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亚生 禹代林 +4 位作者 关卫星 小尼玛扎西 李新年 拉巴次仁 肖中新 《西藏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8-30,共10页
本文是作者经多年研究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描述了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特征、特点以及人与生态文化关系;评价了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了21世纪西藏农业生态建设思路及研究课题。由此,与同行共... 本文是作者经多年研究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描述了西藏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特征、特点以及人与生态文化关系;评价了山地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了21世纪西藏农业生态建设思路及研究课题。由此,与同行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生态系统 农业 探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亚生 蒲海生 +3 位作者 边巴卓玛 群培达娃 宋国英 张骞 《西藏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9-45,共7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支持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是为解决西藏高原及周边省区新时期“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再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支持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是为解决西藏高原及周边省区新时期“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西藏高原 “三农”问题 农牧民增收 粮食安全 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 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西藏农业持续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禹代林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西藏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 用,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农业 发展 作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焦国成 《西藏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8-21,共14页
目前,西藏农牧业整体水平不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低是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十分艰难,农牧民视野狭窄,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差,传统农业意识较为浓厚。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直接关... 目前,西藏农牧业整体水平不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低是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十分艰难,农牧民视野狭窄,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差,传统农业意识较为浓厚。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区农牧业劳动者的素质和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 是当前我区农牧区发展的紧迫课题。本文就如何搞好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做出了一些探讨。并对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提出个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 技能培训 技术推广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业适用技术推广50年 被引量:2
5
作者 洛桑赤来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28-40,共13页
本文回顾了西藏50年来,农业适用技术引进、推广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丰硕成果;对农技推广体系特点、特征及功能性沿革也作了论述;特别是充分肯定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作为西藏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方面作用给予了客观如实地评... 本文回顾了西藏50年来,农业适用技术引进、推广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丰硕成果;对农技推广体系特点、特征及功能性沿革也作了论述;特别是充分肯定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作为西藏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方面作用给予了客观如实地评价,说明了科技和农民的结合是科技兴藏的重要途径。立身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成果 5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西藏农业科技
6
作者 王保海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7-13,共7页
本文对20世纪农业科技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阐述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主要领域、科研方向的选择,21世纪的西藏农业科技指导思想、方针、目标,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提高科技贡献率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21世纪 农业科技 西藏
全文增补中
5个引种到西藏的燕麦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被引量:24
7
作者 魏娜 金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922,共4页
为筛选适合西藏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到西藏拉萨的5个燕麦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9642-4、冀品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9642-4籽粒产量高,干草产量较低,适合在... 为筛选适合西藏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到西藏拉萨的5个燕麦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9642-4、冀品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9642-4籽粒产量高,干草产量较低,适合在农区种植;冀品1号干草产量位居第一,适合在半农半牧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份西藏小麦戊聚糖含量和SDS沉淀值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智斌 范瑞英 +2 位作者 冯波 冬梅 王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1-835,共5页
