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囊性病变的十年经验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军燕 汪龙霞 +7 位作者 孙长坤 高学文 李亚里 赵恩峰 刑占海 刘爱军 李卫平 张晓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盆腔囊性病变的价值和方法。材料和方法:1997~2007年对1061例妇科囊性病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根据病变位置及患者婚否选用经腹或经阴道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固化治疗(对213例最大径线>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盆腔囊性病变的价值和方法。材料和方法:1997~2007年对1061例妇科囊性病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根据病变位置及患者婚否选用经腹或经阴道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固化治疗(对213例最大径线>8.0cm的大囊肿采用无水酒精多次固化,每次凝固3min法,一次注入酒精量不超过60ml;多房囊肿每个房都要单独完成囊液抽吸及无水酒精固化),并行细胞学检查。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99.8%(1059/1061)的病例成功地完成了囊内液体的抽吸,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92.0%(976/1061)的病例通过一次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囊腔完全闭合。>8.0cm的囊肿一次治愈率为94.8%(202/213),3~24个月的累积复发率5.2%(11/21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24个月累积复发率8.3%,与腹腔镜等其他治疗学方法相似。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固化治疗妇科盆腔囊性病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无水酒精 固化疗法 盆腔 卵巢囊肿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及卵巢冠囊肿的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 被引量:15
2
作者 汪龙霞 王军燕 +1 位作者 陶玲 张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93-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及卵巢冠囊肿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材料和方法 :妇科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 16例 ,共 19个囊腔 ,卵巢冠囊肿 13例 ,分别在经阴道及经腹壁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液及酒精凝固治疗 ,囊...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及卵巢冠囊肿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材料和方法 :妇科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 16例 ,共 19个囊腔 ,卵巢冠囊肿 13例 ,分别在经阴道及经腹壁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液及酒精凝固治疗 ,囊内液病理检查瘤细胞 ,治疗后患者行超声随访检查 ,观察疗效。治疗不彻底者在 3~ 5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治疗。结果 :所有囊内液均未发现瘤细胞 ,包裹性积液患者除 3例初次治疗不彻底行二次治疗外 ,余随访中均发现积液消失 ;卵巢冠囊肿 12例行酒精凝固治疗的全部一次治疗成功 ,随访中囊肿消失 ,妊娠合并卵巢冠囊肿蒂扭转的 1例 ,经抽液治疗后腹痛消失 ,妊娠继续。结论 :盆腔包裹性积液和卵巢冠囊肿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酒精凝固治疗 ,患者痛苦小 ,疗效好 ,经济、方便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介入性治疗 盆腔包裹性积液 卵巢冠囊肿 无水乙醇 妇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与微波仪比较治疗慢性宫颈炎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愉 何瑞欣 +4 位作者 周微尘 刘宝茹 王嫣 汪伟 陈文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F),查找以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或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s,共4 336例患者(治疗组2 890例患者,对照组1 4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好(RR=1.08,95%CI=1.04~1.13,P=0.000),针对于慢性宫颈炎的具体分型,治疗组治疗轻度慢性宫颈炎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R=1.00,95%CI=0.99~1.02,P=0.72),但在治疗中度、重度慢性宫颈炎而言,治疗组有效率则要明显优于对照组(RR=1.07,95%CI=1.01~1.14,P=0.02)和(RR=1.24,95%CI=1.09~1.42,P=0.001)。治疗组治疗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宫颈结痂及瘢痕形成等的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阴道排液(RR=0.25,95%CI=0.11~0.56,P=0.000);阴道出血(RR=0.14,95%CI=0.08~0.25,P=0.000);宫颈结痂(RR=0.01,95%CI=0.00~0.07,P=0.000);宫颈瘢痕形成(RR=0.01,95%CI=0.00~0.02,P=0.000)。结论: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较微波治疗疗效好,且可以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 微波 慢性宫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155例妇科囊性病变 被引量:15
4
作者 汪龙霞 王军燕 +2 位作者 张晶 孙俊玲 谷丽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妇科囊性病变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的适应证、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 :妇科囊性病变患者15 5例 ,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结果 :15 3例治疗成功 ,抽出液量为 2 4~ 2 14 5ml(仅 1例未抽出液体 ) ,2例巧克力囊... 目的 :探讨妇科囊性病变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的适应证、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 :妇科囊性病变患者15 5例 ,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结果 :15 3例治疗成功 ,抽出液量为 2 4~ 2 14 5ml(仅 1例未抽出液体 ) ,2例巧克力囊肿治疗不成功。治疗后复查见囊性病变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 ( 1例巧克力囊肿除外 )。卵巢癌术后包裹性积液中查出癌细胞。治疗副作用包括虚脱 3例、感染 1例。