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文淑 魏振满 +5 位作者 蔡兰萍 唐丽 任红业 王海滨 李雅 赵雨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免疫对策。方法选择4个免疫预防接种中心的76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并以70例同期接受预防接种、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2组完成1个标准乙肝疫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免疫对策。方法选择4个免疫预防接种中心的76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并以70例同期接受预防接种、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2组完成1个标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后1、12、24个月的抗HBs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IL-4和IL-10水平。对低/无应答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三角肌肌内注射和皮下+三角肌肌内注射两种方式,以20μg基因重组酵母疫苗进行再次免疫,观察抗HBs阳转率和GMT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在完成1个标准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后1个月,血清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2.1%和98.6%(P<0.05),抗HBs GMT分别为106.78mU/ml和167.14mU/ml(P<0.01),低/无应答率分别为19.7%和7.1%。2型糖尿病组血清IFN-γ、IL-2和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低/无应答2型糖尿病患者于完成标准疫苗接种后第1个月采用20μg疫苗复种,皮下+三角肌肌内注射和单纯肌内注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3.3%和60.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影响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相对减低有关;采用皮下+三角肌肌内注射20μg重组酵母疫苗能够显著提高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糖尿病 2型 疫苗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自加载牵张器重建兔下颌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宏志 胡敏 +2 位作者 刘洪臣 姚军 胡东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索牵张成骨重建下颌支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以成年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 ,手术切除下颌骨一侧部分升支及髁状突 ,造成 1.5cm的节段性骨缺损 ,骨断端”L”形截骨形成传送盘 ,安置可完全埋置于组织内的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 ,术后 2... 目的 :探索牵张成骨重建下颌支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以成年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 ,手术切除下颌骨一侧部分升支及髁状突 ,造成 1.5cm的节段性骨缺损 ,骨断端”L”形截骨形成传送盘 ,安置可完全埋置于组织内的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 ,术后 2个月时处死实验动物 ,取下颌骨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能自动完成牵张成骨 ,初步重建了缺损的下颌支 ,组织学检查可见牵张区有良好的新骨再生。结论 :内置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可自动持续弹性加载牵张成骨 ,可望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简便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自加载牵张器 重建 下颌支 实验研究 镍钛记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人工骨在Schater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解剖形态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蒋国华 周富根 +6 位作者 吴永发 曹烈虎 禹宝庆 李明 马玉海 王心玲 苏佳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观察纳米人工骨结合支持钢板手术重建Schater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3例Schat-er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纳米人工骨结合支持钢板手术重建。全部病例术前均行正侧位摄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准确了解骨... 目的观察纳米人工骨结合支持钢板手术重建Schater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3例Schat-er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纳米人工骨结合支持钢板手术重建。全部病例术前均行正侧位摄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准确了解骨折塌陷和粉碎程度及骨折碎片的翻转方向。凡骨折塌陷>3mm,且伤前无关节退行性变者,均作为该手术方法的适应证。结果除1例Ⅲ型严重粉碎性骨折术后8个月发生高度丢失,平台复位效果不佳外,术后X线片显示其余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经6个月至2.5年[平均(1.5±0.6)年]的X线片和功能随访,维持解剖复位者28例(占85.7%);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良29例(87.9%)。结论纳米人工骨结合支撑钢板手术重建Schater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复位后的再丢失,改善远期疗效;纳米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纳米人工骨 支持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修复牙列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牛学刚 王小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4-618,共5页
