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电磁环境下装甲通信对抗仿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汲雪飞 王振楠 那丹彤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6-138,152,共4页
针对当前装甲部队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对抗实装训练面临的诸多难题,提出开发一套复杂电磁环境下装甲通信对抗模拟训练系统。在系统分析装甲通信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威胁及装甲通信对抗一般过程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功能需求及成员结构... 针对当前装甲部队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对抗实装训练面临的诸多难题,提出开发一套复杂电磁环境下装甲通信对抗模拟训练系统。在系统分析装甲通信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威胁及装甲通信对抗一般过程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功能需求及成员结构关系,并通过基于HLA的分布式仿真技术将其具体实现。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重用性,满足装甲部队开展训练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磁环境 通信对抗 仿真训练系统 H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甲车辆动力装置测试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2
作者 程鹏 高印寒 +1 位作者 孟祥迪 邢四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1期20-23,共4页
介绍了装甲车辆动力装置测试分析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和技术特点.论述了测试分析方法及提高其测试精度的措施.本系统具有发动机基本状况参数实时监测,无负荷功率检测,喷油系统工作状况判断及曲轴扭振测试与分析等功能.通过对装... 介绍了装甲车辆动力装置测试分析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和技术特点.论述了测试分析方法及提高其测试精度的措施.本系统具有发动机基本状况参数实时监测,无负荷功率检测,喷油系统工作状况判断及曲轴扭振测试与分析等功能.通过对装甲车的实车试测,验证了设计开发的测试系统在采样速度、分析和处理精度上完全可以满足我军装甲车辆测试的要求.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功能的扩展和升级.若在野战部队推广使用,将具有一定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辆 发动机 单片机 数据采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及在我军装甲车辆动力装置中的应用设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伟东 王振东 +1 位作者 张宏伟 田志刚 《农业与技术》 2009年第1期158-161,共4页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是建立在直喷技术,预喷射技术和电控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概念的喷油系统。具有高度的控制灵活性,是未来柴油机喷油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发展状况及在我军未来装甲车辆...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是建立在直喷技术,预喷射技术和电控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概念的喷油系统。具有高度的控制灵活性,是未来柴油机喷油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发展状况及在我军未来装甲车辆动力装置上的应用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装置 高压共轨 电控 喷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环节在装甲车炮控系统上的应用
4
作者 衣英刚 朴德慧 霍志成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2-103,共2页
某装甲车炮控系统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大功率晶体管直流脉冲宽度调制系统。采用速度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的双环负反馈系统,外包一个自适应控制环。采用自适应控制环,降低系统对内部参数的变化和外部扰动的敏感性,因而大大提高系统... 某装甲车炮控系统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大功率晶体管直流脉冲宽度调制系统。采用速度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的双环负反馈系统,外包一个自适应控制环。采用自适应控制环,降低系统对内部参数的变化和外部扰动的敏感性,因而大大提高系统低速运行的刚度,使火炮具有优良的低速瞄准性能。着重研究增加自适应控制环后对炮塔电力传动系统的动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环节 电力传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甲装备复杂零件检测研究
5
作者 钱九娟 孔德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256-257,共2页
针对目前装甲装备零件检测方法的陈旧,提出了利用三维坐标量仪进行检测的方法,大副度的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为装甲装备的维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 装甲装备 检测 三维检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轮式装甲车双片离合器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案例分析
6
作者 周伟东 胡修文 陈慧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3期184-185,共2页
