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数据出域安全的鲁棒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1
作者 张晶辉 张起嘉 +2 位作者 刘海 田有亮 李凤华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共15页
针对数据出域场景下的数据安全传输需求,给出了相应的系统模型与安全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TEE的鲁棒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基于收发双方的可信执行环境,实现了传输密钥的高效抗干扰合成。通过理论证明,所提协议中的通信消息具有机... 针对数据出域场景下的数据安全传输需求,给出了相应的系统模型与安全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TEE的鲁棒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基于收发双方的可信执行环境,实现了传输密钥的高效抗干扰合成。通过理论证明,所提协议中的通信消息具有机密性和存在性不可伪造。最后,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表明,与同类型协议相比,所提协议在安全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并且降低了通信开销与计算开销,满足基于隐私计算的多方数据安全计算模型的轻量级需求,未来可支撑在可信环境中隐私信息的按需脱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出域安全 认证密钥协商 可信执行环境 中间人攻击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滑阈值与孤立森林的大坝监测数据异常检测
2
作者 张瑜 秦学 彭浩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5,共5页
为解决孤立森林算法检测大坝异常数据时因不能识别数据间趋势性和相关性而造成数据误判的问题,提出基于平滑阈值与孤立森林的大坝监测数据异常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时序数据的趋势项,然后使用ARMA模型对提取的趋势项数据确定... 为解决孤立森林算法检测大坝异常数据时因不能识别数据间趋势性和相关性而造成数据误判的问题,提出基于平滑阈值与孤立森林的大坝监测数据异常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时序数据的趋势项,然后使用ARMA模型对提取的趋势项数据确定动态阈值区间,最后利用孤立森林算法检测出散落在阈值区间外的异常值。以贵州省毕节市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分别对大坝坝基、坝体、周边缝及面板4个部位监测数据进行检测,验证算法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孤立森林算法相比,基于平滑阈值与孤立森林的算法对压力、观测房沉降量、开合度、应力的误判率分别降低了12.2、13.4、7.1、8.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ARMA模型 孤立森林 异常检测 大坝 毕节市夹岩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信息多重加密存储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贵平 王子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0-153,共4页
在大数据的分析中,当前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存储时,主要以线性微分求解对混合加密存储方法进行优化。在对密钥进行扩展的过程中,信息链路加密存储的信息出现非线性的突变,造成加密存储的信息安全性较低。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超带宽的用... 在大数据的分析中,当前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存储时,主要以线性微分求解对混合加密存储方法进行优化。在对密钥进行扩展的过程中,信息链路加密存储的信息出现非线性的突变,造成加密存储的信息安全性较低。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超带宽的用户信息多重加密存储方法。利用混沌映射给用户信息增加反破解的保护外壳,以达到大数据分析下用户信息多重加密的目的,克服了当前方法存在的弊端,降低了加密信息存储产生的非线性突变。利用超带宽多重加密存储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多重加密存储,有效地增强了加密存储信息的抗攻击性,提高了用户信息多重加密存储的安全性,完成了对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信息多重加密存储技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信息的多重加密存储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用户信息 加密存储技术 混沌参数调制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语义和句法信息的方面情感三元组抽取
4
作者 李言博 何庆 陆顺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75-3280,共6页
方面情感三元组抽取(ASTE)是方面情感分析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子任务,目的是提取所给句子中的方面项、观点项和对应的情感极性。现有的面向ASTE任务的模型分为流水线模型和端到端模型。针对流水线模型易受到错误传播的影响,且大部分现有... 方面情感三元组抽取(ASTE)是方面情感分析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子任务,目的是提取所给句子中的方面项、观点项和对应的情感极性。现有的面向ASTE任务的模型分为流水线模型和端到端模型。针对流水线模型易受到错误传播的影响,且大部分现有端到端模型忽略了句子中丰富的句法信息问题,提出一种语义和句法增强的双通道方面情感三元组抽取模型(SSED-ASTE)。首先,使用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编码器对上下文编码;其次,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捕捉上下文语义依赖关系;再次,通过2个并行的图卷积网络(GCN)分别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和依存句法分析提取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并融合;最后,使用网格标记方案(GTS)抽取三元组。在4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与GTS-BERT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F1值分别提升了0.29、1.50、2.93和0.78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有效利用句子中隐含的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实现较准确的三元组抽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方面情感三元组抽取 依存句法分析 自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CNN和LSTM融合的超宽带NLoS/LoS识别方法研究
