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丝绸之路”背景下陕西矿产资源国际合作共同体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段少帅 黄喜峰 武永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3,共7页
陕西省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模式以合作开发、股本并购和风险勘探为主,以工程承包和技术转让模式为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政府服务职能欠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和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在"新丝绸之路"背景下,陕西作为&qu... 陕西省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模式以合作开发、股本并购和风险勘探为主,以工程承包和技术转让模式为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政府服务职能欠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和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在"新丝绸之路"背景下,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设计矿产资源合作共同体是解决陕西省矿业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通过比较研究法,认为:共担命运理念是构建合作共同体的目标导向,共同发展理念是构建合作共同体的本质规定,共享利益理念是构建合作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应采取政府与企业联动发展、建构合作开发多元化路径、夯实合作双方公共关系和加强投资区位选择等措施构建合作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矿产资源 国际合作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战略研究——以陕西省与中亚五国合作为例
2
作者 段少帅 黄喜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91-193,共3页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倡导欧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倡导欧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成为全党和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矿产资源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定量方法--以西安地铁一号线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邓亚虹 彭建兵 +1 位作者 卢全中 林鸿州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91-294,298,共5页
以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综合评估量化评分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主要讨论了评估因子的选取、各因子权重和分级取值、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各级分值范围确定、评分方法和步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实例分... 以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综合评估量化评分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主要讨论了评估因子的选取、各因子权重和分级取值、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各级分值范围确定、评分方法和步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文量化评分方法基础上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能够较好地反映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评估结果合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地质灾害 危险性综合评估 量化评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山西省工程地质环境“3F”问题链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龙建辉 崔丽鹏 +1 位作者 郭启明 经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5-974,共10页
