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与中国东部13家医院术后急性疼痛现状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柏林 朱丽娇 +4 位作者 次仁德吉 杨青梅 李艺 冯艺 拉巴次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比较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与中国东部13家医院术后急性疼痛的现状。方法通过国际围术期疼痛注册登记及研究网络(PAIN OUT)提供的标准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患者的术后急性疼痛信息,并与中国东部13家... 目的比较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与中国东部13家医院术后急性疼痛的现状。方法通过国际围术期疼痛注册登记及研究网络(PAIN OUT)提供的标准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患者的术后急性疼痛信息,并与中国东部13家医院的患者数据比较,采用标准化均数差(Hedge’s g)比较临床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校正差异,比较两个地区术后急性疼痛发生的差异。结果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中国东部13家医院分别有262例和1865例患者被纳入分析。与中国东部13家医院比较,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围术期使用局麻镇痛技术比例[21.4%vs 55.2%,g=-0.83(95%CI-1.00~-0.66)]、术中使用非阿片类药物比例[6.9%vs 70.8%,g=-1.92(95%CI-2.19~-1.65)]、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比例[1.9%vs 29.9%,g=-1.70(95%CI-2.19~-1.21)]以及疼痛体验评分[2.54(1.65~3.66)vs 0.74(0.37~1.37),g=2.28(95%CI 2.14~2.43)]明显降低,术后经历急性中重度疼痛的比例明显升高[80.5%vs 56.5%,g=0.64(95%CI 0.46~0.81)]。结论与中国东部13家医院比较,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患者的术后急性疼痛更明显,疼痛管理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急性疼痛 疼痛管理 阿片类药物 高海拔 PAIN OUT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石荔 巴桑 羊红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0-694,共5页
目的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度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或ATB检测法,测定监测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2096株非重复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包括革兰阴性菌1628株(7... 目的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度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或ATB检测法,测定监测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2096株非重复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包括革兰阴性菌1628株(77.7%)和革兰阳性菌468株(2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3.9%和62.7%。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率前三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1.2%)、克雷伯菌属(25.9%)和鲍曼不动杆菌(15.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2.6%和56.7%。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6%。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3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超过65%。结论西藏代表性医院的革兰阴性菌耐药状况较严重,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率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认知障碍疾病知晓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郝渝 王俊山 +7 位作者 卓玛 索朗曲珍 季士勇 胡亚雄 丁志杰 次旦卓嘎 袁晶 赵玉华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2-478,共7页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居民对认知障碍疾病的知晓度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4—12月对西藏自治区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在西藏自治区居住180 d及以上)开展问卷调查(线上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医务人员在社...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居民对认知障碍疾病的知晓度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4—12月对西藏自治区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在西藏自治区居住180 d及以上)开展问卷调查(线上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医务人员在社区义诊时发放问卷二维码)。收集被调查者人口学信息及关于认知障碍疾病知晓度的相关资料,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总体人群/按职业分层后认知障碍疾病知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问卷327份,剔除14份(被调查者未达西藏自治区居住时间13份,自我报告曾被诊断为认知障碍1份),最终纳入313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平均年龄(42.0±11.9)岁;男性108人(34.5%),女性205人(65.5%);主要来自拉萨市(78.6%,246/313);医务工作者179人(57.2%),非医务工作者134人(42.8%)。在认知障碍疾病知晓度方面,“不知晓”“部分知晓”“知晓良好”者分别占比7.3%(23/313)、75.7%(237/313)、16.9%(53/313)。