5
作者 郑恩让 孟鑫 +3 位作者 姜苏英 薛晶 张毅 李强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5-302,共18页
为提升超宽带(UWB)定位系统在非视距(NLoS)条件下的测距精度与定位性能,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卷积长短期记忆(LSTM)注意力网络(1DCNN-CLANet)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通道脉冲响应(CIR)的空间特征,并利用... 为提升超宽带(UWB)定位系统在非视距(NLoS)条件下的测距精度与定位性能,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卷积长短期记忆(LSTM)注意力网络(1DCNN-CLANet)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通道脉冲响应(CIR)的空间特征,并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捕捉CIR的时序特征。其次,利用CNN深度挖掘距离数据、信号振幅、最大噪声强度等额外特征。最后,引入注意力机制并构建CIR分支和额外特征分支的融合模型,实现对UWB信号的非视距/视距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复杂环境下1DCNN-CLANet的二分类和四分类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9.51%和98.47%,优于其他方案。该模型在UWB定位系统中表现出良好的非视距识别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非视距 深度学习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集中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激励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梦倩 田有亮 +1 位作者 张军鹏 赵冬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2,共14页
针对联邦学习场景下客户端选择不公平及模型训练低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励机制的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zCDP-FL)。该框架将第二价反向拍卖应用到客户端的选择策略,设计了激励机制算法(SRAI),最大化系统效益。此外,采用零集中差分隐私... 针对联邦学习场景下客户端选择不公平及模型训练低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励机制的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框架(zCDP-FL)。该框架将第二价反向拍卖应用到客户端的选择策略,设计了激励机制算法(SRAI),最大化系统效益。此外,采用零集中差分隐私,提出了隐私预算动态分配算法,实现训练过程中噪声规模的动态调整,在严格隐私计算边界的情况下提供更强的隐私保护。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证明,zCDP-FL能够有效防止隐私泄露,并提升了2.13%~3.62%模型训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零集中差分隐私 激励机制 隐私预算 动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纹理特征的辣椒早疫病潜育期高光谱图像检测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梦姣 鲍浩 张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43,共11页
目的早疫病是茄科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破坏性病害,严重时会导致作物欠收而损失严重,传统的作物病害检测方法难以在病害潜育期及时发现病害特征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通过高光谱成像仪连续监测从而获得不同感染期辣椒早... 目的早疫病是茄科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破坏性病害,严重时会导致作物欠收而损失严重,传统的作物病害检测方法难以在病害潜育期及时发现病害特征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通过高光谱成像仪连续监测从而获得不同感染期辣椒早疫病的高光谱图像,利用光谱角余弦-相关系数和切比雪夫距离确定了辣椒早疫病潜育期最早可识别时间(本实验潜育期最早可识别时间为接种后24h)。方法以辣椒早疫病潜育期病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遗传算法筛选出13个特征波长,经特征波长优化组合并结合逻辑回归模型建立基于光谱特征的作物病害潜育期病状识别模型。同时,利用局部二值模式建立基于图像纹理特征的辣椒早疫病潜育期识别模型。结果实验以120个样本进行测试,基于光谱特征的作物病害潜育期病状检测识别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均达到93%以上,基于纹理特征的作物病害潜育期病状检测识别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8.96%和100%。结论利用光谱特征或者纹理特征均可实现作物病害潜育期病状的检测识别,纹理特征相比光谱特征更显著地揭示了病害潜育期特征,有效提升了模型检测性能。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作物病害潜育期病状的监测识别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辣椒早疫病 潜育期 图谱特征 检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束外延技术可控制备Bi原子团簇的研究
