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苦荞品种在凉山州的主要生物学性状与品质表现研究
1
作者 李声春 范小杰 +3 位作者 尔古阿呷 杜含梅 谭露 王安虎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7期70-75,共6页
为实现苦荞高产优质栽培,本试验以14个不同苦荞品种为材料,其中,“九江苦荞”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品种苦荞的生物学性状以及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淀粉和黄酮(主要是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在9.66~11... 为实现苦荞高产优质栽培,本试验以14个不同苦荞品种为材料,其中,“九江苦荞”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品种苦荞的生物学性状以及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淀粉和黄酮(主要是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总量在9.66~11.30g·100g^(-1),蛋白质含量在11.12~12.48g·100g^(-1),脂肪含量在1.84~4.22g·100g^(-1),总淀粉含量在571.10~859.08mg·g^(-1),黄酮含量在1.42%~3.79%;相关性分析显示,主茎分枝数与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分枝数较少的品种更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积累;花序柄长与氨基酸总量呈显著负相关,短花序柄品种在氨基酸合成方面具有优势。综合分析发现,“西荞8号”的表现最优异,且主要品质指标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品质 生物学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桐子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巧 江文世 +1 位作者 李瑶佳 何劭英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8期129-131,共3页
小桐子属于落叶灌木或半肉质小乔木,小桐子植株及种子中均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对小桐子成分分析进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桐子 化学成分 生长习性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菌贮藏期间细菌菌相分析及精油抑菌研究
3
作者 清源 方志荣 +3 位作者 吴瑕 姚昕 林巧 尹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1-167,共7页
为揭示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4℃贮藏期间的表面微生物变化规律,鉴定优势腐败细菌并选择出抑菌效果好的天然抑菌剂。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培养技术,对印度块菌贮藏过程中表面菌群结构及优势腐败菌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抑菌率,计算... 为揭示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4℃贮藏期间的表面微生物变化规律,鉴定优势腐败细菌并选择出抑菌效果好的天然抑菌剂。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培养技术,对印度块菌贮藏过程中表面菌群结构及优势腐败菌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抑菌率,计算半数有效浓度(EC50)等,研究5种天然植物精油对优势腐败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印度块菌表面菌落总数呈增加趋势,第15 d时达到2.28×10^(6) lg CFU/g并出现异味、发粘或发霉等现象,至30 d时到达货架期终点。贮藏期间的优势菌门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Verrucomicrobia。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Rhizobium、Pedobacter、Sphingobacterium、Flavobacterium、Serratia、Janthinobacterium、Sphingopyxis和Variovorax。此次共分离得到2株可导致块菌腐烂率达90%以上的细菌,经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粪小短杆菌(Brachybacterium faecium)。所用5种精油中,柠檬草精油对B.subtilis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5.471μL/L;百里香精油对B.faecium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6.350μL/L。本研究为后续开展柠檬草和百里香精油复配在块菌采后贮藏保鲜上的应用,延长其货架期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传统培养技术 高通量测序 优势腐败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葡萄枝屑、桑枝屑栽培白参菌、秀珍菇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方志荣 林静 +1 位作者 清源 姜英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10期20-25,共6页
