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灰色系统理论估测西藏红豆杉小枝叶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守春 张敏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7-49,共3页
以28株直径为6~18 cm的西藏红豆杉小枝叶量(风干重)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红豆杉径阶小枝叶量GM(1,1) 灰色动态模型:x∧(1)(K+1)=86.196 201e0.174 198 k-76.596 201,经检验其预测精度为一级可信,利用此模型可精确计算西藏红豆... 以28株直径为6~18 cm的西藏红豆杉小枝叶量(风干重)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红豆杉径阶小枝叶量GM(1,1) 灰色动态模型:x∧(1)(K+1)=86.196 201e0.174 198 k-76.596 201,经检验其预测精度为一级可信,利用此模型可精确计算西藏红豆杉小枝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西藏红豆杉 小枝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濒危植物西藏巨柏光合作用日进程 被引量:43
2
作者 兰小中 廖志华 王景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72-3175,共4页
研究采用目前先进的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 i-Cor-6400测定濒危物种西藏巨柏的光合作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西藏巨柏光合日进程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在12:00时左右达到最高峰,其光合作用不存在“午休现象”。在12:00时,西藏巨柏的气孔限制值和水... 研究采用目前先进的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 i-Cor-6400测定濒危物种西藏巨柏的光合作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西藏巨柏光合日进程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在12:00时左右达到最高峰,其光合作用不存在“午休现象”。在12:00时,西藏巨柏的气孔限制值和水分饱和亏缺分别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在9:00时,西藏巨柏获得一天中最大的表观量子效率,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其蒸腾速率在13:00时最大,这个时间并不与光合速率最大值同步,这说明在西藏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很多。在光合速率的日进程中,高光合速率值(大于4.00μm o lCO2/(m2.s))持续时间在5h左右,这使得西藏巨柏的光合作用产物得以有效积累,也为西藏巨柏在半干旱环境中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巨柏 光合作用 表观量子效率 日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金脉鸢尾无土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苏迅帆 张永青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采用2种栽培基质对西藏野生金脉鸢尾进行了无土栽培试验,在幼苗生长期分别施以3种配方的营养液,经营养液水位、水温、pH值及植株生长量等指标的定期测定,金脉鸢尾适宜的营养液配方为道格拉斯的孟加拉配方1;适宜的栽培基质为鹅卵石。
关键词 西藏 野生金脉鸢尾 无土栽培 基质 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柴胡属植物资源及窄竹叶柴胡栽培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彦芹 鲍隆友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6期40-41,共2页
为了更好地充分利用伞形科植物资源,保证临床应用医药科研的正确性,对以西藏野生窄竹叶柴胡为例对西藏柴胡属植物的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西藏野生柴胡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开发利... 为了更好地充分利用伞形科植物资源,保证临床应用医药科研的正确性,对以西藏野生窄竹叶柴胡为例对西藏柴胡属植物的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西藏野生柴胡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竹叶柴胡 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民族家具特征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邹联付 《林业勘查设计》 2004年第4期71-72,共2页
对西藏民族家具的形成、民俗特征和装饰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进而归纳总结了西藏家具的主要特征 ,籍此推动西藏民族家具的深入研究 ,并有助于开发现代民族家具。
关键词 民族家具 特征 室内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中华芦荟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兰小中 阳义健 +2 位作者 陈敏 廖志华 张明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共3页
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了干旱条件下中华芦荟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 s)和脱落酸(ABA)等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并研究了这些内源激素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中华芦荟叶片和根内ZR s和GA3的含量降低,ABA含量升... 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了干旱条件下中华芦荟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 s)和脱落酸(ABA)等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并研究了这些内源激素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中华芦荟叶片和根内ZR s和GA3的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干旱越严重,ZR s和GA3的含量就越低,ABA含量则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水分胁迫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鲍隆友 兰小中 刘玉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3期3-4,共2页
对甘西鼠尾草的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甘西藏鼠尾草这种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在西藏得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甘西鼠尾草 人工栽培技术 药用植物资源 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生境分布 理论基础 开发利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濒危植物巨柏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研究
8
作者 张国强 罗大庆 王景升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对巨柏天然分布区的样地调查,并结合实验与长期的观测,研究了巨柏的地理分布、物候特性、繁殖特性和光合特性以及个体生态学和群落学特性。结果表明:(1)巨柏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个体数量十分有限;(2)巨柏雌雄花期不同步,结实率低,种... 通过对巨柏天然分布区的样地调查,并结合实验与长期的观测,研究了巨柏的地理分布、物候特性、繁殖特性和光合特性以及个体生态学和群落学特性。结果表明:(1)巨柏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个体数量十分有限;(2)巨柏雌雄花期不同步,结实率低,种子千粒重仅为2.70g;(3)巨柏种子活力最高只有39.8%,平均只达到34.6%,室内条件下,种子发芽率较低,平均只达到32.67%,巨柏在自然分布区的条件下,种子萌发困难;(4)巨柏苗木适合在23℃、相对湿度6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巨柏自然分布区的条件不利于苗木生长;(5)自然环境条件下,巨柏光合速率表现为单峰形曲线,能有效积累光合产物,为巨柏在逆境中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6)巨柏群落科属组成丰富,乔木层树种组成单一,种群结构多为衰退型。种子萌发困难、结实率低、外界干扰是导致巨柏濒危的主要原因。除了对迁地保护进行深入研究,扩大繁殖和栽培外,对巨柏的保护应立足于就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柏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濒危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桃儿七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9
作者 鲍隆友 杨小林 刘玉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04年第4期1-2,共2页
对西藏野生桃儿七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为西藏野生桃儿七这种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关键词 西藏 野生桃儿七 生物学特性 人工栽培技术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党参属植物资源及光萼党参栽培技术
10
作者 鲍隆友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3期37-39,共3页
对西藏党参属植物资源及光萼党参的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西藏党参这种名贵药用植物资源,在西藏得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关键词 西藏党参植物资源 光萼党参 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地区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
11
作者 高晓青 张敏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4期65-67,共3页
西藏林芝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其林下资源更是丰富多样,虽然目前林下资源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着产品单一,观念滞后;管理薄弱,采集无序;乱采滥挖,竭泽而渔等问题,从而对林下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据此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林芝地区 林下资源 可持续发展 开发项目 保护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冰川地质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思路
12
作者 张敏 李忠魁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6期57-60,共4页
在藏东南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分布有6大现代冰川,构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海洋型冰川群落。其明显的科学性与观赏性、方便的交通和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突出的复合景观要素等,为旅游开发创造了可能性和必要条件。建... 在藏东南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分布有6大现代冰川,构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海洋型冰川群落。其明显的科学性与观赏性、方便的交通和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突出的复合景观要素等,为旅游开发创造了可能性和必要条件。建议科考、科普与生态探险旅游相结合,地学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旅游资源 开发思路 藏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