8
作者 马玉麟 郭祥 丁召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4,共6页
本研究基于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Si(111)衬底表面成功制备金属Bi原子团簇.首先,分别在100℃、125℃、150℃、175℃、200℃的生长温度下,制备了大小均一、密度不同的Bi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生长温度来精细控制Bi原子团簇... 本研究基于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Si(111)衬底表面成功制备金属Bi原子团簇.首先,分别在100℃、125℃、150℃、175℃、200℃的生长温度下,制备了大小均一、密度不同的Bi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生长温度来精细控制Bi原子团簇的密度,当温度升高100℃,密度从1.05×10^(11)cm^(-2)降低至2.5×10^(7)cm^(-2),实现对团簇密度4个数量级的可控调节,并且发现Bi原子团簇密度对生长温度的依赖性符合经典成核理论.其次,分别在10 s、15 s、20 s的沉积时长下,制备了密度相同、尺寸各异的Bi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沉积时长来精细控制Bi原子团簇的尺寸:当沉积时长增加10 s,高度和直径分别从8.5 nm和65 nm增大到13.7 nm和100 nm,实现对团簇尺寸在10 nm高度、80 nm直径范围的可控调节,并且发现Bi原子团簇尺寸对沉积时长的依赖性符合晶体生长动力学.与分子束外延制备传统的Ⅲ族(Al,Ga,In)原子团簇做对比,这些结果可以为制备Ⅴ族原子团簇提供实验参考和指导,从而促进纳米级含Bi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Bi原子团簇 生长温度 沉积时长 经典成核理论 晶体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GaN中带电缺陷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9
作者 罗子江 毛淇 +3 位作者 陈志涛 李改 刘雪飞 王继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5,共9页
带电缺陷形成能与电荷转移能级对探索材料中n-type或p-type掺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本文结合二维带电缺陷校正理论,将半局域泛函电荷转移能级有效转换到杂化泛函精度,对六方二维氮化镓(Hexagonal gallium nitride,h-_(... 带电缺陷形成能与电荷转移能级对探索材料中n-type或p-type掺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本文结合二维带电缺陷校正理论,将半局域泛函电荷转移能级有效转换到杂化泛函精度,对六方二维氮化镓(Hexagonal gallium nitride,h-_(Ga)N)12种n-type和p-type带电掺杂体系结构性质、磁学性质及缺陷性质进行系统研究.n-type体系包括C_(Ga),Si_(Ga),Ge_(Ga),O_(N),S_(N),Se_(N),p-type体系包括Be_(Ga),Mg_(Ga),Ca_(Ga),C_(N),Si_(N),Ge_(N),结果表明Ge_(Ga)和Be_(Ga)分别是n-type和p-type中最稳定缺陷.n-type体系最稳定价态为0和1+价,施主离子化能分布在低于导带底~0.4到~0.6 eV能量区间,表现为深施主能级特性,会捕获p型h-GaN中空穴,影响空穴导电率;p-type体系最稳定价态为1-,0(Ge_(N)除外),1+价,受主离子化能分布在高于价带顶~1.25到2.85 eV能量区间,表现为深受主能级特性,会捕获n(p)型h-GaN中电子(空穴),影响n(p)载流子导电率.研究结果表明,二维h-GaN体系很难通过单缺陷实现n或p-type掺杂,实验上需要考虑复合缺陷实现双极型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GaN 第一性原理 带电缺陷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束外延技术可控制备Ga原子团簇的研究
10
作者 马玉麟 郭祥 丁召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4,共8页
本研究基于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技术在Si(100)衬底表面成功制备金属Ga原子团簇.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其尺寸形貌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第一组对照实验分别在940℃、970℃、1000℃的Ga源温度下制备Ga原子团簇.实验结... 本研究基于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技术在Si(100)衬底表面成功制备金属Ga原子团簇.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其尺寸形貌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第一组对照实验分别在940℃、970℃、1000℃的Ga源温度下制备Ga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Ga源温度的升高导致Ga的蒸发量增加,进而沉积在Si衬底表面的Ga原子增多,Ga原子自组装成团簇,最终表现为Ga原子团簇的高度升高.第二组对照实验分别在3 s、6 s、10 s、40 s、50 s、60 s的沉积时长下制备Ga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时长增加导致团簇的高度逐渐增加,主要由新吸附原子和竞争效应驱动.第三组对照实验分别在0 s、60 s、300 s的退火时长下制备Ga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退火时长的增加导致团簇的高度下降和团簇内的原子重新排列和分布有关.第四组对照实验分别在420℃、500℃的退火温度下制备Ga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升温至500℃退火会促进Ga原子团簇呈现有序排列,是表面原子的热运动和Ga原子团簇与Si(100)的晶格匹配度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E Ga原子团簇 Ga源温度 沉积时长 退火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璩晶磊 李少波 张成龙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针对多传感器实时测量值的可靠性难以评价从而影响数据融合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首先将所有测量值构成的集合视为辨识框架,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引入隶属度函数,设计了多传感器之间互支持度计算的... 