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化的重症卫勤保障建设
1
作者 周飞虎 毛智 李青霖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8-1241,共4页
现代战争及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常导致批量伤员出现,并涉及多个器官功能损伤。当医疗卫勤保障面临伤员伤情复杂、救治环境恶劣、转运距离远、可能涉及隔离等情况时,需要建立基于信息化卫勤保障的野战重症全身一体化综合救治体系。该体... 现代战争及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常导致批量伤员出现,并涉及多个器官功能损伤。当医疗卫勤保障面临伤员伤情复杂、救治环境恶劣、转运距离远、可能涉及隔离等情况时,需要建立基于信息化卫勤保障的野战重症全身一体化综合救治体系。该体系应基于信息化卫勤保障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重症创伤救治特点,基于卫勤救治“零伤亡”理念,结合“移动ICU”及“云ICU”建设等,有助于实现伤员从现场、转运到救护所的连续、无缝监护与救治,实现重症救治的前移,综合提高卫勤救治效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卫勤 智慧化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习服时长对劳力型热射病小鼠肝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戴智 胡婕 +3 位作者 王晓晨 韩子伟 毛智 周飞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9-606,共8页
目的 比较不同运动习服时长对劳力型热射病(EHS)小鼠肝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8只C57雄性小鼠分为无运动习服组(EA0W组,n=54)、习服1周组(EA1W组,n=54)、习服2周组(EA2W组,n=54)及空白对照组(n=6)。空白对照... 目的 比较不同运动习服时长对劳力型热射病(EHS)小鼠肝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8只C57雄性小鼠分为无运动习服组(EA0W组,n=54)、习服1周组(EA1W组,n=54)、习服2周组(EA2W组,n=54)及空白对照组(n=6)。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习服训练及造模;EA1W组、EA2W组在(26.0±0.5)℃环境下以10 m/min的速度进行运动训练,2 h/d,分别训练1周或2周,训练完成后休息2 d。EA0W组、EA1W组、EA2W小鼠在温度39.5℃,相对湿度65%环境下以10 m/min的速度跑步进行造模,造模终点为意识丧失伴核心体温≥42.7℃。记录造模情况。EA0W组、EA1W组、EA2W组造模后各取18只进行24 h生存分析。EA各组于造模后6、12、24 h取腹主动脉血及肝组织,每个时间点6只;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肝组织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评分。结果 EA各组均成功建立EHS模型,当EA0W组小鼠全部发生EHS时(造模开始后65 min),EA1W组、EA2W组发病率为50.0%、22.2%,与后两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3组小鼠全部发生EHS时,与EA0W组比较,EA1W组、EA2W组造模用时均延长,且EA2W组明显长于EA1W组(P<0.05)。生存分析显示,EA2W组24 h生存率(61.1%)明显高于EA0W组(33.3%)(P<0.05);EA1W组生存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1W组、EA2W组造模后6 h的IL-1β、IL-6、CK水平最高(P<0.05),造模后12 h肝损伤最重(P<0.05);与EA0W组比较,EA1W组、EA2W组造模后12 h的ALT、AST、IL-1β水平及肝损伤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EA2W组的ALT、AST水平及肝损伤病理评分明显低于EA1W组(P<0.05)。与EA0W组比较,EA1W组、EA2W组造模后6 h的CK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EA2W组明显高于EA1W组(P<0.05)。结论 运动习服有助于降低EHS的发病率;当EHS发生后,运动习服小鼠的生存率增高,其中习服2周小鼠的生存率较未习服小鼠明显增高,但习服1周与未习服小鼠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运动习服2周比习服1周能更明显地减轻肝损伤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型热射病 运动习服 肝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重症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被引量:20
3
作者 毛智 周飞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5-1129,共5页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营养管理在重症患者围手术期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ERAS的术前、术后营养干预是围手术期营养的核心内容。对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评估表单是能够提高肠内营养实施质量的手段。胃管、空肠营养管的管理需...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营养管理在重症患者围手术期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ERAS的术前、术后营养干预是围手术期营养的核心内容。对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评估表单是能够提高肠内营养实施质量的手段。胃管、空肠营养管的管理需根据患者状况进行个性化选择。听诊辅助徒手空肠营养管置入法或更便于ICU患者建立空肠营养通路。文章从术前营养评估与支持、术后营养管理、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表单管理、胃管及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路径、免疫营养制剂等方面探讨ERAS的营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营养 重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损伤治疗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伟 潘纯 宋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6-240,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很快发展至重型或危重型,甚至出现多脏器衰竭(MOF)而死亡。