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绿化植物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贵州医科大学花溪校区为例
1
作者 翟素珍 袁李洪星 +1 位作者 袁张春林 袁钟曦 《花卉》 2020年第20期62-63,共2页
本文进行了贵州医科大学花溪校区校园绿化植物种类实地调查,发现有27科,36属,44种。通过对乔、灌木和常绿、落叶植物分析,找到各层次的树种配置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花溪大学城高校今后的绿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绿化植物 大学城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F3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
2
作者 夏冰 彭进 +6 位作者 丁九阳 王杰 唐国伟 刘国杰 王沄 万昌武 乐翠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1142,共12页
目的 探讨转录激活因子3(ATF3)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表达及其调控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的机制。方法 收集尸检案例中的人冠状动脉标本,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TF3蛋白表达及分布;高脂饮食12周后的载脂蛋白E基因... 目的 探讨转录激活因子3(ATF3)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表达及其调控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的机制。方法 收集尸检案例中的人冠状动脉标本,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TF3蛋白表达及分布;高脂饮食12周后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尾静脉注射9型腺相关病毒(AAV9)敲低ATF3的表达,继续高脂喂养5周构建ATF3基因敲除的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模型。麻醉处死后观察主动脉斑块结构改变,检测斑块内ATF3、炎症相关因子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改变,并在体外构建ATF3的过表达质粒及siRNA干预THP-1诱导的泡沫细胞模型验证ATF3与NF-κB信号通路间关系。结果 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ATF3的表达增高(P<0.05),且与CD68呈部分共表达;在ATF3基因敲除后,小鼠的主动脉斑块体积增大(P<0.05),斑块内炎症相关因子(CD45、CD68、IL-1β、TNF-α)表达增强(P<0.05),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KKα/β、P-NF-κB p65)表达增高(P<0.05),VCAM1、MMP9及MMP2表达增强(P<0.05);在离体THP-1细胞实验中验证了沉默ATF3后NF-κB信号通路进一步激活,而过表达ATF3后NF-κB信号受到抑制。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诱导ATF3的表达,ATF3的缺乏会促进AS的发生,增强斑块内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进一步激活NF-κB信号通路导致,ATF3可能是AS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转录激活因子3 炎症反应 NF-ΚB 冠心病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诱导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3
作者 陈吉丽 李雷蕾 +3 位作者 陈源佳 赵艳 谢渊 周建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MT)角度研究幽门螺杆菌(Hp)诱导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Hp感染C57BL6/J小鼠、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提取细胞线粒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UPR MT的相关指标:激活转录因子5(ATF5),热休克蛋白60(mt... 目的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MT)角度研究幽门螺杆菌(Hp)诱导胃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Hp感染C57BL6/J小鼠、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提取细胞线粒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UPR MT的相关指标:激活转录因子5(ATF5),热休克蛋白60(mtHSP60)、热休克蛋白70(mtHSP70)及线粒体蛋白酶(ClpP)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4个蛋白质在小鼠胃组织中的表达部位。用Hp感染AGS和SGC-7901细胞,RTCA和CCK-8检测细胞增殖。最后,利用UALCAN数据库中TCGA样本分析4个指标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感染能显著促进C57BL6/J小鼠胃上皮细胞、人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线粒体中ATF5、mtHSP60、mtHSP70、ClpP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与TCGA样本中人正常胃组织比较,ATF5、mtHSP60、mtHSP70、ClpP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p感染能够诱导胃上皮细胞及胃癌细胞发生UPR MT,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细胞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细胞增殖 线粒体蛋白 激活转录因子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质白僵蚕碳点的比率荧光探针检测铜离子
4
作者 王聪慧 王乾宇 +3 位作者 孟铁宏 李春荣 王升匀 肖竦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5-903,共9页