针对多传感器实时测量值的可靠性难以评价从而影响数据融合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首先将所有测量值构成的集合视为辨识框架,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引入隶属度函数,设计了多传感器之间互支持度计算的新方法,并借鉴信任分配思想将测量值转换为相应的证据,最终通过基于冲突分配的证据组合规则得到融合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无需传感器先验信息条件下仍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模糊证据理论 组合规则 隶属度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智能辣椒采收车的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卫韦 张富贵 +2 位作者 徐曌成 陈伟 宋通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9-155,共7页
针对贵州丘陵山区非熟性集中辣椒(分批成熟辣椒)需要多次周期采摘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适合于非熟性集中辣椒采摘的小型智能辣椒采收车。介绍了小型智能辣椒采收车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对关键部件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 针对贵州丘陵山区非熟性集中辣椒(分批成熟辣椒)需要多次周期采摘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适合于非熟性集中辣椒采摘的小型智能辣椒采收车。介绍了小型智能辣椒采收车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对关键部件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对加工出来的采收车样机进行了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小型智能辣椒采收车能够实现对非熟性集中辣椒的采摘,达到减工降本、减轻劳动力的目的,有推广应用价值,同时可为后续辣椒采摘机器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非熟性集中辣椒 智能采收车 结构设计 减工降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贵州流行株gp85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汉卿 陈绍品 +8 位作者 温贵兰 汪德生 张升波 徐丽 李昌红 龚新勇 文明 周碧君 程振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29,共5页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ALV)gp85基因的特点,采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gp85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用相关生物学软件对贵州流行株gp85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二级结构、B细胞表位、保守结构域、跨...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ALV)gp85基因的特点,采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gp85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用相关生物学软件对贵州流行株gp85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二级结构、B细胞表位、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预测。测序获得921 bp长的序列,将此流行株命名为ALV-GZ-16。分析发现,流行株ALV-GZ-16的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与J亚群中国分离毒株的gp85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5%~99.9%,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J亚群中国分离毒株的同源性为96.8%~99.7%;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流行株与J亚群原型毒株处于同一分支,与贵州分离株GZN49处于同一小分支;其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和β-折叠所占比例较大;预测此蛋白存在4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区域。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贵州省禽白血病病毒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gp85蛋白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GP85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特征的知识追踪 被引量:2
14
作者 桂妍 秦学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4-108,共5页
