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原代细胞系为药物筛选和基础研究提供癌症新模型
1
作者 郝弦 黄建军 +14 位作者 杨文秀 刘晋廷 张军红 罗钰蓓 李青 王大红 高玉炜 谭福云 薄莉 郑羽 王荣 冯江龙 李静 赵春华 豆晓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1-570,共10页
背景和目的:201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宣布不再使用NCI-60细胞系进行药物筛选,提示传统的肿瘤细胞系失去作为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工具的价值。NCI-60细胞“退休”原因是基于癌症细胞系和动物的实验结果... 背景和目的:201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宣布不再使用NCI-60细胞系进行药物筛选,提示传统的肿瘤细胞系失去作为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工具的价值。NCI-60细胞“退休”原因是基于癌症细胞系和动物的实验结果没有在临床试验中获得对应的预期,导致绝大部分潜在药物临床试验失败。癌症细胞系失去价值归因于肿瘤细胞经过长期培养后,其增殖和转移等主要生物学行为和与之有关的关键蛋白质系统发生了根本改变,已不能代表患者的真实癌症特征。现阶段需要创立一种来源于患者新鲜癌症组织和具有清晰临床背景的新癌症模型。本研究旨在为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建立经济的患者来源的可以无限传代的乳腺癌原代细胞系。方法:乳腺癌组织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集。肿瘤组织样本收集得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2伦理第313号),收集和使用肿瘤组织均遵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消化分离后在BCMI培养基中培养,待乳腺癌细胞增殖到一定数量时更换成DMEM培养基。乳腺癌细胞经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检测确定细胞特异性遗传学标志和来源。克隆形成实验和动物实验分析乳腺癌原代细胞系形成肿瘤的能力。结果:成功建立了6种乳腺癌原代细胞系。他们具有清晰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病理学标志性分子检测、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结果以及确定的预后结果。STR检测确定了6种乳腺癌原代细胞系特异性遗传标志和确定了该细胞系的来源。克隆形成实验和动物移植实验说明乳腺癌原代细胞系增殖能力显著大于传统乳腺癌细胞系,二者在形成肿瘤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构建的6种乳腺癌原代细胞系为乳腺癌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癌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原代细胞系 药物研发 基础研究 新癌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对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影响
2
作者 杨元 彭睿 +9 位作者 刘泽莹 邹雪 李霞 元辉雄 龙合花 王腾 岑明杰 郭兵 朱丽英 刘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9,共11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在巨噬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1)C57BL/6J小鼠给予5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在巨噬细胞转化促进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1)C57BL/6J小鼠给予5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n=5)、糖尿病20周组(n=5)、糖尿病28周组(n=5)和糖尿病36周组(n=5)。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糖(blood glucose,BG)、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形态学及纤维化改变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MYD2、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 4 trimethylation,H3K4me3)、精氨酸酶1(arginase-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F4/80、α-SMA、SMYD2、CD86、CD206和CD163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2)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为正常糖(normal glucose,NG)+敲减对照(negative control siRNA,siNC)组、高糖(high glucose,HG)+siNC组、NG+SMYD2敲减(SMYD2 siRNA,siSMYD2)组和HG+siSMYD2组。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NC组相比,糖尿病28周和糖尿病36周组的BG、SCr和BUN均增高(P<0.05),肾组织可见肾小管萎缩、扩张及胶原纤维沉积,H3K4me3、arginase-1、MMP9、Col I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P<0.05)。CD86、CD206、CD163和F4/80主要表达在肾小管间质巨噬细胞,α-SMA主要表达在肾间质,SMYD2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间质。(2)与NG+siNC组相比,HG+siNC组SMYD2、H3K4me3、arginase-1、CD163、Col I、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p-Smad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敲减SMYD2后上述指标水平降低(P<0.05)。结论:SMYD2可通过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DKD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 SMYD2蛋白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巨噬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Isoflavone Synthase from Medicago truncatula Shed Light on Its Unique Enzymatic Mechanism
3
