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义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首尾法测算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孟玉清 李世月 +4 位作者 丰莎 王汴歌 聂鑫鑫 宋欣玲 刘慧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5-148,共4页
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首尾测算法的原理出发,通过实例研究测算出2012年度河南省三义寨引黄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并将测算结果与全国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对比,确定其合理性,进而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测... 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首尾测算法的原理出发,通过实例研究测算出2012年度河南省三义寨引黄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并将测算结果与全国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对比,确定其合理性,进而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测算,掌握了该区域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状况,为今后通过加强实际灌溉面积和机电井提水灌溉水量的统计工作来经常性分析测算该区域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系数 测算研究 首尾法 三义寨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年降水的豫东地区夏玉米灌溉制度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晋锴 冯跃华 +1 位作者 张子敬 高子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8-41,共4页
以灌溉日期和灌溉水量为决策变量,结合豫东地区多年降水资料和玉米在各生育期耗水量等条件,实现多年作物产量的均值最大、方差最小以及玉米生育期总灌水量最小的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在拔节期至抽雄期、抽雄期至灌浆期进行两次灌水,灌水... 以灌溉日期和灌溉水量为决策变量,结合豫东地区多年降水资料和玉米在各生育期耗水量等条件,实现多年作物产量的均值最大、方差最小以及玉米生育期总灌水量最小的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在拔节期至抽雄期、抽雄期至灌浆期进行两次灌水,灌水定额分别为85和75 mm,可以使相对产量达到98.2%,并且方差数量级达到10^(-5),证明优化后的灌溉制度在当地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灌溉制度 多年降水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地区引黄灌区冬小麦耗水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孟桢 杨宏飞 +3 位作者 张俊峰 冯跃华 姜楠 高子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156,160,共6页
针对豫东引黄灌区冬小麦的耗水量问题,设计了大棚测坑P1、P2、P3和大田测坑T1、T2、CK,全程试验监测冬小麦在219 d生育期的耗水、生长、收获、考种等数据。将冬小麦的生育期划分为2个时段、13个生长期,每个测坑均设不同水分控制下限,上... 针对豫东引黄灌区冬小麦的耗水量问题,设计了大棚测坑P1、P2、P3和大田测坑T1、T2、CK,全程试验监测冬小麦在219 d生育期的耗水、生长、收获、考种等数据。将冬小麦的生育期划分为2个时段、13个生长期,每个测坑均设不同水分控制下限,上限均为100%田间持水量。对比冬小麦考种数据平均值,大田测坑的7个指标均优于大棚测坑,因此大田测坑的节水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大棚测坑。P1测坑的全生育期灌水量为181.238 mm,只有灌区冬小麦近20 a平均灌溉需水量的41.3%。T1测坑的总灌水量为286.509 mm,只有平均灌溉需水量的63.2%,其单位面积产量为0.755 kg/m^(2),为河南省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的118.8%,试验证明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大田3个测坑采用大水漫灌,最接近引黄灌区农田正常的灌溉方式,因此T1的非需水关键期、需水关键期的灌水下限控制标准分别为55%、60%田间持水量,适用于在引黄灌区节水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冬小麦 生育期 耗水量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GIS技术的大型智慧灌区运维管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莉 蒋佳慧 +1 位作者 邢云飞 丁雨晴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3期141-145,153,共6页
随着智慧灌区的不断发展,针对大型灌区运维管理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无法互融互通、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BIM+GIS的大型智慧灌区运维管理总体框架,结合BIM、GIS、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从数据来源、数据储存、... 随着智慧灌区的不断发展,针对大型灌区运维管理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无法互融互通、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BIM+GIS的大型智慧灌区运维管理总体框架,结合BIM、GIS、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从数据来源、数据储存、应用服务3个方面阐述了大型智慧灌区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要点,对灌区进行网络化建设并构建数据库,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了灌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某灌区为例,通过不同阶段的应用建设构建了灌区内设备及建筑物的BIM模型,与GIS数据相融合,最终实现灌区“一张图”的可视化管理,以及灾害应急管理、设备系统运行状态评估、运维检修决策、安全运行管理等多方位服务,促进了大型灌区运维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对提高智慧灌区的运维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GIS 大型智慧灌区 运维管理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条件下的阿维里扬诺夫潜水蒸发公式改进 被引量:17