以生物质白僵蚕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在492 nm和678 nm下发射荧光的白僵蚕碳点(JCCD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对JCCDs进行结构表征和光学性能测试。... 以生物质白僵蚕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在492 nm和678 nm下发射荧光的白僵蚕碳点(JCCD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对JCCDs进行结构表征和光学性能测试。当铜离子(Cu^(2+))存在时,Cu^(2+)对JCCDs 678 nm处的荧光产生显著猝灭,而492 nm处的荧光几乎不变。因此,基于JCCDs的荧光比率(I_(678)/I_(492))建立了快速检测Cu^(2+)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I_(678)/I_(492)与Cu^(2+)在0.1~1.0μM浓度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线性方程为y=0.9796-0.5223x,R^(2)=0.98,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0.0125μM。将此方法应用于血清中Cu^(2+)检测,加标回收率在100.0%~112.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蚕 生物质碳点 离子检测 比率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MAP改善MOG特异性TCR转基因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5
作者 朱婕 宋雯茜 +4 位作者 陈柯竹 李远迪 高杰 胡蓉 苏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4-1349,共6页
目的:利用MOG特异性TCR转基因小鼠(2D2TCR转基因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探讨外源性ERMAP对MOG_(35-55)诱导的2D2TCR转基因小鼠脾脏中T细胞的影响。方法:两组2D2TCR转基因小鼠(对照组使用Control-Ig治疗,实验组使用... 目的:利用MOG特异性TCR转基因小鼠(2D2TCR转基因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探讨外源性ERMAP对MOG_(35-55)诱导的2D2TCR转基因小鼠脾脏中T细胞的影响。方法:两组2D2TCR转基因小鼠(对照组使用Control-Ig治疗,实验组使用ERMAP-Ig融合蛋白治疗)建立EAE模型,每组9只。根据每日临床评分(DAI)、HE、LFB染色结果评估MOG_(35-55)诱导的小鼠EAE脊髓损伤严重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内自身反应性T细胞(CD4^(+)Vα3.2^(+)Vβ11^(+))、T细胞增殖活化指标CD69(CD4^(+)Vα3.2^(+)Vβ11^(+)CD69^(+))和Ki67(CD4^(+)Vα3.2^(+)Vβ11^(+)Ki67)、Treg(CD4^(+)Vα3.2^(+)Vβ11^(+)CD25+Foxp3+)以及Th17细胞(CD4^(+)Vα3.2^(+)Vβ11^(+)IL-17A^(+));qRT-PCR检测脊髓组织IL-17A、IL-6、IFN-γ、TGF-β表达。结果:MOG_(35-55)诱导的2D2TCR转基因小鼠EAE模型中,ERMAP-Ig融合蛋白治疗组脊髓出现较轻的炎症浸润和脱髓鞘,脾脏中自身反应T细胞比例减少,T细胞活化及增殖比例降低,Treg比例增加,抑制Th17细胞分化,脊髓中炎症细胞聚集及细胞因子产生更少,抗炎因子表达增加。结论:ERMAP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促进Treg生成参与2D2TCR转基因小鼠EAE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相关蛋白 自身反应性T细胞 2D2TCR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编码基因的体外转录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6
作者 周雪 高磊 +3 位作者 张瑾宬 袁思凌 操蓉 刘丽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为获得能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体外转录mRNA,将设计、优化并合成的RBD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BD;重组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后,We... 为获得能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体外转录mRNA,将设计、优化并合成的RBD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BD;重组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后,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RBD的表达;以表达RBD的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包含T7启动子的RBD基因片段作为体外转录模板,之后利用T7转录试剂盒体外转录获得修饰的RBD mRNA,添加多聚腺苷酸尾后使用RNA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纯化后的RBD mRNA转染至293T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进行目的蛋白表达鉴定。结果显示,编码RBD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外源蛋白,体外转录获得修饰的RBD mRNA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翻译,表达的RBD蛋白能与抗RBD的单克隆抗体反应,具有免疫反应原性,为SARS-CoV-2 RBD mRNA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刺突蛋白 受体结合结构域 体外转录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与黑水虻对酒糟利用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郝倩倩 吴书东 +5 位作者 张昌容 国果 彭建 谭书萍 尚小丽 李博岩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2-428,共7页
【目的】探明家蝇和黑水虻对酒糟类有机废弃物饲料的适生性及降解特性,为今后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和利用家蝇和黑水虻进行酒糟类有机废弃物生物降解,进而为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家蝇和黑水虻为生物... 【目的】探明家蝇和黑水虻对酒糟类有机废弃物饲料的适生性及降解特性,为今后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和利用家蝇和黑水虻进行酒糟类有机废弃物生物降解,进而为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家蝇和黑水虻为生物转化器,分别研究不同配比酒糟饲料[T_(0)(CK):纯麦麸;T_(1):25%酒糟;T_(2):50%酒糟;T_(3):75%酒糟;T_(4):纯酒糟]对家蝇和黑水虻的生物学特征等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研究酒糟空白组(CK_(2))、自然发酵组(ZF)、家蝇幼虫取食组(MD)和黑水虻幼虫取食组(HI)4种处理条件下各组酒糟一般营养成分和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变化,综合分析筛选较优的酒糟降解利用方法。