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肝样腺癌3例及十余年国内文献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方晓明 姜朝晖 +1 位作者 戚晓平 钱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总结本院 3例和国内自 1988年以来报道的共 6 5例胃肝样腺癌 ,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方法 :将本院 3例和国内报道的共 6 5例胃肝样腺癌进行分析。结果 :①临床表现 :该病男性多见 (男∶女=6 .2∶1)。首发症状多以... 目的 :总结本院 3例和国内自 1988年以来报道的共 6 5例胃肝样腺癌 ,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方法 :将本院 3例和国内报道的共 6 5例胃肝样腺癌进行分析。结果 :①临床表现 :该病男性多见 (男∶女=6 .2∶1)。首发症状多以上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为主 ,可伴有剑突下肿块等体征。②诊断 :血清甲胎蛋白 (AFP)含量异常持续增高 ,其阳性检出率达 6 6 .7% (2 2 /33) ;B超或CT检出伴有肝内及周围组织转移者为 2 0 .5 % (9/44) ;该病以胃窦部多见 ,占 6 3.3% (19/30 ) ;胃镜活检并观察其特异的肝细胞样分化病理形态是确诊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FP阳性表达率为 94 .5 % (5 2 /5 5 )。③治疗和预后 :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确诊后能行根治术(D2 )仅占 17.9% (5 /2 8) ;该病 1年内死亡率为 5 6 .3% (18/32 )。结论 :胃肝样腺癌是原发于胃粘膜腺体的一种肿瘤 ;AFP的检测有助于胃肝样腺癌的诊断和签别诊断 ,具有肝细胞样分化的病理形态特征是胃肝样腺癌的诊断依据 ,该疾病因常伴肝转移 ,故预后较其他胃腺癌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免疫组化 诊断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