5
作者 罗玉峰 毛怡雷 +4 位作者 彭世彰 郑强 王卫光 缴锡云 冯跃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09,共8页
为提高作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强度计算精度,引入作物影响系数概念,提出2种阿维里扬诺夫潜水蒸发改进公式。采用河南惠北水利科学试验站2005-2007年的逐日潜水蒸发量与水面蒸发量试验数据和最小二乘法率定改进公式中各参数值,并用平均... 为提高作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强度计算精度,引入作物影响系数概念,提出2种阿维里扬诺夫潜水蒸发改进公式。采用河南惠北水利科学试验站2005-2007年的逐日潜水蒸发量与水面蒸发量试验数据和最小二乘法率定改进公式中各参数值,并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等3个统计指标对改进公式的计算精度进行评价,利用2007-2008年的试验数据对改进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公式一的经验指数、潜水蒸发极限埋深以及各生育阶段的作物影响系数等参数值较为合理;验证期平均绝对误差0.30~0.59mm/d,均方根误差0.57~0.87mm/d,相关系数0.58~0.72,各统计指标值基本优于前人的研究,提高了潜水蒸发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模型 土壤 阿维里扬诺夫公式 作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向跟踪和多重赋权的引黄灌区用水效率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峰 倪广恒 孟玉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153,共9页
针对引黄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综合评价问题,利用灌溉用水流向跟踪法,构建了由19个确定性指标、3个子系统组成的开放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多重赋权理念,确定了在多层次模糊评价体系中的各个层采用多种赋权方法。在指标体系的第1层(输入层)... 针对引黄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综合评价问题,利用灌溉用水流向跟踪法,构建了由19个确定性指标、3个子系统组成的开放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多重赋权理念,确定了在多层次模糊评价体系中的各个层采用多种赋权方法。在指标体系的第1层(输入层),通过计算指标数据所携带的熵值对其赋予数学权重;在第2层(准则层),采用熵值权重法、等权重法和经验赋权法等对3个子系统进行多重赋权,获得和比较不同权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选择三义寨引黄灌区为研究实例,对2005—2014年共计10 a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经过赋权计算,第1种熵值权向量为(0.307,0.348,0.345),第2种等权向量为(0.333,0.333,0.334),第3种主观权向量为(0.400,0.200,0.400)3种不同权重的评价结果呈现出整体趋势和走向基本一致,权重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非常有限。根据多重赋权的评价结果,2013年均为10 a中灌溉用水效率的最优年份,评价等级为优,综合评价平均值为0.993。此评价结果与三义寨引黄灌区的实际情况相符,2013年在降雨量和地下水相对较少的情况下,灌溉实际引水量和实际灌溉面积都保持了较高水平,保证了灌溉的效果,也确保了灌区作物的丰收。根据第二层的评价值可以清晰地看到工程因素和管理因素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2007年之前都处于较低发展水平,2009年之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从而查找到灌溉用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为下一步引黄灌区的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水资源 降雨 用水效率 流向跟踪 多重赋权 改进模糊模型 三义寨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海绵城市弹性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冯峰 靳晓颖 +1 位作者 刘翠 冯跃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1,共9页
针对海绵城市中观尺度的区域水系统综合评价问题,引入工程弹性的理念,构建了由生态弹性、工程弹性、自然弹性和社会弹性4个维度共17个影响因子的弹性指标体系,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对17个指标5个级别(极强、较强、中等... 针对海绵城市中观尺度的区域水系统综合评价问题,引入工程弹性的理念,构建了由生态弹性、工程弹性、自然弹性和社会弹性4个维度共17个影响因子的弹性指标体系,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对17个指标5个级别(极强、较强、中等、较弱、极弱)弹性阈值进行说明和界定。以开封市为研究实例进行评价计算,结果显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系统弹性为Ⅴ级,表明这3年开封市的海绵城市水系统具有极弱的弹性;2016年、2017年为Ⅳ级,开封市海绵城市水系统弹性为中等。同时对2013年、2017年的17个指标的相对隶属度覆盖等级进行对比,与开封海绵城市建设和成效进行对照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和,均发生了明显的弹性增强过程。经过实例计算可得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海绵城市水系统弹性评价体系构建合理,针对中观尺度的评价区域,能够通过指标信息确定对应的相对隶属度,获得精准的评价结果,为海绵城市提高水系统弹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相对差异函数 水系统 弹性评价 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市7.20特大暴雨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冯峰 喻谦花 +4 位作者 罗福生 霍继超 冯跃华 靳晓颖 刘翠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共11页
