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农牧科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西藏农牧科学院信息化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庆寿 黄界 +1 位作者 杨勇 唐广元 《西藏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文以西藏农牧科学院农牧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例,从当前农牧科技资源信息化、基层信息基础建设和农牧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出发,在分析了西藏农牧科研单位信息化建设优点及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西藏农牧科技信息化建设几点基... 本文以西藏农牧科学院农牧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例,从当前农牧科技资源信息化、基层信息基础建设和农牧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出发,在分析了西藏农牧科研单位信息化建设优点及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西藏农牧科技信息化建设几点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农牧科技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烈庆祝西藏农牧学院成立二十周年贺词
2
作者 拉巴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4期49-49,共1页
正当世纪之交来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西藏农牧学院命名20周年华诞。在风华正茂的20年里,农牧学院为西藏农牧业科研、教育、生产、推广、科研开发等输送了大批人才,并为西藏农牧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当世纪之交来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西藏农牧学院命名20周年华诞。在风华正茂的20年里,农牧学院为西藏农牧业科研、教育、生产、推广、科研开发等输送了大批人才,并为西藏农牧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借此,我代表西藏农牧科学院向曾在西藏学习过的科技干部、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祝贺。希望农牧学院校友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里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努力创新,为繁荣我区科技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农牧业 农牧科学院 社会的全面进步 科技进步 21世纪 科学技术 科技干部 促进经济发展 世纪之交 科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西藏黄牛、娟姗牛及其杂交牛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3
作者 斯朗旺姆 次仁罗布 +5 位作者 尼玛仓决 扎西顿珠 格桑卓嘎 巴桑普尺 嘎玛央宗 孔小艳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97,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高原低氧环境下西藏黄牛、娟姗牛、杂交牛(娟姗牛♂×西藏黄牛♀,F_(2)代)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收集1~8月龄西藏黄牛、高原出生娟姗牛和杂交牛体重与体尺生长数据,采用Logistic、Gompertz、Brody和Von Bertalanffy 4种... 试验旨在探究高原低氧环境下西藏黄牛、娟姗牛、杂交牛(娟姗牛♂×西藏黄牛♀,F_(2)代)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收集1~8月龄西藏黄牛、高原出生娟姗牛和杂交牛体重与体尺生长数据,采用Logistic、Gompertz、Brody和Von Bertalanffy 4种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显示:4月龄,杂交牛体重和体尺指标超过西藏黄牛和娟姗牛。随着月龄的增加,娟姗牛生长速度超过西藏黄牛和杂交牛。西藏黄牛和杂交牛体重、体直长、体高和胸围生长曲线的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Brody模型和Logistic模型;娟姗牛体重生长最佳拟合模型为Gompertz模型,体尺各项指标均为Brody模型。西藏黄牛、杂交牛和娟姗牛体重估计值分别为202.219、294.232、482.779kg,体直长估计值分别为99.756、 131.693、 146.461cm,体高估计值分别为105.382、 127.983、116.048 cm,胸围估计值分别为133.779、187.019、161.923 cm。研究表明,引用娟姗牛种公牛冻精改良西藏黄牛,改善了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指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黄牛 娟姗牛 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与西藏农牧业的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顾茂芝 《西藏农业科技》 2002年第4期1-7,共7页
WTO,意味着国际市场化与市场国际化之产业经济的大循环,意味着世贸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开放就是竞争,竞争的实质在于优胜劣汰。“优”的概念之内涵与外延是宽泛的,仅就农牧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而言,可从优势之宏观与优质之微观... WTO,意味着国际市场化与市场国际化之产业经济的大循环,意味着世贸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开放就是竞争,竞争的实质在于优胜劣汰。“优”的概念之内涵与外延是宽泛的,仅就农牧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而言,可从优势之宏观与优质之微观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观看。也即农牧业只有以优势产业进入世界经济平台,方能占有一席之地,农牧产品也只有优质产品能够准入市场并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基于如此认知,笔者以为,在WTO框架与前景之下,西藏农牧业的发展定能够契合世界经济潮流,在以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特征的世界产业经济大循环中,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最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农牧业 发展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西藏农牧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几点想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新年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我区农牧科技人才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科 技人才建设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农牧 科技人才 培养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发展西藏农牧科研工作的若干思考
6
