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9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濮珍红 梁慧玲 +2 位作者 杨文秀 冯江龙 裴媛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6-739,共4页
目的 探讨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 PB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PBL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运用PCR法检测B淋巴细胞基因重排,分析其临床... 目的 探讨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 PB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PBL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运用PCR法检测B淋巴细胞基因重排,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4岁。鼻腔和鼻窦2例,淋巴结2例,牙龈1例,扁桃体1例,皮肤1例,结肠、肛管各1例。9例中HIV阳性4例,皮肤病变为浆细胞样细胞,其余部位为浆母细胞样/免疫母细胞样。免疫表型:CD138、MUM1、C-myc均阳性,CD20、CD3和CD5均阴性,CD38(7/8)、CD79a(6/9)、CD56(3/7)和PAX5(1/8)部分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70%~95%),EBER阳性8例。结论 PBL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病理才能做出最终诊断,其预后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 HIV EBE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右侧胸壁区域原发性滑膜肉瘤合并双侧乳腺发育1例
2
作者 黄瑾瑾 邓超男 +2 位作者 何星 尹明英 徐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3-975,共3页
滑膜肉瘤是一种具有间叶和上皮分化的双相性恶性肿瘤,可能起自于未知的多潜能干细胞,主要好发于15~35岁青少年,80%~95%病例发生于肢体。在细胞遗传学上具有特异性的t(X;18)(p11;q11),并产生SS18(SYT)-SSX融合基因。本文报道了1例17岁男... 滑膜肉瘤是一种具有间叶和上皮分化的双相性恶性肿瘤,可能起自于未知的多潜能干细胞,主要好发于15~35岁青少年,80%~95%病例发生于肢体。在细胞遗传学上具有特异性的t(X;18)(p11;q11),并产生SS18(SYT)-SSX融合基因。本文报道了1例17岁男性右侧胸壁区域原发性单相型滑膜肉瘤合并双侧乳腺发育病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免疫表现及分子基因组学改变,复习相关文献,加深对滑膜肉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男性 乳腺发育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原发性副神经节瘤1例
3
作者 王世超 成元华 +2 位作者 张艳慧 张亚娟 薄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9-840,共2页
副神经节瘤包括特指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及发生于肾上腺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纵隔副神经节瘤罕见,起自于与肺动脉、主动脉弓相连或与交感神经链有关的副神经节。本文报道1例伴上皮样分化的胸腺原发性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副神经节瘤包括特指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及发生于肾上腺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纵隔副神经节瘤罕见,起自于与肺动脉、主动脉弓相连或与交感神经链有关的副神经节。本文报道1例伴上皮样分化的胸腺原发性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从而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副神经节瘤 胸腺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0突变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庹樱篮 陈琴 杨文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18-1024,共7页
目的:检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3基因(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protein 3 gene,A20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对DLBCL进展、预后及肿瘤耐药的影响。方法:收集104例DL... 目的:检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3基因(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protein 3 gene,A20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对DLBCL进展、预后及肿瘤耐药的影响。方法:收集104例DLBCL病例及其临床资料并随访部分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中P-g P和Ki-67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DNA测序检测A20基因外显子3、6、7突变情况;分析A20基因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04例DLBCL中,A20基因3号外显子存在错义突变,总突变率17.3%。其中第73位突变率在ABC-DLBCL与GCB-DLBCL病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5%vs.2.5%,P=0.010);在临床分期晚和高IPI指数的DLBCL病例中,A20突变率明显高于相应的早临床分期和低IPI指数病例(P<0.05)。在A20基因突变与未突变病例之间P-g P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18 vs.52/86,P=0.021),Ki-67低表达与高表达病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表达/高表达:1/17 vs.26/60,P=0.030);与未突变病例比较,A20基因突变的DLBCL病例复发率有增高的趋势(P=0.06),生存状况较差(P=0.016)。结论:DLBCL病例中A20基因的突变对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状况有一定影响,A20基因突变可能是DLBCL预后不良的相关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A20 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骨组织脱钙时间对结核PCR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涂贵兰 褚明亮 +1 位作者 易韦 何常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5-806,共2页