脆弱的地质环境(Fragile geological environment)加上大量的工程活动(Fulsome engineering activities)造成了山西省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破坏事件频发(Frequent geological disasters)(简称"3F"问题链)。脆弱的地质环境表现在... 脆弱的地质环境(Fragile geological environment)加上大量的工程活动(Fulsome engineering activities)造成了山西省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破坏事件频发(Frequent geological disasters)(简称"3F"问题链)。脆弱的地质环境表现在: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吕梁(山)太行(山)夹五盆"的多山地形地貌格局、汾河地堑贯穿山西中部和新构造活动活跃、黄土红土软土盐渍土等特殊性土均有分布、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等。人类工程活动过度:山区城镇建设、工程开发和矿业活动具有密度大、强度高等特点,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作用十分强烈。各种工程诱发或矿区地质灾害具有成链成族的关联性特征、地质环境破坏形式多样化趋势明显。在分析"3F"问题链的基础上,探讨了科学解决该类问题应具有系统观和全局观、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整体思路;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3F"问题链也是解决山西省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地质环境 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峪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穆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69,172,共4页
以南峪水电站为例,基于工程区内各类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并综合分析了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根据不同灾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电站 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晚期挤压作用下活动背斜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震地质灾害效应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晓平 陈杰 +5 位作者 李安 黄伟亮 张玲 杨海波 胡宗凯 左玉琦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41,共17页
活动背斜是第四纪晚期以来在活动挤压构造区域内吸收地壳缩短变形的主要地质构造之一,其是在挤压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构造系统,由多种活动构造变形组成。发生在挤压构造区的大地震可以使褶皱相关断层、褶皱陡坎、翼部地形倾斜和地质... 活动背斜是第四纪晚期以来在活动挤压构造区域内吸收地壳缩短变形的主要地质构造之一,其是在挤压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构造系统,由多种活动构造变形组成。发生在挤压构造区的大地震可以使褶皱相关断层、褶皱陡坎、翼部地形倾斜和地质体缩短等发生同震破裂或地面倾斜,进而引发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从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两方面均需重视。因此,文章立足现有的逆断层相关褶皱、褶皱侧向扩展等理论,通过典型的主逆冲断层、反冲断层、弯矩断层、弯滑断层、共轭剪切断层和褶皱陡坎等实例,探讨了与褶皱相关的同震活动构造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研究认为,在强震导致的活动背斜地壳缩短、垂向隆升和侧向扩展过程中,背斜两翼和倾伏端的地面掀斜对重大工程建筑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同时,区域地壳缩短引发的弯曲变形给跨越活动背斜的重大线状工程造成的潜在地震危险和诱发的地质灾害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相关断层 褶皱陡坎 褶皱生长 侧向扩展 地震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乌尔禾地区哈拉阿拉特组富斑碱性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永军 王盼龙 +4 位作者 支倩 黄家瑄 张新远 李伟 段丰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7-2055,共19页
新近于新疆乌尔禾之北的哈拉阿拉特组(后文简称“哈山组”)最底部发现的一套富斑玄武岩,斑晶含量高达30%~40%,成分全为斜长石,晶形粗大完好,聚片双晶发育,粒径8×0.3mm~18×3 mm。该富斑玄武岩总厚大于90m。如此厚度大、层位稳... 新近于新疆乌尔禾之北的哈拉阿拉特组(后文简称“哈山组”)最底部发现的一套富斑玄武岩,斑晶含量高达30%~40%,成分全为斜长石,晶形粗大完好,聚片双晶发育,粒径8×0.3mm~18×3 mm。该富斑玄武岩总厚大于90m。如此厚度大、层位稳定且组构特殊的玄武岩在本区乃至整个新疆北部地区极为罕见,鲜有报道。本文研究表明,哈山组富斑玄武岩斑晶主要为浅红褐色、灰白色长石,其中浅红褐色长石电子探针分析其属钠长石和中长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06±2Ma,属晚石炭世晚期;地球化学显示属碱性钠质系列,岩石具低的SiO_( 2)含量(48.84%~49.63%),较高的Al _(2)O_( 3)(17.78%~18.78%)、MgO(4.59%~9.29%)和全碱(6.62%~7.11%)含量,富钠贫钾(K _(2)O/Na _(2)O比=0.16~0.20)。相对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h、U、Nb、Ta等高场强元素。具正的ε_(Hf)(t)值(9.94~14.86)和较年轻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t _(DM2)=0.37~0.68Ga)。综上认为该富斑玄武岩具有N-MORB和弧岩浆系列的双重地球化学特征,是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源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富斑碱性玄武岩所具有的“Nb、Ta亏损Ti不亏损”这一“初始岛弧”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包古图构造带进入晚石炭世后开启了一个新生弧-盆构造体系。哈山组最底部的新生初始弧富斑玄武岩与其之上的成熟弧埃达克质火山岩,记录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增生弧火山岩形成与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斑碱性玄武岩 地球化学 初始岛弧 增生弧火山岩 晚石炭世 新疆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德钦段地质灾害隐患InSAR识别与形变监测