作者 SHI Chao YE Zhao-Yang +12 位作者 XU Fei DU Xiang-Ning CHEN Zhang-Xin GU Ming-Yue DENG Jie WANG Wei LIU Liang-Yu WANG Mei-Ying SU Xiao-Dong LIU He-Li SHANG Ming-Ying HUANG Li-Xin CHANG Zhen-Zhan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4-1213,I0003-I0008,共16页
Isoflavones which mainly distributed in leguminous plants have plenty of health benefits.Isoflavone synthase(IFS)is a membrane-associated cytochrome P450 enzyme(CYP450)which carries out the unique aryl-ring migration ... Isoflavones which mainly distributed in leguminous plants have plenty of health benefits.Isoflavone synthase(IFS)is a membrane-associated cytochrome P450 enzyme(CYP450)which carries out the unique aryl-ring migration and hydroxylation.So far,few crystal structures of plant P450s have been obtained.We determin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IFS from Medicago truncatula at 1.9 by MAD method using a selenomethionine substituted crystal and conducted molecular docking and mutagenesis study.The structure of IFS complexed with imidazole exhibits the helix Iα-loop-helix Iβmotif which corresponds to helix I of other P 450s.Compared with structures of common P450s,IFS/imidazole structure contains an extra domain,i.e.,theγ-domain.The structure reveals a homodimer in which theγ-domain of one molecule interacts with theβ-domain of another.The plane of heme group makes an angle of approximately 40°with the helix Iα-loop-helix Iβmotif.Molecular docking combined with mutagenes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rp-128 and Asp-300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ubstrate binding and recognition.Phe-301,Ser-303 and Gly-305 from the helix Iα-loop-helix Iβmotif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aryl-ring migration.These novel structural features reveal insights into the unique reaction mechanism of IF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engineering IFS in leguminous crops for health purp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ochrome P450 enzyme(CYP450) isoflavone synthase(IFS) crystal structure HOMODI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微环境下EMD对钛表面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孟茂花 夏茜 +5 位作者 成璐 李英 陈镜桥 王勤英 叶朝阳 董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7-433,共7页
目的:探讨高糖微环境中釉基质衍生物(EMD)对喷砂酸蚀(SLA)钛表面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与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BMSCs分别培养于正常糖(NG)和高糖(HG)微环境中,Transwell观察BMSCs的迁移情况;SLA钛表面培养BMSCs,使用ALP... 目的:探讨高糖微环境中釉基质衍生物(EMD)对喷砂酸蚀(SLA)钛表面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与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BMSCs分别培养于正常糖(NG)和高糖(HG)微环境中,Transwell观察BMSCs的迁移情况;SLA钛表面培养BMSCs,使用ALP活性、茜素红染色半定量、扫描电镜、WB和RT-qPCR检测成骨和黏附的性能。结果:HG组细胞迁移、ALP活性、茜素红半定量和扫描电镜成骨分化能力减弱,WB和RT-qPCR检测成骨和黏附的蛋白和基因表达量均降低,添加EMD后改善。XAV-939处理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的蛋白表达降低,EMD诱导后均增加。结论:高糖微环境下,EMD促进SLA钛表面BMSCs成骨分化和黏附,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基质衍生物 高糖微环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SLA钛表面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Bmal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节律性及放疗敏感性研究
5
作者 赵朝芬 孟熙 +9 位作者 刘丽娜 李媛媛 贺前勇 蒋孑庆 陈越 黎小梅 黎钰欣 唐雅雪 周定安 金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8-99,共2页