为给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了89份西藏小麦的戊聚糖含量及SDS沉淀值。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戊聚糖含量差异显著,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3.10%-8.95%;SDS沉淀值偏低,平均值仅为26.0 mL;地方品种的戊聚糖含量更趋于... 为给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了89份西藏小麦的戊聚糖含量及SDS沉淀值。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戊聚糖含量差异显著,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3.10%-8.95%;SDS沉淀值偏低,平均值仅为26.0 mL;地方品种的戊聚糖含量更趋于正态分布。戊聚糖含量和SDS沉淀值相关不显著。89份材料中,戊聚糖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藏冬4号、柳条春、洛隆小麦,以及戊聚糖含量较低的品种藏冬23号,可作为高、低戊聚糖小麦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戊聚糖 SDS沉淀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梦寒 次仁白珍 +2 位作者 安克杰 何燕 旦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9-554,共6页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均带有1对随体。核型类型均为对称型2A型。染色体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染色体长度比变幅为1.60~1.91,平均臂比为1.33~1.52,不对称指数介于56.08%~58.85%之间。以核型不对称性评定参试材料进化程度,塔巴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高,夏鲁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低;核型特征聚类将8份材料分为3组。进化和聚类分析发现,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进化速度较慢,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黄籽 西藏地方品种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关树森 刘国一 尼玛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9-46,共8页
文章认为,利用传统耕作剩余的水、热、光资源,进行套复种试验,以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为支撑,可以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等相互依赖、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和生产技术体系,从而推动西藏农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西藏 一年两收 技术研究 种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BraCTL1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活性分析
11
作者 李宝晶 王小霞 +15 位作者 魏家萍 崔俊美 武泽峰 王晋雄 方彦 董小云 郑国强 撒二梅 朱淑俊 魏鸿燕 杨加悦 李娟 赵国栋 李世昌 曹小东 刘自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2-600,共9页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几丁质酶(chitinase-like,CTL)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本研究以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离克隆了BraCTL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BraCTL1基因启动子融合GUS基因载体...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几丁质酶(chitinase-like,CTL)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本研究以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离克隆了BraCTL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BraCTL1基因启动子融合GUS基因载体,进行烟草遗传转化,结合PLACA在线软件,分析了BraCTL1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及BraCTL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陇油7号叶片变为墨绿色、叶柄有明显弯曲,而天油4号叶片完全皱缩、边缘有明显的黄化、叶柄完全失去支撑、出现明显冻害形态。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幼苗叶片中BraCTL1基因表达显著上升,在-8℃达到峰值,天油4号在-4℃达到最高值;-4℃处理2 h后陇油7号与天油4号叶片中BraCTL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陇油7号在18 h达最高值,天油4号在24 h达最高值;BraCTL1基因在叶柄中的表达量最高,叶片次之,根中显著低于叶柄和叶片。启动子结构分析表明,BraCTL1启动子区域含有7种不同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包含启动子核心序列,冷胁迫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干旱响应元件、厌氧有关元件以及参与MeJA反应相关元件。BraCTL1启动子片段GUS染色结果表明,全长(2000 bp)、W1(1684 bp)、W2(1000 bp)和W3(575 bp)缺失片段均可以正常表达,而-1684 bp~-575 bp位点的5'端片段具有较高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几丁质酶 启动子 BraCTL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萨地区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仰东 赵利 +3 位作者 王敬龙 饶新菊 谭大明 李鸿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4-1167,共4页
为筛选适宜西藏拉萨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于2017-2019年对国外引进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越冬率,测定生育期、鲜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WL168HQ和WL298HQ的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 为筛选适宜西藏拉萨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于2017-2019年对国外引进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越冬率,测定生育期、鲜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WL168HQ和WL298HQ的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越冬率和相对饲喂价值高于其他品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其他品种。因此,WL168HQ和WL298HQ适宜在西藏拉萨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产量 品质 拉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兰秋霞 冯波 +3 位作者 冬梅 徐智斌 赵国君 王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53-1557,共5页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小麦贮藏蛋白的主要成分,对面团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分离了4个LMW-GS基因(LMW-T1、LMW-T2、LMW-T3和LMW-T4)。LMW-T1、LMW-T2、LMW-T3和LMW-T4都具有LMW-GS基因...