8
作者 王伟卓 赵超英 +2 位作者 刘晓杰 陈立权 魏玉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8,共12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起伏大,构造运动活跃,发育着冰川和冻土,地质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为研究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运动规律,选取澜沧江德钦段作为研究区,基于一个轨道的ALOS-2卫星和3个轨道的Sentinel-1A卫星数据,利用Stacking-...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起伏大,构造运动活跃,发育着冰川和冻土,地质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为研究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运动规律,选取澜沧江德钦段作为研究区,基于一个轨道的ALOS-2卫星和3个轨道的Sentinel-1A卫星数据,利用Stacking-InSAR和DS-InSAR技术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大范围地质灾害调查和典型泥石流物源区的时间序列监测,并采用奇异谱分析(SSA)提取了形变的周期项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存在670个形变区域,石冰川占大部分,位于海拔较高的山顶,距澜沧江5 km的范围内有27个滑坡;选取的典型泥石流物源区2017~2022年形变时间序列呈线性趋势,其中石冰川周期项形变与降水量和气温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石冰川 地质灾害 形变监测 奇异谱分析 澜沧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志塬区固沟保塬工程水土侵蚀病害现状及科学挑战
9
作者 张卜平 朱兴华 +3 位作者 程茜 肖永玖 王梦奎 冯笑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94,共13页
由于极端降雨和高强度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黄土塬区沟头前进速度加剧,严重威胁黄土塬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实施的大规模固沟保塬工程虽然有效抑制了黄土塬区溯源侵蚀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严重的水土侵蚀病害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以陇东... 由于极端降雨和高强度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黄土塬区沟头前进速度加剧,严重威胁黄土塬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实施的大规模固沟保塬工程虽然有效抑制了黄土塬区溯源侵蚀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严重的水土侵蚀病害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以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地区典型固沟保塬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查阅文献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董志塬地区典型固沟保塬工程水土侵蚀病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固沟保塬工程水文调控功能可分为塬面拦蓄区、沟头填方截排区、沟坡削方截排消能区和沟道拦蓄区;固沟保塬工程目前遭受表水侵蚀病害、黄土工程地质界面潜蚀病害、截排水渠淤积堵塞病害及黄土沟谷灾害链等4大类病害;固沟保塬工程水文调控机制不明和水土互馈侵蚀灾变机理不清是当前面临的关键科学挑战;未来固沟保塬工程水土侵蚀病害的防治应重视生物土壤结皮、新型土壤改良材料的研发应用以及固沟保塬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固沟保塬工程水土侵蚀灾变机理研究和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沟保塬 黄土工程地质界面 表水侵蚀 内部侵蚀 灾害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木哈塔依沉积变质型碳酸锰矿的发现、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
10
作者 全孝勤 张文璟 +5 位作者 常昊 仇喜超 李尚启 寇昭娟 雒鹏鹏 彭如盼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81,共12页
