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兽药监管情况与优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6期220-222,共3页
本研究对西藏自治区兽药监管体系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揭示了当前存在问题。兽药市场主要呈现三类突出问题:一是违禁药物非法添加现象屡禁不止,二是过期药品经非法渠道二次流入市场,三是处方类药物存在跨区域违规流通问题。监管层面面临三... 本研究对西藏自治区兽药监管体系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揭示了当前存在问题。兽药市场主要呈现三类突出问题:一是违禁药物非法添加现象屡禁不止,二是过期药品经非法渠道二次流入市场,三是处方类药物存在跨区域违规流通问题。监管层面面临三重主要挑战:地理层面受高原复杂地貌制约形成的监管盲区,人力层面基层监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足,认知层面农牧民群体药物安全意识薄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七项递进式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兽药监管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小龙 索朗曲珍 +6 位作者 桑琼拉姆 邹雨婷 廖吕 白玛普加 冯志强 吴海彬 刘海金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有机农业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是为解决农业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应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而建立的一种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奉行“健康、生态、公平、关爱”的发展理念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产品... 有机农业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是为解决农业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应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而建立的一种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奉行“健康、生态、公平、关爱”的发展理念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品牌建设等工作,先后作出“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做好“土特产”文章等系列指示精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都对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农业品牌认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业品牌认证工作,王君正书记在莅临农业农村厅系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指出“重视品牌建设,打好高原牌、绿色牌、特色牌”,严金海主席在调研时多次提出“大力发展有机农牧业”。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区农业农村厅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力争“十四五”末,全区有机农产品达200个,重点围绕有机青稞、有机牦牛、有机茶、有机食用菌、有机水果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有机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同时,着力创建8个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持续增强西藏自治区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农业生产 农产品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冠疫情看西藏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思维转变的重要性——以西藏非洲猪瘟和包虫病为例
3
作者 杨涛 央珍 +17 位作者 索朗拉吉 王政 次仁卓嘎 旦增白姆 德吉玉珍 巴桑德吉 扎西卓玛 央啦 旺扎 云旦顿珠 益西尊姆 洛桑旦增 米玛扎桑 加布 阿旺尼玛 莎娜吾拉 次仁拉姆 拉巴次仁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7期104-106,116,共4页
新冠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以发热、干咳、最终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新冠感染的发生重创了全球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危害,同时给我国也造成巨大危害,成为21世纪以来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危害最严... 新冠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以发热、干咳、最终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新冠感染的发生重创了全球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危害,同时给我国也造成巨大危害,成为21世纪以来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危害最严重的全球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非洲猪瘟在2018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包虫病作为西藏2023年基线流行县数为74个集中连片全区发生的动物疫病,转变思维,主动防控、重点防控很重要。本文主要从历史的维度论述疫病防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述动物疫情报告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从新冠的影响论述动物疫病防控思维转变的重要性,结合西藏非洲猪瘟和包虫病的例子,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相继实施,在立法层面、行政层面、疫情防控新常态方面,深入诠释了动物疫情积极主动报告的重要性和动物疫病防控思维转变的重要性,以期为西藏基层动物疫病积极主动防控诠释法律保障、遵循和依据,并为西藏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提供具体工作思路和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非洲猪瘟 疫病报告 防疫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绒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德吉 吴玉江 +9 位作者 次仁德吉 巴贵 阿旺措吉 次仁拉姆 巴久 念扎 巴桑 西热多吉 顿旦 索朗达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2期25-29,共5页
藏西北绒山羊广泛分布于藏西北羌塘高原,具有耐粗饲、抗缺氧、适应性好等优点,是当地重要的优势特色家畜,但是也面临着品种退化、种群结构不合理、母羊繁活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两次采用阴道孕酮栓法(CIDR+PG+FSH)对... 藏西北绒山羊广泛分布于藏西北羌塘高原,具有耐粗饲、抗缺氧、适应性好等优点,是当地重要的优势特色家畜,但是也面临着品种退化、种群结构不合理、母羊繁活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两次采用阴道孕酮栓法(CIDR+PG+FSH)对藏西北绒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进行人工授精,2017年发情率可达96.4%,产羔率212.28%,双羔率70%,羔羊存活率84.5%,2018年发情率较低为66.7%,产羔率120%,双羔率50%,羔羊存活率94.44%。该技术的实施为推动藏西北绒山羊半舍饲规模化养殖,缓解草原生态环境压力,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绒山羊 同期发情 受精率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藏药材对藏猪生长性能、血液生理、血清生化指标及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5