轮式装甲车是轻型机械化部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遂行长途机动和快速反应等作战任务。离合器故障的出现,直接影响车辆完好率和战斗力的提高。本文就双片离合器的常见典型故障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实际维修中列举几种案例加以佐证。目的是指导... 轮式装甲车是轻型机械化部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遂行长途机动和快速反应等作战任务。离合器故障的出现,直接影响车辆完好率和战斗力的提高。本文就双片离合器的常见典型故障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实际维修中列举几种案例加以佐证。目的是指导部队官兵与广大读者对离合器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器 典型故障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焊接接头的腐蚀与疲劳交替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冲 董丽虹 +3 位作者 王海斗 李斌 吕晓仁 聂佳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47,共7页
随着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理念的提出,可重用航天器多次空天往返和地面修复过程的腐蚀与疲劳交替问题不可忽视。本工作以5A06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焊接接头进行腐蚀与疲劳交替试验,研究不同单位腐蚀时间对腐蚀与疲... 随着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理念的提出,可重用航天器多次空天往返和地面修复过程的腐蚀与疲劳交替问题不可忽视。本工作以5A06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焊接接头进行腐蚀与疲劳交替试验,研究不同单位腐蚀时间对腐蚀与疲劳交替工况下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断口进行表征,分析了腐蚀与疲劳交替后焊接接头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单位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与疲劳交替寿命呈现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这主要归因于腐蚀会钝化疲劳裂纹尖端,形成新的点蚀坑,同时钝化疲劳过程中的侵入/挤出和微裂纹降低了表面应力的集中程度,使疲劳寿命相对延长,从而反映出寿命保持稳定的状态。其中,断裂位置均处于热影响区,这主要因为焊接热影响区耐腐蚀性差,易造成严重腐蚀损伤,较大的腐蚀坑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从而加速裂纹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铝合金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VPPAW) 腐蚀与疲劳交替 盐雾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基体超音速等离子喷涂Al-Al_(2)O_(3)复合涂层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东亭 王文权 +2 位作者 张新戈 杜文博 朱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7-213,共7页
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差,在工程应用中往往因腐蚀而发生失效,通过表面工程技术对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或防护,是工程应用中采用的重要手段。本工作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Supersonic plasma spray,SPS)工艺在AZ61镁合金表面制备Al-Al_(2)O_(3... 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差,在工程应用中往往因腐蚀而发生失效,通过表面工程技术对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或防护,是工程应用中采用的重要手段。本工作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Supersonic plasma spray,SPS)工艺在AZ61镁合金表面制备Al-Al_(2)O_(3)复合涂层,其中Al_(2)O_(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和70%(下文简称AA30、AA50、AA70)。研究了Al_(2)O_(3)含量对Al-Al_(2)O_(3)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孔隙率、电化学性能以及盐雾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表面呈现熔滴铺展堆叠形成的浪花状形貌,粉末熔化充分,涂层内部结合紧密,各涂层均由Al、α-Al_(2)O_(3)和γ-Al_(2)O_(3)三种物相组成。AA70涂层的孔隙率较AA30和AA50明显升高,达到了6.71%;电化学极化试验研究表明,各涂层比AZ61镁合金基体表现出更高的电极电位和较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AZ61镁合金基体自腐蚀电流密度为5.144 mA·m^(-2),而AA30、AA50和AA70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2.950 mA·m^(-2)、3.084 mA·m^(-2)和2.496 mA·m^(-2),三种涂层相比母材AZ61表现出较低的电化学腐蚀速率。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表明,三种涂层的R ct达到了AZ61镁合金基体的两倍左右,显示出较低的阳极溶解活性。在盐雾试验中,AZ61镁合金基体产生大量的腐蚀产物和龟裂纹;涂层AA30和AA50由于腐蚀产物的积累产生了大量裂纹,在涂层与基体的界面处发生了电偶腐蚀,最终随着基体表面的腐蚀,涂层产生了剥落;涂层AA70腐蚀程度最小,表现出最佳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Al-Al_(2)O_(3)复合涂层 镁合金 孔隙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抗反射微纳结构刻蚀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雪伍 王红星 +3 位作者 郭伟玲 邢志国 黄艳斐 王海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蛾眼效应”指光波折射率因蛾眼表面微纳结构在深度方向呈连续性变化,使大部分光被吸收,只有极少被反射的现象。受“蛾眼效应”启发,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结构使其具有独特抗反射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 “蛾眼效应”指光波折射率因蛾眼表面微纳结构在深度方向呈连续性变化,使大部分光被吸收,只有极少被反射的现象。受“蛾眼效应”启发,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结构使其具有独特抗反射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和军事隐身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梳理不同微纳结构抗反射原理,并对红外抗反射结构的不同刻蚀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了化学刻蚀、反应离子刻蚀、超快激光刻蚀等红外抗反射结构制备方法的特点以及对抗反射性能的影响,阐述红外抗反射结构在红外探测、红外热成像和隐身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抗反射结构制备方法研究方向与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射结构 红外 微纳结构 刻蚀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的钛合金@CNTs粉体SPS制备TiC/Ti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云官 吉小超 +3 位作者 李海庆 魏敏 于鹤龙 张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199,共7页