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小麦贮藏蛋白的主要成分,对面团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分离了4个LMW-GS基因(LMW-T1、LMW-T2、LMW-T3和LMW-T4)。LMW-T1、LMW-T2、LMW-T3和LMW-T4都具有LMW-GS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编码区全长分别是930、930、897和915 bp,分别编码308、308、297和303个氨基酸,其推断氨基酸的分子量分别为32938.40、32978.42、31624.88和32122.20 Da。根据推断氨基酸中8个半胱氨酸残基的位置,LMW-T1和LMW-T2属于TypeⅢ类;LMW-T3和LMW-T4属于TypeⅤ类。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4个基因与前人报道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相似性很高,其中LMW-T2、LMW-T3和LMW-T4与LMW-m型基因聚为一类。虽然LMW-T1的N-末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但是LMW-T1与LMW-s型基因聚为一类。上述四个基因的克隆进一步丰富了小麦LMW-GS的基因库资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LMW-GS基因的系统进化、结构与功能,可作为小麦品质改良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W-GS基因 序列分析 进化分析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育种的成就与经验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巴桑玉珍 强小林 《西藏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26-36,共11页
本文主要回顾了西藏青稞育种的历程,育种研究的是基本成果以及品种性状演替过程,总结了青稞育种的成就和基本经验,提出青稞育种必须根据实际正确制定育种目标,合理选用亲本材料,改进育种方法等。另外,本文还展望了西藏青稞育种前景,提... 本文主要回顾了西藏青稞育种的历程,育种研究的是基本成果以及品种性状演替过程,总结了青稞育种的成就和基本经验,提出青稞育种必须根据实际正确制定育种目标,合理选用亲本材料,改进育种方法等。另外,本文还展望了西藏青稞育种前景,提出今后西藏青稞育种应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1.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 2.选育和开发有特殊保健功能的专用品种 3.选育和发展啤酒大麦新品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青稞 育种 品种性状 亲本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及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梦寒 次仁白珍 +2 位作者 安克杰 何燕 旦巴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5期21-23,146,共4页
为研究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褐籽品种"嘎壤油菜"和黄籽品种"雪巴黄籽油菜"的细胞学信息,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二倍体,均由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 为研究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褐籽品种"嘎壤油菜"和黄籽品种"雪巴黄籽油菜"的细胞学信息,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二倍体,均由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有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带有随体;染色体组成结构、核型参数具有一定的差异,褐籽品种的核型参数均大于黄籽品种。褐籽品种"嘎壤油菜"进化程度较高,为中间类型2B型,黄籽品种"雪巴黄籽油菜"的进化程度较低,较为原始,为对称类型1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褐籽 黄籽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蝗虫起源与进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复生 刘举鹏 +1 位作者 王保海 王翠玲 《西藏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1-40,共40页
本文包括西藏蝗虫研究概况;西藏蝗虫的区系组成;高原的边缘效应及其蝗虫分化;一个独立的蝗虫地理区系;蝗虫的垂直分布;蝗虫的适应;蝗虫区系的起源与演替。
关键词 蝗虫 西藏高原 西藏东南部 喜马拉雅山南坡 特有种 西藏地区 区系成份 古北区 雅鲁藏布江流域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个世纪以来西藏耕作栽培科研工作取得的成就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亚生 颜士华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94-105,共12页
本文较系统总结了西藏50年来农作制度改制,传统农业评价,高产栽培研究,立体农业发展,冬小麦引进与高产栽培研究等,这些成果和农学思想必将对21世纪我区农业科研,生产、推广等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耕作 栽培 成果 50年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飞蝗卵的发育与蝻期各龄的外部形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小波 王翠玲 +3 位作者 覃荣 王文峰 扎罗 谢丹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8-11,共4页
依据卵的发育分级标准,将西藏飞蝗卵的发育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胚熟期。采用虞佩玉和陆近仁的方法,根据西藏飞蝗各龄蝗蝻体色、颅顶、前胸背板后缘、翅芽、体长,划分西藏飞蝗蝗蝻的5个龄期,各龄历期为:1龄8-13d,2龄10-18d,3龄... 依据卵的发育分级标准,将西藏飞蝗卵的发育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胚熟期。采用虞佩玉和陆近仁的方法,根据西藏飞蝗各龄蝗蝻体色、颅顶、前胸背板后缘、翅芽、体长,划分西藏飞蝗蝗蝻的5个龄期,各龄历期为:1龄8-13d,2龄10-18d,3龄12-15d,4龄15-20d,5龄15-2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飞蝗 发育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中部农区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金涛 尼玛扎西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2-17,共6页
为提高西藏中部农区饲草供给质量,对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进行了探讨,从一年生、多年生等多种作物类型的25个品种筛选确定箭筈豌豆甘孜333是最适宜套复种的品种和类型。为西藏高寒农区发展粮草一年两收提出了冬草夏粮的新模式,并详细研... 为提高西藏中部农区饲草供给质量,对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进行了探讨,从一年生、多年生等多种作物类型的25个品种筛选确定箭筈豌豆甘孜333是最适宜套复种的品种和类型。为西藏高寒农区发展粮草一年两收提出了冬草夏粮的新模式,并详细研究了适宜的播期、产量、刈割时期等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中部农区 一年两收 农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耕作制度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亚生 金涛 关卫星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2期17-21,共5页
本文论述了西藏耕作制度一些特点、发展现状及今后一个时期耕 作制度发展方向。
关键词 耕作制度 趋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