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OR=2.82,95%CI:1.18~6.75,P=0.020)、非医务工作者(OR=4.03,95%CI:2.00~8.14,P<0.001)、未接触过认知障碍患者(OR=2.95,95%CI:1.64~5.32,P<0.001)与较低的疾病知晓度相关。按职业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OR=3.00,95%CI:1.10~8.15,P=0.031)、未接触过认知障碍患者(OR=3.13,95%CI:1.14~8.60,P=0.027)与非医务工作者较低的疾病知晓度相关;未接触过认知障碍患者(OR=3.40,95%CI:1.61~7.20,P=0.001)与医务工作者较低的疾病知晓度相关。结论西藏自治区居民对认知障碍疾病的知晓度有待提升,文化水平、职业、既往是否接触过认知障碍患者可影响居民的疾病知晓度。提升整体教育水平,通过展示生动案例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认知障碍疾病的知晓度,是健康教育及科普宣传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知晓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正常值的建立 被引量:8
4
作者 德吉美朵 张鹏 +7 位作者 洛桑多吉 次仁白玛 苏兰英 央宗 赵腊梅 德庆白珍 巴桑普赤 格桑罗布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81-88,共8页
目的 建立拉萨市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以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生后24~48 h的健康新生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儿保科1~6岁和拉萨市5所幼儿园3~6岁的健康藏族儿童为调查对象.... 目的 建立拉萨市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以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生后24~48 h的健康新生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儿保科1~6岁和拉萨市5所幼儿园3~6岁的健康藏族儿童为调查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藏族常驻居民且无先天畸形.依据年龄分为新生儿、1、2、3、4、5和6岁组.估计每个年龄组男女至少各需300名.统一配置测量工具,参考《儿童保健学》提供的方法直接测量体重、身高(长)、头围(顶臀长)、坐高、胸围、上臂围和皮脂厚度7项体格发育指标,并间接计算BMI.对纳入分析的体格发育指标数据剔除极值数据.应用LMS软件构建不同性别年龄组的8个体格发育指标的百分位数及百分位数曲线图.按照2005年中国九城市城区儿童推荐的标准和2006年WHO推荐标准,采用标准统计量检定法(Z值法),分别计算各个体格发育指标的Z值.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4 330名0~6岁藏族儿童30 310个体格发育指标数据进入分析,其中男童2 114名,女童2 216名.删除对模型干扰的极值数据84(0.28%)个.LMS法构建的百分位数曲线光滑,表明每组样本量基本满足拟合曲线要求.建立了拉萨市0~6岁藏族男、女童的8个体格发育指标的x±s及百分位数(P3 ~P97).各年龄组男童有18个体格发育指标显著大于女童,女童有6个体格发育指标显著大于男童,总体上藏族男童的体格发育指标高于藏族女童.拉萨市藏族儿童的8个体格发育指标总体上落后于2006年WHO推荐标准,更落后于中国九城市城区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随年龄增长,藏族2~5岁儿童的BMI值逐渐走低.结论 建立的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的x±s及百分位数将为藏族儿童临床科研实际应用和不同民族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之间的比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儿童 生长和发育 生长曲线 参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城区和牧区儿童患龋情况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邓晓宇 仁青色格 +8 位作者 霍媛媛 崔晨 亓文婷 韩轩 黄睿洁 周媛 朱林 邹静 旦增念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83-390,共8页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城区和牧区儿童患龋情况以及与相关生活、健康习惯的关系,为西藏自治区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区)280名儿童、那曲地区(牧区)376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检...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城区和牧区儿童患龋情况以及与相关生活、健康习惯的关系,为西藏自治区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区)280名儿童、那曲地区(牧区)376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检查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口腔患龋情况;针对饮食、口腔卫生、健康习惯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拉萨市280名儿童中,乳牙列期124名(男性59名,女性65名),混合牙列期156名(男性81名,女性75名);那曲地区376名儿童中,乳牙列期190名(男性109名,女性81名),混合牙列期186名(男性97名,女性89名)。拉萨市儿童总体龋均为4.54;乳牙列期龋均4.59,其中男性龋均4.41,女性龋均4.86;混合牙列期龋均4.51,其中男性龋均4.16,女性龋均4.88。那曲地区儿童总体龋均为3.55;乳牙列期龋均3.31,其中男性龋均3.83,女性龋均2.61;混合牙列期龋均3.79,其中男性龋均3.68,女性龋均3.91。拉萨市儿童总体龋均及乳牙列期龋均高于那曲地区(P<0.05)。两地乳牙列期及混合牙列期最易发生龋坏的均为乳磨牙,乳牙列期最不易发生龋坏的是乳下切牙,混合牙列期最不易发生龋坏的是乳下切牙、恒上中切牙及恒下中切牙。不同性别儿童龋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萨和那曲地区因非口腔疾病就诊频率高的儿童龋风险均明显升高(P<0.01)。拉萨地区81.4%受检儿童每天至少刷1次牙,但仅8.9%受检儿童使用含氟牙膏,56.1%受检儿童和36.4%受检儿童的家庭成员从未看过牙医。那曲地区59.6%受检儿童每天至少刷1次牙,仅18.6%受检儿童使用含氟牙膏,73.4%受检儿童以及51.3%受检儿童的家庭成员从未看过牙医。