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P-1调控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红升 张庆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9,共7页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从而改变其免疫表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肠促胰素,具有降糖、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脓毒症时其水平急剧升高,并与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可阻断T淋巴细胞的糖酵解,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因此,脓毒症时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可能代表机体能量代谢向有氧糖酵解转换,反映的是PICS的一种病理状态。本文阐述GLP-1对脓毒症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代谢重编程的调控作用,以为通过GLP-1R防治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脓毒症 免疫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应激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樊琪 吴瑶 +1 位作者 祝筱梅 姚咏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高尔基体(GA)是真核生物中不可或缺的膜细胞器,位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负责运输、修饰内质网产生的蛋白及脂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稳态对调控细胞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当高尔基体无法承受蛋白质或脂质加工运输负荷时则进入高尔基体应激状... 高尔基体(GA)是真核生物中不可或缺的膜细胞器,位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负责运输、修饰内质网产生的蛋白及脂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稳态对调控细胞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当高尔基体无法承受蛋白质或脂质加工运输负荷时则进入高尔基体应激状态,细胞感知并激活高尔基体相关质量控制机制,通过调节高尔基体结构及功能,为细胞提供重要保护或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称为高尔基体应激反应。了解细胞高尔基体应激机制与结局对于探索高尔基体动力学及其对人类疾病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病理状态下高尔基体应激现象及高尔基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防治新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应激 高尔基体应激反应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决策研究
3
作者 刘亮 刘晓东 +1 位作者 林绵端 郝昱文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7,共6页
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缺乏定量分析手段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需求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法。首先,该方法结合概率分析,基于比赛场馆发生突发事件的不同组合方式生成对应的仿真算... 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缺乏定量分析手段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需求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法。首先,该方法结合概率分析,基于比赛场馆发生突发事件的不同组合方式生成对应的仿真算例;其次,使用资源需求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满足资源需求效果的各种资源配置方案;最后,对资源需求模型生成的资源配置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实现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决策。结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实际背景,通过该方法分析研究救援资源配置决策问题,得到针对各种规模突发事件的资源配置方案,同时总结提出有关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突发事件 资源配置 整数规划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自噬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童森 董宁 +1 位作者 祝筱梅 姚咏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2-1072,共11页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分泌性蛋白折叠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器。来自细胞内外的多种因素可引起错误折叠或未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积累,导致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异常,称之为内质网应激(ERS)。内质网自噬是缓解ERS的重要内生机制,常被...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分泌性蛋白折叠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器。来自细胞内外的多种因素可引起错误折叠或未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积累,导致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异常,称之为内质网应激(ERS)。内质网自噬是缓解ERS的重要内生机制,常被认为是一种细胞保护性程序,参与代谢、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细胞增殖等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内质网自噬可通过清除冗余、失能的内质网以及大体积的蛋白复合体来恢复内质网稳态,对细胞的命运至关重要。本文就内质网自噬类型、受体、调节机制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自噬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益民 薛晓娟 +9 位作者 梁丽军 张艳军 陈香美 李松 徐建国 王红阳 顾晓松 黄璐琦 付小兵 张伯礼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共9页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存在差距、中医药效果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国际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态势,探讨了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形势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强化医药卫生战略与制度建设,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加速药品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办法;推动医学技术革新与标准化,构建关键技术平台;强化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基层服务提升;优化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创新资助评价与激励机制,旨在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水平迈向新高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 重大疾病诊疗 生物医学工程 中医药智能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医院绩效评价现状与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天一 刘月辉 +3 位作者 刘玉华 白桦娟 刘微 刘建超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全面、科学、准确的医院绩效评价机制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与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本研究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分析国内医院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医院绩效评价中的优秀做法... 