木哈塔依锰矿的发现,标志着西准噶尔地区锰矿的找矿新发现。该锰矿位于西准噶尔木哈塔依蛇绿混杂岩带北部,矿体赋存于硅质岩中,深部表现为含杂色角砾硅质岩,呈层状分布。据岩矿鉴定、物相分析、背散射及激光拉曼分析,地表锰为氧化锰,未... 木哈塔依锰矿的发现,标志着西准噶尔地区锰矿的找矿新发现。该锰矿位于西准噶尔木哈塔依蛇绿混杂岩带北部,矿体赋存于硅质岩中,深部表现为含杂色角砾硅质岩,呈层状分布。据岩矿鉴定、物相分析、背散射及激光拉曼分析,地表锰为氧化锰,未见碳酸锰;深部锰为菱锰矿及少量蔷薇辉石和变体锰三斜辉石,菱锰矿大部分赋存于构造热液细脉中。地表已圈定氧化锰矿体10余条,深部圈定4条碳酸锰矿体,碳酸锰产出部位为锰的原生层位。地表锰矿体沿走向规模较大,东西两侧延伸达2 km,且矿体在东侧出现膨大现象,矿脉显著增多。深部碳酸锰矿体平均品位为17.95%,达到了贫锰矿的一般工业指标,显示该区较好的找锰潜力。矿床类型为赋存于蛇绿混杂岩中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锰矿床,是西准噶尔地区新发现的锰矿类型。近年来,蛇绿混杂岩中发现锰矿的报道越来越多,增生型造山带中的大洋板片地层是古老大洋锰结核赋存的最佳位置,深海远洋放射虫硅质岩是大洋板片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木哈塔依锰矿 激光拉曼 地质特征 成因分析 沉积变质 蛇绿混杂岩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时序分解与相似分量重组的深度学习滑坡位移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瞿伟 李达 +1 位作者 李久元 边子策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在对滑坡监测数据粗差进行有效处理及充分顾及滑坡监测数据自身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时序分解与相似分量重组的深度学习滑坡位移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孤立森林法对滑坡时序监测数据的显著粗差进行处理,再对其平稳性、自相关性... 在对滑坡监测数据粗差进行有效处理及充分顾及滑坡监测数据自身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时序分解与相似分量重组的深度学习滑坡位移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孤立森林法对滑坡时序监测数据的显著粗差进行处理,再对其平稳性、自相关性、正态性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模型预测中输入特征序列的最佳长度;其次,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将非稳态滑坡监测数据分解为多个平稳时间序列,再结合样本熵与K-means算法将其划分为高频、中频、低频3类时间分量;最后,通过对比不同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构建适合于3类时间分量的预测模型,再将预测结果相叠加,实现对滑坡位移的高精度预测。实验区典型滑坡体北斗/GNSS监测数据测试表明,本文组合预测模型对含有显著粗差的滑坡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较于单一及现有组合模型可显著提高滑坡位移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位移预测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 深度神经网络 时间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哈拉炸岩体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对岩浆混合及演化过程的制约
12
作者 陈国超 裴先治 +5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陈有炘 刘成军 李小兵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7-385,I0003-I0008,共25页
岩浆混合作用是花岗岩成岩的重要方式,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的哈拉炸南石英黑云母闪长岩和哈拉炸北花岗闪长岩内含有丰富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研究岩浆混合提供了理想样本。这些包体多呈椭圆状,少量呈条带状,其中哈拉... 岩浆混合作用是花岗岩成岩的重要方式,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的哈拉炸南石英黑云母闪长岩和哈拉炸北花岗闪长岩内含有丰富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研究岩浆混合提供了理想样本。这些包体多呈椭圆状,少量呈条带状,其中哈拉炸南部分椭圆状包体具一定拖尾。哈拉炸南石英黑云母闪长岩中,角闪石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和压力,并且变化范围不大;斜长石的An值变化范围较小,呈振荡变化;而其岩石中暗色微粒包体的捕虏晶斜长石和寄主岩中的斑晶斜长石较为干净,捕虏晶角闪石和斑晶角闪石包裹有大量斜长石、黑云母和副矿物。哈拉炸北花岗闪长岩中,角闪石结晶温度和压力较低,斜长石的An值变化范围较大,斑晶角闪石和斑晶斜长石较为干净,其中捕虏晶斜长石和捕虏晶角闪石含有大量包裹矿物;捕虏晶斜长石边部的包裹矿物呈针柱状,在核部和边部中间有窄的筛孔状构造。暗色微粒包体中捕虏晶角闪石和基质角闪石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明显高于寄主岩角闪石。这些特征表明,哈拉炸南石英黑云母闪长岩结晶于较深的环境,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成是镁铁质岩浆与寄主岩浆混合的结果。镁铁质岩浆注入寄主岩浆后,岩浆在塑性状态下的局部流动导致成岩后岩体具有一定的定向构造,也使暗色微粒包体呈条带状。哈拉炸北花岗闪长岩的原生岩浆在地壳深部形成,然后在地壳浅部侵位,结晶环境变化较大,而镁铁质岩浆在注入岩浆房之前,在地壳深部已与其他长英质岩浆经历过一次岩浆混合。哈拉炸北花岗闪长岩岩浆房和镁铁质岩浆可能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化,结晶程度都较高,致使寄主岩矿物较少进入暗色微粒包体。上述情况表明,岩浆混合具有多期次性。在同一次岩浆混合作用中,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的物理属性对岩浆混合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岩浆混合 岩浆演化 暗色微粒包体 捕虏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过成熟页岩有机质孔隙与分子官能团的响应关系:来自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的证据
