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贞丰县金矿勘查小口径定向分支钻进技术
1
作者 宋继伟 冉飞 +2 位作者 方青 田鹏辉 张恒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7-1227,共11页
贵州省贞丰县者相二金矿勘查是贵州省重点矿产资源大精查项目之一,该金矿设计的ZK61724孔因位于某Ⅰ级水源保护区内而无法施工。为解决该问题,采用“小口径定向分支钻进技术”,从邻近的ZK61708孔内实施定向分支孔,由地下深处侧向钻进至Z... 贵州省贞丰县者相二金矿勘查是贵州省重点矿产资源大精查项目之一,该金矿设计的ZK61724孔因位于某Ⅰ级水源保护区内而无法施工。为解决该问题,采用“小口径定向分支钻进技术”,从邻近的ZK61708孔内实施定向分支孔,由地下深处侧向钻进至ZK61724孔目的层,精确命中靶区,达到勘查目的。在贵州省中硬岩地层开展小口径定向分支钻进试验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钻头选型:侧钻分支开窗阶段使用表镶金刚石钻头效果最优,增斜稳斜钻进阶段使用平底PDC钻头效果最优;(2)造斜工具弯度选择:侧钻分支开窗阶段选用1.5°~2°弯外管效果最好,增斜稳斜钻进阶段采用有线随钻测量时选用1°~1.5°弯外管效果最好,采用无线随钻测量时选用0.5°~1°弯外管效果最好;(3)使用绳索取心钻杆,安全造斜强度控制阈值为6°/30 m;(4)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仪性能稳定,有线光纤陀螺随钻测量仪减震机构有待改良完善。小口径定向分支钻进技术能促进勘查理念和方式的革新进步,从源头上落实绿色勘查少破坏的理念,有效节约钻探成本。本文阐述小口径定向钻进的技术要点,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勘查 小口径 定向分支钻进 钻头选型 螺杆度数 造斜强度 贞丰县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普克金矿区黄铁矿和方解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2
作者 刘旭 戢兴忠 +1 位作者 陈强 李源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7-990,共14页
贵州普克金矿区位于我国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泥堡大型金矿西南方向的外围区域,与泥堡金矿处于相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地层特征、构造样式基本相同,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对其开展成矿流体性质和物质来源研究,有助于理解普克矿区金的... 贵州普克金矿区位于我国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泥堡大型金矿西南方向的外围区域,与泥堡金矿处于相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地层特征、构造样式基本相同,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对其开展成矿流体性质和物质来源研究,有助于理解普克矿区金的成矿作用,并为下一步找矿勘探提供新的参考。本文在对普克金矿区地表发育的(褐铁矿化)黄铁矿-方解石脉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矿物学、方解石稀土元素以及黄铁矿电子探针与微区原位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普克金矿区内大部分方解石脉显示出与泥堡金矿床不含矿方解石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少数方解石样品显示出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期方解石稀土元素一样的中稀土元素富集和Eu正异常特征。该类方解石脉中的黄铁矿Au元素含量高出平均地壳丰度及沉积成因黄铁矿中Au的含量几个数量级,且Au在黄铁矿中以Au+离子形式存在,表明这些黄铁矿形成于金成矿期的热液环境。含金方解石出现中稀土元素富集模式和Eu正异常特征,表明金成矿流体系还原性质。由于地壳抬升剥蚀的影响,普克金矿区内中稀土元素富集、Eu正异常的方解石脉在地表的露头较少,也可能与普克金矿有利成矿地层层位(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埋深较大、能运移到现今地表层位(三叠系永宁镇组)的成矿热液相对较少有关,指示深部有较好的金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热液方解石 黄铁矿 中稀土元素富集 普克金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松桃锰矿盘信幅1∶50000矿产地质图数据库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健 袁良军 +5 位作者 谢小峰 李永胜 占朋才 谢兴友 叶飞 沈小庆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71-182,10248-10264,共29页
贵州铜仁松桃锰矿盘信幅(H49E024005)1∶50 000矿产地质图数据库是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2019–02)为标准,开展的新一代1∶50 000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系列成果之一。本次工作梳理了盘信幅调查区的岩石地... 贵州铜仁松桃锰矿盘信幅(H49E024005)1∶50 000矿产地质图数据库是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2019–02)为标准,开展的新一代1∶50 000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系列成果之一。本次工作梳理了盘信幅调查区的岩石地层层序,厘定了39个填图单元,划分了8个建造类型,重点划分了5个成因相互关联的含锰建造填图单元。