目的通过测定生物钟核心基因Bmal1在不同鼻咽癌细胞株和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观察生物钟基因Bmal1对鼻咽癌CNE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Real-Time PCR检测不同鼻咽癌细胞株中节律基因Bmal1在不... 目的通过测定生物钟核心基因Bmal1在不同鼻咽癌细胞株和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观察生物钟基因Bmal1对鼻咽癌CNE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Real-Time PCR检测不同鼻咽癌细胞株中节律基因Bmal1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在Bmal1表达最高的时间段Zeitgeber time(ZT)14-18,构建Bmal1过表达组(Bma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株 放疗敏感性 裸鼠移植瘤 生物钟基因 核心基因 不同时间点 节律基因 节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S100A4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迁移功能
6
作者 张丁山 陶甜 +3 位作者 莫诗卉 吴通前 何菁菁 余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0-917,共8页
目的:探索外源性钙结合蛋白S100A4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迁移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UCSC数据库下载泛癌数据集,进行S100A4在泛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从CGGA数据库中下载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R软件进行分析S10... 目的:探索外源性钙结合蛋白S100A4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存活及迁移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UCSC数据库下载泛癌数据集,进行S100A4在泛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从CGGA数据库中下载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R软件进行分析S100A4表达在胶质瘤患者中的预后与进展;利用在线分析工具GEPIA与STRING进行胶质瘤患者的S100A4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系(U87与U251),实验分为3组:PBS组、S100A4组、S100A4+TAK242组[瑞沙托维(TAK242)为Toll-样受体4(TLR4)特异性抑制剂]。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87与U251细胞的迁移及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NF-κB相关信号分子蛋白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S100A4在多种肿瘤中显著上调(P<0.05),包括:胶质母细胞瘤(GBM)、低级胶质瘤(LGG)、胃癌(STAD)、肝细胞肝癌(LIHC)等,其中在GBM和LGG中预后较差。与低表达S1004的胶质瘤患者相比,高表达S100A4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期更短,WHO分级程度更高。此外,胶质瘤患者S100A4蛋白可能与膜联蛋白A2(ANXA2)、TLR4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异性受体(AGER)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细胞实验中,与PBS组相比,外源性S100A4处理后,胶质瘤U87和U25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增强,TLR4、p-ERK1/2、p-p38、p-p65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S100A4组相比,S100A4+TAK242组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减弱,TLR4、p-ERK1/2、p-p38、p-p65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S100A4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及存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S100A4 增殖 迁移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NA高通量测序初探雷帕霉素联合鞭毛蛋白体外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机制
7
作者 方云 陈曦 +4 位作者 张景 罗力 陈瑶 谭聪研 袁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9-1634,共6页
目的:利用mRNA高通量测序初步探讨雷帕霉素(Rapa)联合鞭毛蛋白(FliC)体外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机制。方法:将4T1乳腺癌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Rapa组、FliC组、Rapa+FliC组等4组,CCK-8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的变化情况。同... 目的:利用mRNA高通量测序初步探讨雷帕霉素(Rapa)联合鞭毛蛋白(FliC)体外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机制。方法:将4T1乳腺癌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Rapa组、FliC组、Rapa+FliC组等4组,CCK-8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mRNA高通量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KEGG通路分析;此外,通过STRING分析Rapa+FliC组与Rapa组两组间的DEGs,构建DEGs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Hub基因。结果: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Rapa+FliC对4T1乳腺癌细胞的活力抑制率和凋亡率都显著高于Rapa和FliC(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Rapa组和control组之间共有579个DEGs,主要富集于PI3K/Akt等信号通路;FliC组和control组之间的DEGs主要富集于Nod样受体等信号通路;Rapa+FliC组与Rapa组之间共有150个DEGs,主要富集于mTOR等信号通路。从PPI网络中,成功筛选出Atm、Itga2等10个Hub基因。结论:Rapa+FliC可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体外抑制4T1乳腺癌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Atm和Itga2基因可能是两者联合作用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高通量测序 4T1乳腺癌细胞 雷帕霉素 鞭毛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提取物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静 周海燕 +3 位作者 周萍萍 雷慧群 颜海健 余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3-509,共7页