【结果】随酒糟含量增加,家蝇和黑水虻2种昆虫的虫态体重、体长、化蛹率、羽化率和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T_(4)较T_(0)均差异显著,其中,T_(3)和T_(4)家蝇的存活率分别为79.26%和30.92%,黑水虻则分别为78.99%和65.06%;HI的酒糟总糖含量(13.2%)和粗蛋白质含量(13.1%)较MD更低(总糖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2%和16.2%)。MD、HI与ZF和CK_(2)相比,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MD整体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为24.01%,HI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可达34.34%。【结论】家蝇和黑水虻能够通过有效降解酒糟中的木质纤维素和利用一般营养成分进行较好生长发育,整体而言,黑水虻较家蝇更易在酒糟中进行饲养,且对酒糟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更优,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更好地利用资源昆虫产业化降解酒糟类农业有机废弃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黑水虻 农业资源昆虫 酒糟类有机废弃物 生物降解 木质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酸通过抑制炎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
8
作者 莫逊 余姗姗 +12 位作者 贾静 陈钰婷 彭玉琳 王方芳 余雄 陈荣誉 谭万林 许晓晓 梁露群 阮媛媛 石明隽 王圆圆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5-1005,共11页
目的:探讨茯苓酸(pachymic acid,P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e,AKI)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数据库筛选PA可能作用与AKI疾病相关的基因,相关基因交集后应用Cytoscap... 目的:探讨茯苓酸(pachymic acid,P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e,AKI)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数据库筛选PA可能作用与AKI疾病相关的基因,相关基因交集后应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核心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并对主要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和活性检测。(2)将10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LPS)组、溶剂对照(LPS+DMSO)组、LPS+PA-10治疗组和LPS+PA-20治疗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18 mg/kg LPS建立LPSAKI模型,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10 mg/kg PA和20 mg/kg PA,注射相同剂量的DMSO作为溶剂对照组,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血清进行生化分析,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肾损伤分子(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活化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蛋白表达量;RT-q PCR检测炎症因子m RNA水平;分子对接模拟PA与caspase-3最佳结合位点;酶活性检测PA对caspase蛋白活性的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肾脏病变情况;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31个PA抗AKI的潜在作用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主要富集在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细胞凋亡和生存、血管生成和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并从中筛选出CASP3(caspase-3的基因)、PTGS2、BCL2、CCL2、CYP219这5个核心基因。(2)PA治疗可改善肾功能和减轻肾小管上皮损伤,显著降低NGAL、KIM-1、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并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MCP-1 m RNA及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合酶活性检测和分子对接结果发现PA是通过与caspase-3直接结合,进而抑制caspase-8对其剪切活化,发挥抗凋亡效应。结论:PA对LPS-AKI具有较好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合成和释放,同时抑制caspase-8对caspase-3的剪切活化进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脂多糖 急性肾损伤 炎症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维护线粒体结构功能促进衰老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秦臻 叶利兵 +2 位作者 冯静月 石永芳 许键炜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7-505,512,共10页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自然衰老进程中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衰老程度、细胞功能、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黄精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6只18月龄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老年组、黄精低剂量(1 g/kg)、中剂量(2 g...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自然衰老进程中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衰老程度、细胞功能、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黄精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6只18月龄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老年组、黄精低剂量(1 g/kg)、中剂量(2 g/kg)、高剂量组(4 g/kg),每组24只;另设24只2月龄大鼠为青年组。