结论 :妇科囊性病变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适应症广 ,有效、安全 ,也较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囊性病变 超声引导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军燕 汪龙霞 +9 位作者 孙长坤 高学文 林倩 张晓莉 宋磊 李向红 刑占海 孟元光 李秀丽 周振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超声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在经腹彩色超声引导下通过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固化对14例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术后症状性盆腔淋巴囊肿共15个囊腔进行超声介入治疗。结果:14例病例1... 目的:探讨介入超声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在经腹彩色超声引导下通过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固化对14例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术后症状性盆腔淋巴囊肿共15个囊腔进行超声介入治疗。结果:14例病例15个囊腔均成功地完成了液体抽吸及无水酒精凝固治疗。12例13个囊腔通过一次超声介入治疗囊腔完全闭合。1例多房合并感染者,在抽吸囊液、囊内注入混合性抗生素治疗1周后,行超声介入及无水酒精固化治疗。3个月后复查囊腔完全闭合;另1例治疗后囊腔明显缩小,未经处置,4个月后囊肿自然消失。所有患者介入治疗无直接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介入及无水酒精固化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入治疗 淋巴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增强超声与常规超声在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转移中的意义 被引量:41
6
作者 张艳 罗渝昆 +4 位作者 张明博 杨明 张颖 李俊来 唐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组与无LNM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特征的差异。方法对怀疑为甲状腺癌并拟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灶超声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组与无LNM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特征的差异。方法对怀疑为甲状腺癌并拟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灶超声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上述特征在LNM组与非LNM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共144例患者,其中51例伴颈部LNM,93例不伴LNM。年龄、性别、病灶数目在LNM组与非LNM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M组癌灶最大径大于0.85 cm,边界不清(P=0.000),形态不规则(P=0.007),内部回声不均匀(P=0.007),伴有微钙化(P=0.020),内部不均匀低增强(P=0.002),周边不规则无增强环(P=0.030)及包膜侵犯(P=0.000)。结论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可为预测PTC是否发生颈部LNM转移提供有效帮助,特别是CEUS对病灶包膜外侵犯的评估较准确,对LNM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超声 病灶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41
7
作者 张艳 罗渝昆 +3 位作者 唐杰 李民 王知力 温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8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可疑恶性结节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将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48例患者中,44例为桥本氏病,104例为Grave’s病。超声共检...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8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可疑恶性结节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将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48例患者中,44例为桥本氏病,104例为Grave’s病。超声共检出151个可疑病灶,病理结果显示48个病灶为良性,103个病灶为恶性。另外,13个癌灶术前超声诊断为良性,在因其他可疑恶性或经穿刺活检证实为恶性的结节行手术切除后病理发现。术前超声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癌的检出率为68.21%,误诊率为31.79%。患者的性别(P=0.36)、结节数目(P=0.08)及血流分型(P=0.080)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节的内部回声(P=0.040)、边界(P=0.000)、形态(P=0.001)及钙化形态(P=0.000)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有强回声钙化的病灶中,恶性比例为80.74%。结论灰阶超声特征可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对于峡部及多发结节尤须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超声 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高聚生瘤区注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牟培源 董宝玮 +4 位作者 梁萍 于晓玲 于德江 苏莉 张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97-798,801,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超抗原类免疫增强剂高聚生,瘤区注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2例肝癌治疗前均获得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并于高聚生瘤区注射前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在微波治疗结束后3天、7天、30天、3个月、...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超抗原类免疫增强剂高聚生,瘤区注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2例肝癌治疗前均获得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并于高聚生瘤区注射前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在微波治疗结束后3天、7天、30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共7个时间点于超声引导下行高聚生瘤区注射,用药剂量为2000U/次。结果:瘤区标本免疫组化研究显示高聚生治疗后瘤区观察的各种抗肿瘤免疫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多(P<0.01),局部免疫状态得到改善。按Kaplan-Meier法求得患者1年生存率为93.8%,1年未复发率为81.9%。结论:该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高聚生给药途径,安全性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 高聚生 肝癌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S及CCI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应用价值 被引量:39
9
