在男性工科教授这一特定群体、注重凸显其科学家形象、叙述视角不够多元、简化了教师专业形象的立体化呈现等典型特征。整体而言,新媒体平台一方面有助于打破公众媒介的话语垄断,通过新的符号生产实现高校教师形象的合法性书写和意义塑造;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教者”本色与“学者”特色出现错位,弱化了高校教师“教者”形象。因此,高校在应用新媒体平台型塑教师形象时,一要坚持“教育家精神”指引,系统打造高校教师立体而鲜活的“教者”形象;二要优化高校教师形象塑造途径,全面型塑高校教师群体画像;三要增强高校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有效提升高校教师形象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画像 教师形象 教师队伍建设 新媒体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区参与型教师教育项目研究——以鲍尔州立大学为例
2
作者 戴伟芬 汪燕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1,113,共8页
将社区知识纳入教师教育项目并实现大学、学校(中小学、早教中心,下同)、社区的知识权力均等化,是培养职前教师积极回应多元化学生群体的一种有效路径。美国鲍尔州立大学的社区参与型教师教育项目在“教师教育中谁的知识重要”“培养何... 将社区知识纳入教师教育项目并实现大学、学校(中小学、早教中心,下同)、社区的知识权力均等化,是培养职前教师积极回应多元化学生群体的一种有效路径。美国鲍尔州立大学的社区参与型教师教育项目在“教师教育中谁的知识重要”“培养何种教师”及“如何培养教师”的问题上,实现了基本理念的突破。该项目通过大学、学校、社区的密切合作,大学课程、学校实习、社区学习的互动,批判性服务学习的开展,职前教师的持续反思及文化回应性教学宣言的确立等方式,培养出具有文化回应性和社会正义倾向的职前教师,同时推进了社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社区参与 教师教育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构建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建议
3
作者 汪燕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3,共15页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已日趋普遍并深刻形塑着教育教学,教师亟需转变角色并具备AI素养,以合理利用AI并规避其风险。基于对国际范围内11个教师AI素养框架的深入比较发现,其在构建方式上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框架推衍法及实证调研法;在内容...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已日趋普遍并深刻形塑着教育教学,教师亟需转变角色并具备AI素养,以合理利用AI并规避其风险。基于对国际范围内11个教师AI素养框架的深入比较发现,其在构建方式上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框架推衍法及实证调研法;在内容类型上分为知识构成型、特定素养型及综合素养型;在结构类型上分为水平式和进阶式;其核心要素则包含AI意识、AI伦理、AI基础知识与技能、AI教育应用、AI赋能学习者及AI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借鉴上述国际经验,我国可融合理论依据和实证证据来构建教师AI素养框架、兼顾框架的普适性与针对性并充分论证框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教师人工智能素养 框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融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戴伟芬 汪燕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71,共6页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需突破仅依靠单一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技术融入”路径下,通过确立“技术融入”愿景并逐步推进改革、构建“技术融入”路径的三大支柱、提升教...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需突破仅依靠单一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技术融入”路径下,通过确立“技术融入”愿景并逐步推进改革、构建“技术融入”路径的三大支柱、提升教师教育者的技术整合能力、促进改革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鉴,从促进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观念变革、构建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探索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双师制”、研制引领师资培训的教师教育者技术能力标准等四个方面入手,优化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职前教师 信息化教学 技术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政策执行力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5
作者 彭敏 施贵菊 杜尚荣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9-24,共6页
教师政策执行力是落实教育相关政策的关键,对于提高教育政策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政策执行力是指教师在落实教育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的过程中,有效结合教育实际,主动内化政策思想、目标、内容,并将其转化为有效行动的综合能力。教师... 教师政策执行力是落实教育相关政策的关键,对于提高教育政策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政策执行力是指教师在落实教育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的过程中,有效结合教育实际,主动内化政策思想、目标、内容,并将其转化为有效行动的综合能力。教师政策执行力表现出强制性与自觉性相统一、动态性与整体性相统一、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统一、实效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等特征,其具有联结教育政策与实践、引导教育实践发展方向、整合教育政策执行资源、平衡各类教育关系和反促教育政策革新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教师政策执行力 执行力特征 政策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的教学定力及其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施贵菊 余萍 杜尚荣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2,共6页
教师教学定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控制自己欲望和行为的能力。教师教学定力具有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内在坚守与外抗干扰相统一、理性思考与智慧实践相统一等特征,教师教学定力类型主要有二元式类型、三元式类型和四元式类型。... 教师教学定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控制自己欲望和行为的能力。教师教学定力具有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内在坚守与外抗干扰相统一、理性思考与智慧实践相统一等特征,教师教学定力类型主要有二元式类型、三元式类型和四元式类型。教师教学定力的形成逻辑可通过关键因素、基本结构、形成机理等方面的分析得以呈现,其实现策略主要有教师的自我约束、师生间的协商、相关制度的规训、舆论的合理导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学定力 教学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师有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纵向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红 王凤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5,共6页