为合理利用葡萄枝屑和桑枝屑,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研究了不同栽培配方(配方1:葡萄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2:桑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3(CK):玉米芯50%+高粱壳30%+辅料)对白参菌和秀珍菇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生长阶段... 为合理利用葡萄枝屑和桑枝屑,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研究了不同栽培配方(配方1:葡萄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2:桑枝屑50%+高粱壳30%+辅料;配方3(CK):玉米芯50%+高粱壳30%+辅料)对白参菌和秀珍菇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胞外酶活性及白参菌和秀珍菇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3栽培白参菌和秀珍菇胞外酶活性最高,第一次采收时间最短,产量最高。白参菌在配方1中的胞外酶、产量、粗蛋白含量高于配方2,秀珍菇在配方2中的胞外酶、产量、粗蛋白含量高于配方1。生产上可用葡萄枝屑代替玉米芯种植白参菌,可用桑枝屑代替玉米芯种植秀珍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屑 桑枝屑 废枝条基料化 白参菌 秀珍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下印度块菌净菜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清源 方志荣 +1 位作者 姚昕 尹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98-2709,共12页
以国产印度块菌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失重率、腐败率、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的变化,并构建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低温贮藏能有效降低印度块菌净菜的... 以国产印度块菌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失重率、腐败率、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的变化,并构建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低温贮藏能有效降低印度块菌净菜的失重率、腐败率和呼吸强度,抑制蛋白质降解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加,较好地维持贮藏期间的硬度,降低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失重率、腐败率、PPO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块菌净菜品质变化的关键性因子。动力学分析结合Arrhenius方程结果表明,PPO活性拟合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精度更高,决定系数R 2>0.90。经模型验证实验发现,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低于11.05%,可有效预测(-3±1)~(16±1)℃贮藏时的块菌净菜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贮藏温度 品质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外源硒对苦荞生长发育及硒富集特征的影响
6
作者 于秋竹 岳灵 +2 位作者 邱俊华 杜含梅 王安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4-80,共17页
通过喷施外源硒肥,利用植物生物转化法,以药食同源的苦荞品种为载体可培育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富硒苦荞。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以及饮食结构调整,富硒苦荞将备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青睐,对于苦荞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通过喷施外源硒肥,利用植物生物转化法,以药食同源的苦荞品种为载体可培育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富硒苦荞。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以及饮食结构调整,富硒苦荞将备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青睐,对于苦荞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对苦荞品种西荞2号和西荞8号进行不同浓度硒肥施用处理,依次为0(CK,等量喷施纯净水)、10(Se10)、25(Se25)、50(Se50)、75mg/L(Se75),通过测定苦荞植株生长发育指标、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运转指标、产量、籽粒性状和硒积累、分配、转运及富集效应等性状指标,探讨不同浓度硒肥对苦荞生长规律的影响,解析不同浓度硒肥下苦荞硒富集效应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凉山州地区种植的主栽及优势苦荞品种所需的硒肥浓度水平,为拓宽硒肥施用在苦荞硒吸收富集方面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施用浓度较低硒肥能够促进苦荞品种株高、茎粗、主茎叶数和二级分枝等农艺性状的增加,而施用较高浓度硒肥对苦荞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及花后生长发育等性状指标起到促进作用。施用适度硒肥能够显著增加苦荞产量(P<0.05),过高浓度硒肥虽然增产,但增产程度及效率较低。喷施硒肥能够促进苦荞将硒积累量更多地留在地上部并转运到生殖器官,减少地下部无效硒积累量和抑制营养器官无效硒积累量滞留。