河南7.20特大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洪灾多发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大暴雨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问题,对开封市12个自动内涝监测站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构建了由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维度9个影... 河南7.20特大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洪灾多发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大暴雨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问题,对开封市12个自动内涝监测站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构建了由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维度9个影响因子组成的半结构多层次多目标指标体系,在输入层采用信息熵权向量,在准则层对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子系统采用熵值权向量、对等权向量、决策偏好权向量3种赋权方法,构成改进风险模糊评价模型。对12个站点的内涝风险进行5个级别(极高、较高、中等、较低、极低)的评估。结果显示:在短期风险评估中,5号站点为极高风险,10号站点为中等风险;在长期风险评估中,6号站点为较高风险,8号站点为极低风险;在目标层的最终评价中,3种方法均显示5号、2号站点风险极高,7号、8号站点风险较低。经过与开封市内涝实际情况对比,认为评价体系和改进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能够给出短期风险、长期风险、综合风险精准的评估结果,为城市进行排水管网完善、内涝积水点防治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应对暴雨引发的内涝问题制定应急减灾预案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城市内涝 风险评估 河南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水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42
9
作者 宋全香 左其亭 杨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近数十年来,城市化进程迅猛,由此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水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城市雨洪等问题。分析了城市水问题的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建设 水污染 水资源 水环境 洪水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承载能力预测模型及其在郑州市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全香 左其亭 杨峰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以郑州市为实例,介绍了计算水环境承载能力的"黑箱"模型、控制因子和控制参数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规划水平年郑州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预测排放量... 以郑州市为实例,介绍了计算水环境承载能力的"黑箱"模型、控制因子和控制参数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规划水平年郑州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预测排放量均超过了控制目标,必须通过减污和增水两条途径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环境承栽能力 “黑箱”模型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潜水蒸发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玉峰 李思 +4 位作者 彭世彰 郑强 冯跃华 朱非林 缴锡云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19,共6页
为了提高潜水蒸发有效利用率,以河南省柳园口灌区为例,基于GIS的区域潜水蒸发计算方法,从潜水蒸发有效利用的必要条件入手,提出潜水蒸发有效性评价标准,区分了灌区的有效和无效潜水蒸发。结果表明:柳园口灌区多年平均潜水蒸发量为0.508... 为了提高潜水蒸发有效利用率,以河南省柳园口灌区为例,基于GIS的区域潜水蒸发计算方法,从潜水蒸发有效利用的必要条件入手,提出潜水蒸发有效性评价标准,区分了灌区的有效和无效潜水蒸发。结果表明:柳园口灌区多年平均潜水蒸发量为0.508亿m3,其中无效潜水蒸发量为0.262亿m3,占51.6%;有效潜水蒸发主要集中在3—5月,6—8月次之,10月的无效潜水蒸发最多,其他月份也都有一定的无效潜水蒸发量;2—5月的潜水蒸发主要发生在灌区中部和北部,麦地的为有效潜水蒸发,非农业用地的为无效潜水蒸发;提出的灌区潜水蒸发有效性评价方法简单实用,易于区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潜水蒸发 地下水管理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向跟踪法的灌溉水有效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峰 贾洪涛 孟玉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3,148,共5页
针对引黄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的评价问题,构建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指标体系,是评价获得精准结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提出了用水流向跟踪法,对灌溉用水有效利用影响因子进行识别。流向跟踪法就是全方位跟踪水流流向,分... 针对引黄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的评价问题,构建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指标体系,是评价获得精准结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提出了用水流向跟踪法,对灌溉用水有效利用影响因子进行识别。流向跟踪法就是全方位跟踪水流流向,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在关键流向环节寻找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扩散到具体的影响因子,然后对识别出的影响因子进行归类、提取和筛选,对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构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评价的可选指标集和指标体系。以三义寨灌区为例,构建了包含工程、自然和管理因素3个子系统19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开展灌溉用水有效利用评价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用水 有效利用评价 流向跟踪法 指标体系 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aliantzas方程的黄河下游柳园口灌区ET_0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景明 王军涛 +1 位作者 程献国 高子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278,共6页
