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态金属微球的微观结构与血管栓塞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晨宇 甘雅玲 +4 位作者 蔣文溪 张维强 陈军歌 梁兴杰 王志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28,共5页
本文制备了一种液态金属微球,并对该液态金属微球的微观结构和血管内栓塞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液态金属微球呈球形,在对其元素分析中观察到了镓元素和氧元素;在对兔子耳中央动脉的栓塞实验中,发... 本文制备了一种液态金属微球,并对该液态金属微球的微观结构和血管内栓塞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液态金属微球呈球形,在对其元素分析中观察到了镓元素和氧元素;在对兔子耳中央动脉的栓塞实验中,发现液态金属微球成功地阻断了兔子耳中央动脉,导致了兔耳的坏死。当液态金属微球的直径与血管的直径相当时,便会通过物理栓塞方式阻塞血管。同时,液态金属微球因其自身的高密度具有X射线显影性。栓塞前与栓塞后的血液检查和主要器官组织病理表明,液态金属微球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液态金属微球是一种极具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栓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微球 栓塞 X射线可视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间49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脂代谢紊乱情况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崔华 魏致民 +6 位作者 蔡建芳 李毅 范利 胡亦新 刘霖 张梦 刘爱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98-1503,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住院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人群分布特征和顺位及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10年3月20日间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卫生部北京医院的住院病案数据库进...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住院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人群分布特征和顺位及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10年3月20日间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卫生部北京医院的住院病案数据库进行回顾性现况调查。结果(1)入选患者4960例,男性3570例,女性1390例,平均年龄(72.2±10.4)岁。(2)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合并症患病比例在COPD患者由高到低顺位为高血压病〉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分别为40.3%、18.8%和6.9%。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合并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在≥80岁组却明显下降。(3)女性和男性COP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比例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40~49.9年龄段,不同性别COP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从50岁以上各年龄组,女性COP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比例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4)男性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患病比例也呈增龄性改变,但女性在年龄≥80岁后,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患病比例降低(P〈0.05)。不同年龄组COPD患者中男女患病比例的差别从60岁以后开始出现,在60~69.9岁、70~79.9岁两个年龄段,女性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患病比例高于男性(P〈0.05);≥80岁女性患病比例降低但与男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男性和女性在≤80岁的COPD患者合并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且在60~69.9岁、70~79.9岁两个年龄段女性合并高脂血症/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岁组男性和女性的患病比例均降低,但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 4960例40岁以上COPD住院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患病比例与年龄和性别特点对临床COPD的二级预防提供了明确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比例 病例调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血压 糖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芬 郭豫涛 +3 位作者 徐月 刘心菊 李燕 侯惠如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确定PICC-DVT高危因素,构建PICC-DVT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564例老年患者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PICC-DVT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用Jonckheere趋势检验评估不同危险... 目的:确定PICC-DVT高危因素,构建PICC-DVT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564例老年患者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PICC-DVT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用Jonckheere趋势检验评估不同危险分层患者PICC-DVT差异,并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预测价值。结果:房颤、动脉粥样硬化、近期手术史、静脉血栓史是老年住院患者PICC-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CC-DVT风险指数=1.302χ1(静脉血栓史)+0.775χ2(近期手术史)+0.596χ3(房颤)+0.610χ4(动脉粥样硬化)。PICC-DVT发生率随风险指数升高而增加(P<0.05)。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3。结论:房颤、动脉粥样硬化、近期手术史、静脉血栓史是老年住院患者PICC-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ICC-DVT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冯胜强 叶平 +3 位作者 骆雷鸣 肖文凯 许如意 吴红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社区居民1680例,MS根据修订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3定义。