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入机体的各个器官,骨关节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关节、滑膜和脊柱引起的,大多发生在脊椎和关节。本文收集73例经临床诊断为结核的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骨组织标本(剔除干酪坏死、肉芽组织不需脱钙处理的病灶... 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入机体的各个器官,骨关节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关节、滑膜和脊柱引起的,大多发生在脊椎和关节。本文收集73例经临床诊断为结核的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骨组织标本(剔除干酪坏死、肉芽组织不需脱钙处理的病灶组织)用不同脱钙时间处理后,采用结核PCR检测,分析阳性率,为寻找合适的病理骨组织脱钙时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脱钙时间 结核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武静 成元华 +2 位作者 张亚娟 成元冬 龚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04-2307,共4页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SDH-deficient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214例肾细胞癌(RCC)患者肿瘤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各亚单位(包括SDHA、SDHB、SDHC及SDHD,统称为SDHx)的蛋白表达情况,筛选...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SDH-deficient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214例肾细胞癌(RCC)患者肿瘤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各亚单位(包括SDHA、SDHB、SDHC及SDHD,统称为SDHx)的蛋白表达情况,筛选出SDH-deficient RCC病例,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14例RCC中,SDHx表达缺陷(阴性)共7例,占3.3%(7/214)。其中,男2例,女5例,男:女=1:2.5,女性偏多;年龄41~77岁(中位年龄及平均年龄均为56岁);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4例。其中,SDHA蛋白表达缺陷(阴性)2例,占0.9%(2/214);SDHB蛋白表达缺陷(阴性)3例,占1.4%(3/214);SDHC及SDHD蛋白表达缺陷(阴性)各1例,各占0.5%(1/214)。7例SDHx缺陷型病例具有以下病理特征:(1)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5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及乳头状肾细胞癌各1例;(2)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透明或嗜酸性,胞质内可见嗜酸性絮状物;(3)肿瘤细胞Fuhrman核分级低者较多(包括I级和Ⅱ级共5例)。其余207例RCC病例,SDHx蛋白表达均为阳性。结论SDH-deficient RC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多为低级别核,以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琥珀酸脱氢酶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联合重组人细胞珠蛋白治疗缺氧诱导化疗耐受肝细胞癌的体外实验
7
作者 王毅 何硕 +1 位作者 杨斯昀 章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46-3154,共9页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重组人细胞珠蛋白(rhCYGB)靶向缺氧诱导的5-氟尿嘧啶(5-FU)治疗耐受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改善难治性肝癌提供一种新的联合治疗策略。方法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检测不同药物对肝癌细胞的半数抑制率并绘制量效曲线...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重组人细胞珠蛋白(rhCYGB)靶向缺氧诱导的5-氟尿嘧啶(5-FU)治疗耐受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改善难治性肝癌提供一种新的联合治疗策略。方法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检测不同药物对肝癌细胞的半数抑制率并绘制量效曲线,评估不同氧浓度下肝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使用CompuSyn和SynergyFinder 3.0软件分析不同浓度rhCYGB和5-FU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处理肝癌细胞的联合效应。肿瘤干细胞成球实验评估联合用药对肝癌干细胞性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用药对CD133阳性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划痕实验评估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5-FU处理Hep3B、Huh7和HepG2细胞IC50值显著高于常氧条件下IC50值(P<0.05),分别为常氧条件下的15.27、4.25、2.34倍。常氧和缺氧条件下5-FU联合rhCYGB具有协同效应。与5-FU单药组相比,5-FU联合rhCYGB对肝癌干细胞球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P<0.05),且可显著下调Hep3B细胞中CD133阳性亚群比例(P<0.05)。常氧条件下rhCYGB联合5-FU处理48 h后对Hep3B细胞的迁移具有联合抑制作用(P<0.05)。结论rhCYGB与5-FU联合运用在肝癌中具有协同效应;联合机制可能涉及干细胞性及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细胞珠蛋白 缺氧微环境 联合策略 肿瘤干细胞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药黑骨藤对CIA大鼠外周血Th22细胞数量及血清IL-17、IL-22和IL-35表达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罗康华 王恒 +2 位作者 梁子聪 罗静 蒋催蓉 《中兽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苗药黑骨藤对CIA大鼠外周血Th22细胞数量和细胞因子IL-17、IL-22和IL-35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将60只CIA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苷,9.45mg/kg)、黑骨藤低剂量组(22 m... 目的观察苗药黑骨藤对CIA大鼠外周血Th22细胞数量和细胞因子IL-17、IL-22和IL-35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将60只CIA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苷,9.45mg/kg)、黑骨藤低剂量组(22 mg/kg)、中剂量组(44 mg/kg)和高剂量组(67 mg/kg),每组10只。建立大鼠CIA模型,连续给药21 d后测定大鼠血清IL-17、IL-22、IL-35水平和Th22细胞数量,观察大鼠足趾组织镜下表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黑骨藤低剂量组、剂量组血清、高剂量组血清IL-17、IL-22水平以及Th2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血清IL-35水平明显增高,黑骨藤高剂量组在降低血清IL-17、IL-22水平,升高血清IL-35水平效果上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黑骨藤可以减少Th22细胞数量,调节IL-17、IL-22、IL-35等细胞因子表达,具有减少炎症细胞活化和浸润、抑制关节炎症的作用,从而减缓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骨藤 类风湿关节炎 TH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原代细胞系为药物筛选和基础研究提供癌症新模型