根据黄河调度旬方案编制对作物需水量逐旬预报的要求,分析了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以河南省柳园口灌区为典型,对以空气相对湿度等为输入参数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了改进,研究建立了基于特征气温的空气相对湿度预测方法。采用多元回... 根据黄河调度旬方案编制对作物需水量逐旬预报的要求,分析了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以河南省柳园口灌区为典型,对以空气相对湿度等为输入参数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了改进,研究建立了基于特征气温的空气相对湿度预测方法。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以特征气温、日序数为输入的改进Valiantzas方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改进的Valiantzas方程的相对误差比原方程可减少12.4%,均方根偏差降低37.4%,相关系数提高13.4%。同时,改进的Valiantzas方程能够实现对未来10 d作物需水量的预测,符合黄河水量旬精细调度对基础数据中期预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需水量 Valiantzas方程 改进 预测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拦减粗泥沙对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冠卿 李勇 +2 位作者 岳德军 韩巧兰 周文治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15,共3页
以实测资料为依据 ,结合数学模型 ,重点探讨了粗细泥沙在三门峡汇流区及黄河下游河道的调整机理。计算分析表明 ,拦减粗泥沙对汇流区与黄河下游的减淤量比值约为 0 .5,其减淤效果主要在下游。对下游而言 ,1974~ 1990年若将进入下游的... 以实测资料为依据 ,结合数学模型 ,重点探讨了粗细泥沙在三门峡汇流区及黄河下游河道的调整机理。计算分析表明 ,拦减粗泥沙对汇流区与黄河下游的减淤量比值约为 0 .5,其减淤效果主要在下游。对下游而言 ,1974~ 1990年若将进入下游的粗泥沙含量控制在 15%~ 2 0 % ,则减淤比变化范围为 0 .6 5~ 0 .80 ,且减少的主要为粗颗粒泥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泥沙 减淤 泥沙调整 黄河下游 河道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遥感数据的土壤墒情监测方法研究——以河南省白沙灌区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喜梅 李朝阳 任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336-337,共2页
土壤墒情的监测是水文学、气象学以及农业科学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该研究以河南省白沙灌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光学与热红外遥感数据融合的农田土壤含水量遥感模型与方法,应用TM影像穗帽变换,获取湿度分量,同时结合TM第6波段反演的植... 土壤墒情的监测是水文学、气象学以及农业科学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该研究以河南省白沙灌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光学与热红外遥感数据融合的农田土壤含水量遥感模型与方法,应用TM影像穗帽变换,获取湿度分量,同时结合TM第6波段反演的植被冠层温度信息,进行分析、建模和反演土壤墒情。结果表明,该方法反演的土壤含水量与实测结果相关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土壤墒情反演精度,为灌区合理灌溉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TM遥感影像 穗帽变换 冠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义寨引黄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计算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峰 姜楠 +3 位作者 冯跃华 王孟桢 高子乐 张泽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5-170,共6页
针对三义寨引黄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净灌溉需水量的计算问题,采用参考作物法构建模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公式的修正公式进行计算。以惠北水利科学试验站观测数据为基础,得出冬小麦全... 针对三义寨引黄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净灌溉需水量的计算问题,采用参考作物法构建模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公式的修正公式进行计算。以惠北水利科学试验站观测数据为基础,得出冬小麦全生育期(10月中旬至第二年5月下旬)的作物需水量2000—2019年年际变化范围为395.494~796.776 mm,均值为579.425 mm,有效降水量均值为160.090 mm,净灌溉需水量均值为453.291 mm,灌溉需求指数均值为0.773,对灌溉的依赖程度较高;夏玉米全生育期(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作物需水量在1999—2019年年际变化范围为187.581~716.762 mm,均值为359.310 mm,有效降水量均值为295.776 mm,净灌溉需水量均值为149.768 mm,灌溉需求指数均值为0.371,对灌溉的依赖程度较低;棉花全生育期(4月上旬至10月下旬)的作物需水量1999—2019年年际变化范围为366.985~1 049.358 mm,均值为580.561 mm,有效降水量均值为433.519 mm,净灌溉需水量均值为266.470 mm,灌溉需求指数均值为0.421,对灌溉的依赖程度为中等。将3种作物需水量按生育期叠加,灌区净灌溉需水量最大的月份为3月,原因是冬小麦在拔节抽穗期对水量需求较大。4月、5月冬小麦处于关键的灌浆成熟期,棉花处于苗期和成长期,因此净灌溉需水量在各月中分别位于第3、2位。3种作物的生育期需水量、净灌溉需水量均为增加趋势,有效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夏玉米和棉花的净灌溉需水量增加倾向率较大,主要原因是夏玉米和棉花的生育期与降水量较大的7—8月重合,因此受到降水量和气候的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作物需水量 净灌溉需水量 有效降水量 三义寨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义寨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翠 赵海滨 +1 位作者 靳晓颖 孟玉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144,共5页
