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半个世纪以来西藏耕作栽培科研工作取得的成就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较系统总结了西藏50年来农作制度改制,传统农业评价,高产栽培研究,立体农业发展,冬小麦引进与高产栽培研究等,这些成果和农学思想必将对21世纪我区农业科研,生产、推广等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
张亚生
颜士华
机构地区
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94-105,共12页
Tibet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耕作
栽培
成果
50年
总结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63
1
张亚生,金涛,关卫星.
西藏耕作制度综述[J]
.西藏农业科技,2001,23(2):17-21.
被引量:3
2
关树森.
西藏土壤肥料科研50年[J]
.西藏农业科技,2001,23(3):59-62.
被引量:1
3
臧靖巍,阚建全,陈宗道,赵国华.
青稞的成分研究及其应用现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4):43-46.
被引量:164
4
钟祥浩,刘淑珍,王小丹,李祥妹.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生态安全战略[J]
.山地学报,2003,21(B12):1-6.
被引量:41
5
吴坚扎西.
西藏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举措[J]
.西藏科技,2004(8):30-33.
被引量:12
6
黄国勤.
江西稻田保护性耕作的模式及效益[J]
.耕作与栽培,2005,25(1):16-18.
被引量:11
7
王俊,李凤民,贾宇,王亚军.
半干旱黄土区苜蓿草地轮作农田土壤氮、磷和有机质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3):439-444.
被引量:66
8
王先明.
西藏农业自然条件与资源特点[J]
.西藏科技,1994(3):36-52.
被引量:9
9
刘国一.
西藏中部农区冬小麦套种箭舌豌豆研究[J]
.西藏农业科技,2005,27(1):27-30.
被引量:8
10
高琼,胡远满,郑钦玉,李月辉.
绿色食品基地的景观生态规划[J]
.生态学杂志,2005,24(8):958-96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贺桂芹,杨改河,金涛,冯永忠.
西藏农作制度的演变特征及发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141-2142.
被引量:1
2
次仁央金,李军,金涛.
试论西藏农业资源状况与种植制度发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371-380.
被引量:23
3
郝文渊,尼玛曲珍,张小龙,曲珍拉姆.
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9):10-11.
被引量:3
4
张利.
西藏农业发展研究[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3):248-248.
5
司政邦,常瑛,刘迪迪,刘启.
西藏主要农业区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1):261-263.
被引量:1
6
韦泽秀,彭君,卓玛,杨素涛,边巴卓玛,米玛更才.
几个高寒早熟青稞品种在浪卡子县的试种研究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7):6-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姜勋,李秀琴.
齐齐哈尔市城区水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2007,6(17).
2
邓艾,马彪.
藏区农业区位优势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51-56.
被引量:5
3
曾健.
试论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J]
.西藏发展论坛,2010(3):46-50.
被引量:4
4
李祥妹.
欠发达地区农户生产效率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259-262.
被引量:7
5
韩惠芳,周勋波,宁堂原,李增嘉.
山东现代农作制特征及其发展策略[J]
.作物杂志,2010(1):1-5.
被引量:3
6
李文才,邱建军,邱锋.
农牧户家庭种植业生产经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西藏典型县(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94-6797.
7
曾维莲,林玲.
劳动力外出务工背景下西藏作物结构变化分析[J]
.西藏科技,2018(12):23-25.
8
张利.
西藏农业发展研究[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3):248-248.
9
黄清雄.
论西藏粮食种植业发展[J]
.中外食品工业(下),2015,0(4):108-108.
被引量:1
10
时学双,李法虎,闫宝莹,何东,普布多吉,曲珍.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春青稞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0):144-151.
被引量:27
1
刘长运,魏梓桂.
南阳地区热量资源及其农业评价[J]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0,10(3):30-38.
2
M.F.Carter,何文寿.
水稻施用新脲甲醛的农业评价[J]
.土壤学进展,1989,17(6):29-32.
被引量:1
3
吴荣贵,林葆.
硝酸磷肥的农业评价[J]
.土壤学进展,1990,18(2):7-15.
4
孙世明.
攀枝花市立体农业发展的战略意义[J]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6,0(6):12-13.
被引量:1
5
孔凡哲.
徐州湖西平原地区土壤水资源的农业评价[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3):43-47.
6
王学勤,徐东春,郑天存,张书忠,杨永钦.
周口地区立体农业发展潜势及主要种植模式[J]
.河南农业科学,1994,23(9):13-15.
7
胡全贵.
河南省立体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1997,26(12):16-18.
8
齐鑫山.
山东省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标准值的确定及其应用[J]
.生态农业研究,1995,3(3):34-40.
被引量:9
9
李志强,刘学录.
甘肃地貌区划与地貌条件的农业评价[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29(4):444-449.
被引量:11
10
WU Da-fu,LU Hing,CHEN Hong-wei,REN Xiu-juan,LI Dong-fang.
Ecoagriculture evaluation of household level in red soil area of Chin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3(4):58-64.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