该数据库为MapGIS格式,数据内容主要由地理图层、建造构造图层、矿产地图层和整饰图层等组成,并包含150个岩石化探分析数据、333个一般岩矿分析数据、90个锆石U–Pb年龄数据、6条矿产地信息、2种矿床类型。该数据库以重点突出含矿建造、控矿构造和矿化蚀变信息为特色,为锰矿资源研究、能源勘探、矿产资源规划等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整装勘查区 盘信幅 矿产地质图 数据库 矿产调查工程 铜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余庆地区层间破碎带热液型重晶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源洪 杜红毅 +3 位作者 陈军 徐石辉 胡涛 袁清松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热液型重晶石因其高品质而成为近些年的重点勘查对象。位于扬子克拉通中部的武陵-苗岭一带是我国主要的热液重晶石成矿区,已成为重要钡资源基地。近些年,在贵州黔北新发现了受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与下奥陶统桐梓组底部页岩接触部位... 热液型重晶石因其高品质而成为近些年的重点勘查对象。位于扬子克拉通中部的武陵-苗岭一带是我国主要的热液重晶石成矿区,已成为重要钡资源基地。近些年,在贵州黔北新发现了受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与下奥陶统桐梓组底部页岩接触部位控制的重晶石矿体,矿体延伸稳定,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但其特殊热液成矿机制尚未开展系统研究,制约了进一步的勘查部署工作。以贵州余庆地区热液型重晶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硫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硅(碎屑岩)-钙(白云岩)界面产生的层间破碎带及张性裂隙是该区重晶石的主要控矿构造。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围岩白云岩样品δCe呈现无异常特征(平均1.06),而重晶石样品呈明显的δCe负异常(平均0.66),揭示重晶石在氧化条件下形成。(Cu+Zn)与Sr元素协变关系和Y/Ho比值指示成矿物质可能来自寒武系富Ba的碳酸盐岩(含膏岩)地层。同样重晶石硫同位素组成(δ34SVCDT为30.94‰~41.27‰)也指示硫主要来自寒武系海相蒸发岩。综合前人研究认为,构造运动驱使盆地流体发生运移,并萃取富Ba蒸发岩地层,在层间断层(硅-钙界面)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重晶石矿床。研究成果为重晶石矿床的勘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微量元素 硫同位素 热液重晶石矿床 余庆地区 贵州 层间破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隐伏“断控型”矿体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5
作者 谭代卫 谭亲平 +8 位作者 吕晓伟 刘建中 王泽鹏 祁杰 杜王庆 张超 杨康 敬建军 张科忠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58,共17页
水银洞金矿是中国南盘江-右江成矿区最大的隐伏“层控型”卡林型金矿床。近年来随着矿山建设和开采,该矿床新发现若干赋存在下三叠统泥灰岩中的“断控型”金矿体,实现了增产增储。本次研究采集了水银洞金矿代表性“断控型”矿石及其围... 水银洞金矿是中国南盘江-右江成矿区最大的隐伏“层控型”卡林型金矿床。近年来随着矿山建设和开采,该矿床新发现若干赋存在下三叠统泥灰岩中的“断控型”金矿体,实现了增产增储。本次研究采集了水银洞金矿代表性“断控型”矿石及其围岩样品,开展了岩相学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探讨“断控型”矿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控矿模式及其区域找矿意义。研究发现矿石主要由方解石,石英、铁白云石、伊利石、黄铁矿和金红石等矿物组成,且具有高的TFe_(2)O_(3)(平均4.43%)、Cr(75.1μg/g)、Co(13.6μg/g)、Ni(31.1μg/g)和Cu(34.7μg/g)元素背景含量。成矿过程中明显带入的微量元素包括Au、As、Hg、Sb、Tl和W,富集系数分别为2703、2239、344、292、5.04和14.0(参考标准泥灰岩)。这些元素是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卡林型金矿找矿勘查的重要指示元素。结合矿体产出的地层-构造组合特征,本文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构建了水银洞金矿的构造控矿模式,提出了在具有显著能干性差异的岩石组合系统中发育的断层滑脱褶皱和传播褶皱,分别控制“层控型”和“断控型”矿体的发育,并探讨了该模式对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卡林型金矿找矿勘查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水银洞 构造 控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平桥地区含锂岩石特征及锂的赋存状态研究
6
作者 杨光龙 王林 +4 位作者 张海 叶飞 龙克树 耿齐卫 曾超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4,共11页