13
作者 赵建华 刘可禹 +8 位作者 赵生辉 胡钦红 吴伟 陈扬 刘国恒 李俊乾 俞凌杰 游祖辉 王晔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7,共13页
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采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红外光谱(AFM-IR)对不同类型和赋存状态有机质开展亚微米尺度分子官能团分析,结合扫描电镜下孔隙发育程度定量统计,探讨海相过成熟页岩中有机质孔隙形成演化机理与有机质化... 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采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红外光谱(AFM-IR)对不同类型和赋存状态有机质开展亚微米尺度分子官能团分析,结合扫描电镜下孔隙发育程度定量统计,探讨海相过成熟页岩中有机质孔隙形成演化机理与有机质化学组成及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页岩中笔石表皮体和焦沥青AFM-IR光谱在波数约1600 cm^(-1)处代表芳香族化合物共轭双键C═C的伸缩振动占主导地位,1375,1450,1720 cm^(-1)波数附近代表脂肪族和羰基/羧基官能团吸收位出现微弱峰值。整体上,相同成熟度页岩样品中有机质的AFM-IR光谱结构参数与面孔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A和C因子值越低,有机质孔越发育,与其热演化过程中较多的脂肪链和含氧官能团脱离形成油气有关。焦沥青-黏土矿物复合体孔隙发育普遍较好,这可能与黏土矿物脱水参与生烃反应,导致较多的官能团脱离有关。此外,在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黏土复合体内部有机质热演化生烃可导致体积增大而发生爆裂并释放油气,较高的排烃速率有利于形成孔径较大的孔隙和沿片状黏土矿物呈裂缝形态的孔隙。研究成果显示,亚微米尺度分子官能团的研究可以更为深入诠释过成熟页岩有机质演化路径和有机质孔发育机制,并为页岩油气地质勘探提供储层评价方面的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M-IR光谱 有机质分子官能团 有机孔发育程度 龙马溪组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巴勒蛇绿岩中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14
作者 佟丽莉 杨高学 +1 位作者 李海 朱钊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唐巴勒蛇绿岩位于西准噶尔南部边缘的库鲁木迪地块,岩石组成主要为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纯橄岩、豆荚状铬铁矿、玄武岩、辉长岩及深海放射虫硅质岩。本次研究对蛇绿岩中玄武岩开展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为蛇绿岩... 唐巴勒蛇绿岩位于西准噶尔南部边缘的库鲁木迪地块,岩石组成主要为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纯橄岩、豆荚状铬铁矿、玄武岩、辉长岩及深海放射虫硅质岩。本次研究对蛇绿岩中玄武岩开展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为蛇绿岩形成环境提供新制约。结果表明,玄武岩的SiO_(2)含量(44.89%~46.46%)较低,Fe_(2)O_(3)含量(10.02%~11.03%)较高,MgO含量(4.76%~7.00%)较低,Mg#为31~46,Na_(2)O+K_(2)O含量为3.69%~4.12%,并且相对富Na(NaO_(2)/K_(2)O=6.7~10.4),P_(2)O_(5)含量(<0.11%)较低,属于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样品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63.0~93.1)×10^(-6)),根据其配分曲线可分成两类:①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而重稀土元素平坦型((La/Yb)_(N)=2.97~4.56),类似于富集洋中脊玄武岩(E-MORB);②轻稀土元素略微亏损而重稀土元素平坦型((La/Yb)_(N)=0.67~0.89),类似于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所有样品均无明显的Eu异常(Eu/Eu*=0.91~1.0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i、Zr、Hf),具有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具有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唐巴勒蛇绿岩中玄武岩形成于俯冲带环境,其岩浆来源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研究背景,认为西准噶尔在寒武纪处在洋内弧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蛇绿岩 地球化学 唐巴勒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断型倾角60°隐伏地裂缝破裂扩展模拟研究
15