各组每天灌胃1次,持续12周,在第4周、8周、12周每组各取8只大鼠麻醉处死,分离培养骨髓EPCs并鉴定;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程度,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体外成血管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小管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化学发光法检测线粒体ATP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结果:随周龄增加,老年组大鼠骨髓EPCs衰老程度逐渐加重,细胞增殖、迁移和成小管功能明显减退;胞内ROS水平升高且ATP含量及MMP降低(P<0.05);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固缩和大量自噬体。经黄精干预后,老年大鼠骨髓EPCs衰老程度减轻,细胞增殖、迁移和成小管功能有所改善;胞内ROS水平降低且ATP含量及MMP上升(P<0.05);电镜下线粒体形态结构较为正常,可见少量自噬体。结论:黄精可通过维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来促进衰老大鼠骨髓EPCs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内皮祖细胞 衰老 细胞功能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高效CRISPR协同激活活性的HIEC6-dCas9-SAM稳转细胞株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柱平 杨泰然 +4 位作者 雷元三 金留飞 崔古贞 田益明 陈峥宏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1,共10页
【目的】以人正常肠道上皮细胞(HIEC6)为研究模型,建立具有高水平转录激活活性的HIEC6-dCas9-SAM单克隆细胞株,为利用CRISPR激活(CRISPRactivation,CRISPRa)系统筛选人类肠道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关键基因和探究分子致病机制提供细胞工具。... 【目的】以人正常肠道上皮细胞(HIEC6)为研究模型,建立具有高水平转录激活活性的HIEC6-dCas9-SAM单克隆细胞株,为利用CRISPR激活(CRISPRactivation,CRISPRa)系统筛选人类肠道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关键基因和探究分子致病机制提供细胞工具。【方法】首先利用PiggyBac转座子系统构建HIEC6-dCas9-SAM多克隆细胞;然后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株,并使用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单克隆细胞株中dCas9-SAM蛋白(dCas9、VP64、MS2、HSF1、p65)的表达情况;最后利用CRISPRa荧光报告系统和构建包装特定靶基因sgRNA慢病毒,检测所构建稳转株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CRISPR激活效率。【结果】成功获得两株HIEC6-dCas9-SAM单克隆细胞,两株细胞均能高水平稳定表达dCas9-SAM蛋白。CRISPRa荧光报告系统检测显示,两株HIEC6-dCas9-SAM稳转细胞的激活效率分别高达96.7%、99.0%。靶基因激活功能验证显示,在转录水平,两株HIEC6-dCas9-SAM稳转细胞中靶基因APN的转录激活水平分别高达2725倍和4521倍,SLC35A1基因的转录激活水平分别为27.5倍和18.1倍;在蛋白水平,APN蛋白的激活效率分别高于12.9倍和11.2倍,SLC35A1蛋白的激活效率分别为1.32倍和0.97倍。两株单克隆稳转细胞均表现出较高的转录激活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两株具有高水平CRISPR转录激活活性的HIEC6-dCas9-SAM单克隆稳转细胞,为后续基于CRISPRa系统筛选人类肠道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关键基因和探究分子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细胞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as9-SAM HIEC6细胞 CRISPR激活 稳转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
11
作者 李小飘 李洁 +3 位作者 肖俊 董宇华 何迅 张金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0-627,共8页
目的:探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在不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收集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RNA测序数据和相应临床资料,分析IDO1 mRNA在不同亚型、不同分期、不同绝经阶段及不同年龄等各类型... 目的:探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在不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收集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RNA测序数据和相应临床资料,分析IDO1 mRNA在不同亚型、不同分期、不同绝经阶段及不同年龄等各类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将IDO1 mRNA表达有明显差异的乳腺癌类型的患者分为IDO1高、低表达组,比较3组间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分析IDO1 mRNA在DSS有明显差异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DO1蛋白在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及Ⅱ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数据库数据进行验证。结果:IDO1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但在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不同。IDO1 mRNA在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HER2阴性亚型、Ⅱ期、T2期、N0期和M0期分期、绝经前、绝经后和年龄≤60岁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和Ⅱ期亚组中,IDO1 mRNA高表达患者的DSS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或P<0.01)。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和Ⅱ期乳腺癌组织中IDO1 mRNA表达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a DC)、Th1细胞、T细胞、CD56dim NK细胞、CTL和Treg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有关联(均P<0.001)。IDO1蛋白在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及Ⅱ期乳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均P<0.001),与数据库数据分析结果一致。结论:IDO1在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不同,IDO1表达与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和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IDO1) 预后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发酵酸汤中携带真菌病毒的酵母菌筛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婷婷 龙慧 +2 位作者 滕丽 蔡小姚 刘红美 《农技服务》 2020年第8期69-73,共5页