结论西藏自治区城区和牧区群体对口腔保健的认识均不足,儿童患龋形势严峻,应针对儿童及其家长加大口腔保健宣传力度,加强开展龋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龋 城区 牧区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行为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孟彦苓 嘎多 +7 位作者 马玉芬 刘羽 黄萍 邓海波 王磊 王晓杰 徐园 朱丽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取的预防措施现状,为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于2019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便利抽取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117名护... 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取的预防措施现状,为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于2019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便利抽取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11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5.0%的护士未接受过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相关知识培训,被调查的所有科室除外科外,其余科室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使用率均不足50%。结论:目前西藏自治区内的医院尚缺乏静脉血栓预防知识规范化培训和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害和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亟须完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知识规范化培训、规范护理行为,建立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实施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预防 西藏自治区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知识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杰 嘎多 +8 位作者 朱丽筠 徐园 孟彦苓 黄萍 王钰 郭海凌 邓海波 王磊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2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比较西藏自治区非手术科室与手术科室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知识水平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VTE预防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月—12月使用临床护士VTE预防知识问卷对西藏自治区6个地级市和1个地区... 目的:比较西藏自治区非手术科室与手术科室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知识水平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VTE预防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月—12月使用临床护士VTE预防知识问卷对西藏自治区6个地级市和1个地区的59所医院111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护士的VTE总体知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科室护士基础知识水平优于非手术科室(P<0.05);手术科室的规范化VTE预防流程开展明显优于非手术科室(P<0.05)。结论:西藏自治区手术科室护士的VTE预防知识水平优于非手术科室,管理者需要关注不同科室VTE预防工作的开展,开发适合西藏自治区的培训模式,为护士提供持续性、高质量的培训,提高护士知识水平,提升临床VTE预防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西藏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海拔地区成年女性HPV阳性情况调查分析: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8
作者 益西晋巴 王高雪 +6 位作者 巴桑次仁 嘎松卓嘎 普芝 次仁央金 边珍 刘治娟 杜娟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5-1331,共7页
目的探究西藏高海拔地区成年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出现况。方法对2019年3月-2023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的成年女性人群HPV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不同民族、年龄组女... 目的探究西藏高海拔地区成年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出现况。方法对2019年3月-2023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的成年女性人群HPV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不同民族、年龄组女性HPV阳性率,并分析HPV阳性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行HPV检测的成年女性6498人,平均年龄(39.5±9.8)岁;藏族5440人,汉族1058人。整体HPV阳性率为19.58%(1272/6498),且以单一阳性为主(14.99%),双重阳性(3.71%)、三重及以上的多重阳性率(0.88%)较为少见。汉族女性HPV阳性率显著高于藏族女性[29.30%(310/1058)比17.68%(962/5440),P<0.001]。藏族女性中,高危型HPV阳性率居前5位的型别分别是HPV 52(3.27%)、HPV 16(2.68%)、HPV 58(2.35%)、HPV 53(1.64%)和HPV 31(1.18%),汉族女性中分别为HPV 52(6.24%)、HPV 16(5.39%)、HPV 58(3.40%)、HPV 53(2.27%)、HPV 68(1.89%)。整体人群中,<25岁和60~64岁年龄组HPV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6.76%和32.41%;且随年龄升高,藏族女性HPV阳性率呈“U”形趋势,而汉族女性中无此种变化趋势。不论是整体人群,还是按藏、汉民族进行分别统计,2019-2023年西藏高海拔成年女性HPV阳性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但2023年出现一定回升。结论西藏高海拔地区成年女性HPV阳性率较高,且藏族女性与汉族女性在不同年龄组的HPV阳性率及高发型别存在显著差异。应重点加强西藏高海拔地区年轻女性HPV疫苗接种及年轻女性、绝经后女性人群的HPV筛查和诊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人乳头瘤病毒 藏族 宫颈癌 基因型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拉萨单中心综合医院癫痫专病门诊癫痫诊治现况及对策分析