9
作者 郝弦 黄建军 +14 位作者 杨文秀 刘晋廷 张军红 罗钰蓓 李青 王大红 高玉炜 谭福云 薄莉 郑羽 王荣 冯江龙 李静 赵春华 豆晓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1-570,共10页
背景和目的:201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宣布不再使用NCI-60细胞系进行药物筛选,提示传统的肿瘤细胞系失去作为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工具的价值。NCI-60细胞“退休”原因是基于癌症细胞系和动物的实验结果... 背景和目的:201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宣布不再使用NCI-60细胞系进行药物筛选,提示传统的肿瘤细胞系失去作为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工具的价值。NCI-60细胞“退休”原因是基于癌症细胞系和动物的实验结果没有在临床试验中获得对应的预期,导致绝大部分潜在药物临床试验失败。癌症细胞系失去价值归因于肿瘤细胞经过长期培养后,其增殖和转移等主要生物学行为和与之有关的关键蛋白质系统发生了根本改变,已不能代表患者的真实癌症特征。现阶段需要创立一种来源于患者新鲜癌症组织和具有清晰临床背景的新癌症模型。本研究旨在为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建立经济的患者来源的可以无限传代的乳腺癌原代细胞系。方法:乳腺癌组织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集。肿瘤组织样本收集得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2伦理第313号),收集和使用肿瘤组织均遵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消化分离后在BCMI培养基中培养,待乳腺癌细胞增殖到一定数量时更换成DMEM培养基。乳腺癌细胞经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检测确定细胞特异性遗传学标志和来源。克隆形成实验和动物实验分析乳腺癌原代细胞系形成肿瘤的能力。结果:成功建立了6种乳腺癌原代细胞系。他们具有清晰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病理学标志性分子检测、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结果以及确定的预后结果。STR检测确定了6种乳腺癌原代细胞系特异性遗传标志和确定了该细胞系的来源。克隆形成实验和动物移植实验说明乳腺癌原代细胞系增殖能力显著大于传统乳腺癌细胞系,二者在形成肿瘤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构建的6种乳腺癌原代细胞系为乳腺癌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癌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原代细胞系 药物研发 基础研究 新癌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基因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江林 许远红 廖德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78-1784,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胞mc38和CT26、胃癌细胞MFC和肺癌细胞LLC1的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RSK4的表达及其剪接异构体,生物信息学分析RSK4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GL261、4T1、mc38、CT26、MFC和LLC1中均表达RSK4,且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了多个剪接异构体,开放阅读框分析RSK4可能至少编码11个蛋白亚型;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剪接异构体编码的蛋白亚型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保守结构域均相同;蛋白互作网络富集分析显示,RSK4主要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突触持续增强等信号通路在核质和胞浆中发挥激酶的活性。结论RSK4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存在不同的表达谱,可能产生多种氮端不同的蛋白异构体,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的生物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 转录本 可变剪接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三角区上皮样肉瘤一例
11
作者 梁晨 宋玲玲 +2 位作者 项一宁 王家维 李语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1-843,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记忆力减退4 d余,发现颅内占位3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对近期记忆模糊,无头晕、头痛,无发热等症状。行头颅MR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结节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1.8 cm×1.6 cm,T ... 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记忆力减退4 d余,发现颅内占位3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对近期记忆模糊,无头晕、头痛,无发热等症状。行头颅MR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结节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1.8 cm×1.6 cm,T 1WI呈等、稍高信号(图1),FLAIR呈稍高信号(图2),图7 MRS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病灶NAA峰明显减低,CHO峰显著升高,Cr峰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肉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PF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进展
12
作者 杨心怡 黄薇薇 +1 位作者 黄丽 胡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3-809,共7页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tromere protein F,CENP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小干扰RNA转染敲低ACC细胞中的CENPF。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划痕实验...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tromere protein F,CENP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小干扰RNA转染敲低ACC细胞中的CENPF。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测定评估敲低CENPF对A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析改变CENPF表达后ACC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通过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测定评估敲低CENPF联合PI3K抑制剂BKM-120对A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敲低ACC-M中CENPF表达后,CCK-8实验证明其增殖能力减弱;划痕实验表明其迁移能力减弱,Transwell实验表明其侵袭能力减弱,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在下调CENPF的ACC-M中加入PI3K抑制剂,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此外,加入PI3K抑制剂后,CENPF下调的ACC-M增殖、迁移、侵袭能力较单纯下调CENPF的ACC-M进一步减弱。