目的:探讨人胎盘提取物(human placenta extracts,HPE)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及SW480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HPE处理Caco-2和SW480细胞,CCK-8、Ki-67、CFSE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Annexin-V/PI及DAPI细胞核染色... 目的:探讨人胎盘提取物(human placenta extracts,HPE)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及SW480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HPE处理Caco-2和SW480细胞,CCK-8、Ki-67、CFSE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Annexin-V/PI及DAPI细胞核染色检测HPE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E对细胞中BAX、CDK2及Cyclin A2基因表达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建立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分别单独或联合给予HPE和5-氟尿嘧啶(5-Fu),观察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状况。结果:HPE处理组Caco-2及SW480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0.82±0.01)vs(0.96±0.02),P<0.01;(0.90±0.03)vs(0.96±0.02),P<0.05],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20.47±1.32)%vs(11.01±3.82)%,P<0.01;(20.70±5.19)%vs(8.00±2.69)%,P<0.05];HPE处理组细胞胞质减少、核固缩、BAX基因表达增加[(3.23±1.90)vs(1.00±0.00),(2.25±0.55)vs(1.00±0.00),均P<0.05];细胞停留在细胞DNA复制S期,出现凋亡峰;Caco-2细胞CDK2及Cyclin A2基因表达降低(P<0.05);并且细胞的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0.17±0.29)vs(1.50±0.50)mm,P<0.05]。HPE处理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小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单用5-Fu组(P<0.05)。结论:HPE在体内外通过干预结肠癌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及迁移,可能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人胎盘提取物 CACO-2细胞 SW480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继性免疫细胞输注联合免疫剥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唐景玲 杨远 +6 位作者 吴雪莉 修瑾 李孝阳 柳红林 胡平生 吴朝阳 葛蕙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观察过继性免疫细胞输注联合免疫剥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2018年35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相关信息,根据不同治疗分为生物治疗组(18例)和非生物治疗组(17例)。非... 目的:观察过继性免疫细胞输注联合免疫剥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2018年35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相关信息,根据不同治疗分为生物治疗组(18例)和非生物治疗组(17例)。非生物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生物治疗组采用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联合环磷酰胺(CTX)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变化情况、主观指标(骨痛、睡眠、体力等)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生物治疗组和非生物治疗组的疗效。结果:(1)PSA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A水平都有降低,生物治疗组患者PS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生物治疗组患者的PSA下降程度明显强于非生物治疗组(P<0.05);(2)临床疗效:患者接受CTL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较非生物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1);(3)主观指标:生物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骨痛、睡眠及体力得到明显改善,与非生物治疗组相比改善显著(P<0.01);(4)生存期:患者接受生物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延长4个月,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3935)。结论:CTL联合CTX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可明显降低PSA并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过继性免疫细胞输注 细胞毒T淋巴细胞 生物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钟基因Bmal1对鼻咽癌移植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熙 李媛媛 +10 位作者 蒋孑庆 陈越 黎小梅 贺前勇 张蓬新 赵朝芬 唐雅雪 甘加应 周建奖 周定安 金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双向调控时钟基因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1)对鼻咽癌CNE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方法,构建Bmal1基因CNE1OE(过表达组)、CNE1OENC(过表达对照组)、CNE1sh3(低表达组)、CNE1sh... 