9
作者 陈玉秀 赵伟伟 +5 位作者 益西白珍 连雨晴 王文轻 郝渝 次央 赵玉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分析西藏高原拉萨地区单中心综合医院癫痫专病门诊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治现况。方法连续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癫痫专病门诊就诊的癫痫患者。对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 目的分析西藏高原拉萨地区单中心综合医院癫痫专病门诊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治现况。方法连续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癫痫专病门诊就诊的癫痫患者。对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1例患者,于我院首诊患者33.9%(41/121例),转诊至我院患者6.6%(8/121例);自行减停药物未规范治疗患者8.3%(10/121例);癫痫患者以18~44岁青壮年为主(51.2%,62/121例),不同年龄段的门诊癫痫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男女性别(49.6%,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发作类型以全面性发作为主(75.2%,91/121例),癫痫病因不明者占73.6%(89/121例),症状性癫痫患者占26.4%(32/121例),结构性病因占比最高24.8%(30/121例)。癫痫患者治疗以单药治疗为主(55.4%,67/121例),其中单药治疗使用药物处方最多的为丙戊酸钠22.3%(27/121例)。结论在高原地区癫痫专病门诊中,首诊患者约占三分之一,复诊患者中未规范治疗者超过十分之一;我院癫痫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发作类型以全面性发作为主;病因不明者占多数,其中结构性病因是症状性癫痫的常见病因;丙戊酸钠是高原地区单药治疗中最常使用抗癫痫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癫痫 门诊 抗癫痫发作药物 诊治现况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非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常用化疗方案及剂量强度分析的真实世界研究
10
作者 色珍 次仁曲珍 +5 位作者 张梦婷 桑旦旺姆 索朗普赤 赵玉兰 马玉超 李逸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现状,为西藏地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23年9月藏族乳腺癌患者共233例,选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共71例,分析其分子分型、治...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现状,为西藏地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23年9月藏族乳腺癌患者共233例,选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共71例,分析其分子分型、治疗方案、化疗药物剂量强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1岁,肿瘤分期Ⅰ、Ⅱ和Ⅲ期分别占1.41%、47.89%和50.70%。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人表皮生长因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HER2+和TNBC分别占46.48%(33例)、26.76%(19例)和26.76%(19例)。常用化疗药物中环磷酰胺、多西他赛、紫杉醇及铂类的剂量强度均能达到各指南推荐的剂量,其中表柔比星的剂量强度较推荐剂量偏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63.39%)、肝功能损害(43.66%)、血小板减少(30.99%)及红细胞减少(23.94%)。结论 西藏地区乳腺癌Ⅱ~Ⅲ期的占比较高,后续需加强科普宣教及早癌筛查等,治疗方面整体方案基本符合指南规范,其中抗HER2治疗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方案应用未来可更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乳腺癌 辅助化疗 剂量强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含欢 刘斌云 +7 位作者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王寒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BRAF、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改变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病例6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SMARCA4、BRAF、P53、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PCR检测。结果64例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56.59±13.27)岁;46例(71.88%)位于结肠,18例(28.12%)位于直肠;60例(93.75%)为腺癌,4例(6.25%)为其他类型;11例(17.19%)为T1或T2期,53例(82.81%)为T3或T4期;24例(37.50%)出现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方面,64例中1例(1.56%)SMARCA4部分肿瘤细胞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6.25%)BRAF肿瘤细胞阳性表达,35例(54.69%)P53为突变型表达;45例(70.31%)PD-1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阳性比例分数<10%,19例(29.69%)≥10%;52例(81.25%)PD-L1联合阳性分数<10,12例(18.75%)≥10。64例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例(6.25%)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1例SMARCA4表达缺失病例未检测到SMARCA4基因改变。PD-L1的表达与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和PD-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0.223,P=0.001;χ^(2)=11.979,P=0.001)。