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赋体演变的句式考察
被引量:
15
1
作者
易闻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1,共9页
赋起于楚辞骚体,继有大赋、骈赋、律赋、文赋之制,赋体的演变突出显示于句式的变化。楚辞及骚体以句尾“兮”字拉长语气,增强感叹,又以句中虚字接连名物、形容并形成结构复杂的散语长句,适合怨怼激发的情感抒写。汉大赋鸿篇巨制,大题苞...
赋起于楚辞骚体,继有大赋、骈赋、律赋、文赋之制,赋体的演变突出显示于句式的变化。楚辞及骚体以句尾“兮”字拉长语气,增强感叹,又以句中虚字接连名物、形容并形成结构复杂的散语长句,适合怨怼激发的情感抒写。汉大赋鸿篇巨制,大题苞览,叙物为本,主要以四言一顺的散语长句展开名物和形容的铺陈。六代骈体小赋及唐代律赋抒情体物,则以四、六及其愈趋谨严的联对结构乃至声律规范承当一物一事的细致描写,物我相融,于诗为近。宋代文赋复归散语,然与汉大赋承接诸子谈辩、排比辑事不同,而是援取唐宋“古文”作法,其较远的来源是秦汉叙议之文,句式长短不拘一格,议论为主,显示主体意识的自我执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与骚体
汉大赋
骈赋与律赋
文赋
句式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学与辞赋:不同语境的牛类名物考述
被引量:
3
2
作者
易闻晓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辞赋名物注疏总是无可避免地取用经学的训释。牛供祭祀、运输和农耕,它在中国文化的认知,起于祭祀牺牲之用,成为尊物。《说文》释“牲”为“牛完全”,又有“牷”字以专此义,或指许慎移“犧”释“牲”,其实“犧”“牷”属“牲”,“牲”...
辞赋名物注疏总是无可避免地取用经学的训释。牛供祭祀、运输和农耕,它在中国文化的认知,起于祭祀牺牲之用,成为尊物。《说文》释“牲”为“牛完全”,又有“牷”字以专此义,或指许慎移“犧”释“牲”,其实“犧”“牷”属“牲”,“牲”以大类统摄二义。汉以降牛主农耕,与土相关。牛与土的联系被引申为《易传》的思理。牛以系时属“丑”,“牛”“纽”“丑”可通转,则“牛”以“纽”“丑”音近称名。牛“能”任重“耐”劳,其生为“难”,于人为“奴”,诸字声纽亦通。牛的种类见于汉字所指,别其颜色、老幼、雄雌及其所用场合、功用,一字一物,反映汉字指物摹状的精致丰富,亦见古人博物,于牛为赡。汉大赋多见牛类名物,不是祭祀的牺牲,而是因其勇猛野性或罕见珍奇而充当铺陈的功能,显见“辞章”与祭祀语境之异。而“物”以牛属成为万类总名,“特”则引申为独一和俊杰之义,具有拟人化的普遍引申。自古迄今“牛”字组词甚多,都从牛的至尊物性以及牛与人的生活关系引申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辞赋
拟人化
牛
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赋体演变的句式考察
被引量:
15
1
作者
易闻晓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诗赋研究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赋论整理研究(19ZDA249)。
文摘
赋起于楚辞骚体,继有大赋、骈赋、律赋、文赋之制,赋体的演变突出显示于句式的变化。楚辞及骚体以句尾“兮”字拉长语气,增强感叹,又以句中虚字接连名物、形容并形成结构复杂的散语长句,适合怨怼激发的情感抒写。汉大赋鸿篇巨制,大题苞览,叙物为本,主要以四言一顺的散语长句展开名物和形容的铺陈。六代骈体小赋及唐代律赋抒情体物,则以四、六及其愈趋谨严的联对结构乃至声律规范承当一物一事的细致描写,物我相融,于诗为近。宋代文赋复归散语,然与汉大赋承接诸子谈辩、排比辑事不同,而是援取唐宋“古文”作法,其较远的来源是秦汉叙议之文,句式长短不拘一格,议论为主,显示主体意识的自我执持。
关键词
楚辞与骚体
汉大赋
骈赋与律赋
文赋
句式演变
Keywords
the Verses of Chu and Sao-style Fu
Han Da Fu
Pian Fu and Rhyme Fu
Wen Fu
sentence evolution
分类号
I207.2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学与辞赋:不同语境的牛类名物考述
被引量:
3
2
作者
易闻晓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诗赋研究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赋论整理研究”(19ZDA249)
贵州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选》赋走兽类名物汇考与研究”(17GZWT02)。
文摘
辞赋名物注疏总是无可避免地取用经学的训释。牛供祭祀、运输和农耕,它在中国文化的认知,起于祭祀牺牲之用,成为尊物。《说文》释“牲”为“牛完全”,又有“牷”字以专此义,或指许慎移“犧”释“牲”,其实“犧”“牷”属“牲”,“牲”以大类统摄二义。汉以降牛主农耕,与土相关。牛与土的联系被引申为《易传》的思理。牛以系时属“丑”,“牛”“纽”“丑”可通转,则“牛”以“纽”“丑”音近称名。牛“能”任重“耐”劳,其生为“难”,于人为“奴”,诸字声纽亦通。牛的种类见于汉字所指,别其颜色、老幼、雄雌及其所用场合、功用,一字一物,反映汉字指物摹状的精致丰富,亦见古人博物,于牛为赡。汉大赋多见牛类名物,不是祭祀的牺牲,而是因其勇猛野性或罕见珍奇而充当铺陈的功能,显见“辞章”与祭祀语境之异。而“物”以牛属成为万类总名,“特”则引申为独一和俊杰之义,具有拟人化的普遍引申。自古迄今“牛”字组词甚多,都从牛的至尊物性以及牛与人的生活关系引申而来。
关键词
经学
辞赋
拟人化
牛
名物
Keywords
Confucian Classics
Cifu
personification
the cattle
object
分类号
I22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赋体演变的句式考察
易闻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学与辞赋:不同语境的牛类名物考述
易闻晓
《齐鲁学刊》
CSSCI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