为携带真菌病毒的酵母在贵州酸汤中调节微生物平衡提供参考,了解贵州省特色食品红、白酸汤中的酵母菌及其携带真菌病毒的携带率和多样性,从贵州发酵的红、白酸汤中分离和鉴定酵母菌菌株,并且检测其是否携带真菌病毒。通过YEPD固体培养... 为携带真菌病毒的酵母在贵州酸汤中调节微生物平衡提供参考,了解贵州省特色食品红、白酸汤中的酵母菌及其携带真菌病毒的携带率和多样性,从贵州发酵的红、白酸汤中分离和鉴定酵母菌菌株,并且检测其是否携带真菌病毒。通过YEPD固体培养基培养分离出疑似酵母菌单菌落,经ITS鉴定菌株种类后,再通过CF-11纤维素粉分离法检测是否携带真菌病毒,从而初步评估贵州省特色食品红、白酸汤中的酵母菌种类及其携带真菌病毒的携带率及其多样性。最后用甘油保存法保存目的菌株。结果表明:筛选鉴定酵母菌株47株,其中37株携带真菌病毒(均已进行菌种保存),占比约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真菌病毒 DSRNA 发酵 酸汤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777激动TGR5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刘绒洁 陈琴 +6 位作者 熊英 汪朝云 陈昌领 张晴 陈茂琼 冯占辉 叶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研究INT-777激动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5,TGR5)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HIE组(G)、INT-777... 目的研究INT-777激动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5,TGR5)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HIE组(G)、INT-777低(low-dose,L)、中(medium-dose,M)、高剂量(high-dose,H)组。采用改良的Rice-Vanucci法构建HIE模型,造模后1 h鼻内给药。造模后48 h进行短期神经行为学测试评估新生大鼠的神经功能,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比重法测定脑含水量、亚铁离子试剂盒测定脑亚铁含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尼氏染色观察尼氏物质丢失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TFR1、GPX4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G组短期神经行为学测试消耗时间增加,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脑亚铁含量均增加,患侧脑组织损伤明显,尼氏物质丢失严重,神经元线粒体体积变小、线粒体嵴减少,TFR1表达增多、GPX4表达减少;与G组相比,INT-777给药组短期神经行为学测试消耗时间缩短,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脑亚铁含量均减少,患侧脑组织损伤减轻,尼氏物质丢失不明显,神经元线粒体体积变大,线粒体嵴增多,TFR1表达减少、GPX4表达增多。结论INT-777激动TGR5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大鼠 TGR5 神经元 铁死亡 TFR1 GPX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凋亡途径探究红禾麻对CI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凋亡的作用
14
作者 王梦娜 戴兴洋 +4 位作者 舒思逸 谢举章 吴宁 孙见飞 吴遵秋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0,共6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凋亡途径探究红禾麻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红禾麻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40 mg/kg)和... 目的基于线粒体凋亡途径探究红禾麻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红禾麻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40 mg/kg)和红禾麻高、中、低剂量组(10.5、7.0、3.5 mg/kg),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灌胃给药21 d。观察大鼠足趾外观,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测定足肿胀度,HE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CIA大鼠滑膜组织中活化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红禾麻治疗RA关键靶点为STAT3、Bcl-2、Caspase3,滑膜组织凋亡、STAT3信号通路途径与RA炎症发展相关。与模型组比较,红禾麻高剂量组大鼠足肿胀度、AI评分、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降低(P<0.05,P<0.01);滑膜组织细胞增生减少,血管翳形成不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滑膜组织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STAT3、Bcl-2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红禾麻治疗RA作用可能与其调控STAT3/Bcl-2/Caspase3表达诱导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禾麻 类风湿性关节炎 线粒体 凋亡 STAT3 Bcl-2 CASPASE3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调控TAK1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15
作者 徐买元 李妮 +7 位作者 李嘉懿 张涛 马俐文 林涛 余浩楠 吴宁 吴遵秋 黄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31-2239,共9页