作者 李新年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就发展西藏农牧科研工作的问题,在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农牧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与领导、专家商讨,以推动我区农牧科研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牧科研 对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高金锋 张慧成 +4 位作者 高小丽 卓嘎 柴岩 李瑞国 冯佰利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了揭示西藏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西藏80份苦荞资源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苦荞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主茎粗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6... 为了揭示西藏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西藏80份苦荞资源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苦荞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主茎粗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6.7%。千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偏相关,生育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偏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将西藏苦荞7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6.04%,以主茎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1.11%。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1.61水平上可聚为4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大粒型、株高中等小粒型、植株矮小大粒型和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型。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苦荞资源中植株较矮、大粒是较为理想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苦荞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tb基因多态性研究西藏地区8个藏山羊群体遗传结构及母系起源 被引量:9
8
作者 邓娟 张红平 +3 位作者 巴贵 次仁德吉 宋天增 李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4,共10页
旨在基于Cytb基因多态性探讨藏山羊群体间遗传结构及其母系起源。对西藏8个地区157只藏山羊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全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构建系统发育邻接树等。结果显示,藏山羊Cytb全序列为... 旨在基于Cytb基因多态性探讨藏山羊群体间遗传结构及其母系起源。对西藏8个地区157只藏山羊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全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构建系统发育邻接树等。结果显示,藏山羊Cytb全序列为1 140bp,在8个群体中共检测到33个变异位点,定义了3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度(Pi)分别为0.736和0.001 8,表明西藏地区藏山羊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78.6%的群体间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P<0.05),组内群体间的变异极显著(F_(SC)=0.321,P<0.001);系统发育邻接树分为了4个单倍型组(Haplogroup A-D),提示藏山羊有4个母系起源;单倍型网络图显示,不同地理来源的藏山羊没有完全聚类在同一群簇。在历史驯养过程中,藏山羊发生过群体扩增事件。本研究表明,西藏地区藏山羊有4个母系起源,并呈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虽然群体间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分隔格局,遗传结构差异在缩小。本研究结果为藏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山羊 CYTB 线粒体DNA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引种到西藏的燕麦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被引量:24
9
作者 魏娜 金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922,共4页
为筛选适合西藏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到西藏拉萨的5个燕麦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9642-4、冀品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9642-4籽粒产量高,干草产量较低,适合在... 为筛选适合西藏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到西藏拉萨的5个燕麦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9642-4、冀品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9642-4籽粒产量高,干草产量较低,适合在农区种植;冀品1号干草产量位居第一,适合在半农半牧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亚东黑木耳”的分类地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卫萍 王磊 +3 位作者 李国杰 白玛旦增 章卫民 文华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1,F0003,共8页
"亚东黑木耳"是西藏亚东县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生长于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的枯枝上,当地群众通过采集和销售这种野生食用菌来提高经济收入。长期以来,"亚东黑木耳"一直被误认为是黑木耳(Auricularia au... "亚东黑木耳"是西藏亚东县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生长于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的枯枝上,当地群众通过采集和销售这种野生食用菌来提高经济收入。长期以来,"亚东黑木耳"一直被误认为是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证实,"亚东黑木耳"并非是真正的黑木耳,而是一种黑耳(Exidi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黑木耳 黑耳 食用菌 分类 亚东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萨地区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仰东 赵利 +3 位作者 王敬龙 饶新菊 谭大明 李鸿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4-1167,共4页
为筛选适宜西藏拉萨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于2017-2019年对国外引进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越冬率,测定生育期、鲜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WL168HQ和WL298HQ的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 为筛选适宜西藏拉萨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于2017-2019年对国外引进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越冬率,测定生育期、鲜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WL168HQ和WL298HQ的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越冬率和相对饲喂价值高于其他品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其他品种。因此,WL168HQ和WL298HQ适宜在西藏拉萨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产量 品质 拉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BraCTL1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活性分析
12