为确定贵州六枝特区平桥地区含锂岩系特征及锂的赋存状态,本次研究采集了贵州平桥LZK201钻孔含锂蚀变带综合样,其Li2O平均含量为0.60%,并通过X粉晶衍射、扫描电镜、光谱分析和MLA检测,对含锂岩石特征、原矿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结构构... 为确定贵州六枝特区平桥地区含锂岩系特征及锂的赋存状态,本次研究采集了贵州平桥LZK201钻孔含锂蚀变带综合样,其Li2O平均含量为0.60%,并通过X粉晶衍射、扫描电镜、光谱分析和MLA检测,对含锂岩石特征、原矿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锂的赋存状态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含锂岩石赋存于石炭系至二叠系南丹组顶部强硅化角砾岩带和弱硅化绿泥石化蚀变带,该蚀变带为一套强硅化灰岩角砾岩、绿泥石化泥灰岩、硅化钙质粘土岩等岩石组合;矿石矿物主要由锂绿泥石(22.02%)、高岭石(18.30%)、方解石(25.27%)、石英(24.25%)、黄铁矿(5.05%)组成,具蚀变残余结构、显微粒状结构和条带-层纹构造、无定向块状构造,成因类型属“蚀变泥灰岩型”;锂绿泥石是锂的主要载锂矿物,其粒度微细,与高岭石、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嵌布紧密,呈复杂连生关系。本研究为贵州平桥地区锂的富集机制和找矿方向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对该地区蚀变泥灰岩型锂矿的选冶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锂绿泥石 含锂岩石 蚀变泥灰岩型 平桥地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保护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探讨——以贵州省湄潭县为例
7
作者 侯敬丽 史文艳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7期7-12,共6页
耕地保护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贵州省湄潭县为例,结合当前耕地保护任务,通过内业数据分析、外业实地调研,系统梳理耕地保护工作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调研发现,湄潭县的耕地“非粮化”现... 耕地保护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贵州省湄潭县为例,结合当前耕地保护任务,通过内业数据分析、外业实地调研,系统梳理耕地保护工作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调研发现,湄潭县的耕地“非粮化”现象最为突出,加之耕地认定标准滞后、坡度精度偏差、优势产业吸引力和城市“虹吸效应”导致耕地面积动态波动和恢复受阻。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通过建立耕地双轨制管理体系、建立并推广大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全周期动态管控及健全多元化激励机制等优化路径,构建“制度创新—空间优化—动态管控—激励协同”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框架,形成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耕地保护新格局。该研究结果可为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现状 问题 四位一体 DEM 优化路径 贵州省湄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镇宁-紫云地区晚泥盆世硅质岩成因机制研究
8
作者 涂灵玲 高军波 +4 位作者 杨瑞东 蒋元 谢兴友 刘灵 李鑫正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5,共12页
贵州镇宁-紫云地区晚泥盆世广泛发育了一套深水相硅质岩、硅质岩-灰岩建造。本文以贵州镇宁弄染和紫云那岩两条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镇宁弄染剖面硅质岩Al_(2)O_(3)、ΣREE、(La/Yb)_N和(La/Ce)_N值相对偏低... 贵州镇宁-紫云地区晚泥盆世广泛发育了一套深水相硅质岩、硅质岩-灰岩建造。本文以贵州镇宁弄染和紫云那岩两条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镇宁弄染剖面硅质岩Al_(2)O_(3)、ΣREE、(La/Yb)_N和(La/Ce)_N值相对偏低,δEu呈现正异常,δCe为弱负异常。紫云那岩硅质岩Al_(2)O_(3)、ΣREE、(La/Yb)_N和(La/Ce)_N都相对偏高,δEu表现为正异常,δCe为弱负异常。Fe_(2)O_(3)/TiO_(2)-Al_(2)O_(3)/(Al_(2)O_(3)+Fe_(2)O_(3))和(La/Ce)_N-Al_(2)O_(3)/(Al_(2)O_(3)+Fe_(2)O_(3))图解以及其它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集中显示硅质岩形成于远洋盆地环境。V/(V+Ni)和Th/U等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指示硅质岩沉积时的水体条件为弱氧化-缺氧状态。Al-Fe-Mn和Al_(2)O_(3)/TiO_(2)-Al/(Al+Fe+Mn)图解等反映硅质岩主要为非热液成因,部分硅质岩沉积成岩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热液物质混入。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本文认为研究区硅质岩总体产于水城-紫云-南丹断裂控制裂陷盆地内,沉积水体环境为弱氧化-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沉积环境 成因 晚泥盆世 镇宁-紫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六枝平桥锂-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9
作者 刘旭阳 陈军 +7 位作者 叶霖 付勇 万大学 向震中 陈星 吴涛 杜丽娟 黄智龙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524,共13页