采用追踪研究对650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堂参与度以及其数学教师有效教学风格进行了历时5个月的3次调查,通过构建纵向中介模型考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有效教学风格和课堂参与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T2的学业自我... 采用追踪研究对650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堂参与度以及其数学教师有效教学风格进行了历时5个月的3次调查,通过构建纵向中介模型考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有效教学风格和课堂参与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T2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T1的3种有效教学风格(即幽默活跃型、严谨逻辑型、关爱分享型)和T3的课堂参与度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即数学教师有效教学风格(幽默活跃型、严谨逻辑型和关爱分享型)可以通过影响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其课堂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风格 学业自我效能感 课堂参与度 纵向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6
8
作者 冉源懋 赵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9-14,共6页
通过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近20年中国知网有关生命教育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包括:生命教育的内涵研究、生命教育的对象研究、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生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和生命教育研究的反思性研究等。... 通过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近20年中国知网有关生命教育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包括:生命教育的内涵研究、生命教育的对象研究、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生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和生命教育研究的反思性研究等。同时,将生命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未来,生命教育研究将会从内容主题和方法两个领域深化,推进生命教育实施成效评价的多元化,拓展生命教育的对象范围,形成生命教育新的实践模式,加强生命教育知识的共享系统,构建“范围广、联系紧”的生命教育科研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研究 生命教育 生命价值 可视化分析 生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团教育: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新途径 被引量:15
9
作者 冉源懋 孙庆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7-10,共4页
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与学生在校时间相对缩短这一矛盾,使得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成为一种刚需。在我国,受历史、观念和制度等外部因素和总体设计缺陷、保障制度乏力等内部因素影响,课后服务体系在义务教育学校中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很... 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与学生在校时间相对缩短这一矛盾,使得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成为一种刚需。在我国,受历史、观念和制度等外部因素和总体设计缺陷、保障制度乏力等内部因素影响,课后服务体系在义务教育学校中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作为课后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团组织及其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途径包括建立长效的社团资金保障制度、优化社团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和促进社团与家庭的有效结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教育 义务教育学校 课后服务 学校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景观的银幕空间符码与人物塑造研究
10
作者 刘坤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69-72,共4页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时期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也要讲好各地的本土故事。影视艺术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视觉文化,以其直观的形象表达成为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民族形象的重要艺术方式。因为“如今‘主流话语’是视...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时期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也要讲好各地的本土故事。影视艺术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视觉文化,以其直观的形象表达成为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民族形象的重要艺术方式。因为“如今‘主流话语’是视觉,音响和画面(尤其是后者)构成了美学,指导着观众”“当代文化已经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1]贵州区域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传统、民族仪式、民族精神等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贵州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极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文化 视觉文化 人文景观 主流话语 影视艺术 形象表达 电影创作 讲好中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国际传播探究
11