作者 卢全中 柯昌艳 +6 位作者 李聪 李勇 武银婷 罗文超 毛欣宇 王跃飞 陈晓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地裂缝灾害属于缓变型地质灾害,而隐伏地裂缝数量众多,又具有突发性特点,其破裂扩展的影响范围与潜在灾害效应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隐伏地裂缝主要表现为正断型,在黄土地区广泛分布,开展了正断型隐伏地裂缝在黄土层中的破裂扩展... 地裂缝灾害属于缓变型地质灾害,而隐伏地裂缝数量众多,又具有突发性特点,其破裂扩展的影响范围与潜在灾害效应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隐伏地裂缝主要表现为正断型,在黄土地区广泛分布,开展了正断型隐伏地裂缝在黄土层中的破裂扩展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倾角为60°的隐伏地裂缝错动引起上覆土体中应力和地表位移的变化规律以及破裂向上扩展的平剖面特征,总结了隐伏裂缝的破裂扩展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隐伏地裂缝活动下,上覆土体主要受拉张作用发生变形破坏,并在剖面上形成一倒三角的破裂区,在上盘的破裂区范围明显大于下盘;土体中的土压力变化与预设裂缝顶端形成的土拱效应以及向上盘方向发生的倾倒变形有关;隐伏地裂缝的破裂扩展过程经历了6个阶段,即隐伏地裂缝初始活动阶段、反倾破裂产生阶段、近直立破裂产生和反倾破裂扩展阶段、近直立破裂和反倾破裂同步扩展阶段、近直立破裂与隐伏裂缝贯通阶段以及地裂缝稳定变形阶段。上述模拟结果可为地裂缝发育区的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地裂缝 破裂扩展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改进的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16
作者 何虎军 田洪旭 +1 位作者 王景昊 张纬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202,共7页
针对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在权值确定和置信度识别中存在的缺陷,综合考虑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许多随机和模糊不确定性,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和距离判别思想的置信度识别对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进行改进,构... 针对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在权值确定和置信度识别中存在的缺陷,综合考虑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许多随机和模糊不确定性,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和距离判别思想的置信度识别对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改进的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了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直线型未确知测度函数,采用博弈论赋权的方法对基于层次分析法求取的主观权重与熵值法求取的客观权重进行了优化,得出一种均衡主客观结果的最优权重,最后依照采用距离判别思想优化后的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了等级判定。应用该模型对淄博洪山-寨里废弃矿井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能全面反映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的综合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今后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地下水污染 风险评价 博弈论 改进的未确知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黄羊山花岗岩和包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9
17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吴宏恩 司国辉 金朝 张永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97-3207,共11页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成岩年龄,后者代表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形成年龄,表明两者是同时代形成的,属于300Ma前后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寄主岩石具有高硅、低铝、贫钙镁、富碱和高分异的特征,寄主岩石、包体和辉绿岩脉成分均落在了混合趋势线上,寄主岩富集Rb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Ta和Ti等元素,δEu值(为0.01)极低,具有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和高正的ε_(Nd)(t)值。黄羊山碱性花岗岩是在后碰撞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发生底垫作用,由于幔源岩浆底垫作用,下地壳温度升高而熔融形成酸性壳源岩浆,部分幔源岩浆沿着地壳中的深断裂带上涌,发生不同程度壳幔混合形成的,其中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就是基性的幔源岩浆和酸性的壳源岩浆不同程度的混合的记录者,研究区的辉绿岩脉是幔源岩浆直接分异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地区 黄羊 混合花岗岩 包体 锆石 U-PB 测年 地质意义 EASTERN JUNGGAR AREA MAGMA MIXING 幔源岩浆 HOST ROCK HIGH TEMPERATURE 加权平均 辉绿岩脉 底垫作用 PRODUCT MIXING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与创新思路 被引量:150
18