锂、萤石是我国战略性矿种,也是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点攻克对象。六枝平桥锂-萤石矿床属于黔西南低温成矿区,位于右江盆地北缘,区内分布众多中-大型金、锑矿床,是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锂-萤石共生成矿... 锂、萤石是我国战略性矿种,也是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点攻克对象。六枝平桥锂-萤石矿床属于黔西南低温成矿区,位于右江盆地北缘,区内分布众多中-大型金、锑矿床,是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锂-萤石共生成矿作用及其与大面积低温金、锑成矿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平桥锂-萤石矿床矿石中两期萤石流体包裹体进行的显微测温,以探讨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及与低温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萤石可分为两期:早期萤石(Fl-I)为细粒状,与地开石和锂绿泥石等黏土矿物共生;晚期萤石(Fl-II)为粗粒结构,主要呈脉状、团块状充填于裂隙及溶蚀孔洞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早期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以富气相为主,均一温度介于227~450℃(平均:341℃),盐度介于1.06%~7.86%NaCl eqv.(平均4.13%NaCl eqv.);晚期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为主,均一温度介于145~330℃(平均:237℃),盐度介于1.06%~7.45%NaCl eqv.(平均2.76%NaCl eqv.)。对比右江盆地金-锑低温成矿研究成果可知,平桥锂-萤石矿床在成矿早期(锂成矿阶段)温度明显高于右江盆地范围内金-锑成矿温度(150~300℃),其原因可能在于平桥地区处于水城−紫云−南丹深大断裂和师宗−弥勒断裂两大断裂交汇部位,具有较高的流体热力场。根据前人成矿年代学研究,该矿床形成于燕山期挤压-伸展阶段,故推测该矿床在成矿早阶段(挤压阶段),当较高温流体在深大断裂交汇部位汇聚时,富F和Li的成矿流体在经过南丹组和龙吟组不整合面时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萃取Ca形成早期萤石(Fl-Ⅰ);同时高温流体与二叠系龙吟组黏土岩发生反应形成锂绿泥石,形成锂-萤石矿体。随着区域构造从挤压向伸展转变,形成张性构造体系,大气降水混合导致温度下降,残余流体在这些张性构造空间中形成相对低温的独立萤石矿体。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平桥锂-萤石成矿作用的独特性,其锂成矿阶段较高的成矿温度揭示两断裂交汇部位的高热力场是锂成矿的主要场所,为认识区域热液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桥锂-萤石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技术在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的应用——以贵州省册亨县为例
10
作者 汤云涛 张珊珊 +1 位作者 陆世安 卢荣发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2期297-299,共3页
多源遥感技术在强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多角度、全方位、可视化的遥感成果。“5·28”特大暴雨造成贵州省册亨县内多处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所诱发的地质灾害呈现出点多、面广、突发性强、... 多源遥感技术在强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多角度、全方位、可视化的遥感成果。“5·28”特大暴雨造成贵州省册亨县内多处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所诱发的地质灾害呈现出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以贵州省册亨县为例,应用多源遥感技术协同全面排查册亨县“5·28”特大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探讨多源遥感技术协同对强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适用性,旨在为强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多源遥感技术协同 地面调查 册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长兴组典型危岩体稳定性关键问题研究
11
作者 覃红亮 赵翠 +4 位作者 朱昱桦 胡荣 吴波 黄欣欣 黄广才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8-919,共12页
长期以来,危岩体的形成机理、崩塌发生的可能性及主要诱发因素、崩落影响范围等关键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以贵州长兴组典型危岩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工程测量、岩石力学试验、数理统计、赤平投影、极限平衡法、数值模... 长期以来,危岩体的形成机理、崩塌发生的可能性及主要诱发因素、崩落影响范围等关键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以贵州长兴组典型危岩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工程测量、岩石力学试验、数理统计、赤平投影、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其形成机理、稳定性及影响范围。研究显示,该区危岩体的形成机理为长兴组硬质灰岩形成陡崖地貌,在各种综合作用力下形成裂隙,上硬下软的岩性组合在长兴组燧石灰岩底部形成凹岩腔,在地表陡崖临空面处便形成危岩体;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的结论基本吻合,3个危岩单体处于欠稳定状态,3个危岩单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危岩体崩落最大影响距离为345 m,落石影响范围约0.36 km2。