作者 刘坤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9-75,共7页
当前,中国倡导并大力建设“一带一路”,提升与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全球各国的交流合作必然要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影视艺术等文化形式被寄予厚望,但在进行国际传播时面临着海外受... 当前,中国倡导并大力建设“一带一路”,提升与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全球各国的交流合作必然要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影视艺术等文化形式被寄予厚望,但在进行国际传播时面临着海外受众认知不够、影片叙事策略欠妥及传播策略错位等困境。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近年来在国内外口碑、票房等方面受到认可的六部新主流电影进行分析、探讨,尝试探索解决国际传播困境的可行思路,积极破解影视传播的“文化折扣”现象。研究认为,面对全球电影市场新格局、传播渠道数字化新变革,新主流影片应恰当构建影片的跨国叙事场景,架通人类共通的精神情感桥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主流电影 国际传播 叙事场景 叙事母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数据的城市湿地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以贵阳花溪为例
12
作者 杨鹏 罗充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城市湿地公园的游憩适宜性评价分析,是促进游憩者与公园良性互动,以及公园今后优化设计,运行管理的有利推手,反映了公园满足游客游憩的适宜程度;反之,评价结果也为公园发展建设提供了有效反馈与优化方向。本文以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 城市湿地公园的游憩适宜性评价分析,是促进游憩者与公园良性互动,以及公园今后优化设计,运行管理的有利推手,反映了公园满足游客游憩的适宜程度;反之,评价结果也为公园发展建设提供了有效反馈与优化方向。本文以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以游憩环境、游憩景观、游憩体验以及游憩服务与交通为4个准则层的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测量、实地调研以及资料查询多元途径获取评价指标数据,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最终评价结果为3.919分(5分制),属于优良水平,其游憩适宜性较高,适合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憩活动;同时,从各准则层进行逐一分析,并对各指标因子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数据 城市湿地公园 游憩适宜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学教学的兴趣激发与语境恢复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定坤 汪燕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9,共9页
百年文言语境的失落和西学将研究对象作为客观“知识”处理的方法论,普遍影响现代中国学术,使得古代文学教学的兴趣性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重要命题。剔除学者研究以资教学的个性化方法,考察古代文学教学兴趣激发的普遍性策略,适度的语境... 百年文言语境的失落和西学将研究对象作为客观“知识”处理的方法论,普遍影响现代中国学术,使得古代文学教学的兴趣性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重要命题。剔除学者研究以资教学的个性化方法,考察古代文学教学兴趣激发的普遍性策略,适度的语境恢复是治本之方。具体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注重创作导向从传统文学批评的本位视角切入文本,创设雅言情境以雅言和雅事熏染学生的诗意情怀,把握现实关怀以传承和践履传统士人的精神品格。适度的语境恢复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其深层内涵更指向一种“赓续文脉”的自觉担当,藉之可以激发民族语文的活力,恢复中国文学的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古代文学 兴趣激发 语境恢复 民族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嫁接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蒲希希 罗充 +3 位作者 吴洪娥 侯秋梅 周艳 杨朔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97-103,共7页
为探究月季与不同砧木嫁接的亲和性差异,筛选较合适的嫁接砧木,以4种蔷薇、2种月季为试验材料,于嫁接成活后60 d,测定叶绿素、比叶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CAT、POD、SOD、MDA、PPO共10种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砧木对植... 为探究月季与不同砧木嫁接的亲和性差异,筛选较合适的嫁接砧木,以4种蔷薇、2种月季为试验材料,于嫁接成活后60 d,测定叶绿素、比叶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CAT、POD、SOD、MDA、PPO共10种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砧木对植株叶绿素、比叶重、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CAT、POD、PPO活性都有显著影响;嫁接在适宜的砧木上能提高月季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月季抗性。2)综合各项指标显示,以紫蕾香水月季为砧木的花好月圆嫁接苗各项指标均表现优异,亲和性最好,可作为花好月圆嫁接优良砧木进行繁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砧木 嫁接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三生空间”识别及时空演变分析——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鹏宇 蒲希希 +1 位作者 杨鹏 罗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274,共12页
“三生空间”是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及国土空间保护新格局构建的重要基础,对所属区域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贵阳市花溪区为研究对象,通过ENVI对研究区1999、2003、2007、2011、2019年5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基于“三生空间”理... “三生空间”是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及国土空间保护新格局构建的重要基础,对所属区域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贵阳市花溪区为研究对象,通过ENVI对研究区1999、2003、2007、2011、2019年5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基于“三生空间”理论,运用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动态度、标准差椭圆、景观格局指数法,构建区域空间模型,探究研究区“三生空间”时空变化、梯度分布、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演变方向。