全面、科学、准确的医院绩效评价机制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与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本研究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分析国内医院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医院绩效评价中的优秀做法,得出对于完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绩效 绩效评价 国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33104例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侯伟 付晓琳 +17 位作者 谢潇潇 张春燕 边佳昕 毛翛 文娟 罗春玉 金华 祝茜 戚庆炜 钱叶青 袁静 赵彦艳 尹爱兰 李树铁 蒋宇林 张蔓丽 肖锐 卢彦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1023,共9页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种PCR对223个基因的携带者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197个常染色体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55.58%,26个X连锁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1.84%。在16 669例家系中,共检出874对(5.24%)高危夫妇。其中常染色体基因高危夫妇584对(3.50%),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306对(1.84%),16对夫妇同时为常染色体基因和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最常检出的常染色体高危基因包括GJB2(常染色体隐性耳聋1A,393对),HBA1/HBA2(α-地中海贫血,36对)和PAH(苯丙酮尿症,14对),SMN1(脊髓性肌萎缩症,14对)。最常检出的X连锁高危基因包括G6PD(G6PD缺乏症,236对),DMD(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23对)和FMR1(脆性X综合征,17对)。除外G6PD后的高危夫妇率为3.91%(651/16 669),进一步除外GJB2 c.109G>A位点后,高危夫妇率为1.72%(287/16 669)。理论上严重的单基因病出生缺陷的发病率约为4.35‰(72.5/16 669)。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22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5%以上的高危夫妇,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54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9%以上的高危夫妇。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人群中223种单基因病的携带者频率,为中国人群的携带者筛查策略制定和panel设计提供依据。在携带者筛查实践中,针对某些特殊基因或变异位点的遗传咨询可能会面临困难。这些特殊基因或变异需要在检测前告知受检夫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不筛查这些基因或变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病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翔 余江 +1 位作者 张政波 晏沐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28,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全球最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约1139万。2005至2020年的15年间,除2009至2012年略有波动,城乡居民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从64.30/10万增至262.79/10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全球最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约1139万。2005至2020年的15年间,除2009至2012年略有波动,城乡居民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从64.30/10万增至262.79/10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压氧 心肌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 CD18抗原 NF-Κ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模型技术前沿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石金龙 张哲 +2 位作者 戴安琳 林恺 何昆仑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2,共8页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是大模型技术的主要特征。预训练数据类别及参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模型所具备的能力强弱,而不同的模型架构则可支撑不同类别的下游任务。近两年,围绕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序列与单细胞表达图谱等组学数据分析挖掘、大分子结构预测、新型药物设计和功能机制解析等多种应用场景,涌现了多种通用或专用大模型,展示出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及转化应用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本文旨在结合不同类别的生物数据特点和研究应用需求,概述生物数据特征及其用于生物大模型训练的技术方法,并进一步综述现有大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为提升生物大模型能力、拓展应用范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模型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分析 结构预测 功能解读 合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0
作者 刘韵涵 姜明明 +5 位作者 李冬梅 丁瑜 解恒革 何昆仑 周武红 程艳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8-704,共7页