这类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以改善氧合和肺保护为核心的多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呼吸支持治疗包括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面罩正压通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很快发展至重型或危重型,甚至出现多脏器衰竭(MOF)而死亡。这类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以改善氧合和肺保护为核心的多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呼吸支持治疗包括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面罩正压通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以及肺复张、俯卧位通气等辅助方法。由于COVID-19进展快,呼吸治疗的难度大,该文结合在疫情一线救治COVID-19危重患者的临床实践,探讨应用上述方法时值得关注的方面,尤其是要早期识别经鼻高流量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慎用肺复张,积极翻身拍背,取俯卧位进行体位引流,早期主动插管机械通气,早期体外膜肺氧合,让更多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损伤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枸橼酸无钙置换液在重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抗凝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新 毛智 +2 位作者 李青霖 齐霜 周飞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含枸橼酸无钙置换液在重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2018年4月-2019年12月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且需要使用枸橼酸抗凝的重症患者88例,根据使用置换液的不同分...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含枸橼酸无钙置换液在重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2018年4月-2019年12月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且需要使用枸橼酸抗凝的重症患者88例,根据使用置换液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0,使用含枸橼酸无钙置换液)与对照组(n=48,使用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对比两组滤器使用寿命及患者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滤器使用寿命长于对照组[(30.0±10.93)h/次vs.(24.3±8.19)h/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研究组血滤机静脉压[1.9(1.5,2.5)mmHg/h vs.2.8(2.3,3.7)mmHg/h]、跨膜压[5.2(3.9,6.7)mmHg/h vs.8.7(6.0,9.1)mmHg/h]单位时间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明显低血压、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含钙置换液相比,新型含枸橼酸无钙置换液在血液净化抗凝时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可延缓血滤机压力上升,延长滤器使用寿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枸橼酸抗凝 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肺水肿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四清 宋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3-608,共6页
高原肺水肿(HAPE)是由高原低压低氧引起的一种高原特发疾病,严重威胁着急进高原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及作业能力,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HAPE的救治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发生肺水肿时利尿剂的使用、有效血容量的补充、高压氧舱的应用时机、... 高原肺水肿(HAPE)是由高原低压低氧引起的一种高原特发疾病,严重威胁着急进高原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及作业能力,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HAPE的救治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发生肺水肿时利尿剂的使用、有效血容量的补充、高压氧舱的应用时机、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等。该文从HAPE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急性 管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暑的定义与分级诊断 被引量:58
7
作者 宋青 毛汉丁 刘树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1-545,共5页
尽管人们对中暑的认识历史悠久,但国内外有关中暑的相关概念及分类一直比较混乱,缺乏系统、明确的标准,这对人们正确认识并积极预防中暑带来了障碍。该文归纳关于中暑的相关概念、中暑分级诊断的现状,并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对... 尽管人们对中暑的认识历史悠久,但国内外有关中暑的相关概念及分类一直比较混乱,缺乏系统、明确的标准,这对人们正确认识并积极预防中暑带来了障碍。该文归纳关于中暑的相关概念、中暑分级诊断的现状,并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对中暑的定义与分级诊断提出新的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医师和疾病预防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热射病 热衰竭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战伤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被引量:6