结论:CENPF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AC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蛋白F 腺样囊性癌 PI3K/AKT信号通路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中SOX2、CD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良璧 项一宁 +3 位作者 杨浩羿 肖源 张伟光 刘亚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探讨CDX2、SOX2在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的3种不同组织类型(胃底型、贲门型、肠化生型)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两步法检测CDX2和SOX2在35例贲门组、23例胃底组... 目的探讨CDX2、SOX2在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的3种不同组织类型(胃底型、贲门型、肠化生型)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两步法检测CDX2和SOX2在35例贲门组、23例胃底组、14例肠化组、10例糜烂性食管炎组、7例EAC组、10例正常食管下段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X2在肠化组及EAC组中的阳性率均为85.7%,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5);CDX2阳性率在贲门组(11.4%)、胃底组(0)、糜烂性食管炎组(0)及正常食管组(0)中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X2在贲门组(75%)及EAC组(66.7%)以(+)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肠化组(91.7%)以()为主显著不同(P<0.05)。SOX2在Barrett食管三组中的阳性率均为100%,显著高于EAC组(28.6%)(P<0.05)。SOX2以(++)表达方式在胃底组(95.7%)及贲门组(74.3%)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肠化组(50%)和EAC组(50%)(P<0.05)。SOX2和CDX2的表达在肠化型Barrett食管中呈负相关(P<0.05),在贲门组、胃底组、EAC组中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短段贲门型Barrett食管中CDX2的阳性率不高,可能只是一种柱状上皮化生,与EAC的关系不大;CDX2在鳞状上皮向特殊肠上皮化生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OX2的沉默促进EAC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腺癌 BARRETT食管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AIP3 siRNA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CI-LY1细胞NF-κB活性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玲玲 杨文秀 +2 位作者 李逸 陈琴 李品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5-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A20(TNFAIP3)基因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A20,设计3条针对人A20mRNA的siRNA序... 目的探讨A20(TNFAIP3)基因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A20,设计3条针对人A20mRNA的siRNA序列,经过lipofectamine RNAiMAX转染至OCI-LY1细胞(DLBCL细胞),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OCI-LY1细胞内A20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20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检测A20基因沉默后OCI-LY1细胞体外生长活力变化。结果 (1)siRNA转染组A20 mRNA及编码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及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转染组p65蛋白的表达较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3)转染组细胞较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的OCI-LY1细胞体外生长活力明显增强。三组siRNA序列中siRNA-2序列干扰效果最明显。结论 DLBCL细胞中A20基因沉默会导致NF-κB活性增强,从而增强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A20 NF-ΚB RNA干扰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皮杉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章春 李珀 +1 位作者 邓超男 罗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观察白皮杉醇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细胞活力、迁移与侵袭能力的作用并初步讨论其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白皮杉醇(0、5、10、20、40和8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12、24、36和48 h)对DU145细胞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与Transw... 目的:观察白皮杉醇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细胞活力、迁移与侵袭能力的作用并初步讨论其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白皮杉醇(0、5、10、20、40和8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12、24、36和48 h)对DU145细胞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白皮杉醇对DU145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p-JAK2与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CCK-8法结果显示白皮杉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DU145细胞的活力;给予白皮杉醇干预后,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显著减少,p-JAK2与p-STAT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结论:白皮杉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并具有抑制细胞迁移与侵袭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杉醇 细胞活力 细胞迁移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红清 宋玲玲 +2 位作者 项一宁 朱霞 眭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MPNST 20例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 20例MPNST位于下肢4例、肩背部及脊柱4例、腹腔内3例、胸壁2例、纵隔2例、乳腺1例、前列腺1例、阴囊1例、头皮... 