结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较少出现SMARCA4表达减弱或缺失及NTRK融合基因改变,少数病例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Pan-TRK和BRAF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NTRK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的初筛方法。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PD-L1蛋白高表达,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免疫治疗。P53突变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D-1的高表达和PD-L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结直肠癌 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GATA-3和H3K27m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尼玛卓玛 肖雨 +6 位作者 罗含欢 多布啦 王寒 达珍 斯朗江村 郭平平 廖瑞倩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3-959,共7页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患者膀胱组织中GATA-3和H3K27m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2月间行膀胱癌手术的B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病理组织,以...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患者膀胱组织中GATA-3和H3K27m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2月间行膀胱癌手术的B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病理组织,以经尿道膀胱黏膜活检术获取的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BU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GATA-3和H3K27me3的表达水平,同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GATA-3和H3K27me3在藏族BUC患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共入选BUC患者7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0.5±12.0)岁,收集同期正常膀胱组织标本20份,均来自于藏族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GATA-3在BUC及正常膀胱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70.0%(49/70)和100%(20/20),GATA-3高表达与男性、病理分级低、组织非浸润相关(P均<0.05);H3K27me3在BUC及正常膀胱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45.7%(32/70)和20.0%(4/20),H3K27me3高表达仅与男性相关(P=0.011)。结论GATA-3在西藏地区BUC患者膀胱组织中表达下调,且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表达显著下调,提示GATA-3可能参与BUC发生、发展并与其恶性程度相关,为临床诊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提供了参考。H3K27me3在西藏地区BUC患者膀胱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H3K27me3有望成为诊断BUC的新型免疫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膀胱尿路上皮癌 临床病理特征 GATA-3 H3K27m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先涛 白瑞婷 +3 位作者 次旦旺久 索朗尼玛 尼玛卓嘎 苏佰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kV,分别进行ASiR-Ⅴ0(B1组)和ASiR-Ⅴ50%(B2组)重建,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A组和B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2.33±0.62)、(0.86±0.01)m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65.01±25.12)、(23.55±3.38)mGy·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窗B2组双上肺、双中肺噪声值低于B1组,但均高于A组(P均<0.001);各组肺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纵隔窗A组、B1组和B2组升主动脉(P=0.538)和肝脏CT值(P=0.1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升主动脉和肝脏信噪比(P均<0.001)、对比噪声比(P均<0.001)均高于B1组,且低于A组(P均<0.05);纵隔窗图像质量评分A组高于B2组,且均高于B1组(P均<0.001)。结论ASiR-Ⅴ联合低管电压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保障高原地区儿童胸部CT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儿童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及其血红蛋白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松森 郑元明 +5 位作者 张秀芳 宋良权 敖朝晖 沈林明 刘源源 梁植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7-243,共7页
在西藏两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世居和移居人群中进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调查及对其血红蛋白(Hb)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拉萨地区人群中HAPC总发病率为2.39%,那曲-安多地区为12.95%,随海拔升高而发病率增多,汉族的发病率... 