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喀则市风沙天气特征及其环流分型研究
1
作者 格桑卓玛 旦增旺姆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178-180,共3页
应用1983—2023年日喀则市7个气象观测站大风、扬沙和浮尘资料,研究了日喀则市风沙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日喀则市大风天气历史个例进行研究,对影响该地区的大风天气环流特征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年平均风沙日数西部地区明显高... 应用1983—2023年日喀则市7个气象观测站大风、扬沙和浮尘资料,研究了日喀则市风沙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日喀则市大风天气历史个例进行研究,对影响该地区的大风天气环流特征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年平均风沙日数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风沙总日数中占比率最大为大风,其次是扬沙,占比率最小的则为浮尘,日喀则市年平均风沙日数以0.06 d/10年的增加趋势,风沙日数5年滑动平均值在1995、2012和2020年出现了峰值,在1990、2004和2015年出现了谷值。日喀则市风沙逐月出现频次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1—4月,而5—11月风沙天气较少。日喀则市大风天气类型主要有高原短波槽型、南支槽型和高压脊型,其中高原短波槽型大风在日喀则市出现概率为68%,南支槽型大风出现概率为26%,高压脊型大风出现概率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扬沙 浮尘 环流分型 日喀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市雅鲁藏布江流域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2
作者 格桑卓玛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针对日喀则市2018年7月22—24日雅鲁藏布江流域出现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其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特征。得出500 hPa高原低涡切变线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新疆上空短波槽后的西北气流南下至高原北部... 针对日喀则市2018年7月22—24日雅鲁藏布江流域出现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其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特征。得出500 hPa高原低涡切变线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新疆上空短波槽后的西北气流南下至高原北部输送冷空气,孟加拉湾低涡和南海低涡为此次降水提供水汽,源源不断的水汽在低层辐合,抬升后形成较强的降水。200 hPa南亚高压呈西部型,且高压中心位于西藏西南部,日喀则西部。通过物理量场诊断得出,此次强降水过程具有充沛水汽和较好的动力条件。高原上空形成与低涡切变线对应的云团,同时合并午后发展的高原对流云团发展加强,云团主要是从傍晚开始发展,夜间较强,到白天消散,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过程分析 日喀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有效防御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增太措 索朗达瓦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9期120-120,共1页
本文根据西藏日喀则市气象灾情统计资料,首先阐述了日喀则市干旱、洪涝、冰雹、大风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效防御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日喀则市 农业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夏、冬季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俊卿 杨勇杰 +4 位作者 周瑞 于跃 狄一安 伟色卓玛 卜晓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3-1108,共6页
为研究日喀则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组成特征,利用Andersen分级撞击式采样器在夏、冬季进行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采用离子色谱测定NH+4、Ca2+、K+、Mg2+、Na+、SO2-4、NO-3和Cl-等8种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夏、冬季总离子浓... 为研究日喀则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组成特征,利用Andersen分级撞击式采样器在夏、冬季进行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采用离子色谱测定NH+4、Ca2+、K+、Mg2+、Na+、SO2-4、NO-3和Cl-等8种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夏、冬季总离子浓度分别为9648±3030、4925±1138 ng·m-3.夏季离子浓度高低顺序为Cl-﹥Ca2+﹥NH+4﹥Na+﹥SO2-4﹥NO-3﹥K+﹥Mg2+,Cl-、Ca2+、NH+4和Na+占总离子浓度的比重为74.9%;冬季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高低顺序为Cl-﹥SO2-4﹥NH+4﹥NO-3﹥Ca2+﹥Na+﹥K+﹥Mg2+,Cl-、SO2-4、NH+4和NO-3占总离子浓度的比重为88.0%.夏、冬季大气颗粒物中所有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粒径分布均成双峰型.夏季,大气颗粒物中SO2-4与Mg2+(r=0.951)、Ca2+(r=0.947),NO-3与Mg2+(r=0.904)、Ca2+(r=0.843),在0.01水平(双侧)上均显著相关;冬季,细粒子中K+与Cl-(r=0.740)、SO2-4(r=0.929)及NO-3(r=0.920),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无机离子 日喀则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7月11至13日日喀则市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次仁卓玛 顿珠 《南方农业》 2017年第9期107-108,共2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7月11—13日日喀则市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高原低涡切变、冷空气、西南暖湿气流是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利的高低空形势配置下,促使了日喀则市强降水天气的...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7月11—13日日喀则市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高原低涡切变、冷空气、西南暖湿气流是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利的高低空形势配置下,促使了日喀则市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水汽条件、动力和热力条件都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该分析对于强降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高原低涡切变 西南暖湿气流 中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市南部边缘一次易漏报降雪(雨)天气过程分析
6
作者 尼玛拉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5期180-182,236,共4页