针对现有知识追踪模型未能充分建模学习者个体学习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特征的知识追踪模型。首先,基于学习者的交互记录构建一个多维度的问题表征体系;接着,通过分析学习者的个体特性及其与问题的知识差距,实现对... 针对现有知识追踪模型未能充分建模学习者个体学习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特征的知识追踪模型。首先,基于学习者的交互记录构建一个多维度的问题表征体系;接着,通过分析学习者的个体特性及其与问题的知识差距,实现对学习收益的个性化建模;此外,考虑到学习过程中知识的遗忘现象,设计了一个遗忘门动态调整知识的遗忘程度;最后,通过融合学习收益和知识遗忘的情况更新学习者的知识状态,并利用此状态预测学习者的未来答题表现。在两个公开在线教育数据集ASSISTments2012和ASSISTments2017上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已有主流模型,该模型取得了更好的预测性能,能够更好地建模学习者的知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知识追踪 学习收益 学习遗忘 学习特征 教育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ViT的RGB-T多模态交互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波 张荣芬 刘宇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7-277,共11页
针对之前的RGB-T目标跟踪工作中,直接将可见光RGB和热红外TIR图像的特征连接在一起,或者从搜索图像中抽取候选框,对孤立的RGB和TIR候选框对进行融合,导致无法充分利用不同模态之间的互补信息,还引入了冗余背景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 针对之前的RGB-T目标跟踪工作中,直接将可见光RGB和热红外TIR图像的特征连接在一起,或者从搜索图像中抽取候选框,对孤立的RGB和TIR候选框对进行融合,导致无法充分利用不同模态之间的互补信息,还引入了冗余背景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ViT(vision Transformer)的多模态交互的RGB-T跟踪算法。使用高效多头自注意力(efficient multi-head self-attention,EMSA),加强各个注意力头部之间的信息交互;引入AdaptMLP模块,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数据,强化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设计了MHT(MLP-mixer hybrid Transformer)模块,在Transformer模块的注意力分支提取特征的同时,MLP-Mixer分支在空间和通道上对输入进行特征信息提取,将两个分支的特征进行融合;将MHT模块输出的特征信息馈送到TBSI(bridging search region interaction with template)层中,进行跨模态信息交互。在公开的大规模RGB-T数据集LasHeR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得到的精确度、归一化精度和成功率分别为66.9%、63.5%和53.5%,分别比基准算法提高了1.8、1.6和1.3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提高跟踪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T跟踪 混合多层感知机 多模态交互 模板融合 高效多头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CNN-Transformer的跨模态透明物体分割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惟兰 张荣芬 +2 位作者 刘宇红 张吉友 孙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229,共8页
透明物体具有高透明度、光泽度和特殊质地等视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边界往往模糊不清,导致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难以准确识别和分割,因此提出结合CNN-Transformer的跨模态透明物体语义分割算法CTNet。该算法采用CNN和Trans... 透明物体具有高透明度、光泽度和特殊质地等视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边界往往模糊不清,导致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难以准确识别和分割,因此提出结合CNN-Transformer的跨模态透明物体语义分割算法CTNet。该算法采用CNN和Transformer混合网络的编码-解码结构跨模态对透明物体类别和位置进行预测,CNN用于提取图像特征,Transformer用于多模态融合(multimodal fusion transformer,MFT);设计边界特征增强注意力模块(enhanced boundary attention module,EBAM),提升图像边缘分割能力;提出多尺度融合解码结构,减少模糊特征。CTNet在RGB-T-Glass数据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为3.3%,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在包含透明物体和不含透明物体的测试集上分别为90.18%和95.00%;在GDD数据集上,MAE为6.9%,IOU为87.6%。实验结果表明,CTNet利用可见光和热红外图像成功实现了对透明物体的准确分割,满足目标任务中对透明物体分割时的精确性和鲁棒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Transformer 多模态 透明物体 语义分割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早疫病高光谱图像早期判别及可视化研究
17
作者 鲍浩 黄莉 +1 位作者 张艳 庞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524,共12页
目的 番茄是世界范围内产量高、种植面积广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番茄早疫病感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破坏性强,导致番茄减产减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番茄早疫病早期病状的判别可以为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实现病害区... 目的 番茄是世界范围内产量高、种植面积广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番茄早疫病感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破坏性强,导致番茄减产减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番茄早疫病早期病状的判别可以为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实现病害区域的可视化定位,精准指导病害防治。