最终采用客观熵权法相结合,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最终权重,并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对各处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喷施超过50mg/L浓度硒肥对苦荞生长发育及硒富集特征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硒 浓度 苦荞 生长发育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生长调节剂对克瑞森葡萄硬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覃杨 董畅 +1 位作者 杨炆英 龚泓淞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克瑞森葡萄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以期为克瑞森葡萄苗木扦插繁育提供适宜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方法】以克瑞森葡萄1年生硬枝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 【目的】探索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克瑞森葡萄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以期为克瑞森葡萄苗木扦插繁育提供适宜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方法】以克瑞森葡萄1年生硬枝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溶液处理进行扦插试验,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对克瑞森葡萄插条生根及萌芽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克瑞森葡萄插条的萌芽与生根均有显著促进作用。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插条萌芽率都很高,2000 mg·L^(-1)NAA和2000 mg·L^(-1)IAA处理过的插条生根率较好,但500 mg·L^(-1)IBA处理的插条单株根数最多,根长较长。【结论】试验中,500mg·L^(-1)IBA处理对克瑞森葡萄硬枝扦插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克瑞森葡萄 硬枝扦插 萌芽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萘乙酸和ABT生根剂对‘阳光玫瑰’、‘香悦’葡萄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
8
作者 覃杨 董畅 +2 位作者 龙涛 鲁会玲 王明洁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筛选适宜‘阳光玫瑰’和‘香悦’这2个欧美葡萄品种硬枝扦插的生根剂。[方法]以‘阳光玫瑰’、‘香悦’的1年生硬枝为试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α-萘乙酸和ABT这2种生根剂对其生长、成苗的影响。[结果]生根剂处理与清水... [目的]筛选适宜‘阳光玫瑰’和‘香悦’这2个欧美葡萄品种硬枝扦插的生根剂。[方法]以‘阳光玫瑰’、‘香悦’的1年生硬枝为试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α-萘乙酸和ABT这2种生根剂对其生长、成苗的影响。[结果]生根剂处理与清水对照间差异极显著,品种与生根剂交互作用显著,但‘阳光玫瑰’和‘香悦’品种间成苗数差异不显著。[结论]ABT生根剂处理对‘阳光玫瑰’和‘香悦’硬枝扦插成苗效果最好,α-萘乙酸处理次之,清水对照处理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根剂 ‘阳光玫瑰’葡萄 ‘香悦’葡萄 硬枝扦插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和乙烯处理对花生幼苗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STS3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包学锋 董旋 林国林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40-46,共7页
为了确定紫外灯照射预处理下铜和乙烯处理对花生幼苗根部反式白藜芦醇生物合成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了花生幼苗根部反式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量,并对花生幼苗根部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0.1 mmol·L^(-1)铜与5.0 mmol·... 为了确定紫外灯照射预处理下铜和乙烯处理对花生幼苗根部反式白藜芦醇生物合成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了花生幼苗根部反式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量,并对花生幼苗根部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0.1 mmol·L^(-1)铜与5.0 mmol·L^(-1)乙烯交互处理下花生幼苗根部反式白藜芦醇生物合成量显著低于0.1 mmol·L^(-1)铜或5.0 mmol·L^(-1)乙烯单独处理;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PAL1、CYP73A2、4CL3、5MAT、PMAT1、STS3等关键基因表达模式与各处理下反式白藜芦醇生物合成量的变化趋势一致;MYB308与STS3基因表达模式一致,结合位点预测结果推断MYB308应是STS3的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反式白藜芦醇 苯丙烷代谢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萘乙酸对“藤稔”和“无核白鸡心”葡萄硬枝扦插的影响
10
作者 覃杨 董畅 +2 位作者 任婷 鲁会玲 王明洁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3期16-19,31,共5页
为探索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对葡萄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以“藤稔”和“无核白鸡心”2个不同类型的葡萄品种硬枝插条为试验材料,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对其进行扦插处理,观察其发芽率、生根率及成苗率等,筛选出适宜各品种的最佳... 为探索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对葡萄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以“藤稔”和“无核白鸡心”2个不同类型的葡萄品种硬枝插条为试验材料,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对其进行扦插处理,观察其发芽率、生根率及成苗率等,筛选出适宜各品种的最佳萘乙酸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2种葡萄的发芽、生根、根长、成苗等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浓度为150 mg·L^(-1)时,2种葡萄的生根率、成苗率、生根数最高;浓度为50 mg·L^(-1)时,2种葡萄的平均新梢长度最长;浓度为200 mg·L^(-1)时,2种葡萄抽梢率最高;各浓度处理对扦插苗的发芽率影响不大;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2种葡萄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无核白鸡心”的促进效果明显高于“藤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 葡萄藤稔 无核白鸡心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都系列葡萄品种的硬枝扦插试验