以Fe/Ni为催化剂,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球形钛合金微米粉体表面原位合成了碳纳米管(CNTs)包覆的钛合金(钛合金@CNTs)复合粉末。以钛合金@CNTs粉体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工艺制备了原位TiC与CNTs增强Ti... 以Fe/Ni为催化剂,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球形钛合金微米粉体表面原位合成了碳纳米管(CNTs)包覆的钛合金(钛合金@CNTs)复合粉末。以钛合金@CNTs粉体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工艺制备了原位TiC与CNTs增强Ti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纳米压痕等对复合粉体及烧结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物相成分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前驱体含量、生长时间等对低温原位CNTs生长机理的影响,以及复合粉体烧结反应对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形成以及CNTs与Ti基体反应原位形成TiC的机理。结果表明,原位形成的TiC主要受CNTs的结晶度与SPS温度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原位合成 钛基复合材料 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熔滴铺展凝固行为研究现状
11
作者 肖嵩 刘明 +2 位作者 张小龙 黄艳斐 王海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90,共12页
等离子喷涂实质上是以等离子气体为热源,将金属或陶瓷粉末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和速度的熔滴,并撞击基体表面而在基体上铺展凝固的过程,该过程对涂层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单个和多个熔滴的铺展凝固行为、铺展凝固的影响因素以及熔滴... 等离子喷涂实质上是以等离子气体为热源,将金属或陶瓷粉末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和速度的熔滴,并撞击基体表面而在基体上铺展凝固的过程,该过程对涂层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单个和多个熔滴的铺展凝固行为、铺展凝固的影响因素以及熔滴凝固时产生键合和裂纹的原因三个方面,综述了等离子喷涂过程中熔滴撞击、铺展、凝固过程。当冷却速率不同时,熔滴撞击基体后会出现先铺展后凝固和边铺展边凝固两种行为;由于后续熔滴撞击位置的不同,材料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孔隙;由于晶格参数和过冷度的不同,凝固方式主要有非稳态凝固和外延生长;影响铺展凝固的因素有气体捕获、熔滴底层凝固和基体预热等;提高粒子温度和基体温度、减少基体传热可以促进凝固过程中界面结合;合适的分段裂纹密度可以显著提升涂层性能。通过研究熔滴铺展凝固行为和堆叠过程,可以明确涂层内部缺陷的形成原因,完善对涂层形成机理的认识,更加科学地指导涂层质量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铺展行为 凝固机理 衬底温度 冶金结合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行驶训练时舱室内主要有害因素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晓龙 李代波 +9 位作者 孙磊 王涛 陶成玉 王洪飞 韩飞 杨桓 刘文斌 崔志鸿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了解我军某型坦克训练时舱室内的主要有害因素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3辆某型坦克在沙土起伏的路面上以20 km/h的速度行进60 min。实时监测坦克行驶过程中主要气体的浓度,如氧气(O2)、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氰化氢(HCN)、氯气... 目的了解我军某型坦克训练时舱室内的主要有害因素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3辆某型坦克在沙土起伏的路面上以20 km/h的速度行进60 min。实时监测坦克行驶过程中主要气体的浓度,如氧气(O2)、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氰化氢(HCN)、氯气(Cl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氨气(NH3)、二氧化氮(NO2)、可燃性气体(以CH4表示)以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采集坦克行驶0、20、40、60 min 4个时间点时舱室内的空气样本,采用GC/MS对空气样本中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时监测坦克内粉尘浓度、噪声强度,检测不同状态下坦克舱室内的电磁辐射强度。结果坦克行驶时舱室内被检出CO2、NH3、NO2和TVOC,且其浓度随着坦克行驶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P<0.01)。坦克行驶过程中4个时间点检测出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分别有122、122、155、154种,同时检出的气体有66种,主要为烷烃类及苯系物,其中苯系物的浓度随着坦克行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P<0.01)。坦克行驶60 min时的甲苯浓度[(23.6±4.3)μg/m3]显著高于0 min[(11.1±2.0)μg/m3]的甲苯浓度(P<0.01);坦克行驶40[(28.1±14.3)μg/m3]、60 min[(31.7±2.1)μg/m3]时的乙苯浓度显著高0 min[(12.2±0.5)μg/m3]时的乙苯浓度(P<0.05)。粉尘的浓度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高浓度达到194.28 mg/m3;坦克行驶20[(105.4±4.8)dB]、40[(104.9±5.6)dB]、60 min[(105.4±5.2)dB]的等效A声级噪声强度均显著高于原地发动未行驶时[(91.4±7.1)dB]的等效A声级噪声强度(P<0.05)。