8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 +10 位作者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 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外科医学分会 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协会重症医学分会 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学分会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肺复苏学组 周飞虎 刘中民 王立祥 胡婕 刘辉 刘亚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7-373,共7页
陆战伤引起的心脏骤停(CA)是创伤性心搏骤停的一种,与战术战伤救治(TCCC)密不可分,故其诊断及后期治疗策略须根据TCCC的不同阶段(即火线救护阶段、战术战区救护阶段及战术后送救护阶段)而因时、因地制宜。对于胸部外伤导致肺、胸膜及心... 陆战伤引起的心脏骤停(CA)是创伤性心搏骤停的一种,与战术战伤救治(TCCC)密不可分,故其诊断及后期治疗策略须根据TCCC的不同阶段(即火线救护阶段、战术战区救护阶段及战术后送救护阶段)而因时、因地制宜。对于胸部外伤导致肺、胸膜及心脏损伤的患者,可考虑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此外,还应重视便携式超声在CA可逆病因筛查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战伤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战术战伤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热射病发病早期免疫状态的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京江 宋青 +2 位作者 赵佳佳 胡婕 杨文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7-822,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热射病早期的免疫状态。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0)、经典型热射病模型组(CHS组,n=60)和劳力性热射病模型组(EHS组,n=60);后两组按取样时间点再分为6个亚组(造模成功后0、6、12、24、48、72 h),每亚组1... 目的观察大鼠热射病早期的免疫状态。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0)、经典型热射病模型组(CHS组,n=60)和劳力性热射病模型组(EHS组,n=60);后两组按取样时间点再分为6个亚组(造模成功后0、6、12、24、48、72 h),每亚组10只。分别构建CHS与EHS大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大鼠外周血和脾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百分比及脾脏Tregs凋亡率。结果CHS组大鼠外周血及脾脏Tregs百分比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前24 h低于对照组,24 h之后高于对照组(P<0.05);EHS组大鼠外周血及脾脏Tregs百分比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外周血Tregs百分比在0 h略高于对照组,之后均低于对照组,脾脏Tregs百分比在前12 h高于对照组,24 h后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CHS组大鼠脾脏Tregs凋亡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前12 h略高于对照组,24 h后低于对照组(P<0.05);EHS组大鼠脾脏Tregs凋亡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S大鼠发病早期Tregs比例呈升高趋势,处于免疫抑制状态;EHS大鼠发病早期Tregs比例呈降低趋势,可能与EHS早期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自然衰老脓毒症大鼠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陆 邓子辉 +5 位作者 赵妍 李云 刘育妍 杨萌萌 周飞虎 康红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5-551,共7页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自然衰老脓毒症大鼠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0只自然衰老的SD大鼠(21月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其中模型组36只,治疗组36只,假手术组18只,各组大鼠再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造模或治疗...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自然衰老脓毒症大鼠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0只自然衰老的SD大鼠(21月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其中模型组36只,治疗组36只,假手术组18只,各组大鼠再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造模或治疗后6、24和72 h麻醉断头处死取材。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除不行盲肠结扎穿孔法外,其他操作同模型组。治疗组大鼠在造模1 h后,经尾静脉注射脐带MSCs,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造模1 h后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72 h生存率,通过Aimplex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IL-17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水平。对各组大鼠脾组织行TUNEL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脾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大鼠CD4^(+)/CD8^(+)T细胞比值。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观察期内无异常,术后72 h存活率为100.00%。