MS患者655例,无MS患者102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发病危险,应用ROC曲线评价hs-... 目的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社区居民1680例,MS根据修订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3定义。MS患者655例,无MS患者102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发病危险,应用ROC曲线评价hs-CRP诊断MS的价值。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MS患者hs-CRP明显高于非MS患者(P<0.01)。随着MS成分由0增加至4~5个,hs-CRP逐渐升高为1.89、2.01、2.23、2.49和2.56mg/L(线性趋势P=0.002)。MS 5个组分表现为腹型肥胖、高TG血症和低HDL-C者,hs-CRP相对较高。校正年龄、性别、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LDL-C、血尿酸、吸烟、饮酒、运动等因素后,与hs-CRPⅠ比较,hs-CRPⅡ、Ⅲ、Ⅳ的MS发生风险分别为(OR=1.378,95%CI:1.012~1.876,P<0.05;OR=1.875,95%CI:1.382~2.545,P<0.01;OR=2.318,95%CI:1.594~2.904,P<0.01)。应用ROC诊断MS的hs-CRP最佳截断点为2.15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9%和51.3%。ROC曲线下面积为0.585(95%CI:0.557~0.613)。结论高hs-CRP可能是MS发生的相关因素,hs-CRP对M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高血压 高血糖症 胆固醇 HDL ROC曲线 代谢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听力自我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初步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冀飞 刘岩 +5 位作者 李倩 李娜 于澜 王大勇 周其友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开发一种便携式自我听力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初步临床评估。方法采用ThinkPad笔记本电脑、Cre-ative声卡、ER3A插入式耳机以及自制音频转换器建立起便携式听力自我监测系统。开发配套系统软件并校准信号输出强度。系统建立后,首... 目的:开发一种便携式自我听力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初步临床评估。方法采用ThinkPad笔记本电脑、Cre-ative声卡、ER3A插入式耳机以及自制音频转换器建立起便携式听力自我监测系统。开发配套系统软件并校准信号输出强度。系统建立后,首先通过小样本正常人预实验发现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进行调整。系统经过改进和调整后,在18例(36耳)听力正常人中进行纯音测听听阈与自测听阈的对比。每位受试者分别进行测听室内的纯音测听和软件自测。计算各频率阈值差值。结果获得了便携式自我听力监测系统的原型机。经过调整的系统自测结果与纯音测听结果总体吻合度较好,特别是250~4kHz偏差较小(各频率总体偏差值分别为-1.81±8.29、-1.81±7.09、0.56±6.95、3.33±5.35、1.94±6.68、3.47±5.71 dB)。但125、6k、8kHz偏差较大(125 Hz偏差值为-6.11±8.29 dB;6 k、8 kHz偏差值分别为-5.28±6.54、-3.33±6.87 dB)。环境噪声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结论便携式听力自我监测系统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自动测听方法,需进一步验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听法 计算机 感音神经性聋 便携式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性/浆液性胰腺囊性肿瘤囊液蛋白质糖基化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汪颖 孙玉发 +7 位作者 柴宁莉 徐伟 冯佳 王向东 唐平 杨晶 张伟 令狐恩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3-1180,共8页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胰腺囊性病变(恶性胰腺囊性病变包括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以及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ic adenocarcinoma,MCA)的...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胰腺囊性病变(恶性胰腺囊性病变包括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以及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ic adenocarcinoma,MCA)的检出率有所提高,但是区分囊性病变的良恶性仍然是一个难题.本研究根据外科手术病理结果及囊液液基细胞结果,从120例经CT或MRI方法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中选取35例样本,其中胰腺黏液性囊腺瘤(MCN)组17例与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CN)组18例,通过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方法吸取囊液,采用凝集素芯片分析蛋白质糖链谱差异.经t检验结果表明,MCN组与SCN组相比,6种凝集素,STL、WGA、BPL、DBA、PTL-Ⅰ及MAL-Ⅰ,识别的糖链结构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凝集素BPL、DBA、WGA、STL识别的糖链结构在MCN囊液中呈高表达(R>2.0),例如DBA特异识别的Tn抗原表达的增多,可能与肿瘤上皮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增多密切相关.而凝集素PTL-Ⅰ、MAL-Ⅰ特异识别Galβ-1、4Glc NAc结构以及Gal NAcα-1、3Gal结构在MCN囊液中表达降低(R<0.5).通过凝集素印记法检测了STL和BPL分别于MCN、SCN囊液中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STL和BPL与囊液中的糖蛋白结合明显强于SCN组.本文通过比较MCN和SCN糖蛋白糖谱表达差异,寻找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和肿瘤良恶性评估的新方法,同时为探索胰腺囊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和治疗的潜在靶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 凝集素芯片 糖基化 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桡动脉增强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德军 叶平 +3 位作者 肖文凯 骆雷鸣 吴红梅 蔡小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桡动脉增强指数(rAI)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T2DM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北京地区参加健康调查的T2DM患者480例,男212例,女268例,年龄27~92(61.5±11.7)岁,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桡动脉增强指数(rAI)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T2DM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北京地区参加健康调查的T2DM患者480例,男212例,女268例,年龄27~92(61.5±11.7)岁,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216例。