坦克内部各状态电磁辐射强度均较低,其中当通信设备和发动机全部打开时电磁辐射强度最大。结论我军某型主战坦克在行驶条件下舱室内存在着多种职业有害因素,其中有害气体、噪声及粉尘的污染较为严重,且主要有害气体及总粉尘的浓度随着坦克行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联合作用可能影响坦克乘员的作业效能及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 有害气体 粉尘 噪声 电磁辐射 有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射击时舱室内有害气体对乘员生理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代波 孙磊 +9 位作者 王涛 赵晓龙 陶成玉 王洪飞 韩飞 杨桓 刘文斌 崔志鸿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了解我军某型坦克实弹射击时舱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特点及对乘员生理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Draeger X-am系列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坦克在匀速行进射击状态时舱室内产生气体的种类和浓度,主要包括:氧气(O2),硫化氢(H2S)... 目的了解我军某型坦克实弹射击时舱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特点及对乘员生理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Draeger X-am系列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坦克在匀速行进射击状态时舱室内产生气体的种类和浓度,主要包括:氧气(O2),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氰化氢(HCN)、氯气(Cl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氨气(NH3)、二氧化氮(NO2)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UMMA罐采集射击不同数量炮弹时舱室内的有机气体,并进行GC/MS定性和定量测试;分别在实弹射击前后测定47名坦克乘员的体温、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握力;并选择其中24名坦克乘员,运用B.NES系统对其在射击前后的神经行为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实弹射击状态下坦克舱室内检测到6种有害无机气体(CO、CO2、HCN、SO2、NH3、NO2),其中CO最高浓度为(497.50±68.78)cm3/m3,显著高于发射前(P<0.01)。射击过程中共检出挥发性有机气体278种,其中苯系物的污染较严重。与射击前相比,乘员射击后心率显著增加(P<0.01),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5),握力显著增加(P<0.01)。射击后操作乘员的神经行为能力降低,其中系列加减、记忆扫描、听数字广度、听简单反应时和目标追踪能力指数与射击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我军某新型主战坦克实弹射击时能够产生多种有害气体,部分有害物浓度较高,其联合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坦克乘员的生理和神经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 射击 有害气体 生理 神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柴油机缸内传热与热负荷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骆清国 冯建涛 +2 位作者 刘红彬 龚正波 李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7,共6页
在对柴油机缸内燃烧和传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研究的柴油机缸内高温部件的实际结构,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型柴油机整机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对标定工况和最大扭矩工况下缸内热流分布以及各高温部件的温度场分析表明:高温燃气与活塞... 在对柴油机缸内燃烧和传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研究的柴油机缸内高温部件的实际结构,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型柴油机整机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对标定工况和最大扭矩工况下缸内热流分布以及各高温部件的温度场分析表明:高温燃气与活塞的对流传热量最大,缸套与冷却液的对流传热量远大于缸盖与冷却液的对流传热量;缸套、缸盖、活塞的最高温度在标定工况时均高于最大扭矩工况,进、排气门的最高温度在最大扭矩工况均高于标定工况;在所有缸内高温部件中,排气门头部温度最高,最大扭矩工况时达到81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传热 热负荷 冷却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控制 被引量:39
15
作者 郭立书 葛安林 +1 位作者 张泰 岳英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合器传递扭矩的 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换挡过程控制方法。以乘坐满意的冲击度最大值为约束条件 ,对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速度进行控制 ,利用推迟点火提前角与停缸工作相结合的方法 ,使发动机的工作与离合器的分离...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合器传递扭矩的 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换挡过程控制方法。以乘坐满意的冲击度最大值为约束条件 ,对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速度进行控制 ,利用推迟点火提前角与停缸工作相结合的方法 ,使发动机的工作与离合器的分离或接合相协调 ,从而达到提高换挡品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换挡过程 传递扭矩 冲击度 换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液力变矩器与AMT共同工作时的换挡规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泰 葛安林 +2 位作者 郭立书 杨永 王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根据发动机输出特性和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 ,找出了二者合理匹配时共同工作点及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 ,计算出各节气门开度不同的车速和不同挡位下的驱动力 ,建立了液力变矩器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MT)共同工作时换挡规律模型 ,并根据此模... 