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危岩体主要由岩石强度及化学成分、内外部作用力、地层岩性组合特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在人类寿命数十年的时间尺度范围内,其倾覆力矩来源于水压力,降雨为该区倾倒式崩塌最重要的诱发因素;崩落运动距离、总动能分别与落石块体体积正相关,弹跳高度与落石块体体积不相关。本研究对贵州岩溶山区类似危岩体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兴组 危岩体 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崩落影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松桃县道坨超大型锰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7
12
作者 朱祥坤 彭乾云 +7 位作者 张仁彪 安正泽 张飞飞 闫斌 李津 高兆富 覃英 潘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5-1348,共14页
本文报导了贵州省松桃县新发现的一个全隐伏的超大型锰矿床——道坨锰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矿床赋存在新元古代成冰系(南华系)大塘坡组底部的含锰碳质页岩中,主要由条带状、块状、气泡状菱锰矿矿... 本文报导了贵州省松桃县新发现的一个全隐伏的超大型锰矿床——道坨锰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矿床赋存在新元古代成冰系(南华系)大塘坡组底部的含锰碳质页岩中,主要由条带状、块状、气泡状菱锰矿矿石组成。主量元素特征为Al_2O_3、TiO_2、Fe_2O_3含量较低,中等程度的P_2O_5富集,MnO、MgO含量相对较高,Fe/Mn比值低。微量元素特征为Rb、Nb和Pb亏损,Co、Zn、Sr、Mo相对富集。稀土元素总稀土含量高、中稀土轻微富集、Ce的正异常明显为特征。道坨锰矿含锰层位中黄铁矿的δ^(34)S_(-VCDT)值异常高,并且变化范围小,所测试黄铁矿的δ^(34)S_(-VCDT)值介于56.2‰~63.3‰,平均60.8‰。新发现的道坨超大型锰矿床属于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床,其发现不仅为研究新元古代大规模成锰作用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为研究成冰系环境演化及其资源、生物效应提供了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塘坡式锰矿 道坨锰矿 新元古代 硫同位素 贵州松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锰矿区“白泥塘层”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志臣 张远国 +4 位作者 陈登 刘金海 崔忠强 胡乐宇 钟月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5-670,共6页
遵义锰矿区锰矿体底部发育一套碳泥质硅质岩建造,称为“白泥塘层”,主要由微晶石英和隐晶质玉髓组成,常含少量的碳泥质、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等。“白泥塘层”硅质岩与含锰建造呈连生关系,环绕含锰建造分布。本文通过对代表性的硅质... 遵义锰矿区锰矿体底部发育一套碳泥质硅质岩建造,称为“白泥塘层”,主要由微晶石英和隐晶质玉髓组成,常含少量的碳泥质、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等。“白泥塘层”硅质岩与含锰建造呈连生关系,环绕含锰建造分布。本文通过对代表性的硅质岩样品主量和微量-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其Si02含量范围为95.00%~98.80%,均值为96.86%,表明其属于化学成分比较纯净的硅质岩;TFeO、MnO含量相对富集,A1203、Ti02含量相对亏损,Fe/Ti、(Fe+Mn)/Ti和A1/(AI+Fe+Mn)的均值分别为83.80、93.90和O.21,与热水沉积物相似,表明其具有热水沉积特征;微量以富集As、Sb、Cd、U,而亏损Co、Ni、Ga为特征,其中U/Th平均比值为2.66,Ni/Co平均比值为1.58,表现出热水沉积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总量较低,均值为56.91×10-6,6(Eu)=0.91~1.42,Eu异常不显著,5(Ce)=0.47~1.03,大部分样品具有负Ce异常特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图略呈重稀土富集特征,与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硅质岩δ180sMow值,与热泉硅华及生物成因硅质岩比较接近。综上,“白泥塘层”硅质岩可能属于热水沉积成因,在沉积的过程中混有非化学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元素地球化学 氧同位素 遵义锰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泥堡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平 雷志远 +4 位作者 叶德书 李克庆 金华英 韦胜永 吕天权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8-85,共8页