检测身高、体重、心率、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等指标,采用科林HEM-9000AI自动检测仪检测左侧桡动脉rAI,并分析T2DM患者和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与rAI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rAI与年龄、收缩压、脉压、LDL-C呈正相关,与身高、体重、心率、空腹血糖、OGTT2h血糖呈负相关;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AI与年龄、脉压呈正相关,与身高、体重、心率、舒张压、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女性rAI均高于男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rAI与性别(β=0.1,P<0.05)、年龄(β=0.1,P<0.05)、身高(β=-0.3,P<0.01)、心率(β=-0.5,P<0.01)和平均动脉压(β=0.1,P<0.01)独立相关,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AI与年龄(β=0.2,P<0.01)、身高(β=-0.3,P<0.01)、心率(β=-0.6,P<0.01)独立相关。结论性别、年龄、身高、心率、平均动脉压是T2DM患者rAI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血压对降低T2DM患者的动脉僵硬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僵硬度 桡动脉增强指数 糖尿病 2型 人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对远期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晓利 范利 +6 位作者 胡家宾 王强 张金花 尹慧君 白秉学 孙沛 张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对远期缺血性心血管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7月部分驻京部队干休所的老年患者614例,其中男性470例,女性144例。女性分为女性事件组43例和女性对照组101例,男性分为男性事件组127例和...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对远期缺血性心血管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7月部分驻京部队干休所的老年患者614例,其中男性470例,女性144例。女性分为女性事件组43例和女性对照组101例,男性分为男性事件组127例和男性对照组343例。比较基线临床资料分布特征。随访4.5~6.7(5.6±0.9)年分析终点事件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男性比较,女性高血压(2级、3级)、高胆固醇血症、抗血小板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降糖药物比例明显升高,吸烟、慢性肾功能不全、他汀类药物、硝酸盐类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与女性对照组比较,女性事件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比例明显升高(9.3%vs 1.0%,P=0.03)。与男性对照组比较,男性事件组年龄、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硝酸盐类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终点事件与冠心病(HR=2.56,95%CI:1.19~5.54,P=0.017)、高血压2级(HR=3.29,95%CI:1.14~9.52,P=0.028)、高血压3级(HR=2.77,95%CI:1.08~7.12,P=0.034),高胆固醇血症(HR=2.61,95%CI:1.27~5.36,P=0.009)和慢性肾功能不全(HR=22.70,95%CI:5.22~98.78,P=0.000)相关。而男性终点事件与年龄、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P<0.05,P<0.01)。结论老年患者在基线临床特征及其对远期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差异。老年女性远期心血管病事件发生更多与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璐 刘加强 +4 位作者 智光 徐勇 王晶 刘宏伟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30-933,共4页
目的评价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连续选取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掌上心脏彩色超声(Vscan GE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机)及常规心脏超声(Sequoia 512彩色超声机)检查,并记录检查时间。掌上... 目的评价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连续选取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掌上心脏彩色超声(Vscan GE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机)及常规心脏超声(Sequoia 512彩色超声机)检查,并记录检查时间。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对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心脏收缩功能及节段性室壁运动情况、瓣膜反流或狭窄程度、心包积液进行定性或者半定量诊断,并与常规心脏超声进行比较,用Kappa值判断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整体评分(3.7±0.6)分,常规超声图像质量整体评分(3.8±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平均用时(150±41)s。掌上心脏彩色超声与常规超声诊断一致性较高,尤其在心包积液(κ=0.97)、心脏扩大(κ=0.94)、下腔静脉增宽(κ=0.90)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κ=0.87)、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κ=0.88)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上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掌上心脏彩色超声筛查心肌梗死的敏感性89.6%,特异性100.0%,准确性93.6%。结论掌上心脏彩色超声体积小巧,检查快捷,图像质量良好,能够准确地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包积液 心脏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TG4B的表达及蛋白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蓉 徐小洁 +5 位作者 梁迎春 张立 王涛 周丽英 杜楠 叶棋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构建含His标签的自噬相关蛋白4同源物B(ATG4B)重组质粒以得到His-ATG4B蛋白,初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出ATG4B基因的编码序列,插入p ET-28a(+)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转化Rossate菌,挑选... 