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释学视域中的文学批评 |
张方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
2
|
战争文学:从神话、史录到传奇——中国古代叙事类战争文学概述 |
黄茂文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3
|
中国文学:在世纪末的判断与沉思──关于重新调整当代文学出发点的对话 |
朱向前
赵德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
4
|
199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走向述论 |
谷海慧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5
|
文学批评:从“间性”看本质 |
张方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6
|
意象之美与人性之痛——关于长篇小说《天瓢》的对话 |
朱向前
朱航满
李小婧
刘常
傅逸尘
傅逸尘(整理)
李小婧(整理)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2
|
|
|
7
|
中国式荒诞剧的精神指向分析 |
谷海慧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8
|
贾平凹创作中的几个矛盾——以《高老庄》和《废都》为例 |
张志忠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2
|
|
|
9
|
人生此在的诗意光辉——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诗学观 |
张方
|
《理论月刊》
|
2007 |
1
|
|
|
10
|
“传神写照”与“笔外神情”——中国传统小说人物论的一个相关阐释 |
张方
|
《理论月刊》
|
2002 |
1
|
|
|
11
|
无画处皆成妙境——述清代画学虚实观 |
张方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
12
|
从“求似”到“戏仿”——论中国当代史剧观念的演变 |
谷海慧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