11
作者 赵惠 覃杨 +3 位作者 李良梅 严茸 王清华 陈思宇 《果农之友》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促进优良葡萄品种的选育和推广,2024年3月对瑞都系列葡萄品种中的瑞都红玉、瑞都早红、瑞都红玫3个品种进行硬枝扦插育苗试验,对扦插后插条的萌芽率,插条新梢的长度、粗度,插条的生根数量、根长、根粗以及成苗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 为了促进优良葡萄品种的选育和推广,2024年3月对瑞都系列葡萄品种中的瑞都红玉、瑞都早红、瑞都红玫3个品种进行硬枝扦插育苗试验,对扦插后插条的萌芽率,插条新梢的长度、粗度,插条的生根数量、根长、根粗以及成苗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三个瑞都系列葡萄品种的硬枝扦插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瑞都红玫的萌芽率最高,达到100%;瑞都早红次之,为97%;瑞都红玉萌芽率最低,为87%。瑞都红玫的成苗率最高,达到97%;瑞都早红的成苗率次之,为90%;而瑞都红玉的成苗率最低,仅为67%。同时,瑞都早红的生根效果最佳,平均根长最长,达6.2 cm,平均根粗也最粗,达1.37 mm;瑞都红玫的新梢长势最好,平均新梢长度最长,达5.8 cm。这些结果可为瑞都系列葡萄品种的扦插育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都系列葡萄 硬枝扦插 萌芽 生根 成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下烟草根际细菌网络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先军 张文友 +5 位作者 段旺军 彭睿 相雨欣 陈梓涵 张义正 颜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2251,共10页
[目的]研究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烟草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挖掘关键响应菌群,探索烟草根际细菌对不同肥料施加的动态响应机制。[方法]聚焦烟草根际细菌对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植物促生微生物(PGPMs)处理下的反应机制。通过Illumina M... [目的]研究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烟草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挖掘关键响应菌群,探索烟草根际细菌对不同肥料施加的动态响应机制。[方法]聚焦烟草根际细菌对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植物促生微生物(PGPMs)处理下的反应机制。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肥料处理下烟草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测序并对操作分类单位(OTU)进行聚类,分析处理间细菌菌群多样性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将根际菌群与施肥处理相关联,同时建立细菌共现网络,解析施肥响应的关键调控菌群。[结果]与化学肥料相比,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显著增加烟草根际细菌丰度,但降低了细菌分布的均匀性。基于模型挖掘到15个与施肥关联的指示性细菌类群,其中泛菌属(Pantoea)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细菌为微生物菌剂处理下特定菌群结构的指示性细菌。另外,从化肥、有机肥到微生物菌剂处理,根际细菌共现网络结构从松散状态转变为紧密且复杂调控状态,微生物菌剂作用下优势菌群调控增强,与周围菌群联系紧密。[结论]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显著改变烟草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根际细菌响应网络,其中泛菌属和寡养单胞菌属等微生物菌剂处理下的指示性细菌具有进一步纯化培养和商业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际细菌 细菌多样性 指示性细菌 细菌共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两个欧亚种葡萄硬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覃杨 董畅 +2 位作者 曾千 鲁会玲 王明洁 《北方果树》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该试验以‘粉红亚都蜜’‘红光无核’为试材,研究4种基质(河沙、草炭、珍珠岩、田园土)对其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的平均成苗率‘粉红亚都蜜’显著高于‘红光无核’;在不同基质中,‘粉红亚都蜜’以珍珠岩为基质的... 该试验以‘粉红亚都蜜’‘红光无核’为试材,研究4种基质(河沙、草炭、珍珠岩、田园土)对其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的平均成苗率‘粉红亚都蜜’显著高于‘红光无核’;在不同基质中,‘粉红亚都蜜’以珍珠岩为基质的成苗率最高,河沙次之;‘红光无核’以河沙为基质的成苗率最高,草炭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葡萄 基质 硬枝扦插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葡萄与豌豆套种关键栽培技术
14
作者 覃杨 董畅 蔡光泽 《落叶果树》 2024年第1期78-79,共2页