目的以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为靶标探讨葛根素(Pur)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Nor)、模型组(Mod)、雷公藤多苷片阳性对照组(GTW,10 mg/kg)和葛根素低、中、高剂量... 目的以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为靶标探讨葛根素(Pur)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Nor)、模型组(Mod)、雷公藤多苷片阳性对照组(GTW,10 mg/kg)和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Pur 10、30、100 mg/kg),10只/组。经皮下注射牛型Ⅱ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并通过每日经口灌胃的方式给予治疗,持续3周。采用关节炎指数(AI)评分法,分别于造模前1周,灌胃前1周及灌胃后第1、2、3周观察大鼠后足关节病变情况。计算大鼠肝脏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滑膜组织TAK1、TLR4、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oltting检测滑膜组织TAK1、p-TAK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Mod组,GTW组和Pur高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下降(P<0.05)。GTW组和Pur低、中、高剂量组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评分均小于Mod组(P<0.05)。光镜下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组织切片,Mod组可见滑膜细胞增生,滑膜水肿,滑膜结缔组织排列疏松、不规则,伴有少量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而GTW组和Pur低、中、高剂量组中,滑膜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Pur剂量增高,治疗效果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与Mod组比较,GTW组和Pur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TAK1、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可抑制CIA大鼠关节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为下调TAK1的表达,从而抑制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组织 TAK1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拐枣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
16
作者 蒙紫鑫 陈峥宏 吴道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2,共9页
拐枣富含多酚,该文研究了拐枣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和益生功能,为拐枣甲醇提取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结合体外发酵模型,对拐枣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进行分析测试... 拐枣富含多酚,该文研究了拐枣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和益生功能,为拐枣甲醇提取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结合体外发酵模型,对拐枣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拐枣甲醇提取物中检测到7-羟基-4-甲氧基甲基香豆素、(4-溴-2-氯苯氧基)乙酸、胸苷、西伯利亚远志糖A6等主要化学组分;定量检测到可增强拐枣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没食子酸、阿魏酸、香草酸、儿茶素等酚类物质。拐枣甲醇提取物可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殖,提高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含量。综上,拐枣甲醇提取物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对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望挖掘其在肠道健康和产品开发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枣 活性成分 多酚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MAP缺失加重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17
作者 夏露 陈伟 +2 位作者 潘钇汶 刘智宏 苏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探讨ERMAP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3组:Sham组、WT组及ERMAP-/-组,每组9只,Sham组涂抹等量凡士林,WT组及ERMAP-/-组涂抹IMQ诱导银屑病样皮炎。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 目的:探讨ERMAP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3组:Sham组、WT组及ERMAP-/-组,每组9只,Sham组涂抹等量凡士林,WT组及ERMAP-/-组涂抹IMQ诱导银屑病样皮炎。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HE染色病理评分评估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皮损中F4/80及Ki67的表达;qRT-PCR检测皮损组织中IL-1β、IL-6、IFN-γ、iNOS的相对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细胞的增殖活化及巨噬细胞的比例。结果: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中,ERMAP基因敲除小鼠皮损出现更严重的鳞屑堆积及皮肤隆起,更多的炎症细胞聚集及细胞因子产生,且小鼠脾脏中免疫细胞的活化及增殖比例较WT组增多,M1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结论:ERMAP缺失通过增强免疫反应加重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MAP 银屑病 免疫反应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oom综合征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张望明 冯勤颖 +6 位作者 宋晓钰 周信忠 陆娟 谢菀卿 赖智文 潘卫东 刘杰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80-1686,共7页