本文使用高光谱图像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番茄早疫病早期病状的判别模型,实现了番茄早疫病早期判别和病害区域的可视化定位。方法 针对高光谱图像的噪声干扰,利用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实现高光谱图像的去噪处理;为了避免主观选择感兴趣区域造成信息表征不足的问题,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算法从背景中有效提取了番茄叶片,并以整个番茄叶片的平均光谱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算法以及标准化建立了光谱预处理的综合方法;针对预处理后的光谱,为了提高模型的判别能力,建立了基于特征波长和线性核函数SVM的番茄早疫病早期判别模型。结果 较全光谱波长建模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提高8.33%;对SVM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当参数C=1.64时,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1.67%和94.44%,较参数优化前的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提高了1.19%,而测试集准确率保持不变,有效缓解了模型欠拟合问题。结论 本文建立了番茄早疫病高光谱图像早期判别模型并实现了早期病状的可视化定位,基于特征波长和线性核函数SVM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判别番茄早疫病病害的早期病状;利用患病概率的形式对番茄早疫病早期病状进行可视化定位,可视化分析更直观地发现早期病害并采取防治措施。本研究为植物病害早期病状的判别和可视化研究提供了参考,对作物病害的监测识别和科学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机器学习 遗传算法 番茄早疫病 早期病状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无人机路径规划及其改进型人工兔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安琳 张著洪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4,共16页
针对复杂障碍物环境下无人机安全、高效飞行的路径规划问题,探讨其优化模型的设计与求解算法。模型设计中,以距离、角度、高度及飞行威胁代价为性能指标,以地域、空域障碍物为约束,建立基于权重系数法与柱坐标系的单性能指标路径规划模... 针对复杂障碍物环境下无人机安全、高效飞行的路径规划问题,探讨其优化模型的设计与求解算法。模型设计中,以距离、角度、高度及飞行威胁代价为性能指标,以地域、空域障碍物为约束,建立基于权重系数法与柱坐标系的单性能指标路径规划模型;针对人工兔优化算法存在初始种群分布不均匀、勘探能力和开采能力不平衡,以及局部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利用SPM混沌映射改善初始种群分布;借助精英个体引导策略增强局部搜索能力;利用改进型能量收缩策略平衡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一种计算复杂度由种群规模确定且能求解大规模优化问题的改进型人工兔优化算法。实验表明,已获路径规划模型的路径规划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航迹点数的增加对求解性能的影响,同时优化算法处理大规模优化问题及复杂障碍物威胁环境下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路径规划 人工兔优化 柱坐标系 大规模优化 精英个体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密SM2的H.264视频加密方案设计
19
作者 郝洋 周骅 王代强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共8页
本文针对传统视频加密系统针对大数据量加密无法兼顾实时性与安全性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M2算法视频加密方案。该方案基于国密SM2算法以及基于“xoshiro256ss”伪随机数生成器生成的轻量级流密码,使用混合加密以及伪“一次一密”保... 本文针对传统视频加密系统针对大数据量加密无法兼顾实时性与安全性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M2算法视频加密方案。该方案基于国密SM2算法以及基于“xoshiro256ss”伪随机数生成器生成的轻量级流密码,使用混合加密以及伪“一次一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该方案通过RTSP协议实现设备与流媒体服务器的数据交互,能够通过QT对视频数据进行解密播放,为视频监控加密无法同时兼顾安全性与实时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途径。经过测试,该系统对I帧加密时间为3 m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 流密码 选择性加密 混合加密 伪“一次一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具有过温指示功能的高速功率运算放大器
20
作者 冯仕豪 余德水 +1 位作者 马奎 杨发顺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1,312,共10页
基于80 V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过温指示功能的高速功率运算放大器。该设计采用源极驱动-共基放大的输入级电路结构,选用p沟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作为输入管,实现了低输入偏置电流和高转换速率。为防止输出功率晶体管... 基于80 V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了一种具有过温指示功能的高速功率运算放大器。该设计采用源极驱动-共基放大的输入级电路结构,选用p沟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作为输入管,实现了低输入偏置电流和高转换速率。为防止输出功率晶体管因过热而损坏,设计了过温指示及热关断模块,在139~164℃的温度区间内具有迟滞型热关断与过温指示功能。芯片测试结果显示,该电路的输入偏置电流为16.804 pA,输入失调电流为2.49 pA,开环电压增益为128.2 dB,转换速率为19.57 V/μs,增益带宽积为3.5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输入 功率运放 高转换速率 低失调 过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