目的:探讨双向调控时钟基因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1)对鼻咽癌CNE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方法,构建Bmal1基因CNE1OE(过表达组)、CNE1OENC(过表达对照组)、CNE1sh3(低表达组)、CNE1shNC(低表达对照组)4株细胞,Western blot验证各组细胞Bmal1蛋白表达情况;4株细胞分别皮下注射相应的4组裸鼠,移植瘤生长后测量其体积;给予6-MeV电子线15 Gy照射裸鼠移植瘤,观察放疗后各组移植瘤体积变化情况。剥离移植瘤,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mal1、P53、P2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各自对照组对比,CNE1OE组Bmal1蛋白过表达,CNE1sh3组Bmal1蛋白低表达,表明细胞转染成功。成功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CNE1OE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CNE1OENC组,CNE1sh3组体积明显大于CNE1shNC组(P<0.05)。放疗后,CNE1OE、CNE1OENC、CNE1shNC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均缩小(P<0.05),其中CNE1OE组缩小最明显。CNE1sh3组放疗前后自身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al1基因、P53及P2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在CNE1OE组明显高于CNE1OENC组(P<0.05),CNE1sh3组则明显低于CNE1shNC组(P<0.05)。结论:Bmal1基因过表达能抑制鼻咽癌CNE1裸鼠移植瘤生长,增强其放疗敏感性,可能与P53、P21蛋白上调相关;敲低则促进移植瘤生长,导致其辐射抗拒,可能与P53、P21蛋白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Bmal1基因 裸鼠 移植瘤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肿瘤引流淋巴结T细胞的特征及其功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景玲 杨远 +3 位作者 李晓云 杜航 王新俊 刘艳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9-876,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 node,TDLN)中T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淋巴结标本。采用...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 node,TDLN)中T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淋巴结标本。采用染料法示踪,配对采集CRC患者TDLN和非肿瘤引流淋巴结(non-TDLN,NTDLN)。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已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的TDLN和NTDLN中免疫细胞亚群和功能表型差异,酶联免疫斑点法比较TDLN和NTDLN中肿瘤反应性T细胞比例,多色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分析两种淋巴结中免疫细胞空间分布情况。体外扩增TDLN-T细胞,检测其T细胞亚群和表型变化以及肿瘤免疫反应能力。结果:与NTDLN相比,TDLN中含有更高比例肿瘤反应性T细胞(P<0.05),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较高(P<0.01),但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比例较低(P<0.05),T细胞活化标志物ICOS、CD28和抑制标志物PD-1、TIGIT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Treg细胞和滤泡性T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结皮质区和生发中心。TDLN-T细胞扩增后,以CD8^(+)T细胞为主(P<0.01),ICOS、CD28表达升高(P<0.05或P<0.01),肿瘤反应性T细胞比例升高(P<0.01)。结论:CRC的TDLN中T细胞处于免疫激活状态,同时高表达免疫抑制标志物;体外培养可以增加TDLN-T细胞活化水平,并提高抗肿瘤T细胞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引流淋巴结 免疫微环境 T细胞活化 T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hit基因功能及致龋力影响的初步分析
12
作者 樊紫萱 乔里 +5 位作者 赖扬帆 王鹏 蒋代仁 梁燕 叶朝阳 罗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4-601,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hit基因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致龋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构建变异链球菌hit基因缺陷株(Δhit)、hit基因回补株(ΔhitC、ΔhitC-eGFP);观察不同pH下Smu.Δhit、Smu.ΔhitC和ATCC25175模式菌株生长曲线;通过结晶紫染色... 目的:初步探讨hit基因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致龋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构建变异链球菌hit基因缺陷株(Δhit)、hit基因回补株(ΔhitC、ΔhitC-eGFP);观察不同pH下Smu.Δhit、Smu.ΔhitC和ATCC25175模式菌株生长曲线;通过结晶紫染色、蒽酮染色、扫描电镜等实验,比较生长、生物膜形成、粘附、菌体形态差异及耐酸特性;通过人工龋实验,在体外模拟菌株对牙釉产生龋样损坏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Smu.Δhit、Sum.ΔhitC和Smu.ΔhitC-eGFP菌株;观察发现Smu.Δhit较ATCC25175菌株生长迅速,随着pH值降低,Smu.Δhit生长受到部分抑制,ATCC25175则完全被抑制;Smu.Δhit菌体呈“椭圆球状平铺附着”分散在牙釉面上,胞外生物膜量较少;Smu.Δhit造成的龋样损坏明显强于ATCC25175。结论:hit基因调控变异链球菌生长繁殖,Smu.Δhit缺陷株生长速率显著高于亲本株,更耐受酸性环境,对人牙釉面破坏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ATCC25175 hit基因 致龋力 hit-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