在西藏两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世居和移居人群中进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调查及对其血红蛋白(Hb)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拉萨地区人群中HAPC总发病率为2.39%,那曲-安多地区为12.95%,随海拔升高而发病率增多,汉族的发病率高于藏族,男性高于女性;(2)HAPC患者红细胞中MetHb为10.14%,显著高于高原健康人红细胞中的MetHb含量(6.35%),这可能是HAPC患者血液携带氧功能降低原因之一;(3)HAPC患者红细胞的穆斯堡尔谱除正常oxy-Hb和deoxy-Hb组分外,还发现存在第三组分“c”,这可能是血红蛋白的变性产物,是否与红细胞携带氧有关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与内地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永安 苑斌 +6 位作者 卜美玲 田佳钰 何士华 陈思霨 王丽亚 赵玉华 金海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比较西藏高原地区与内地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高原组),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5例(平原组),对2组... 目的比较西藏高原地区与内地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高原组),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5例(平原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发病年龄早[(55.42±13.21)岁vs (67.46±14.26)岁,P=0.002],高血压、LDL、血红蛋白、降压、残疾和死亡比例明显升高,溶栓、抗凝、康复锻炼和独立存活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吸烟及饮酒、高血压、LDL、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心房颤动、血小板计数是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吸烟及饮酒、高血压、LDL、同型半胱氨酸、心房颤动是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及急性期处理方案与内地平原地区有所不同,溶栓等治疗方案在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应用较少,有待当地医疗机构及患者共同努力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海拔 发病年龄 危险因素 治疗 血红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地区与内地平原地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7
16
作者 苑斌 米玛顿珠 +6 位作者 次旦卓嘎 赵玉华 霍春青 卜美玲 王琰霏 金海强 孙永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通过对西藏拉萨高原地区与菏泽平原地区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环境因素及人群分布特点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西藏拉萨市及山东省菏泽市的城镇居民及城镇周边农村居民人口为研究对象,入选拉萨地区藏族8000例(... 目的通过对西藏拉萨高原地区与菏泽平原地区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环境因素及人群分布特点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西藏拉萨市及山东省菏泽市的城镇居民及城镇周边农村居民人口为研究对象,入选拉萨地区藏族8000例(高原组),其中男性4000例,女性4000例。入选菏泽地区汉族8000例(平原组),其中男性4000例,女性4000例。对2组不同性别、年龄、地区、文化程度、职业的AD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高原组和平原组女性AD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4.7%vs 11.5%,13.4%vs 10.5%,P<0.01)。高原组和平原组随年龄增长,AD发病率逐渐增高(P<0.01)。高原组城区AD患病率明显高于平原组(12.9%vs 9.9%,P<0.01)。平原组郊区AD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15.7%vs 9.9%,P<0.01)。高原组大学及以上AD患病率明显高于平原组(6.9%vs 4.3%,P<0.05)。高原组脑力工作AD患病率明显高于平原组(10.0%vs 6.5%,P<0.01)。结论两地区因地域及文化差异等因素,AD患病情况有所不同。高海拔对AD发病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阿尔茨海默病 患病率 痴呆 认知功能障碍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风险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蕾 李国梁 +4 位作者 党宗辉 次仁罗布 阿勇 吴玲洁 刘立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我国西藏地区肾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PRB)术后出血情况,分析总结与高原地区患者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 目的:观察我国西藏地区肾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PRB)术后出血情况,分析总结与高原地区患者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诸因素(性别、年龄、血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与术后出血事件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病例150例,平均年龄(41.2±15.6)岁,其中男性比例为58.7%(88/150),女性为41.3%(62/150),术后出血12例(男、女各6例),出血比例8.0%(12/150)。出血组平均年龄与无出血组相比,有偏高趋势[(48.3±20.0)岁vs.(40.6±15.1)岁,P=0.099]。出血组较无出血组高血压发生率、血红蛋白增多症发生率、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血肌酐水平有高于无出血组趋势(P=0.090),出血组较无出血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有延长趋势(P=0.069)。出血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无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较低的血小板计数具有相对较高的出血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9,P=0.082)。结论:高原地区行PRB总体上是安全、可靠的;高龄、低血小板、肾功能下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与PRB术后出血相关,高血红蛋白不是高原地区PRB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
18