根据发动机输出特性和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 ,找出了二者合理匹配时共同工作点及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 ,计算出各节气门开度不同的车速和不同挡位下的驱动力 ,建立了液力变矩器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MT)共同工作时换挡规律模型 ,并根据此模型进行数字仿真 ,确立了最大效率时液力变矩器与 AMT共同工作时的换挡规律并进行了冲击度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挡规律 液力变矩器 AMT 合理匹配 冲击度 配时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共同工作 计算 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地面机器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建桥 黄晗 +2 位作者 王颖 田丽梅 任露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6-320,共15页
松软地面机器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农业、林业、矿业和军事等领域作业机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松软地面机器系统基础理论,以及松软干沙地面轮壤关系最新研究进展;从土壤动物形态、结构和柔性方面阐述仿生... 松软地面机器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农业、林业、矿业和军事等领域作业机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松软地面机器系统基础理论,以及松软干沙地面轮壤关系最新研究进展;从土壤动物形态、结构和柔性方面阐述仿生脱附减阻机理,综述了地面机械触土部件的仿生理论基础;概括了用于地面力学特性测试的技术方法和地面机器系统研究的土槽测试系统;分析归纳了数值模拟方法在地面机器系统研究中的进展;进而对松软地面机器系统理论方法在触土部件和车辆行走机构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地面 地面机器系统 土槽 数值模拟 仿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火控系统自动跟踪的卡尔曼滤波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郑岩 谭庆昌 +1 位作者 王树范 徐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6-351,共6页
传统以坦克炮塔坐标系为基准的火控系统很难完成高速动对动状态下的精准射击,针对此问题,通过基于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建立了一种车载火控系统高速动对动状态下,进行自动跟踪时敌我两车瞬时运动关系的运动学模型。利用车载激光测距仪... 传统以坦克炮塔坐标系为基准的火控系统很难完成高速动对动状态下的精准射击,针对此问题,通过基于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建立了一种车载火控系统高速动对动状态下,进行自动跟踪时敌我两车瞬时运动关系的运动学模型。利用车载激光测距仪和车载传感器的实时量测数据,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从而实现车载火控系统的自动跟踪,射击准备时间由过去的10 s左右缩短到了4 s以内,理论上使得坦克首发命中率由过去的50%~70%提高到了90%以上。通过仿真验证了预测结果较为精确和理想,为提高车载火控系统的性能、发展全数字火控系统作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跟踪 车载火控系统 卡尔曼滤波 运动学模型 坐标变换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巨 薛军 任建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2-427,480,共7页
指出空间相机应进行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的必要性,介绍了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典型流程。结合空间相机的研制特点,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流程,阐明了集成分析的内容及优化设计的对象及具体内容,总结了集成设计分析需进行的... 指出空间相机应进行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的必要性,介绍了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典型流程。结合空间相机的研制特点,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流程,阐明了集成分析的内容及优化设计的对象及具体内容,总结了集成设计分析需进行的相关验证试验。指出空间相机集成分析的两个关键技术是温度场插值技术或边界单元技术和Zernike多项式拟合技术,前者是热弹性分析中温度场作为边界条件向有限元模型加载的解决方法,后者是光机热数据接口的主要解决方法。最后总结了集成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集成设计分析 热光学分析 光机热数据接口 ZERNIKE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有限元法在裂纹扩展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底月兰 王海斗 +2 位作者 董丽虹 邢志国 王晓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4,85,共6页
扩展有限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数值方法,属于传统有限元法的扩展,具有区别于传统有限元法的优点,在求解不连续断裂问题上具有更高的精度及效率。本文针对影响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继而... 扩展有限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数值方法,属于传统有限元法的扩展,具有区别于传统有限元法的优点,在求解不连续断裂问题上具有更高的精度及效率。本文针对影响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继而介绍扩展有限元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在裂纹扩展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对该方法的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扩展有限元 应力强度因子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