利用Micaps高空环流、自动站和卫星云等常规资料,对2017年2月20—23日出现在西藏日喀则市南部边缘易漏报的降雪(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上高原南压、南部低海拔辐合,近地面空气湿度大,冷暖空气在南部边缘一带交汇是出现... 利用Micaps高空环流、自动站和卫星云等常规资料,对2017年2月20—23日出现在西藏日喀则市南部边缘易漏报的降雪(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上高原南压、南部低海拔辐合,近地面空气湿度大,冷暖空气在南部边缘一带交汇是出现此次雨雪天气过程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环流特征 物理量 日喀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市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估
7
作者 尼玛拉宗 卓嘎 《农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了解日喀则市光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光能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本研究采用日喀则市1985—2014年7个气象站的逐日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最高温度和日喀则太阳辐射实测资料(2010—2014年),用总辐射推算... 为了解日喀则市光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光能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本研究采用日喀则市1985—2014年7个气象站的逐日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最高温度和日喀则太阳辐射实测资料(2010—2014年),用总辐射推算模型公式估算全市太阳年总辐射,分析了日喀则市近30年来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力。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大部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定日、江孜、日喀则和拉孜的日照时数长、太阳总辐射强,属于资源最丰富区;南木林、聂拉木和帕里属于资源很丰富区;近30年来日喀则市年总辐射和年均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下降趋势较前者明显;7个气象站近30年日照时数大于6 h的天数为263~327天,大部分站点在290天以上;日喀则市南部边缘一带太阳能资源较稳定,西部及沿江一带资源稳定。总之,太阳能资源较为稳定的区域,总辐射最高、日照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 日喀则 总辐射 特征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8
作者 巴桑次仁 莫沙 格桑卓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247-250,299,共5页
利用2009年8月~2013年12月日喀则地区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得的闪电资料,统计和分析了该地区闪电的密度、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日喀则地区闪电平均强度为45.90kA,负闪平均强度为38.35kA,正闪平均强度为53.48kA;其中负... 利用2009年8月~2013年12月日喀则地区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得的闪电资料,统计和分析了该地区闪电的密度、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日喀则地区闪电平均强度为45.90kA,负闪平均强度为38.35kA,正闪平均强度为53.48kA;其中负闪占总闪的94.4%,正闪占总闪的5.6%,负闪次数远高于正闪次数;时间变化表现为闪电月分布呈显著单峰变化,总闪、正闪、负闪频次主峰均出现在7月份;闪电频次季节分布也呈显著单峰变化,夏季闪电频次最多,冬季闪电最少,秋季闪电活动频次略高于春季;一天内闪电频次高发时段为14:00~20:00,其次是20:00~次日02:00,最少时段为08:00~14:00;空间变化特征为闪电集中在日喀则地区的东边偏北区域,而西南方向的仲巴、吉隆、聂拉木等县境内闪电密度非常低,其中闪电密度最低为吉隆县,仅占总闪次数的0.3%;闪电强度分布特征为冬季平均值略低于夏季值,峰值出现在6月份,谷值出现在11月份;平均闪电强度最高为仲巴县,强度为108.2kA,闪电强度最低为江孜县,平均仅有26.0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喀则 闪电密度 闪电强度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2月4-7日日喀则地区暴风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浦佳伟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0期214-214,216,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日喀则西南部地区2013年2月4-7日强降雪天气进行分析得出,高空槽、咸里海附近低压槽、南支槽、副热带高压是此次降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与水汽输送带共同为暴雪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沛的...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日喀则西南部地区2013年2月4-7日强降雪天气进行分析得出,高空槽、咸里海附近低压槽、南支槽、副热带高压是此次降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与水汽输送带共同为暴雪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高层较强辐散、中低层辐合的垂直结构配置,为暴雪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雪 环流形势 水汽输送 涡度 散度 垂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吉隆沟气候资源特点及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普布多吉 格桑卓玛 +1 位作者 旦增顿珠 次央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6期87-90,共4页
利用2014—2022年吉隆镇气候特征资料,根据特殊气候条件,统计分析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采用线性图简单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结果表明:吉隆沟年平均气温>9.0... 利用2014—2022年吉隆镇气候特征资料,根据特殊气候条件,统计分析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采用线性图简单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结果表明:吉隆沟年平均气温>9.0℃以上,升温和降温比较明显,气温变化呈现出先增温后降温再增温的趋势四季分明,每年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平均气温为3.0℃;3—5月为春季,平均气温为9.4℃;6—8月为夏季,平均气温为15.7℃;9—11月为秋季,平均气温为10.1℃,四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高年气温出现在2016年,最高气温为20.5℃,最低年气温出现在2014年和2015年,最低气温为4℃;年降水量均>700 mm,其中2020年降水量最大,达到1 050 mm,主要集中在6—8月(夏季),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隆沟 气温变化 农业生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处理要点
11
作者 加央曲珍 罗桑曲珍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7期94-95,共2页
各种类型气象信息的处理工作,最关键的单位就是新型自动气象站,其是经过对气象要素的观测、信息收集与信息传输,而做出相关的气象信息处理工作。基于此,分析CAWS3000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系统结构,同时分析其常见故障与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新型自动化气象站 常见故障 处理方法 CAWS3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ZZ4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处理