目的构建含His标签的自噬相关蛋白4同源物B(ATG4B)重组质粒以得到His-ATG4B蛋白,初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出ATG4B基因的编码序列,插入p ET-28a(+)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转化Rossate菌,挑选小量诱导出的His-ATG4B菌液进行His-ATG4B蛋白的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s-ATG4B蛋白的纯化效果,GST pull-down技术对蛋白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结果用PCR技术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得到大小约1100 bp的目的片段,插入p ET-28a(+)载体中构建出His-ATG4B重组质粒,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表明His-ATG4B质粒构建成功;转化Rossate菌并小量诱导,表达鉴定成功后纯化蛋白,得到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7 000的His-ATG4B蛋白,且SDS-PAGE检测蛋白纯化效果较好;GST pull-down实验证实His-ATG4B蛋白可以和LC3B蛋白在体外相互作用,生物学活性良好。结论本实验成功得到His-ATG4B蛋白,为研究ATG4B在自噬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相关蛋白4同源物B 原核表达 纯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增大对心脏起搏器术后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等终点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海军 王璐 +3 位作者 王霞 郭艳 帅莉 史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增大对置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卒中等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起搏器门诊长期随访的未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148例,记录基线特征、随... 目的探讨左心房增大对置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卒中等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起搏器门诊长期随访的未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148例,记录基线特征、随访期间血栓终点事件及临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按随访期间有无血栓终点事件发生分为血栓组43例,对照组105例。进行Cox回归分析探讨左心房增大对血栓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栓组年龄、冠心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显著增高(P<0.05,P<0.01)。平均随访时间为22.79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左心房增大的患者血栓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HR=2.561,95%CI:1.382~4.749,P=0.003)、2型糖尿病(HR=2.562,95%CI:1.353~4.851,P=0.004)、左心房增大(HR=2.161,95%CI:1.085~4.305,P=0.028)及慢性肾功能不全(HR=3.609,95%CI:1.849~7.043,P=0.000)是入选的起搏器置入术后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等血栓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心房增大是起搏器置入术后未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等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卒中 血栓栓塞 左心房容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学军 金鹏飞 +3 位作者 朱峰 邹定 胡欣 孙春华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快速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10 m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95∶5,V/V)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194 nm。结果盐酸氨基葡...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快速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10 m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95∶5,V/V)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194 nm。结果盐酸氨基葡萄糖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方法专属性强,盐酸氨基葡萄糖和辅料及强制降解产物之间都有良好的分离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RSD均<2%;加样回收率98.9%~100.9%。该方法的测定值和国家标准方法(Elson-Morgan UV法)的测定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盐酸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胶囊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玉发 衣志勇 +8 位作者 蒋知新 范利 李小鹰 李美芹 张波 査政 刘亚巍 袁凤仪 曹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评估发病早期外周血超敏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明确诊断的ACS患者480例,测定入院首次(发病<12 h)外周血PAPP-A水平,并随访观察第1、6个月和≥12个月时心血管不... 目的评估发病早期外周血超敏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明确诊断的ACS患者480例,测定入院首次(发病<12 h)外周血PAPP-A水平,并随访观察第1、6个月和≥12个月时心血管不良事件。根据PAPP-A最高5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值组(≥26.08μg/L)和低值组(<26.08μg/L),分析PAPP-A水平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结果与PAPP-A低值组相比,PAPP-A高值组患者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随着随访时间明显增加,其第1、6个月和≥12个月的OR值分别为4.76、4.38、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PAPP-A高值组患者的心肌梗死(MI)+心因性死亡(CD)事件在第1、6个月和≥12个月的OR值分别为为9.81、6.08、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PP-A是ACS患者近期、中期和远期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病早期PAPP-A水平升高是ACS患者再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听力学检查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岩 周其友 +3 位作者 侯志强 李倩 王大勇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明确各项听力学检查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诊断及研究中的意义,以指导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在本科就诊的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临床听力学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15例患者中有... 