作者 刘婧 刘瑶 +5 位作者 张辉耀 王建洲 商振达 商鹏 刘锁珠 谭占坤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3种藏药材对藏猪生长性能、血液生理、血清生化指标及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选用40头健康初始体重为(9.30±0.72) kg的保育藏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B组、...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3种藏药材对藏猪生长性能、血液生理、血清生化指标及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选用40头健康初始体重为(9.30±0.72) kg的保育藏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B组、C组、D组分别饲喂添加0.5%的瓦韦、兔耳草、毛诃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B组藏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最高,料重比最低(P<0.05)。B组与D组血液中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高于A组(P<0.05),D组血液中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A组与C组(P<0.05)。A组与B组Ace指数显著高于D组(P<0.05)。4个组藏猪粪便中细菌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瓦韦可以提高藏猪的生长性能,对粪便中菌群多样性有一定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生长性能 毛诃子 兔耳草 瓦韦 粪便细菌 藏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的低氧适应性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语诗 吴海彬 +6 位作者 泽里磋 张非凡 吴茜 韦明邦 张健 强巴央宗 商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9,共10页
[目的]探究Ⅲ型纤连蛋白域包含蛋白5(typeⅢfibronect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基因对藏猪低氧适应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藏猪和大约克猪为实验动物,提取其耳组织DNA,分段扩增FNDC5基因的5′侧翼区、3′侧翼区和CDS区,测... [目的]探究Ⅲ型纤连蛋白域包含蛋白5(typeⅢfibronect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基因对藏猪低氧适应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藏猪和大约克猪为实验动物,提取其耳组织DNA,分段扩增FNDC5基因的5′侧翼区、3′侧翼区和CDS区,测序后筛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采集实验猪心脏、肺脏组织,提取其RNA及总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FNDC5基因mRNA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NDC5蛋白的表达量。采集藏猪和大约克猪颈动脉血样各30头份,测定血液生理指标。将猪骨骼肌卫星细胞(PSMSC)分为常氧组(氧气体积分数21%)及体积分数5%和1%氧气组,常氧组又分为PGC-1α激活剂ZLN005添加组、PGC-1α抑制剂SR-18292添加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后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FNDC5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在FNDC5基因CDS区,2种猪未检测到SNPs位点;在5′侧翼区,2种猪有3个SNPs位点,分别为g.-118A>G、g.-790T>C和g.-931A>G;在3′侧翼区,大约克猪无SNP位点,藏猪有4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为g.46G>T、g.56G>C、g.517T>C和g.1028G>A)。这些SNPs可能是藏猪低氧适应性的重要调控位点。藏猪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指标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1),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极显著低于大约克猪(P<0.01),其他指标与大约克猪无显著差异,推测藏猪具有更强的低氧适应能力。藏猪心脏FNDC5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肺脏FNDC5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在PSMSC中,FNDC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随着氧体积分数的降低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GC-1α激活剂ZLN005可极显著促进FNDC5基因的表达,抑制剂SR-18292可极显著抑制FNDC5基因的表达。[结论]FNDC5基因和部分血液生理指标可能与藏猪的低氧适应性相关;PGC-1α可正向调控FNDC5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FNDC5基因 低氧适应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热应激模型的建立
7
作者 冉晓威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构建乳腺上皮细胞系(HCⅡ)的热应激模型,将HCⅡ细胞分为常温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和热应激缓和组(HS-组),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微板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总抗氧化能力(T... 为构建乳腺上皮细胞系(HCⅡ)的热应激模型,将HCⅡ细胞分为常温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和热应激缓和组(HS-组),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微板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比例和细胞周期。结果发现:与Con组相比,HS组和HS-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LDH活性及细胞内ROS、MDA、NO含量显著增加,SOD、GSH、T-AOC和CAT活性显著下降,细胞凋亡显著上升,细胞周期发生阻滞。与HS组相比,HS-组MDA、NO含量显著增加,SOD和GSH活性显著下降,细胞凋亡上升。综上得出,42℃热应激处理小鼠乳腺上皮细胞3h,而后37℃缓和6h,可构建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热应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上皮细胞 细胞活力 抗氧化性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如何提升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成效
8
作者 张卫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5期234-236,共3页