12
作者 德吉 顿珠 琼啦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期119-119,125,共2页
分别从电源、采集器、温度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以及低温五个方面,论述DZZ4型自动气象站的常见故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故障处理办法。希望能够为从事气象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DZZ4型自动气象站 常见问题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thin和GERMAN数值预报模式在珠峰自然保护区降水预报中的检验及误差分析
13
作者 格桑卓玛 (小)格桑卓玛 +1 位作者 白玛曲吉 玉拉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170-172,共3页
利用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珠峰自然保护地区的地面实况资料,对ECMWF-thin和GERMAN数值预报模式降水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GERMAN数值预报模式降水产品对珠峰自然保护区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其准确率、漏报率、空报率... 利用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珠峰自然保护地区的地面实况资料,对ECMWF-thin和GERMAN数值预报模式降水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GERMAN数值预报模式降水产品对珠峰自然保护区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其准确率、漏报率、空报率和TS评分均高于EMCMWF模式。从降水分级检验来看,GERMAN数值预报模式对大暴雨、小雨,以及小雪、大雪和特大暴雪等量级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在TS评分值和预报时效的对应上无明显变化规律可循;ECMWF-thin模式虽然整体TS评分比GERMAN数值预报模式低,但对暴雪和大暴雪两个量级的预报较GERMAN数值预报模式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降水产品 珠峰自然保护区 降水预报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冬季西藏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分析
14
作者 次旺平措 旦增旺姆 拉巴果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为更全面地认识西藏冬季强降温发生机制,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16年12月25—28日西藏出现的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温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温幅度大、阵风强,同时西藏东部地区出现雨雪天气;(2)此次过程强... 为更全面地认识西藏冬季强降温发生机制,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16年12月25—28日西藏出现的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温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温幅度大、阵风强,同时西藏东部地区出现雨雪天气;(2)此次过程强降温主要是由于前期基础气温回升、有利的环流形势、强盛冷平流、辐射降温等因素造成;(3)大风的形成与强冷平流、气压梯度和高空动量下传等有密切联系;(4)此次过程后期东部降雪的形成主要是由南支槽前的暖湿气流与北部冷空气在高原东北部形成的切变线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温 降雪 大风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2020年El Nino事件对珠峰地区冬季气候可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索南才吉 平措次旺 强久卓玛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期96-99,102,共5页
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对珠峰地区冬季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El Nino事件当年大部地区降水偏少,翌年大部地区偏多;东部型当年大部地区偏少,翌年大部地区偏多;中部型当年帕里和中西部偏少外各地偏多,翌年大部地区偏多。... 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对珠峰地区冬季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El Nino事件当年大部地区降水偏少,翌年大部地区偏多;东部型当年大部地区偏少,翌年大部地区偏多;中部型当年帕里和中西部偏少外各地偏多,翌年大部地区偏多。(2)在El Nino当年,冬季降水距平随El Nino的峰值强度呈反比,El Nino强度越强;在El Nino翌年,冬季降水距平随El Nino的峰值强度的相关性不显著。(3)珠峰地区冬季降水量与同期赤道中西部太平洋的海温呈负相关,与赤道中东太平洋、赤道印度洋和赤道大西洋呈较明显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事件 冬季降水 珠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孜县近30年大风天气统计分析及防灾减灾措施
16
作者 扎西宗吉 白玛曲吉 平措达瓦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7期210-212,共3页
利用1991—2022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的大风日数、平均风速的观测数据资料对近30年江孜县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了其对江孜县的影响及相关防灾减灾措施。
关键词 大风天气 防灾减灾工作 江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青藏高原温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影响
17
作者 德吉白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50-57,78,共9页
文章利用1980~2009年间NCEP/NCAR的月温度场和高度场的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160个站逐月夏季降水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在不同高度和不同季节的温度差异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冬季的平均温度与... 文章利用1980~2009年间NCEP/NCAR的月温度场和高度场的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160个站逐月夏季降水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在不同高度和不同季节的温度差异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冬季的平均温度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之间存在负相关;春季平均温度与夏季降水之间南部地区存在负相关,北部地区存在正相关。另外还发现,青藏高原冬季温度相关度比春季明显的多,因此文章分析了青藏高原冬季温度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当年冬季偏暖(冷)时,对应的第二年夏季位势高度场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南),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偏少(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温度 长江中下游 夏季降水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