作者 彭建兵 林鸿州 +3 位作者 王启耀 庄建琦 成玉祥 朱兴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4-691,共8页
我国黄土高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年轻、且正在堆积的高原,它记录着240万年以来全球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地表灾害演化的丰富信息,每年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这一地区。本文概述了黄土地质灾害的危... 我国黄土高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年轻、且正在堆积的高原,它记录着240万年以来全球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地表灾害演化的丰富信息,每年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发生在这一地区。本文概述了黄土地质灾害的危害现状,分析了目前黄土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当前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思路和课题:研究黄土地质结构和黄土介质力学行为对灾害孕育的协同控制规律,概化黄土重大灾害的基本成灾模式;破解复杂动力作用下黄土重大灾害发生、突变、演化机制和灾害链演变规律;建立黄土重大灾害超前判识、预警预报与风险控制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形成黄土地区重大灾害减灾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地质灾害 演化机制 早期预警 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63
19
作者 汪帮耀 胡秀军 +6 位作者 王江涛 邵青红 凌锦兰 郭娜欣 赵彦锋 夏昭德 姜常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5-402,共18页
查岗诺尔铁矿区位于西天山伊犁地块东北缘博罗科努山系的主脊线上,属中天山北缘活动陆缘带。该矿区位于破火山口的西北缘,矿体产状受火山穹窿构造的制约。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该矿床的成矿期可划... 查岗诺尔铁矿区位于西天山伊犁地块东北缘博罗科努山系的主脊线上,属中天山北缘活动陆缘带。该矿区位于破火山口的西北缘,矿体产状受火山穹窿构造的制约。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该矿床的成矿期可划分为矿浆期和热液期,隐爆作用伴随成矿全过程。矿浆成矿期形成了浮渣状、斑点状、致密块状、贯入角砾岩状和阴影状等矿石;热液成矿期形成了对称条带状、复角砾状及网脉状等矿石。矿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属向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微量元素表现出特征的Nb、Ta亏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矿石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总体特征与安山岩一致。矿石和安山岩的Pb同位素数据在Pb同位素比值图上共线。安山质火山岩中普遍含有数量不等的磁铁矿。这些特征都表明了矿石与安山岩的亲和性。矿石的氧同位素组成与典型的岩浆型矿床相一致。该矿床属以安山质岩浆为母岩浆的岩浆矿床(主要)和热液矿床(次要)的复合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矿床地质特征 岩浆矿床 矿床成因 查岗诺尔铁矿 西天山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来自伊宁地块石炭系的新证据 被引量:51
20
作者 李永军 李注苍 +2 位作者 佟丽莉 高占华 佟黎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905-2912,共8页
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倍受地质界关注,久有泥盆纪晚期或石炭纪初期,石炭纪晚期以及二叠纪期间3种分歧。由残余盆地恢复原型盆地,是造山带古洋盆恢复的基础,钙碱系列火成岩可作为古洋盆恢复的重要证据。伊宁地块石炭纪的残余盆地沉... 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倍受地质界关注,久有泥盆纪晚期或石炭纪初期,石炭纪晚期以及二叠纪期间3种分歧。由残余盆地恢复原型盆地,是造山带古洋盆恢复的基础,钙碱系列火成岩可作为古洋盆恢复的重要证据。伊宁地块石炭纪的残余盆地沉积记录、火山岩建造、侵入岩特征、化石组合及古生物地理区系分布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及构造变形特征等新成果证实,以区内阿克沙克组与伊什基里克组间广泛而明显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鄯善运动)为界,下石炭统钙碱性系列火山岩-沉积地层组合发育复杂的不协调褶曲,尖棱褶皱,强烈的揉皱和区域性韧性断层,产出于南方型热带-亚热带古生物地理区系,为区域性挤压构造体制下的岛弧-弧后盆地建造,是塔里木板块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上石炭统碱性系列双峰式火山岩及沉积地层组合则是典型的北方型温带古生物地理区的大陆裂谷火山-沉积建造,构造变形极弱,形成于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是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缝合后的陆内建造。基于这些新的资料和分析,天山古洋盆的关闭时限是早石炭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造山带 石炭纪构造岩石组合 鄯善运动 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 伊宁地块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