泥堡金矿具多层含矿特征,各层金矿体均与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密切相关。根据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多方面研究认为,火山碎屑岩与大厂石英岩之间的假整合面是最主要的容矿空间;金矿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金矿的形成与峨眉山地... 泥堡金矿具多层含矿特征,各层金矿体均与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密切相关。根据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多方面研究认为,火山碎屑岩与大厂石英岩之间的假整合面是最主要的容矿空间;金矿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金矿的形成与峨眉山地幔柱残留部分在燕山期的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堡 金矿 火山碎屑岩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息烽温泉地质成因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宋小庆 段启杉 +1 位作者 孟凡涛 曹振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6-220,共5页
贵州息烽温泉富含氡、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分析息烽温泉形成的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构造地质、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等手段,对温泉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息烽温泉水源为大气降水,热源为深循环加热,循环深度约3 000m,热储温... 贵州息烽温泉富含氡、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分析息烽温泉形成的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构造地质、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等手段,对温泉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息烽温泉水源为大气降水,热源为深循环加热,循环深度约3 000m,热储温度达100℃以上。在洋水背斜北倾伏端,地热水受碎屑岩阻隔并混合浅表地下水而排出。为保障息烽温泉的可持续性,其周边磷矿勘探、开采的同时,应加强地热水的勘查和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烽温泉 地质成因 同位素 水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西南部SBT与金矿成矿动力学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建中 王泽鹏 +7 位作者 李俊海 杨成富 胡承伟 吴文明 李松涛 祁连素 王大福 徐良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17-118,共2页
1构造蚀变体(SBT) 构造蚀变体(SBT):茅口组(P2m)和龙潭组(P3l)或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之间的一套以强烈的硅化作用为显著特征的蚀变岩石组合(图1):角砾状构造发育,角砾大小悬殊,成分复杂(包含茅口组灰岩、龙潭组粉砂... 1构造蚀变体(SBT) 构造蚀变体(SBT):茅口组(P2m)和龙潭组(P3l)或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之间的一套以强烈的硅化作用为显著特征的蚀变岩石组合(图1):角砾状构造发育,角砾大小悬殊,成分复杂(包含茅口组灰岩、龙潭组粉砂岩、粘土岩、煤或峨眉山玄武岩、沉凝灰岩),厚度变化大(0-7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体 成矿动力学 地质模型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册亨县百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方策 季国松 +3 位作者 吴道远 吴治君 先开 张钟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百地金矿发现至今已20多年,断续开展了勘查工作,但没有较大突破,本文通过对近期的勘查及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总结描述了矿区基本地质、金矿化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通过构造演化分析,提出区内地质构造主要由两次主要的构造活动形成,即北... 百地金矿发现至今已20多年,断续开展了勘查工作,但没有较大突破,本文通过对近期的勘查及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总结描述了矿区基本地质、金矿化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通过构造演化分析,提出区内地质构造主要由两次主要的构造活动形成,即北东向和东西向的挤压;主要的容矿构造为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成矿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主要矿体向北西或南西侧伏,提出今后的找矿方向,对该区及相邻地区找矿及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质特征 构造演化 容矿构造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翔霖 孟昌忠 +4 位作者 冷成彪 齐有强 唐永永 张海 陈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78-790,共13页