目的 基于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并验证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 PSD)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0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含有完整吞咽... 目的 基于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并验证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 PSD)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0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含有完整吞咽功能表述的老年脑卒中患者3994例,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1390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的2604例作为训练组。将训练组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823例和内部验证集781例,根据是否发生PSD将训练组患者分为PSD组773例和非PSD组1831例。以PSD发生为终点事件,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优选最佳模型后,采用夏普利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 SHAP)方法量化特征。结果 PSD组肌力等级、脑卒中侧、脑损伤区域与非P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组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高于非PSD组,血钾、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PSD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肌力等级、脑损伤区域、脑卒中侧、中性粒细胞、血清白蛋白、血钾是PSD的危险因素(P<0.05,P<0.01)。在外部验证中,RF、XGBoost、SVM、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0.902、0.877、0.868。SHAP值分布显示,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与PSD风险呈正相关;肌力等级与风险呈负相关;年龄增长与PSD风险呈正相关;幕下损伤比幕上或全区域损伤的预测作用更强;双侧和右侧损伤较左侧损伤的PSD风险更高。结论 基于XGBoost模型构建的老年患者PSD风险预测模型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预测 LOGISTIC模型 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小鼠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对产血小板能力、凝血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华天桢 汪海涛 +5 位作者 魏淑婷 童森 董宁 祝筱梅 姚咏明 刘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25-2335,共11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小鼠骨髓巨核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坏死性凋亡、凋亡、自噬、铁死亡和焦亡)的情况及其对产血小板能力、小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脓毒症模型组(CLP组)。Sham组与CLP组小鼠于术...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小鼠骨髓巨核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坏死性凋亡、凋亡、自噬、铁死亡和焦亡)的情况及其对产血小板能力、小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脓毒症模型组(CLP组)。Sham组与CLP组小鼠于术后24 h进行腹主动脉采血测定外周血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小鼠处死后取双下肢长骨,经巨核细胞分离液和免疫磁珠分选法提取骨髓巨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程序性死亡相关标志分子在小鼠骨髓巨核细胞中的活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率、产血小板表型及血小板表面标志物(CD41、CD42b、CD61),Western blot检测巨核细胞中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血小板数量在急性脓毒症期(24 h)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则显著上升(P<0.01);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P<0.01),而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P<0.01)。与Con/Sham组相比,LPS/CLP组巨核细胞产血小板表型、上清液中PLP数量及血小板表面标志物(CD41、CD42b、CD61)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巨核细胞坏死性凋亡、凋亡、焦亡、铁死亡率在CLP术后24 h显著升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CLP术后小鼠巨核细胞LC3、P-MLKL、Caspase-1、Fe2+活化明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LP组巨核细胞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P-MLKL的活化率较Sham组显著上升(P<0.01);焦亡相关蛋白GSDMD及GSDMD-N剪切显著增加(P<0.01);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表达显著上升(P<0.01),GPX4表达显著降低(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显著上升(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B-II剪切显著增加(P<0.01),P62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使用细胞程序性死亡抑制剂抑制凋亡后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功能下降,抑制坏死性凋亡和焦亡对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有限,抑制铁死亡及自噬能增强巨核细胞的产血小板功能。结论在脓毒症急性期(24 h)可见明显的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其中,凋亡是巨核细胞产血小板表型分化及产血小板能力升高的重要机制;而巨核细胞过度自噬反应及铁死亡可能导致巨核细胞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凝血异常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 巨核细胞 血小板 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方基序蛋白13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及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12
作者 姜淼 蒋丽娜 +3 位作者 董玥宏 姚咏明 赵自刚 牛春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4-568,共15页
三方基序蛋白(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TRIM)13具备一个独特的跨膜结构域,锚定在内质网,通过调节泛素化途径影响诸多关键信号通路,对于调节内质网功能以及免疫反应、代谢紊乱、炎症疾病和肿瘤抑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TRIM13蛋... 三方基序蛋白(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TRIM)13具备一个独特的跨膜结构域,锚定在内质网,通过调节泛素化途径影响诸多关键信号通路,对于调节内质网功能以及免疫反应、代谢紊乱、炎症疾病和肿瘤抑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TRIM13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在内质网自噬、炎症反应和肿瘤抑制中的作用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潜在意义,期望深化对TRIM13蛋白及其在相关疾病发生过程中调控机制的认识,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方基序蛋白13 泛素化 内质网自噬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因子与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调控
13
作者 李金儒 段昱 +1 位作者 戴新贵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8-1727,共20页