模型组大鼠术后出现竖毛、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在治疗组大鼠中有所缓解,且治疗组CLP术后72 h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66.67%vs. 41.67%,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IL-1β、IL-6和IL-17A等促炎因子水平升高,脾结构模糊、淋巴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外周血和脾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1β、IL-6和IL-17A等促炎因子水平降低,抗炎因子IL-10水平升高,脾结构清晰、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外周血和脾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能够明显提高自然衰老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少淋巴细胞凋亡,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间充质干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 自然衰老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鼠龄脓毒症大鼠血浆早期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生茂 毛智 +4 位作者 胡新 虎磐 齐霜 李彦波 周飞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 比较不同鼠龄脓毒症大鼠血浆早期急性肾损伤(AKI)标志物变化,为不同年龄AKI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方法 21只雄性SD大鼠按鼠龄分为青年组(12周龄)、成年组(12月龄)和老年组[由12月龄大鼠以D-半乳糖500mg/(kg.d)诱导6周]3组,每组7只,... 目的 比较不同鼠龄脓毒症大鼠血浆早期急性肾损伤(AKI)标志物变化,为不同年龄AKI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方法 21只雄性SD大鼠按鼠龄分为青年组(12周龄)、成年组(12月龄)和老年组[由12月龄大鼠以D-半乳糖500mg/(kg.d)诱导6周]3组,每组7只,均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建立脓毒症模型。检测3组CLP术前0.5h,术后0.5、4.5、8.5h的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白介素-6(IL-6)、胱抑素C(CysC)、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和[TIMP-2]*[IGFBP-7]水平;血浆Cr升高值≥1.5倍基线值水平定义为AKI。比较不同鼠龄组以及CLP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AKI标志物变化。结果 与CLP术前0.5h比较,3组动物血浆Cr在术后0.5、4.5、8.5h均升高(P<0.05);成年组血浆IL-6、BUN在术后4.5h下降[(121.1±14.9)pg/mlvs.(98.24±13.37)pg/ml,P=0.009;(5.43±0.73)mmol/Lvs.(5.06±0.82)mmol/L,P=0.041],但仅青年组达到AKI;与成年组比较,青年组血浆IL-6、TIMP-2、[TIMP-2]*[IGFBP-7]在CLP术后4.5h升高[分别为(98.24±13.37)pg/mlvs.(116.86±19.75)pg/ml,P=0.046;(4042.56±781.68)pg/mlvs.(5662.57±1527.8)pg/ml,P=0.013;(0.112±0.03)(ng/ml)^2/1000vs.(0.17±0.052)(ng/ml)2/1000,P=0.021],血浆BUN在CLP术后8.5h升高[(5.34±0.43)mmol/Lvs.(6.29±0.51)mmol/L,P=0.017];其余各组CLP术后不同时间点与CLP术前0.5h相比、相同时间点不同组间比较,血浆AKI标志物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组脓毒症大鼠AKI出现较早且较重,血浆Cr水平监测有助于其早期发现;年龄可能不是早期脓毒性AKI的影响因素;血浆TIMP-2、[TIMP-2]*[IGFBP-7]可能有助于对青年组和成年组的脓毒症早期AKI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直接打击法与逐步升温法建立经典型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对比及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育妍 李云 +6 位作者 胡婕 宣律 王陆 袁睿 邓子辉 张玉想 康红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3-902,共10页
目的比较两种温度策略建立的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经典型热射病(CHS)小鼠模型的差异。方法将66只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热打击(DHS)组(n=28)、逐步升温热打击(SHS)组(n=28)及对照组(n=10)。前两组分别使用4... 目的比较两种温度策略建立的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经典型热射病(CHS)小鼠模型的差异。方法将66只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热打击(DHS)组(n=28)、逐步升温热打击(SHS)组(n=28)及对照组(n=10)。前两组分别使用41℃直接打击法及25.0~39.5℃逐步升温法建立CHS小鼠模型。将小鼠放入模拟气候舱,密切观察其活动规律及意识状态,并监测直肠温度(Tr),待达到造模终点后出舱。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只小鼠,于热暴露结束后恢复24 h取其血样和肝、肾、肠、肺、脾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采用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并对小鼠不同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病理损伤评分;对剩余小鼠进行72 h生存分析。结果两种热打击策略均可成功建立CHS小鼠模型,但与DHS组比较,SHS组小鼠热暴露的时间较长[(181.61±41.88)min vs.(104.72±18.68)min,P<0.001],脱水百分比较高[(11.59±1.52)%vs.(7.07±1.84)%,P<0.001],72 h内致死率较高(73.68%vs.22.22%,P<0.05)。恢复24 h后,SHS组ALT、AST、CREA、BUN水平均明显高于DHS组[(875.63±241.24)U/L vs.