目的探讨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MPNST 20例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 20例MPNST位于下肢4例、肩背部及脊柱4例、腹腔内3例、胸壁2例、纵隔2例、乳腺1例、前列腺1例、阴囊1例、头皮1例、左侧上颌窦及眶底1例。20例中,19例为肿块型,1例弥漫型。病灶最大截面约1.41cm×1.42cm^17.10cm×18.08cm。16例边界不清,4例边界尚可。14例CT平扫示病灶呈等、低密度,内部密度欠均匀,2例见多发钙化灶,7例周围骨质呈明显溶骨性破坏;10例CT增强示病灶实质呈中度、明显渐进延迟强化,囊变及坏死区未见明显强化,7例病灶内见纡曲动脉血管影。7例MR平扫示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T2WI上囊变区呈明显高信号,3例MRI增强示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1例MR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DWI呈高信号。结论MPNST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提高MPNST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成年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恶性胸膜间皮瘤CT表现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辉 王佳蕊 王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53-453,共1页
患儿女,14岁,发现头面部肿胀1余月,加重伴气喘1余周入院。CT检查:平扫见前纵隔内见巨大肿块,密度不均,与邻近血管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见前纵隔巨大占位(图1),病灶中心层面大小13.4cm×7.9cm×10.7cm,并包绕纵隔血管生长,实性... 患儿女,14岁,发现头面部肿胀1余月,加重伴气喘1余周入院。CT检查:平扫见前纵隔内见巨大肿块,密度不均,与邻近血管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见前纵隔巨大占位(图1),病灶中心层面大小13.4cm×7.9cm×10.7cm,并包绕纵隔血管生长,实性部分三期强化CT值约45-61HU,上腔静脉腔内见条片状充盈缺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间皮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U282987通过α7神经型尼古丁受体激活PI3K/Akt/HSF1信号通路上调星形胶质细胞内源性αB-crystallin抑制Aβ聚集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真奎 董智慧 +4 位作者 吕菊 谢鹏 胡玉梅 官志忠 禹文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476,共2页
目的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聚集,导致细胞外老年斑和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从而引发的细胞毒性诱导神经元凋亡,导致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是阿尔茨海默病(AD)常见发病机制之一。因此,我们研究PNU282987激活SD新生乳鼠... 目的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聚集,导致细胞外老年斑和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从而引发的细胞毒性诱导神经元凋亡,导致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是阿尔茨海默病(AD)常见发病机制之一。因此,我们研究PNU282987激活SD新生乳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α7尼古丁乙酰胆碱能受体(n ACh R)后通过PI3K/Akt/HSF1信号通路介导内源性αB-crystallin(Cryab)对Aβ聚集的影响。方法分离出生24 h内SD乳鼠皮质层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培养、纯化、并传代,通过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鉴定;体外制备Aβ1-42寡聚体并进行鉴定;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LA处理组、PNU282987处理组、PNU282987+MLA处理组、LY294002处理组、PNU282987+LY294002处理组、Aβ处理组、PNU282987+Aβ处理组、PNU282987+LY294002+Aβ处理组及HSF1敲低组。收集细胞总蛋白,通过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p-Akt,Cryab,HSF1和A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显示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占总细胞98%以上;Western蛋白印迹法对细胞中Cryab,p-Akt,HSF1和Aβ表达水平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PNU282987处理后,Cryab,p-Akt,HSF1蛋白都表现出上升的趋势(P<0.05),而单独MLA组或LY294002组无明显差异;在HSF1敲低组,PNU282987上调Cryab的作用受到明显的抑制;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到Aβ的表达,与Aβ组相比,PNU282987组的Aβ表达降低(P<0.05);与PNU282987+Aβ组相比,PNU282987+LY294002+Aβ组的Aβ表达升高(P<0.01)。结论在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模型上,PNU282987可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α7 n ACh R介导HSF1上调内源性Cryab从而抑制Aβ集聚,PI3K/Akt信号通路很可能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参与因素,为探讨Cryab和HSF1可能是治疗AD的一个潜在靶点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星形胶质细胞 Cryab HSF1 α7尼古丁乙酰胆碱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SIRT1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坤 向洁 +4 位作者 董阳婷 徐毅 龙艳 李毅 官志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3-423,共1页