目的明确各项听力学检查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诊断及研究中的意义,以指导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在本科就诊的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临床听力学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15例患者中有9人(60.0%)有明显诱发因素。在随访期间,有8例(53.3%)出现复发。男女两性无诱发因素和复发率差异。8例患者进行了耳蜗电图的检查,有5例(62.5%)-SP/AP(总合电位/动作电位)检查异常。结论纯音测听、耳蜗电图、DP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ABR(听性脑干电位)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诊断及研究中意义较大。其发病很可能与生活压力事件相关,病因可能是膜迷路积水、自身免疫性机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听力学检查 耳蜗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患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点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燕 王海屹 +4 位作者 令狐恩强 孙玉发 徐伟 马露 叶慧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1-476,共6页
目的分析男性患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的临床和磁共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SPT 51例患者(男14例、女37例)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资料,图像分析包括肿瘤位置、最大径、形态、边界、包膜、囊实性成分、信号、动态强化方式。... 目的分析男性患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的临床和磁共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SPT 51例患者(男14例、女37例)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资料,图像分析包括肿瘤位置、最大径、形态、边界、包膜、囊实性成分、信号、动态强化方式。结果男性SPT的平均最大径明显小于女性[(3.9±1.6)cm比(6.3±3.9)cm,P=0.035]。男性纯实性SPT(8/14)较女性(9/37)多见(P=0.037)。SPT T1加权成像男性以均匀低信号为主(11/14),女性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23/37)(P=0.001)。SPT出血女性(22/37)较男性(2/14)多(P=0.005)。SPT的临床和其他磁共振成像特征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SPT较小,肿瘤成分以纯实性多见,较少出血,其余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点与女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德友 刘霖 +4 位作者 邹晓 曹剑 孙玉发 邓新立 范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37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其中Hhcy患者216例(Hhcy组),非Hhcy患者154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阿司匹林治疗(≥75mg)〉1...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37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其中Hhcy患者216例(Hhcy组),非Hhcy患者154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阿司匹林治疗(≥75mg)〉1个月。阿司匹林的疗效评价采用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AR定义为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结果 Hhcy组AR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6.7%vs 7.8%,P=0.012);与对照组比较,Hhcy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hcy是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06,95%CI:1.201~4.820,P=0.013)。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并Hhcy的AR发生率明显增加,Hhcy是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发生AR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压氧舱治疗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秋菊 李倩 +21 位作者 刘岩 周其友 王立万 于黎明 于宁 冀飞 兰兰 姜辉 史伟 黄杰 王大勇 吴子明 尹自芳 娄昕 李宝民 蔡小兵 黄魏宁 倪道凤 杨仕明 余力生 范利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低压氧舱方法治疗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低压氧舱模拟低气压环境对20例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为三个循环,以3m/s的速度从正常大气压降至2200m海拔气压水平(约7... 目的探讨新型低压氧舱方法治疗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低压氧舱模拟低气压环境对20例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为三个循环,以3m/s的速度从正常大气压降至2200m海拔气压水平(约78.6kPa),保持5min后,以1m/s的速度增压至1100m气压水平;随后以同样的速度完成第二、三个循环,最后以1m/s的速度恢复至正常大气乐。患者在550m海拔以上气压水平以150L/h的流速采Ⅲ鼻吸管持续吸氧。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轻度听力损失治疗1个疗程,中度听力损失一般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d。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纯音测听结果及耳闷堵、耳鸣、颅呜主观症状程度变化。结果20例患者全身状态良好,无不良反应。听力损失治愈7例,改善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55%(11/20)。轻度和中度听力损失两组患者听力疗效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闷堵感治愈1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19/20);耳呜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0%(12/20);颅鸣共2例,无效。随访4-6个月,治疗有效的患者仅1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后耳闷堵感复发,重复低压氧舱治疗效果为有效。结论新型低压氧舱为一种无创伤性治疗方法,对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耳闷堵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氧舱 低频波动性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耳鸣 耳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Six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丽英 徐小洁 +5 位作者 李玲 王涛 张立 范忠义 郑志兵 叶棋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8-1241,共4页