(139.38±188.22)U/L,P<0.01;(2406.75±1008.69)U/L vs.(208.13±149.23)U/L,P<0.01;(79.88±41.39)U/L vs.(18.75±10.51)U/L,P<0.05;(134.33±52.54)U/L vs.(17.75±7.31)U/L,P<0.01],各器官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明显高于DHS组(P<0.05);此外,SHS组MCP-1水平明显高于DHS组[(22.89±1.97)pg/ml vs.(15.97±3.91)pg/ml,P<0.05],TGF-β水平明显低于DHS组[(936.46±30.17)pg/ml vs.(1453.50±129.81)pg/ml,P<0.001]。结论使用逐步升温法建立的CHS小鼠模型成功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各器官损伤较重,是一种更符合CHS病理生理状态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直接热打击 逐步升温热打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劳力性热射病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江利亚 张玉想 +2 位作者 张志华 王佳兴 毛汉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7-434,共8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劳力性热射病(EHS)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EHS组、EHS+巴弗洛霉素A1(Baf A1)组、EHS+雷帕霉素(RAPA)组,每组15只。后两组大鼠分别在建模前连续腹腔注射Baf A1及RAPA(1... 目的探讨自噬在劳力性热射病(EHS)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EHS组、EHS+巴弗洛霉素A1(Baf A1)组、EHS+雷帕霉素(RAPA)组,每组15只。后两组大鼠分别在建模前连续腹腔注射Baf A1及RAPA(1 mg/kg,1次/d,连续4 d)。建立大鼠EHS模型,观察5 h后麻醉取材,比较各组肺组织形态学变化,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系数及伊文思蓝(EB)渗出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观察肺组织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及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HS组大鼠肺组织肿胀明显,液体渗出较多;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升高;肺系数、EB渗出量明显增加;HE染色及凋亡染色显示肺泡间隔及肺泡壁增厚不均,肺泡渗出及凋亡细胞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HS组比较,EHS+Baf A1组大鼠肺组织肿胀程度进一步加重,肺系数及EB渗出量增加;PaO_(2)进一步下降,PaCO_(2)进一步升高;HE染色及凋亡染色显示肺组织病变及损伤程度明显加重,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EHS组比较,EHS+RAPA组各项肺水肿指标明显下降;PaO_(2)升高,PaCO_(2)接近正常范围;HE染色及凋亡染色显示肺组织病变及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HS组大鼠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0.3±0.1 vs.1.0±0.1,P<0.05),p6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4±0.2 vs.0.8±0.1,P<0.05);与EHS组比较,EHS+Baf A1组大鼠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降低(0.10±0.04),p62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1.7±0.1),而EHS+RAPA组大鼠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升高(0.5±0.1),p6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1.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自噬可减轻EHS大鼠的急性肺损伤,自噬水平降低可能是EHS导致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肺损伤 自噬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受体蛋白BNIP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梦瑶 张卉 +1 位作者 王陆 姚咏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4-542,共9页
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源源不断地生产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参与细胞内多个生物合成过程,为机体细胞提供着支持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能量,在调控细胞生长、代谢和死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然而,受损的线... 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源源不断地生产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参与细胞内多个生物合成过程,为机体细胞提供着支持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能量,在调控细胞生长、代谢和死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然而,受损的线粒体能够生成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导致细胞功能出现紊乱甚至发生细胞死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IP3蛋白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在患者肌肉锻炼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宁 唐晟 马燕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0-545,共6页