作者 于晓玲 董宝玮 +5 位作者 梁萍 于德江 王兴华 李杰 王义成 梁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 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成像 (CE GUS)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PS及AD CCI成像技术检查 3 9个肝脏局灶性病变 ,3 2个病灶同期检查基波彩色多普勒增强超声 (CE CDFI)。结果 CE GUS病灶内部血流信号显示率 97.44 % ,高于... 目的 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成像 (CE GUS)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PS及AD CCI成像技术检查 3 9个肝脏局灶性病变 ,3 2个病灶同期检查基波彩色多普勒增强超声 (CE CDFI)。结果 CE GUS病灶内部血流信号显示率 97.44 % ,高于CE CDFI(P <0 .0 5 )。CE GUS诊断符合率为 92 .3 % (3 6/ 3 9) ,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 (2 3 .1% )及CE CDFI(5 0 % ) ,P <0 .0 5。结论 CPS及CCI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能清楚显示肝脏及肝肿瘤血液灌注 ,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超声成像 造影剂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艳秋 罗渝昆 +3 位作者 张明博 张艳 谢芳 广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0-694,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射频消融治疗术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78例甲状腺癌患者,共计134枚...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射频消融治疗术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78例甲状腺癌患者,共计134枚病灶。对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1311治疗后再次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射频消融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3、6、9、12、18、24个月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消融区吸收情况、血流变化与内部回声,明确消融范围,计算病灶缩小率,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结果显示,病灶形态皱缩、结构不清、体积缩小,造影呈无增强表现。134枚射频消融治疗后结节体积较术前不同程度缩小,术后1、3、6、9、12、18、24个月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67.9±26.3)%、(76.3±20.3)%、(84.3±16.6)%、(87.7±14.8)%、(89.8±14.2)%、(90.7±14.3)%和(90.9±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0个结节最终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效,并有一定的安全性,有望成为治疗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导管消融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李俊来 苏莉 +4 位作者 于德江 王月香 张大鹍 吕彦利 唐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16G及18G活检针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14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所取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为取材满意,否则为不满意。全部病例以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术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16G及18G活检针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14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所取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为取材满意,否则为不满意。全部病例以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为最后诊断。结果16G针活106例,18G针活检34例,每例取材2~3次,全部进行组织学检查。16G和18G针取材满意率分别为100%与97.1%。所有病例穿刺活检后均无严重并发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8.0%,正确诊断指数为0.98,而超声诊断相应指标分别为83.7%和0.79。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确诊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活组织检查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超声造影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知力 唐杰 +3 位作者 李俊来 罗渝昆 安力春 徐建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及ACQ定量分析软件,对25例肾细胞癌患者共25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记录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肾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比...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及ACQ定量分析软件,对25例肾细胞癌患者共25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记录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肾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比较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平均为(139.21±17.22)dB;MVD值平均为36.39±10.56,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MVD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r=0.819,P<0.05)。结论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肿瘤内的血管生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用于术前评价肾细胞癌的血管生成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超声造影 峰值强度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性、负性超声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联合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高学文 汪龙霞 +3 位作者 王军燕 徐虹 袁志仙 崔秋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80-188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中联合应用正性(SonoVue)及负性(NaCl)超声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对95例不孕患者进行HyCoSy,依次注入NaCl及SonoVue造影剂,分别依据NaCl、SonoVue及SonoVue+NaCl造影剂所获图像观察宫腔有无异常及... 目的探讨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中联合应用正性(SonoVue)及负性(NaCl)超声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对95例不孕患者进行HyCoSy,依次注入NaCl及SonoVue造影剂,分别依据NaCl、SonoVue及SonoVue+NaCl造影剂所获图像观察宫腔有无异常及输卵管是否通畅,并将检查结果与宫腔镜、腹腔镜结果对照。结果 SonoVue+NaCl既可清楚显示宫腔病变,又可明确诊断输卵管通畅性,优于单独使用SonoVue或NaCl造影剂。结论 SonoVue和NaCl联合应用于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提高对宫腔及输卵管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疾病 输卵管疾病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66