目的研究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法、孔雀绿-磷钼酸铵比色法、荧光素标记DNA的凝胶电泳实验研究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M 642-... 目的研究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法、孔雀绿-磷钼酸铵比色法、荧光素标记DNA的凝胶电泳实验研究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DNA结合活性、ATPase活性、解链活性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延时拍摄技术研究LYY-32对细胞内DNA解旋酶解链活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构象的影响。结果10μmol·L^(-1)的LYY-32对dsDNA与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结合的抑制率为53.17%,5μmol·L^(-1)的LYY-32对ssDNA与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结合的抑制率为88.49%;50μmol·L^(-1)的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的ATPase活性抑制率为89.3%;LYY-32>5μmol·L^(-1)时,其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解链活性的抑制率为100%;LYY-32亦能显著抑制C2C12细胞内DNA解旋酶的解链活性;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构象没有影响。结论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可以显著抑制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的DNA结合活性、ATPase活性、解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M DNA解旋酶 汉防己乙素衍生物 结合活性 ATPASE活性 解链活性 荧光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调节DNA损伤应答ATM、ATR通路保护自然衰老大鼠心脏的作用
19
作者 秦臻 石永芳 +1 位作者 罗晨曦 叶利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51-2359,共9页
目的 探讨黄精对自然衰老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12月,按体质量随机将64只18月龄SD雄性大鼠分为衰老组、黄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另取16只2月龄SD雄性大鼠为青年组。青年组和衰老组灌胃等量蒸馏... 目的 探讨黄精对自然衰老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12月,按体质量随机将64只18月龄SD雄性大鼠分为衰老组、黄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另取16只2月龄SD雄性大鼠为青年组。青年组和衰老组灌胃等量蒸馏水,黄精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黄精水煎液1、2、4 g·kg-1,每天1次,连续灌胃12周。第4、12周时,每组取8只大鼠麻醉处死,分离心脏并计算心重指数,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心脏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毛细血管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ATM与Rad3相关蛋白激酶(AT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周龄增加,衰老组大鼠在第12周时其心肌纤维化面积增多,心脏组织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Chk1、Chk2)蛋白表达上调(P<0.05);同周次内比较,衰老组大鼠较青年组心重指数降低,心脏组织T-AOC、SOD、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ATM、AT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经黄精干预后,衰老大鼠心重指数有所升高,心肌细胞结构较为完整、心肌纤维化面积降低;心脏组织T-AOC、GSH-Px、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ATM、AT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 黄精对自然衰老大鼠心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DNA损伤应答ATM、AT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心脏 衰老 毛细血管共济失调突变基因 ATM与Rad3相关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tRF-GlyGCC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价值
20
作者 王龙 吴映敏 +1 位作者 尚莎 王璐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30-1735,共6页
目的 检测5'-tRF-GlyGCC在外周血中的含量,并探讨其含量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同一时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99例结直肠癌患者、11例肠炎患者、17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99例健康人群... 目的 检测5'-tRF-GlyGCC在外周血中的含量,并探讨其含量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同一时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99例结直肠癌患者、11例肠炎患者、17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99例健康人群外周血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总RNA中的5'-tRF-GlyGCC,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5'-tRF-GlyGCC含量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其含量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5'-tRF-GlyGCC在CRC患者及结直肠息肉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及肠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tRF-GlyGCC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95%CI:0.763~0.871),诊断灵敏度为56.7%,特异度为99.9%。外周血中5'-t RF-GlyGCC含量与CRC患者CEA、CA19-9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 检测外周血中5'-tRFGlyGCC在CRC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外周血 tRNA衍生的小RNA片段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