住院患者长期卧床,有发生肌肉萎缩的风险。完全卧床后,肌肉力量每周下降10%—15%,3—5周内肌力下降近50%[1],仅两个月肌肉体积就会减半[2]。若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可减少肌肉萎缩、降低住院率、减少照护负担和医疗费用[3]。美国运动医学会... 住院患者长期卧床,有发生肌肉萎缩的风险。完全卧床后,肌肉力量每周下降10%—15%,3—5周内肌力下降近50%[1],仅两个月肌肉体积就会减半[2]。若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可减少肌肉萎缩、降低住院率、减少照护负担和医疗费用[3]。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建议,在进行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质量为目的的抗阻训练时,阻力负荷应达到单次重复最大负荷(1-repetition maximum,1RM)的60%—85%[4]。但多数患者因病情限制无法实现高负荷抗阻训练,运用传统的康复手法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如今,一种高效的锻炼方法——血流限制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正快速发展。BFRT结合低强度抗阻训练可达到与高负荷抗阻训练相似的效果,可改善肌肉萎缩,增强肌力[5],在康复医学领域有广阔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就BFRT在患者肌肉锻炼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BFRT对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促进作用,为未来临床应用和研究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康复医学 肌肉萎缩 肌肉力量 住院率 康复锻炼 肌肉质量 最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急性生理评分-3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选择皮质醇激素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辉 肖建国 +2 位作者 胡新 王黎 周飞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5-922,共8页
目的探讨简化急性生理评分-3(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ical Score-3,SAPS-3)在甄别可能从早期皮质醇激素治疗中获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作用。方法分析电子重症医疗单元合作研究... 目的探讨简化急性生理评分-3(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ical Score-3,SAPS-3)在甄别可能从早期皮质醇激素治疗中获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作用。方法分析电子重症医疗单元合作研究数据库(electronic intensive care uni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database,eICU-CRD)的临床资料。选取中重度ARDS患者,通过生存分析的方法明确了SAPS-3的诊断阈值,然后应用SAPS-3阈值将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2组。进一步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alysis,PSMA)去除相关混杂因素后,分别比较2组患者在ARDS诊断3 d内应用皮质醇激素和没有应用皮质醇激素对于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影响。结果筛选3234名及时接受皮质醇激素治疗的ARDS患者,1122名没有及时接受皮质醇激素治疗的患者。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进行对比显示,在SAPS-3≤70的患者中,皮质醇激素治疗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在SAPS-3>70的患者中,接受早期皮质醇激素治疗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缩短[(5.2±5.6)d vs(6.5±5.9)d,P<0.001],但是2组的病死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APS-3有助于鉴别从早期皮质醇激素治疗中获益的呼吸机辅助ARD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重症医疗单元合作研究数据库 皮质醇激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简化急性生理评分-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战争形态下危重伤员伤情与救治行为的差异
17
作者 李广罡 王晶金 +5 位作者 范松源 王臣 宋斌 孙玥 许秀萍 周飞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5年第8期868-872,共5页
目的研究在高技术战争、局部武装冲突和混合战争等不同战争形态下军队危重伤员伤情、救治行动的特点及差异。方法收集不同战争形态下危重伤员伤情及救治相关资料。对伤情数据进行重新梳理及标准化处理,比较不同战争形态下危重伤员致伤... 目的研究在高技术战争、局部武装冲突和混合战争等不同战争形态下军队危重伤员伤情、救治行动的特点及差异。方法收集不同战争形态下危重伤员伤情及救治相关资料。对伤情数据进行重新梳理及标准化处理,比较不同战争形态下危重伤员致伤因素及受伤部位的差异;比较不同参战方对危重伤员救治行为的差异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不同战争形态下危重伤员的伤情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因素方面,高技术战争以爆炸伤为主(占比59.6%),局部武装冲突和混合战争均以炮击弹片伤为主(分别占比43.3%和75%);受伤部位方面,高技术战争、局部武装冲突和混合战均以四肢外伤为主(67.6%vs 42.7%vs 89%,P<0.05)。救治行为方面,各国军队从转运手段到后方救治各不相同,高科技战争下美军较多采用跨洲际航空医疗转运,危重伤员采用以ICU病房为基础的综合救治;俄军在局部战争中采用伤情分级后送模式,以应对前线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乌军在混合战争中因伤员大量自发涌入医院,四级救治体系失灵,医院采用手术部/非手术部组织模式,以提升救治效率。结论不同战争形态危重伤员的伤情和军事卫生机构的医疗救治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要根据本方情况和不同战争模式灵活调整危重伤员救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行动 创伤和损伤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