当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与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已经成为畜牧养殖业在发展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则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发挥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技术推广成效。本文首... 当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与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已经成为畜牧养殖业在发展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则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发挥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技术推广成效。本文首先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然后分析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责任与职能,然后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如何提升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成效,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绿色 畜牧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和乳酸菌在生物发酵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9
作者 姚志芳 冯宇哲 +4 位作者 王磊 吴国芳 阿旺措吉 次仁拉姆 罗布确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酵母菌和乳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养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两者因相互补充和优化生长条件,使其复合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独添加的作用效果。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互生机理对混合性发酵产品的质量控制、设计开发新型发酵... 酵母菌和乳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养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两者因相互补充和优化生长条件,使其复合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独添加的作用效果。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互生机理对混合性发酵产品的质量控制、设计开发新型发酵产品和益生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乳酸菌 混菌发酵 生物发酵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恒 吉哈利 +7 位作者 彭燕娟 索朗卓嘎 于子淇 邓愧 周海娟 其美央宗 丹真次旦 包玉花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第12期39-44,共6页
为了对西藏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防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试验对病死牦牛的内脏组织进行了细菌分离,再通过涂片镜检、生化鉴定、荧光定量PCR法对分离细菌株进行了鉴定,并利用1... 为了对西藏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防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试验对病死牦牛的内脏组织进行了细菌分离,再通过涂片镜检、生化鉴定、荧光定量PCR法对分离细菌株进行了鉴定,并利用17种抗菌药物对该细菌株进行了药敏分析。结果显示:该细菌株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血清琼脂平皿上形成了表面光滑、湿润、边缘较整齐的半透明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皿上未见生长;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生化鉴定标准,且在细菌株DNA基因组中能扩增出多杀性巴氏杆菌鉴定基因,表明该致病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13种抗菌药物对该细菌株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其抑菌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牦牛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在兽医生物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合适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3期6-6,共1页
兽用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检验都离不开实验动物。本文主要介绍实验动物在我国兽医生物制品中的研究、生产和检验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实验动物在兽医生物制品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兽医 生物制品 应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虎红平板凝集试剂检测牦牛布鲁氏菌病抗体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张茹侠 周金枚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为进一步评价2种虎红平板凝集试剂在牦牛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以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为参照,选取2个不同品牌的虎红平板凝集试剂分别检测129份牦牛血清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情况,分析统计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及约定... 为进一步评价2种虎红平板凝集试剂在牦牛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以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为参照,选取2个不同品牌的虎红平板凝集试剂分别检测129份牦牛血清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情况,分析统计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及约定指数等指标,从而确定不同品牌试剂的实用性。结果显示:2个不同品牌的虎红平板凝集试剂的检测数据有一定差异,其中试剂A(中检所,北京)的特异性、符合率、约登指数均优于试剂B(IDEXX,美国),且阴性似然比值(0)和阴性预测值(100.00%)较好。在牦牛血清样品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上可优先选择试剂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布鲁氏菌病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2003-2023年国内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13
作者 王玉恒 王汉鼎 +5 位作者 吉哈利 索郎扎西 邓愧 彭燕娟 牛家强 包玉花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253-258,共6页