针对三义寨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的问题,首先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选取的8个影响因子中,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程度从高到底顺序为配套设施完好率>渠道衬砌率>节水工程... 针对三义寨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的问题,首先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选取的8个影响因子中,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程度从高到底顺序为配套设施完好率>渠道衬砌率>节水工程投资>实际灌溉面积>渠道长度>实际引水量>降水量>地下水资源模数。然后结合三义寨灌区的实际状况,依据回归分析的结果,提出完善现有的灌溉工程、改进现有的灌溉技术、制定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继续加大节水工程投资等提高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对策 三义寨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引黄灌区作物需水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峰 王孟桢 +3 位作者 陈东煜 冯跃华 姜楠 高子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9-154,159,共7页
作物需水量是灌区最重要的水资源消耗途径,研究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为引黄灌区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有效支撑。以三义寨引黄灌区1999—2019年21 a共756组逐旬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彭曼-蒙特斯(Penma... 作物需水量是灌区最重要的水资源消耗途径,研究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为引黄灌区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有效支撑。以三义寨引黄灌区1999—2019年21 a共756组逐旬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公式为基础的修正式来计算作物需水量,以旬为计算单元时长,共选取23个样本。对三义寨引黄灌区冬小麦作物需水量的通径分析可知,对需水量影响最大的4个气象因子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敏感性分析可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之间影响密切,天最大日照时数的直接作用最小,但是通过其他气象因子对作物需水量产生的间接作用最大。9个气象因子敏感程度排序为: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最高气温>平均风速>最低气温>水面蒸发量>天最大日照时数>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比起简单的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方法,通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出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确定各因子的敏感程度,从而为建立更有效的引黄灌区作物需水量计算方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作物需水量 通径分析 决定程度 敏感性分析 三义寨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运行的灌区水价制度风险与补偿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毛春梅 刘晓东 +1 位作者 吴光华 崔宏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121,148,共5页
灌区可持续运行包含多层次的治理逻辑,根据国内灌区水价制度历史沿革和典型灌区现代化管理经验,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是灌区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灌区水价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农作物灌溉需求价格弹性低、地下水替代灌溉的市... 灌区可持续运行包含多层次的治理逻辑,根据国内灌区水价制度历史沿革和典型灌区现代化管理经验,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是灌区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灌区水价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农作物灌溉需求价格弹性低、地下水替代灌溉的市场失灵风险,传统惯性、旱灾频发的水价政策失灵风险,农户水价承受能力、上下游农户用水不平衡等自身因素导致的风险。基于此,提出应建立水价风险补偿基金以应对市场失灵,通过“提价补贴”、加强监管应对政策失效,建立弹性的水价调节机制以应对农户自身因素导致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水价制度 可持续运行 风险补偿 赵口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数值模拟的混流式水轮机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少楠 刘肖杰 +2 位作者 马莉 邢云飞 罗福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8-133,共6页
针对水轮机结构复杂、设计难度较大、信息冗杂等问题,提出基于BIM+数值模拟的混流式水轮机设计方案。以HLFN-LJ-930混流式水轮机为例,分析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机理,探讨BIM与数值模拟数据交互的途径,之后借助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 针对水轮机结构复杂、设计难度较大、信息冗杂等问题,提出基于BIM+数值模拟的混流式水轮机设计方案。以HLFN-LJ-930混流式水轮机为例,分析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机理,探讨BIM与数值模拟数据交互的途径,之后借助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RNG k-ε模型和SIMPLE算法对水轮机进行CFD数值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利用BIM协同工作、信息整合、可视化、碰撞检测等功能可有效减少水轮机设计过程中的不协调现象,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利用Inventor内部API接口进行BIM与数值模拟软件的信息传输,可提高模型数据的完整性。通过数值模拟可知蜗壳内部流体流动情况良好,导叶头部有局部高压现象,转轮叶片背部和尾水管进口有局部负压区域,易发生空化现象,需进一步深化设计以提高其水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数值模拟 混流式水轮机 数据交互 INVENTOR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