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为定位于内质网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在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STING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胞质内多种... 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为定位于内质网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在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STING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胞质内多种来源的异常DNA产生应答,发挥抗病毒与抗肿瘤的经典作用。在应对外界刺激和生存压力时,细胞器的功能与结构损伤同细胞死亡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维持细胞活力,机体进化出了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用于调控细胞器功能,防止损伤因素持续存在而使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STING与多种细胞器调节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并且参与调节部分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共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综述STING与细胞器相互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剖析STING在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以及多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旨在通过对STING及其下游通路和细胞器之间交互作用的总结与梳理,为人类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因子 细胞器功能损伤 相互调控 人类疾病 细胞器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稳态在细胞死亡与重大疾病中的信号调控作用
14
作者 成鑫月 姚凤华 +1 位作者 张卉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51-2067,共17页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A)作为真核细胞中关键的膜性细胞器,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选及胞内运输中发挥核心作用。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与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协同运作,形成紧密的功能复合体,通过动态的囊泡运输网络...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A)作为真核细胞中关键的膜性细胞器,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选及胞内运输中发挥核心作用。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与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协同运作,形成紧密的功能复合体,通过动态的囊泡运输网络完成新合成蛋白质和脂质的精确加工、分选及定向输送,确保生物活性分子准确递送至特定亚细胞区域以执行其生理功能。这种高度有序的物质转运体系不仅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稳态,更是细胞应对外界刺激的基础。研究表明,高尔基体稳态的维持对细胞存活至关重要,其结构或功能的破坏会直接导致蛋白质分泌异常、膜运输紊乱及信号转导失调,进而引发细胞周期阻滞、应激反应激活,甚至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本综述聚焦高尔基体在细胞死亡与重大疾病中的作用,系统阐述其应激响应机制、调控网络及高尔基体特异性自噬对稳态维持的贡献,重点解析其在凋亡、铁死亡和焦亡中的信号调控角色。通过整合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高尔基体稳态破坏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及感染性疾病中的病理学意义,并揭示其中潜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凋亡 焦亡 人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教学方法在《医疗质量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姚远 张璇 +1 位作者 毛丽 牛秀兰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78,共3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医院输送高质量医学人才,助力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笔者针对解放军医学院在医学研究生的学业课程中开设的《医疗质量管理学》课程的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对管理类学科课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医院输送高质量医学人才,助力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笔者针对解放军医学院在医学研究生的学业课程中开设的《医疗质量管理学》课程的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对管理类学科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有更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管理学 医院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构建工程化汗腺类器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润开 付小兵 孙晓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390,共7页
目的应用谱系重编程技术将表皮角质细胞转分化为汗腺样细胞,并在体外构建三维培养体系,诱导工程化的汗腺样细胞自组装为汗腺类器官,以实现汗腺功能性修复。方法采用CRISPR/dCas9系统上调内源性外胚层发育不全(EDA)基因在人永生化表皮角... 目的应用谱系重编程技术将表皮角质细胞转分化为汗腺样细胞,并在体外构建三维培养体系,诱导工程化的汗腺样细胞自组装为汗腺类器官,以实现汗腺功能性修复。方法采用CRISPR/dCas9系统上调内源性外胚层发育不全(EDA)基因在人永生化表皮角质(HaCaT)细胞中的表达,筛选阳性克隆后进行诱导培养。将细胞分为HaCaT组(HaCaT细胞使用汗腺培养基培养)、HaCaT+Dox组(HaCaT细胞使用含5μg/ml Dox的汗腺培养基培养)、HaCaT-E组(HaCaT-E细胞使用汗腺培养基培养)、HaCaT-E+Dox组(HaCaT-E细胞使用含5μg/ml Dox的汗腺培养基培养),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EDA基因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验证质粒转染是否成功。另将细胞分为HaCaT-E组(汗腺培养基组)及HaCaT-E+Dox组(汗腺培养基+5μg/ml Dox组),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汗腺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以验证HaCaT细胞是否成功重编程为汗腺样细胞。随后以Matrigel为主体支架模拟汗腺发育微环境,在体外诱导汗腺样细胞自组装形成汗腺类器官,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汗腺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将汗腺类器官移植至裸鼠烫伤创面后,采用碘-淀粉发汗实验及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工程化的汗腺类器官参与汗腺再生及皮肤创面修复的情况。结果CRISPR/dCas9慢病毒表达系统转染后,筛选获得HaCaT-E细胞。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HaCaT组比较,HaCaT-E+Dox组细胞中EDA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4.62±0.1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aCaT+Dox组及HaCaT-E组则未见明显上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aCaT组、HaCaT+Dox组、HaCaT-E组及HaCaT-E+Dox组的EDA蛋白表达趋势与RT-PCR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经含强力霉素的汗腺培养基诱导培养2~7 d,细胞形态逐渐变为长梭形,呈网络样生长,并表达汗腺表面标记物角蛋白18(CK18)、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水通道蛋白5(AQP5)。