Six1(sineoculis homeobox homolog 1,Six1)是一种转录调控因子,属于同源盒基因家族成员,是转录因子E2F1的转录靶基因,激活G1/S期的转录,增加S期转录水平,并通过激活靶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A1(cyclin A1)、cyclin D1等,启动靶基因转录... Six1(sineoculis homeobox homolog 1,Six1)是一种转录调控因子,属于同源盒基因家族成员,是转录因子E2F1的转录靶基因,激活G1/S期的转录,增加S期转录水平,并通过激活靶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A1(cyclin A1)、cyclin D1等,启动靶基因转录,从而抑制与DNA结合能力,最后被蛋白酶水解[1]。当Six1过表达时,这一作用则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Six1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对肥胖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进辽 陈薇 +6 位作者 胡家宾 郭玉松 刘璐 黄鑫 邹晓 狄艳琪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6-862,共7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L-4F)对肥胖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另40只喂食高脂饲料8周后,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率75%,将肥胖模型成功大鼠30只再随机分为肥胖组、诱导剂组[血红...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L-4F)对肥胖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另40只喂食高脂饲料8周后,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率75%,将肥胖模型成功大鼠30只再随机分为肥胖组、诱导剂组[血红素氧合酶1(HO-1)诱导剂L-4F]和抑制剂组(HO-1抑制剂SnMP),每组10只,各组每天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持续8周。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后,自腹主动脉取血,ELISA检测各项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心肌组织HO-1、脂联素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和抑制剂组干预8周体质量较基线体质量增加显著升高(P<0.01),血糖、胰岛素、TNF-α、白细胞介素6和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胆红素、超氧化物歧化酶[(3.26±0.51)μg/L和(5.90±0.49)μg/L vs (8.66±0.70)μg/L,P<0.05,P<0.01]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4.16±0.75)μg/L和(4.62±0.52)μg/L vs (6.72±1.09)μg/L,P<0.05],诱导剂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肥胖组和抑制剂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增大(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LVEF及左心室最大压力最大变化速率显著降低(P<0.05,P<0.01),肥胖组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P<0.01),而诱导剂组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0.05)。肥胖组和抑制剂组心肌组织HO-1和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诱导剂组HO-1和脂联素蛋白表达显著高于肥胖组和抑制剂组(P<0.01);而抑制剂组与肥胖组HO-1和脂联素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肥胖组心肌细胞肥大、充血,心肌细胞间有较明显的纤维条索形成,慢性炎性反应明显,抑制剂组心肌组织也有较明显的充血、心肌细胞肥大,纤维条索形成,但是较肥胖组减轻;诱导剂组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L-4F上调肥胖大鼠HO-1与脂联素轴,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和炎性反应,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抑制心肌重构,改善肥胖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肥胖症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社会心理学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缴富斌 谭纪萍 王鲁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可能的社会心理学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轻度认知损害和认知功能正常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等)、闲暇活动及个人爱好(书法、园艺、阅读书报等)、特殊经历(文革经历...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可能的社会心理学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轻度认知损害和认知功能正常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等)、闲暇活动及个人爱好(书法、园艺、阅读书报等)、特殊经历(文革经历、精神创伤史)、参加社会活动情况,以及既往慢性病病史;通过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t检验初步筛选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轻度认知损害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7.07±0.59)岁和(76.91±0.58)岁,两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受试者年龄,受教育程度,书法,写文章、自传或回忆录,锻炼或健身,参加社会活动等项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年龄,受教育程度,写文章、自传或回忆录,锻炼或健身,参加社会活动等项因素与轻度认知损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OR值(95%CI)分别为1.448(1.059~1.981)、0.513(0.346~0.761)、0.648(0.447~0.939)、0.570(0.357~0.911)和0.435(0.205~0.922)。结论老年性轻度认知损害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写文章、自传或回忆录,锻炼或健身,参加社会活动等5项影响因素显著相关。其中,年龄是轻度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写文章、自传或回忆录,参加锻炼或健身,参与社会活动为轻度认知损害的保护因素。针对上述因素早期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能成为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