作者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 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 +37 位作者 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专家组 李少军 谭利平 许峰 刘成军 胡兰 白科 谭继红 李伟 闫军 汪万军 蒋文良 蒋浩 李先强 李坤 张伟 曾毅文 王立 张波 陈明双 张孝庆 郭锐 谭小林 王莹 王继书 张智睿 段钧 张国英 范忠祥 邹莹波 陈建丽 付红敏 曾娟 陈佳 刘娟 石艳 拉姆卓嘎 泽碧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中国西南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是儿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和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制定了《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GRAD... 中国西南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是儿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和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制定了《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GRADE标准提出16项推荐意见,涵盖了病情评估、转运原则、风险评估、转运方式选择、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监护与应急管理、沟通交接及质控体系等关键环节,为西南地区各级医院提供实践指导,旨在规范院际转运流程,保障转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儿童 院际转运 专家共识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etriScan^(TM)骨密度仪测量西双版纳、西藏、内蒙古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的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国一 杨玲 +4 位作者 姜范波 王威 平措扎西 阿叁次仁 汪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75-879,共5页
目的应用放射吸收法测量云南西双版纳、西藏和内蒙古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傣族、藏族和蒙古族健康人群的骨量分布差异和峰值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健康男女1126名,年龄20~79岁。西藏... 目的应用放射吸收法测量云南西双版纳、西藏和内蒙古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傣族、藏族和蒙古族健康人群的骨量分布差异和峰值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健康男女1126名,年龄20~79岁。西藏藏族健康男女1531名,年龄20~79岁。内蒙东乌旗蒙古族健康男女901名,年龄20~79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用美国Alara公司提供的MetriscanTM指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双版纳傣族男女、西藏藏族男女和内蒙古东乌旗蒙古族女性的峰值骨年龄段均在30~39岁,蒙古族男性峰值骨年龄段在40~49岁。傣族和藏族男性骨量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蒙古族男性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11.04%。傣族女性50~5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达20.80%,藏族女性为13.67%。蒙古族女性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三个民族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值比较,男性除藏族和蒙古族20~3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除傣族和藏族20~2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成人傣族男性与藏族和蒙古族健康成人男性相比骨密度有显著差异,藏族和蒙古族男性40岁以后骨密度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傣族女性与蒙古族女性各年龄段骨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傣族与藏族女性30岁后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是种族、地域,还是生活习性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值 民族 健康人群 骨量丢失百分率 Metriscan^TM骨密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居西藏高原藏族冠心病患者78例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5
20
作者 达娃次仁 格桑罗布 +7 位作者 庄兰平 古桑拉姆 李奎 次旦罗布 卓玛次仁 赵秋梅 仓决吉巴 陈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分析世居西藏高原藏族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2009-03至2010-12完成冠脉造影并确诊为冠心病的78例世居藏族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生活在海拔3000 m以上的世居藏族冠心病...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分析世居西藏高原藏族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2009-03至2010-12完成冠脉造影并确诊为冠心病的78例世居藏族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生活在海拔3000 m以上的世居藏族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血管构成比分别为左前降支病变42.8%,右冠脉病变27.0%,左回旋支病变24.5%,中间支病变4.4%,左主干病变1.3%。病变类型构成比分别为局限性狭窄54.1%,完全闭塞18.9%,弥漫性狭窄17.0%,长管状狭窄10.1%。病变血管支数分别为单支51.3%,双支28.2%,三支20.5%。年龄<50岁、50~59岁、≥60岁三个不同年龄段以及心肌梗死者与非心肌梗死者之间病变类型及病变血管支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世居高原藏族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具有左前降支病变多见、局限性狭窄病变及单支病变多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藏族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