作者 李宝晶 王小霞 +15 位作者 魏家萍 崔俊美 武泽峰 王晋雄 方彦 董小云 郑国强 撒二梅 朱淑俊 魏鸿燕 杨加悦 李娟 赵国栋 李世昌 曹小东 刘自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2-600,共9页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几丁质酶(chitinase-like,CTL)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本研究以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离克隆了BraCTL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BraCTL1基因启动子融合GUS基因载体...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几丁质酶(chitinase-like,CTL)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本研究以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离克隆了BraCTL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BraCTL1基因启动子融合GUS基因载体,进行烟草遗传转化,结合PLACA在线软件,分析了BraCTL1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及BraCTL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陇油7号叶片变为墨绿色、叶柄有明显弯曲,而天油4号叶片完全皱缩、边缘有明显的黄化、叶柄完全失去支撑、出现明显冻害形态。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幼苗叶片中BraCTL1基因表达显著上升,在-8℃达到峰值,天油4号在-4℃达到最高值;-4℃处理2 h后陇油7号与天油4号叶片中BraCTL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陇油7号在18 h达最高值,天油4号在24 h达最高值;BraCTL1基因在叶柄中的表达量最高,叶片次之,根中显著低于叶柄和叶片。启动子结构分析表明,BraCTL1启动子区域含有7种不同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包含启动子核心序列,冷胁迫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干旱响应元件、厌氧有关元件以及参与MeJA反应相关元件。BraCTL1启动子片段GUS染色结果表明,全长(2000 bp)、W1(1684 bp)、W2(1000 bp)和W3(575 bp)缺失片段均可以正常表达,而-1684 bp~-575 bp位点的5'端片段具有较高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几丁质酶 启动子 BraCTL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西藏茶文化的发生与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亚生 刘晃 +3 位作者 焦国成 袁玉亭 阴训法 宋佩茹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5-209,共5页
关键词 茶文化 西藏 藏传佛教 牛羊肉 尼泊尔 六月霜 饮茶 色拉 饮食 酥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灵芝高效日光温室驯化栽培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荣 熊卫萍 +1 位作者 洛桑 张君丽 《食药用菌》 2014年第1期55-56,共2页
对分离自西藏米林县、波密县的野生灵芝菌株,采用脱袋全埋式覆土栽培方法,自动间歇喷雾增湿、蕾期加强通风等技术措施,在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高效日光温室驯化栽培成功。
关键词 西藏 野生灵芝 温室 驯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羊业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央金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S1期445-448,共4页
羊业是西藏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藏传统服装、地毯等纺织品提供了优质的羊毛原料,羊肉与牛肉共同组成了农牧区的肉品市场,羊业为广大天然草地与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西藏绵羊存栏数多,多年来保持在1 000万只左右,类型多,具有丰富... 羊业是西藏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藏传统服装、地毯等纺织品提供了优质的羊毛原料,羊肉与牛肉共同组成了农牧区的肉品市场,羊业为广大天然草地与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西藏绵羊存栏数多,多年来保持在1 000万只左右,类型多,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产业链长,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西藏育成的唯一新品种是绵羊,为其他家畜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参考。但西藏羊业目前存在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羊 天然草地 新品种培育 遗传资源 半细毛羊 苏联美利奴羊 饲养规模 新疆细毛羊 出栏数 波尔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蝗虫起源与进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复生 刘举鹏 +1 位作者 王保海 王翠玲 《西藏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1-40,共40页
本文包括西藏蝗虫研究概况;西藏蝗虫的区系组成;高原的边缘效应及其蝗虫分化;一个独立的蝗虫地理区系;蝗虫的垂直分布;蝗虫的适应;蝗虫区系的起源与演替。
关键词 蝗虫 西藏高原 西藏东南部 喜马拉雅山南坡 特有种 西藏地区 区系成份 古北区 雅鲁藏布江流域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个世纪以来西藏耕作栽培科研工作取得的成就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亚生 颜士华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94-105,共12页
本文较系统总结了西藏50年来农作制度改制,传统农业评价,高产栽培研究,立体农业发展,冬小麦引进与高产栽培研究等,这些成果和农学思想必将对21世纪我区农业科研,生产、推广等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耕作 栽培 成果 50年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飞蝗卵的发育与蝻期各龄的外部形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小波 王翠玲 +3 位作者 覃荣 王文峰 扎罗 谢丹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8-11,共4页
依据卵的发育分级标准,将西藏飞蝗卵的发育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胚熟期。采用虞佩玉和陆近仁的方法,根据西藏飞蝗各龄蝗蝻体色、颅顶、前胸背板后缘、翅芽、体长,划分西藏飞蝗蝗蝻的5个龄期,各龄历期为:1龄8-13d,2龄10-18d,3龄... 依据卵的发育分级标准,将西藏飞蝗卵的发育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胚熟期。采用虞佩玉和陆近仁的方法,根据西藏飞蝗各龄蝗蝻体色、颅顶、前胸背板后缘、翅芽、体长,划分西藏飞蝗蝗蝻的5个龄期,各龄历期为:1龄8-13d,2龄10-18d,3龄12-15d,4龄15-20d,5龄15-2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飞蝗 发育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耕作制度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亚生 金涛 关卫星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2期17-21,共5页
本文论述了西藏耕作制度一些特点、发展现状及今后一个时期耕 作制度发展方向。
关键词 耕作制度 趋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红景天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利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宝海 李顺凯 +1 位作者 白玛玉珍 刘娜 《农产品加工》 2007年第7期68-69,共2页
  红景天系景天科红景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海拔2 800 m~5 600 m的高山砾石滩及碎石坡的石缝之中.……
关键词 红景天属 自治区 民族自治地方 西藏红景天 农牧科学院 人工驯化栽培 资源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