14
作者 王知力 唐杰 +2 位作者 李俊来 万文博 徐建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5,1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57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7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恶性病变39例(68.4%),非恶性病变18例(31.... 目的探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57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7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恶性病变39例(68.4%),非恶性病变18例(31.6%)。42例(73.7%)病变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区,12例(21.1%)表现为含散在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3例(5.3%)表现为散在或簇状分布的微钙化,后方伴或不伴声衰减。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为68.4%,敏感性为94.9%,特异性为11.1%,阳性预测值为69.8%,阴性预测值为50.0%。导管内癌微钙化比例(47.1%,8/17)显著高于浸润性导管癌(15.8%,3/19)(χ2=4.918,P<0.05)。恶性组腋下异常淋巴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恶性组(χ2=4.503,P<0.05)。结论非肿块型乳腺病变多以含或不含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及微钙化的形式表现,超声诊断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很低。病变内部微钙化的存在对于导管内癌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腋下是否存在异常淋巴结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引导微波凝固治疗Ⅰ~Ⅲ级肝外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月香 唐杰 +3 位作者 安力春 林倩 李俊来 徐建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微波凝固治疗Ⅰ~Ⅲ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麻开腹状态下10只肝素化小型猪共建立Ⅰ~Ⅲ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模型40处,超声造影引导下将微波电极植入肝内活动性出血部位进行微波凝固治疗。治疗后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微波凝固治疗Ⅰ~Ⅲ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麻开腹状态下10只肝素化小型猪共建立Ⅰ~Ⅲ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模型40处,超声造影引导下将微波电极植入肝内活动性出血部位进行微波凝固治疗。治疗后2h观察治疗区有无再出血和血肿,并行超声造影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疗效。结果40处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微波治疗后均成功控制出血,Ⅱ级和Ⅲ级肝外伤局部出血时间[(192.0±108.0)S和(443.4±63.5)s]均长于Ⅰ级肝外伤[(48.3±33.3)s](P〈0.01),出血量[(24.8±6.5)g和(47.8±10.5)g]均大于Ⅰ级肝外伤[(6.6±4.3)g](P〈0.01)。微波治疗后2小时局部肝被膜均未见活动性出血和血肿。灰阶超声造影显示9处Ⅱ级和5处Ⅲ级肝外伤治疗区仅周边部见少许走行规则的线状增强,余治疗区均未见增强,呈负性显影。组织病理学显示,Ⅰ~Ⅲ级肝外伤微波治疗区内肝细胞变性明显,肝小叶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腔隙;血管壁的退变以近针道区明显,而远离针道区变化不明显。结论超声造影引导微波凝固治疗对Ⅰ~Ⅲ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望成为临床上外科治疗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微波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病变超声引导活检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的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洁莹 唐杰 +3 位作者 罗渝昆 付帅 宋青 徐清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乳腺乳头状病变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行穿刺活检的超声可视乳腺病灶4453例,其中,经穿刺病理诊断为乳腺乳头状病变207例,随后行外科手术9...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乳腺乳头状病变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行穿刺活检的超声可视乳腺病灶4453例,其中,经穿刺病理诊断为乳腺乳头状病变207例,随后行外科手术90例,随访大于1年者110例,失访7例。依据美国放射学会(ACR)乳腺病灶超声声像学分类(BI-RADS)及不同穿刺方法分别将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与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对比,分析乳腺乳头状病变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病理组织学低估率。结果 90例术前诊断为乳头状病变、随后行手术切除的病灶中,术后病理组织学低估共29例(32.2%),恶性低估22例(24.4%)。2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增生的病灶中,11例(47.8%)被低估。137例穿刺病理为良性且病理影像学相符的病灶中,8例(5.8%)被低估。25例穿刺病理为良性但病理影像学不符的病灶中,10例被低估(40.0%)。18G、16G空芯针穿刺活检的组织学低估率分别为17.9%(P=0.017)、16.0%(P=0.023),均明显高于真空辅助穿刺活检的0。结论真空辅助穿刺活检诊断乳腺乳头状病变比16G及18G空芯针穿刺活检的准确性更高。对于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为乳头状病变伴非典型增生或病理影像学不符的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需要进一步行真空辅助粗针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切除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穿刺活检 乳头状病变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针直径及声像学特征对超声引导乳腺穿刺活检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洁莹 唐杰 +5 位作者 罗渝昆 王知力 吕发勤 张明博 付帅 徐清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比较16G及18G空芯针对不同声像学特征的乳腺病灶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准确性。方法行超声引导16G及18G空芯针乳腺穿刺活检后外科手术切除的病例955例。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与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对比,根据超声声像学特征分组分析... 