为了解国内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3—2023年发表的关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文献的作者、机构、期刊来源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计量分... 为了解国内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3—2023年发表的关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文献的作者、机构、期刊来源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国内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呈阶段性变化,国内形成相对稳定的科研团体及研究机构;《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发文量最多,被引用总频次和下载总量均位居首位,且前15名高被引文章中有6篇发表在《中国预防兽医学报》;近20年国内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领域内分离鉴定、防治、诊断等关键词共现频次最高。表明近20年国内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领域发展速度较快,研究热点较多,新型基因疫苗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研究 文献计量分析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 数据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那曲市牦牛源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分析
14
作者 刘博华 符汉宇 +5 位作者 王玉恒 索朗斯珠 牛家强 包玉花 李家奎 徐业芬 《畜牧兽医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3105-3118,共14页
旨在对引起西藏牦牛呼吸道感染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病原菌的血清型、耐药性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从西藏林芝、拉萨、那曲地区采集牦牛鼻咽拭子和组织病料498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细... 旨在对引起西藏牦牛呼吸道感染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病原菌的血清型、耐药性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从西藏林芝、拉萨、那曲地区采集牦牛鼻咽拭子和组织病料498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细菌学分离纯化、生化试验、PCR鉴定、K-B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并通过Mauve软件和MEGA 7软件进行基因共线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经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及PCR鉴定,发现在西藏林芝、拉萨、那曲地区巴氏杆菌阳性率为2.61%,且从病死牦牛肺组织中分离出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命名为“Pm XZ01”株;药敏试验发现Pm XZ01株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羧苄西林、丁胺卡那、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类抗生素敏感;动物试验发现感染Pm XZ01株的家兔(1.2×10^(8)CFU·mL^(-1))和小鼠(1×10^(7)CFU·mL^(-1))死亡率高达100%,说明在该浓度下Pm XZ01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致死性。全基因组测序获得Pm XZ01株全基因组大小为2331787 bp,GC含量为40.47%,重复序列总长度为3266 bp;含有121个非编码RNA基因,包括59个tRNA基因,19个rRNA基因,43个ncRNA基因;2个假基因,5个基因岛,3个前噬菌体,68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CARD注释分析发现1个PBP3抗性基因和2个EF-Tu抗性基因;VFDB和PHI-base注释分析发现101个毒力因子相关基因及663个表型突变基因等;共线性分析发现Pm XZ01株与猪源HB03株(CP003328.1)、HN07株(CP007040.1)和禽源P1702株(CP097616.1)共线性最好,而与牦牛源Tibet-Pm1株(CP072655.1)共线性较差;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m XZ01株与中国广东牛源GDZQ201401株(KP083466.1)属于同一分支,进化关系最近。本研究完成了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牦牛源B性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为探索西藏牦牛源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规律和致病机制以及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致病性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尼玛县羊传染性脓疱病毒B2L和F1L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15
作者 四朗玉珍 周群 +5 位作者 旦增卓嘎 杨夺 格桑卓嘎 富国文 樊月圆 吴玉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8,共5页
为研究西藏尼玛县羊传染性脓疱病毒遗传进化现状,采集了西藏尼玛县内某养殖户中疑似患羊传染性脓疱的患羊唇部分泌物,采用病毒分离、PCR、基因克隆、测序等技术,将分离株的B2L、F1L和ORF020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部分流行株相应序列进行... 为研究西藏尼玛县羊传染性脓疱病毒遗传进化现状,采集了西藏尼玛县内某养殖户中疑似患羊传染性脓疱的患羊唇部分泌物,采用病毒分离、PCR、基因克隆、测序等技术,将分离株的B2L、F1L和ORF020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部分流行株相应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B2L基因在核苷酸水平显示96.4%~98%的同源性,与吉林分离株(MG712417)的同源性最高,为98%,与广东分离株(KY053526)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7.9%;F1L基因在核苷酸水平显示95.3%~97.5%的同源性,与陕西分离株(KJ139957)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7.5%;ORF020基因在核苷酸水平显示95.1%~99.5%的同源性,与陕西分离株(KJ139958)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5%。基于B2L、F1L、ORF02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CPDV在不同地理环境和宿主中存在基因差异,但总体表现出保守性,同时表明西藏尼玛县境内CPDV流行的复杂性,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CPDV防控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 B2L基因 F1L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山羊免疫小反刍兽疫活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试验
16