在含有Matrigel的三维培养体系中混合培养7 d后,细胞增殖、体积增大,形成具有囊腔的汗腺类器官,且表达汗腺表面标记物和功能性标记物CK18、α-SMA、AQP5。体内实验表明,移植组小鼠脚掌碘-淀粉发汗实验为阳性。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进一步显示,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的基底层及亚基底层,且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内可见管腺状结构,同时表达GFP及汗腺细胞标记物CK18、α-SMA。结论采用CRISPR/dCas9系统上调内源性EDA基因可重编程表皮角质细胞为汗腺样细胞。以Matrigel为主体支架构建的三维培养环境可在体外诱导工程化的汗腺样细胞自组装并发育形成汗腺类器官。这些工程化的类器官不但具备汗腺原基的表型及结构特征,还能在体内促进汗腺再生,从而实现创面的功能性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重编程 类器官 汗腺再生 创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直径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江 易丹 +3 位作者 周翔 颜伟 张政波 晏沐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临床影响因素以及与冠状动脉直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236例,依据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计数(CTFC)... 目的探究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临床影响因素以及与冠状动脉直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236例,依据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计数(CTFC)分为CSF组115例和冠状动脉正常(NCA)组121例。分析2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直径。结果CSF组胸痛、身高、体表面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左前降支直径、左回旋支直径、右冠状动脉直径明显高于NCA组,淋巴细胞、HDL-C明显低于NCA组(P<0.05,P<0.01)。HDL-C是老年CSF患者的保护因素(OR=0.899,95%CI:0.819~0.986,P=0.024),中性粒细胞是老年CSF独立危险因素(OR=1.775,95%CI:1.294~2.435,P=0.000)。3支冠状动脉的直径分别与各支血管的CTFC呈正相关(P=0.000),中性粒细胞与平均CTFC呈正相关(P=0.017),淋巴细胞与平均CTFC呈负相关(P=0.018)。结论老年CSF患者的冠状动脉直径和中性粒细胞增加,表现为“巨血管征”;中性粒细胞为老年CSF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血流速度 回顾性研究 中性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理异常检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麻琛彬 张政波 王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5,共16页
生理信号通常涵盖机体的生物电活动、温度、压力等关键信息,监测其数值波动有助于预警临床事件风险。深度模型是包含多级非线性变换的层级机器学习模型,在特征提取与建模方面优势显著,在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连... 生理信号通常涵盖机体的生物电活动、温度、压力等关键信息,监测其数值波动有助于预警临床事件风险。深度模型是包含多级非线性变换的层级机器学习模型,在特征提取与建模方面优势显著,在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连续生理参数监测技术的进步,深度模型在生理电信号异常检测中的效用逐渐提高,研究重点也向临床应用领域拓展。报告了深度模型在生理电信号异常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从临床应用出发,分析了经典信号异常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简述了当前深度模型的建模方式。从判别模型和生成模型的角度总结了经典模型的建模原理及最新应用,同时讨论了深度模型的训练架构和训练策略。结合异常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深度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生理数据集的可用性三方面进行总结与讨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生理时间序列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自噬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岐原 李京宴 +1 位作者 田英平 姚咏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7-1685,共9页
自噬(autophagy)是机体的自我稳定与保护机制,进化上高度保守,在各种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在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的调控下,机体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的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以实现代谢需要、清除部分代谢废物或有害... 自噬(autophagy)是机体的自我稳定与保护机制,进化上高度保守,在各种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在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的调控下,机体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的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以实现代谢需要、清除部分代谢废物或有害物质、更新某些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稳态。依照降解底物转运至溶酶体的途径,可将自噬分为巨自噬(mac-rophagy)、微自噬(micr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异体自噬 自噬受体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受体蛋白BNIP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梦瑶 张卉 +1 位作者 王陆 姚咏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4-542,共9页
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源源不断地生产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参与细胞内多个生物合成过程,为机体细胞提供着支持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能量,在调控细胞生长、代谢和死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然而,受损的线... 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源源不断地生产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参与细胞内多个生物合成过程,为机体细胞提供着支持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能量,在调控细胞生长、代谢和死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然而,受损的线粒体能够生成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导致细胞功能出现紊乱甚至发生细胞死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IP3蛋白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