目的比较16G及18G空芯针对不同声像学特征的乳腺病灶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准确性。方法行超声引导16G及18G空芯针乳腺穿刺活检后外科手术切除的病例955例。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与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对比,根据超声声像学特征分组分析穿刺活检的符合率、敏感性、假阴性率、低估率。结果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中,恶性占84.1%,高危占8.4%,良性占7.5%。16G及18G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4%及92.8%;完全敏感性及假阴性率均分别为98.6%及1.4%;高危低估率及导管内癌低估率分别为16G:48.0%及46.2%;18G:53.3%及41.2%。两种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对于两种方法,肿块型病灶的穿刺符合率均明显高于非肿块型病灶(P<0.01)。对于直径小于等于10 mm的肿块型病灶,穿刺符合率明显降低(P<0.01)。含钙化病灶与不含钙化病灶间的穿刺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超声引导16G及18G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于诊断直径大于10 mm的肿块型乳腺病灶均是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超声 空芯针 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肾脏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鑫 梁萍 +5 位作者 于晓玲 于杰 程志刚 韩志宇 刘方义 穆梦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实性占位病变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0例肾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年龄22~87岁(平均61.3±15.5岁),共152个病灶,大小0.6~9.7 cm(平均3.1±1.9 cm)。采用经外周静脉团...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实性占位病变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0例肾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年龄22~87岁(平均61.3±15.5岁),共152个病灶,大小0.6~9.7 cm(平均3.1±1.9 cm)。采用经外周静脉团注声诺维(SonoVue),使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肾脏实性占位病变造影剂的灌注过程,分析其灌注特点。结果经病理学证实,137个为恶性病变(127个肾透明细胞癌、8个肾乳头状癌及2个肾嫌色细胞癌);15个为良性病变(13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2个肾嗜酸性细胞瘤),均表现出不同的增强特征。137个恶性病变中98个(71.5%)表现为造影剂皮质期快速增强,104个(75.9%)表现为髓质晚期或延迟期快速廓清,即“快进快出”,并125个(91.2%)具有假包膜的恶性病灶周边环状高增强。病灶直径D≤2 cm,表现为均匀增强为主;2 cm〈D≤4 cm,表现为不均匀“蜂窝状”增强;D〉4 cm,表现为不均匀增强伴大片坏死。15个良性病变表现为造影剂皮质期缓慢或与肾实质同步增强,随后延迟期缓慢廓清,即“慢进慢出”。与病理诊断比较,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9%、96.1%、73.7%,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72.3%、71.1%、19.1%),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及99.2%,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60%及9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及0.062,〉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肾脏 实性占位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 被引量:52
19
作者 高学文 何文 +2 位作者 汪龙霞 王军燕 彭红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99-1802,共4页
目的探讨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SonoVue-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可行性。方法对80例不孕症患者(原发不孕33例,继发不孕47例)进行SonoVue-HyCoSy检查,实时观察造影剂在宫腔及输卵管腔内流动过程,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随机对20例... 目的探讨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SonoVue-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可行性。方法对80例不孕症患者(原发不孕33例,继发不孕47例)进行SonoVue-HyCoSy检查,实时观察造影剂在宫腔及输卵管腔内流动过程,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随机对2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美兰通染液试验(CLP)进行对照。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5)。以CLP结果为诊断标准,SonoVue-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0%、100%、100%和88.23%,诊断输卵管阻塞部位准确率为70.59%,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SonoVue可用于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可明确输卵管的通畅性并可同时提示输卵管阻塞部位,该方法准确、简便易行、无创,费用低,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输卵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脾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于杰 梁萍 +4 位作者 于晓玲 程志刚 韩治宇 穆梦娟 刘艳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脾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例患者共8个病灶行微波消融治疗,病理诊断分别为卵巢转移癌2个,肺、胃、肝、直肠转移癌各1个,血管瘤1个,炎性假瘤1个,肿瘤最大直径1.3~6.2(3.1±1.9)cm。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脾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例患者共8个病灶行微波消融治疗,病理诊断分别为卵巢转移癌2个,肺、胃、肝、直肠转移癌各1个,血管瘤1个,炎性假瘤1个,肿瘤最大直径1.3~6.2(3.1±1.9)cm。水冷微波天线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植入肿瘤内,消融中一根20 G热敏电偶测温针植入瘤周5 mm处实时监测热场温度。微波辐射功率设置50~60 W。治疗后1、3、6月以及之后每隔6个月行增强影像(超声造影、CT/MRI)检查评判疗效。结果所有肿瘤均经1次微波消融治疗达到完全坏死。在中位随访13(4~92)月内无肿瘤局部进展发生。影像检查消融区边界清晰且随时间延长逐渐缩小。1例卵巢癌脾转移患者消融后11月脾脏新生另一病灶,再次行微波消融后完全坏死。转移癌患者消融后中位生存期13.0(4.0~92.0)月。除发热和腹痛外无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波消融治疗适合的脾脏肿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超声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