作者 王玉恒 米玛卓嘎 +1 位作者 益西措姆 马冶欢 《高原农业》 2019年第3期282-28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由西藏自治区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生产的小反刍兽疫活疫苗(Clone9株)的临床免疫效果,为西藏山羊的免疫接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免疫接种、体温监测和抗体检测等方法,对该疫苗的免疫安全性和免疫抗体水平情况进... 本研究旨在评估由西藏自治区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生产的小反刍兽疫活疫苗(Clone9株)的临床免疫效果,为西藏山羊的免疫接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免疫接种、体温监测和抗体检测等方法,对该疫苗的免疫安全性和免疫抗体水平情况进行了临床免疫测试和评估。结果表明免疫100头份活疫苗的山羊无免疫副作用,免疫14 d内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并且山羊体温均未出现异常;免疫0.1头份活疫苗的山羊精神状态良好,免疫21 d后山羊的PPR抗体阳性率达到100%。结果说明小反刍兽疫活疫苗(Clone9株)的免疫安全性良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产生极好的临床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PPR 活疫苗 抗体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县香蕉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17
作者 杨杰 刘运通 +1 位作者 朱荣杰 赵贯飞 《西藏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阐述了西藏墨脱县香蕉生产现状,深入分析了香蕉生产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西藏的地域、生物资源和市场环境特点等方面提出了西藏墨脱县香蕉生产发展对策。要加快西藏墨脱县香蕉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需着重加强优特新品种引进、标准化... 本文阐述了西藏墨脱县香蕉生产现状,深入分析了香蕉生产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西藏的地域、生物资源和市场环境特点等方面提出了西藏墨脱县香蕉生产发展对策。要加快西藏墨脱县香蕉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需着重加强优特新品种引进、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技术等研究,重点强化政府职能,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大力扶持西藏墨脱县香蕉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香蕉生产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的遗传进化、分子特征和抗原性分析
18
作者 李义兴 孟朝轶 +6 位作者 符汉宇 王运路 刘博华 徐业芬 包玉花 牛家强 索朗斯珠 《高原农业》 2023年第1期40-49,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一株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的遗传进化、分子特征和抗原性。从一株西藏牦牛源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中获得OmpH基因序列,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在线对OmpH基因编码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一株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的遗传进化、分子特征和抗原性。从一株西藏牦牛源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中获得OmpH基因序列,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在线对Omp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理论分子质量、理论等电点、亲水性和疏水性、跨膜结构、结构域、二、三级结构及抗原性分析。结果表明OmpH基因全长1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西藏牦牛源Pm的OmpH基因与新疆牦牛源的同源性最近。OmpH蛋白的分子特性分析发现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较为稳定,具有信号肽结构,所有序列均在膜外,无跨膜结构,属于分泌型蛋白,在PFAM数据库中存在Porin_1结构域及低复杂性区域;该蛋白的二、三级蛋白结构分析发现分子同源三聚体构成,其中无规则卷曲占比45.35%,结构较为稳定。抗原性分析OmpH蛋白的保护性抗原的总体预测为0.6945,高出正常阈值0.2945。OmpH具有抗原性的可能性较大,可作为免疫原性蛋白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的较佳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多杀性巴氏杆菌 OmpH基因 遗传进化 分子特征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苹果园标准化建造及生产示范研究
19
作者 徐平 刘海金 +5 位作者 夏小龙 白玛普加 孙建春 索朗曲珍 黄鹏程 冯志强 《西藏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5-7,共3页
选择在林芝市建造西藏苹果园标准化试验示范园,通过园地选择、园区规划、土地整理、定植等技术措施对采用标准化建园后苹果的生长势、结果性状等进行研究,分析传统建园与标准化建园对苹果生产的影响,总结集成了一套标准化建园技术体系,... 选择在林芝市建造西藏苹果园标准化试验示范园,通过园地选择、园区规划、土地整理、定植等技术措施对采用标准化建园后苹果的生长势、结果性状等进行研究,分析传统建园与标准化建园对苹果生产的影响,总结集成了一套标准化建园技术体系,通过开展不同苹果品种生产试验,得出适宜西藏苹果种植区域和苹果生产性状。通过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研究,有效提高了西藏苹果园区的生产水平,解决了西藏农业生产中建园质量差、结果生产滞后、果园苗木成活率低等问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苹果 苹果园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A群轮状病毒RVA/Pig-tc/CHN/SWU-1C/2018/G9P[13]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玉 穷达 +4 位作者 张敏 阚蕊慈 汤承 岳华 张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0-1173,共4页
为分离并鉴定A群猪轮状病毒(PoRV),本研究通过MA-104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鉴定、RT-PCR鉴定以及序列分析对一份疑似Po RV感染的小肠样本进行了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一株Po RV,其基因型为G9-P[13]-I5-R1-C1-M1-A8-NI-... 为分离并鉴定A群猪轮状病毒(PoRV),本研究通过MA-104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鉴定、RT-PCR鉴定以及序列分析对一份疑似Po RV感染的小肠样本进行了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一株Po RV,其基因型为G9-P[13]-I5-R1-C1-M1-A8-NI-T7-E1-H1,命名为RVA/Pig-tc/CHN/SWU-1C/2018/G9P[13]。经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的VP7、VP4、VP6、NSP1、NSP2、NSP4和NSP5基因与Po RV相似性最高,达92.9%~98.3%,而VP1~VP3、NSP3基因与人源A群轮状病毒(GAR)相似性最高,达94.1%~97.3%,表明该病毒为一株人猪重配的Po RV。经软件重组分析显示,该病毒的VP2基因在626 bp处与人源GAR R1207株发生重组,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为人猪重组病毒株。本研究首次在中国大陆报道分离鉴定到一株猪源人猪重配的G9P[13]型Po RV,为后续对其致病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 分离 鉴定 基因组分析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