结果表明,1)花溪区“三生空间”分布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差异显著,生产生活空间主要集聚于西部丘陵及中部槽谷盆地,生态空间主要散布于北部以及西南部山地;2)演变方向以“西北—东南”为主轴发生不同角度倾斜;3)低海拔和缓坡区“三生空间”类型多样、异质性强,生态空间向高海拔及高坡度区有一定扩展;4)花溪区“三生空间”整体破碎化,由单一规则型向混合复杂型转变,连通性减弱,空间异质性增强。通过分析“三生空间”景观格局内在机制,以期为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结构优化,推进“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市花溪区 喀斯特 三生空间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鹏宇 蒲希希 +2 位作者 陈静 杨鹏 罗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29-41,61,共14页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格局的变化必将对喀斯特生境产生重要影响。探究景观格局演变趋势及结构特征,对景观格局进行优化调控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贵阳市花溪区为研究对象,通过ENVI对1...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格局的变化必将对喀斯特生境产生重要影响。探究景观格局演变趋势及结构特征,对景观格局进行优化调控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贵阳市花溪区为研究对象,通过ENVI对1999、2003、2007、2011、2019年5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运用景观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标准差椭圆、主成分分析法等,分析了花溪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演变方向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99—2019年花溪区主要景观类型为耕地和林地,建设用地持续增加。2)景观类型总体上以“西北—东南”方向为主轴发生不同角度倾斜。3)1999—2019年花溪区景观斑块数量增多,景观格局由单一规则化向混合复杂型转变。4)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为因素对功能区景观格局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整体花溪区景观格局变化显著,景观异质性增强,破碎化加剧。通过分析景观格局多重机制,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景观格局结构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市花溪区 喀斯特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时空演变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化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甍源 黄真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74-77,共4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在美国、日本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九十年代初,我国学者根据这一现象,提出关于“新媒体将成为未来世界霸主”的论断[1]。此后,我国网络媒体也开始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在美国、日本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九十年代初,我国学者根据这一现象,提出关于“新媒体将成为未来世界霸主”的论断[1]。此后,我国网络媒体也开始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数字化技术为主要支撑、可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各种新的媒体形态——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数字电影等,越来越成为我国传媒的主要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报纸 新媒体时代 媒体形态 数字化技术 信息传播 数字广播 移动电视 数字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下山地乡村学校教学方式改进研究
18
作者 施贵菊 余萍 杜尚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9-52,共4页
教学方式改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主体、技术手段和实施场景是山地乡村学校教学方式改进的三个主要维度。在山地乡村学校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提升教学主体素养、回应山地本土传统、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建构课堂时空文化等策略,实现... 教学方式改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主体、技术手段和实施场景是山地乡村学校教学方式改进的三个主要维度。在山地乡村学校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提升教学主体素养、回应山地本土传统、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建构课堂时空文化等策略,实现教学方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域 山地乡村学校 教学方式改进 教学主体 技术手段 场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贵阳市花溪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鹏宇 蒲希希 罗充 《园林》 2022年第11期85-90,共6页
生态敏感性指在外界干扰下,通过区域内环境对其他生态系统所处干扰来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生态敏感性分析能为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选取贵阳市花溪区6个生态敏感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水域、归一化植被指数、土... 生态敏感性指在外界干扰下,通过区域内环境对其他生态系统所处干扰来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生态敏感性分析能为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选取贵阳市花溪区6个生态敏感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水域、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对花溪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花溪区生态敏感程度总体偏高,极高敏感至非敏感区占比分别为18.7%、32.6%、24.9%、16.3%、7.5%,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东部及北部区域生态敏感性较高,中部及东北部区域较低。通过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以期为生态景观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层次分析法 景观规划 喀斯特 贵阳市花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