目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是一组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激活的具有去乙酰化作用的蛋白。本研究通过观察慢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高表达转基因小鼠及经Aβ处理的体外培养神经细胞中SIRT1的表达,探讨其在AD中枢神经损伤... 目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是一组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激活的具有去乙酰化作用的蛋白。本研究通过观察慢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高表达转基因小鼠及经Aβ处理的体外培养神经细胞中SIRT1的表达,探讨其在AD中枢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用4月龄及8月龄APPswe/PSEN1d E9双转基因小鼠模型(APP高表达),经灌胃给予20 mg·kg-1白藜芦醇(RSV)-SIRT1激活剂、20 mg·kg-1Suramin-SIRT1抑制剂、对照组动物给予生理盐水,处理时间为2个月。细胞模型采用0.5μmol·L-1Aβ寡聚体(AβO)、10μmol·L-1RSV、200 mg·L-1Suramin、20μmol·L-1ZLN005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PGC-1α)转染质粒分别或合并处理,孵育时间为24~48 h。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SIRT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用CCK-8试验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体外培养细胞凋亡;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脑脊液中α-可溶性分泌型APP片断(αAPP)及脑组织中不可溶性Aβ含量;用蛋白印迹、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及NA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小鼠脑组织不同脑区和体外培养细胞中各种相关蛋白、m RNA表达水平及NAD+水平;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不同月龄双转基因小鼠大脑海马及皮质区均出现数量不等的老年斑,且其数量及分布程度随月龄增加而增加;应用RSV处理双转基因小鼠后,其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而Suramin则可进一步加重这些改变。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皮质区及加AβO处理神经元内SIRT1蛋白及m RNA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同时,PGC-1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α-分泌酶(ADAM10)及β-分泌酶(BACE2)蛋白表达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而β-分泌酶(BACE1)明显升高;另外,双转基因小鼠血清及脑脊液中αAPP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中不可溶性Aβ水平明显增加,动物及细胞模型中NAD+含量明显降低;同时,AβO使细胞凋亡明显升高;而上述改变均可被RSV逆转,动物老年斑明显减少。而随着PGC-1α的沉默,SIRT1不能降低细胞凋亡;而激活PGC-1α后,即使抑制SIRT1的表达,也能调控细胞凋亡。结论 (1) APP高表达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及经AβO的神经细胞中SIRT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老年斑大量聚集的原因之一。(2) RSV通过增加SIRT的表达,减少AβO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SIRT激活后调控其下游的一系列蛋白,从而减少细胞凋亡,进而降低细胞老化所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3) SIRT激活后通过活化ADAM10,增强APP非淀粉代谢途径,促进s APPα分泌,从而减少Aβ在大脑中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白藜芦醇 AΒ蛋白 SURAMIN Α-分泌酶 Β-分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全药对APP/PS1小鼠痴呆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玉梅 王晓玲 +3 位作者 任家谋 官志忠 沈祥春 齐晓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3-433,共1页
目的研究天麻全药是否可以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少其对大脑海马区域中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程度及老年斑的形成,以及这些作用是否与调控keap1-Nrf2/HO-1抗氧化应激通路方面有关,进一步探讨天麻全药的神经保护作... 目的研究天麻全药是否可以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少其对大脑海马区域中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程度及老年斑的形成,以及这些作用是否与调控keap1-Nrf2/HO-1抗氧化应激通路方面有关,进一步探讨天麻全药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及在老年性痴呆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模型,实验小鼠分为A组:正常组;B组:正常给药组;C组:APP/PS1模型组;D组:模型给药组。B和D组取2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每日灌胃同等剂量天麻全药(每天1.5 g·kg-1),A和C组灌胃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至5月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取小鼠血清检测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中Aβ的沉积;实时PCR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相关基因的m RNA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蛋白印迹实验检测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Nrf2、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C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各组小鼠血清中GOT和GPT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脑组织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C组小鼠脑组织中出现明显Aβ沉积;海马组织中Nrf2和HO-1的m RNA及Keap1,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P<0.01);与C组小鼠比较,D组小鼠中Aβ斑块形成减少;海马组织中Nrf2,HO-1的m RNA及Keap1,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P<0.01);海马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长期灌胃天麻全药,小鼠血清中的GOT和GPT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小鼠在长期给予天麻后,对肝脏功能代谢功能并无明显毒性作用;水迷宫及其他结果显示天麻全药能够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小鼠模型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这提示天麻全药对AD痴呆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且其可能通过调控keap1-Nrf2/HO-1通路,增强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表达、SOD酶活性发挥抗氧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AD病理进程、减少Aβ的沉积,进而改善AD痴呆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天麻 氧化应激 keap1-Nrf2/HO-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