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修复,为临床上有效修复牙列缺损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在临床上是一种相对简便、经济、实用、有效的修复方式,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修复远期效... 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修复,为临床上有效修复牙列缺损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在临床上是一种相对简便、经济、实用、有效的修复方式,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修复远期效果良好,临床上可行。也有学者认为,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修复未必是理想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当条件有限,无法行种植体支持固定桥修复时可选择应用。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种植体在缺牙远端的应用可以将可摘局部义齿形式由基牙-黏膜支持式转换为天然牙-种植体支持式,成功率较高。总之,当口内两单位以上牙列连续缺损时,种植体支持固定修复应为最佳选择;当受主客观条件所限难以实现时,可以行天然牙和种植体联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牙 种植体 牙列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缺损患者修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亚娟 刘洪臣 +1 位作者 孙力 步荣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40-2642,共3页
目的以完整牙列为对照组,探讨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上颌骨肿瘤手术后已行赝复体修复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另选择30名完整牙列志愿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取平卧位,安静30min后行颞窗的大脑中动脉... 目的以完整牙列为对照组,探讨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上颌骨肿瘤手术后已行赝复体修复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另选择30名完整牙列志愿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取平卧位,安静30min后行颞窗的大脑中动脉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分别测定修复后组、对照组不咀嚼、空咀嚼5min、10min时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测得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修复组与对照组对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和平均峰流速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赝复体修复后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量与完整牙列受试者无显著差异。上颌骨缺损患者中空式阻塞器型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管充盈度接近完整牙列受试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咀嚼运动 脑血流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战战创伤护理观察电子预警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红 方健 +3 位作者 方军 朱捷 郭振河 陆美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8期76-78,共3页
介绍了野战战创伤护理观察电子预警系统。该系统由"医护分机"、"医护中心机"、"电子移动监护仪"、"伤病员信息卡"和"无线网络环境"组成,应用无线网络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和智能传感... 介绍了野战战创伤护理观察电子预警系统。该系统由"医护分机"、"医护中心机"、"电子移动监护仪"、"伤病员信息卡"和"无线网络环境"组成,应用无线网络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和智能传感监护技术,实现了伤病员生命体征信息的移动监护、实时预警,及战地伤病员的便利监护和实时救治等功能。该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多参数移动监护、便携移动工作方式和无线共享数据等多种功能的结合,具有创新性与实用性,有利于战场快速救治,提高急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急救 电子预警系统 护理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条件下高低致龋性变异链球菌sRNA SpR19及其潜在靶标GroEL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桐楠 郑伟 +5 位作者 李少华 董洁 王心玲 王成龙 邵宁生 储冰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pH培养条件下,变异链球菌菌株的sRNA SpR19及其潜在靶向的GroEL蛋白在不同致龋力菌株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作为高致龋变异链球菌的分子鉴别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提取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菌株17)和低致龋性变... 目的研究在不同pH培养条件下,变异链球菌菌株的sRNA SpR19及其潜在靶向的GroEL蛋白在不同致龋力菌株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作为高致龋变异链球菌的分子鉴别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提取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菌株17)和低致龋性变异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菌株5)的总RNA,建库后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差异表达的sRNA;结合生物信息学与文献,挑选关键sRNA与蛋白进行不同致龋菌株表达水平的研究:qRT-PCR验证目的sRNA SpR19在pH5.5和pH7培养条件下不同致龋能力菌株中的表达水平;合成变异链球菌GroEL蛋白抗原多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鉴定不同pH培养条件下高、低致龋菌中GroEL的表达水平;qRT-PCR验证不同pH培养条件下不同致龋能力菌株GroEL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提示SpR19可能靶向GroEL的mRNA及上下游基因间区;不同pH条件下,相较于低致龋菌,高致龋菌中sRNA SpR19表达下降(P<0.05),而GroEL蛋白与mRNA高表达(P<0.05),二者表达趋势相反。结论不同pH条件培养的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中,sRNA SpR19均低表达,GroEL的蛋白水平与RNA水平均存在高表达,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sRNA SpR19可能通过靶向GroEL负调控变异链球菌的致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GROEL SRNA SpR19 致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虹 唐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4期53-54,共2页
对重型肝炎合并血糖异常患者实施快速血糖检测、降糖药物应用、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后,36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控制重型肝炎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血糖异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