黔西北是中国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云炉河坝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如昊星、顺达、富强和狮子洞等)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分... 黔西北是中国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云炉河坝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如昊星、顺达、富强和狮子洞等)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赋矿围岩在内的区域各时代地层中的Pb、Zn、Cu等成矿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地壳克拉克值,不可能构成铅锌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S、Pb同位素研究,推测该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基底岩石。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石和赋矿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整体上均接近海相碳酸盐岩范围,说明相关流体主要来自于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然而,矿石与围岩相比却具有相对更高的δ^(18)O值,表明成矿流体并非直接源自于赋矿地层,而更可能来自于深源流体的长距离迁移。此外,个别方解石显示较低的δ^(13)C值(-10.9‰^-8.1‰,PDB),接近沉积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范围,表明其受到了有机物脱羟基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元素地球化学 碳氧同位素 碳酸盐岩 成矿元素 深源流体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务川汞矿带木油厂矿田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永红 徐石辉 +1 位作者 王祁仑 朱成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8,共11页
截至2007年1月,经核实贵州务川木油厂汞矿实际保有汞金属资源储量为1.2912万吨,居全国之冠。文章在介绍矿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测试成果及现代矿床学的成矿理论综合研究,认为汞源来自上地幔,辰砂中的硫来源于地层中的石膏。矿床... 截至2007年1月,经核实贵州务川木油厂汞矿实际保有汞金属资源储量为1.2912万吨,居全国之冠。文章在介绍矿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测试成果及现代矿床学的成矿理论综合研究,认为汞源来自上地幔,辰砂中的硫来源于地层中的石膏。矿床的形成与地下低温热卤水的活动关系密切,当含矿热液流经含石膏岩层之后,遇硫源在Eh值下降、pH值中偏碱性、温度下降、压力减小的条件下,发生一系列的蚀变反应,从而形成了以"大而贫"为其特征的木油厂矿田。其成矿方式以交代为主,充填次之;成矿时代归属燕山期。拟建的成矿模式(图)对今后在务川汞矿带外围寻找隐伏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矿田 地质特征 成因 成矿模式木油厂 务川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贵州与美国内华达卡林型金矿对比及对找矿勘查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谢卓君 夏勇 +6 位作者 Jean Cline 谭亲平 李松涛 赵亦猛 韦东田 王泽鹏 闫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7-1093,共17页
文章从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等方面对内华达和贵州卡林型金矿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对比,结果表明两地金矿有很多相似,也有很多差异。主要的相似性包括:两地构造背景演化均经历了早期拉张裂陷、沉积一套被动大陆边缘海相沉积地层、之后造山挤... 文章从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等方面对内华达和贵州卡林型金矿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对比,结果表明两地金矿有很多相似,也有很多差异。主要的相似性包括:两地构造背景演化均经历了早期拉张裂陷、沉积一套被动大陆边缘海相沉积地层、之后造山挤压和晚期拉张;矿体主要受富铁地层和构造控制;与金矿化相关的蚀变作用均有硫化、去碳酸盐岩化、硅化和泥化;金主要以不可见金赋存于含砷黄铁矿中;晚期雄黄、雌黄、辉锑矿、方解石等矿物以脉状充填在开放空间。重要差别体现在:矿床区域分布控制因素;绝大部分贵州金矿矿床范围内未见岩浆岩;贵州金矿特有的白云石化以及相对较弱的去碳酸盐化、硅化(似碧玉岩)和泥化;载金黄铁矿的形貌和微量元素含量;部分贵州金矿含成矿期-成矿晚期毒砂;贵州有大量晚期石英-(方解石)脉;贵州成矿流体更富集CO2,且具有更高的温度、压力和pH值。相似性和差异性的鉴定对于卡林型金矿(尤其是贵州卡林型金矿)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斜坡相地层是卡林型金矿最好的赋矿层位,卡林型金矿勘查中需要多关注斜坡相地层,尤其是富铁斜坡相地层。近期在贵州玄武岩分布区的区域不整合面(又称"构造蚀变体",即SBT)中,金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玄武岩富含铁,是一种潜在的卡林型金矿赋矿岩性。在贵州地区,识别茅口组和龙潭组(或峨眉山玄武岩)之间的SBT及SBT上部的构造高点对于台地相区的区域金矿勘查至关重要。识别切割泥盆纪碳酸盐岩台地的区域同沉积断裂,对于调查矿床的区域分布(尤其是盆地相中金矿的区域分布)非常关键。大量似碧玉岩露头或者石英-方解石脉表明该区发生了大量的水-岩反应,预示周围可能有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辉锑矿、雄黄、雌黄等成矿晚期矿物多以脉状充填在矿体周围的开放空间,比矿体的分布范围更广,对矿体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贵州卡林型金矿 内华达卡林型金矿 对比研究 卡林型金矿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