以增效保粮为核心,在金沙江流域的葡萄种植园里套种豌豆,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的前提下,从葡萄、豌豆在金沙江流域的生长发育特点出发,总结了葡萄和豌豆套种的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葡萄 豌豆 套种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烷醇、石膏和过磷酸钙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志荣 彭书东 +3 位作者 王柯穆 姬宏超 张守武 清源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2期39-44,共6页
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香菇菌丝体生长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三十烷醇、石膏和过磷酸钙的三水平,通过袋栽培养料中菌丝体生长的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料中三种辅料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微乳剂溶液、三十烷醇粉剂溶液二者均能促进香菇菌丝体... 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香菇菌丝体生长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三十烷醇、石膏和过磷酸钙的三水平,通过袋栽培养料中菌丝体生长的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料中三种辅料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微乳剂溶液、三十烷醇粉剂溶液二者均能促进香菇菌丝体的生长,而且其促进生长的浓度相同,建议实际食用菌生产中直接采用三十烷醇微乳剂进行稀释,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三种辅料的最佳组合为:石膏含量4%、过磷酸钙含量1.5%的500 g湿袋料中,加入50 mL 1.5 mg·L^(-1)三十烷醇微乳剂溶液,在此条件下,袋料培养基中香菇菌丝体生长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烷醇 石膏 过磷酸钙 香菇菌丝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短期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赖先军 颜朗 +2 位作者 张文友 段旺军 王海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6-714,共9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烟草连作障碍发生机理,探索烟草短期连作与根际微生物结构和根际代谢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短期连作与未连作植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组和代... 【目的】进一步明确烟草连作障碍发生机理,探索烟草短期连作与根际微生物结构和根际代谢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短期连作与未连作植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多样性。【结果】根际细菌菌群多样性在不同品种间、连作与未连作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短期连作对根际细菌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影响不显著,但短期连作土壤中根际真菌丰度和均匀度显著降低,未连作根际真菌多样性显著高于短期连作根际真菌多样性。甘蓝油壶菌(Olpidium brassicae)、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丰度在短期连作根际中显著增高,细长被孢霉菌(Mortierella elongata)丰度显著降低。LEfSe分析发现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为短期连作根际土壤中的标志物微生物。代谢组分析发现,有机氮化合物、鞘脂类、萜类、类固醇及其衍生物为短期连作与未连作植烟根际土壤间的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游离氨基酸和小檗碱、茄定碱、酒糟碱等生物碱类物质在短期连作根际土壤中显著富集,表明短期连作过程中可能已经产生真菌感染和自毒效应。【结论】本研究初步解析了烟草短期连作下根际微生物和代谢物的相互关系,虽然短期连作对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较小,但根际次生代谢物产生的化感作用能够快速且显著改变根际真菌菌群结构,导致致病真菌的快速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连作障碍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结构 差异代谢物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磷酸钙、生物炭、腐殖酸对双孢菇胞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17
作者 方志荣 林静 +1 位作者 清源 王雪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54-60,共7页
以不添加过磷酸钙(CK)作为对照,研究了玉米秸秆发酵料中添加过磷酸钙(P)、过磷酸钙+生物炭(P+BC)、过磷酸钙+腐殖酸(P+HA)对双孢菇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菌丝体胞外酶的活性及双孢菇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处... 以不添加过磷酸钙(CK)作为对照,研究了玉米秸秆发酵料中添加过磷酸钙(P)、过磷酸钙+生物炭(P+BC)、过磷酸钙+腐殖酸(P+HA)对双孢菇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菌丝体胞外酶的活性及双孢菇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处理P、P+BC、P+HA增加了双孢菇菌丝体、原基、子实体生长阶段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的活性,其中处理P、P+HA显著增加了第一潮菇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总糖含量。综合来看,玉米秸秆发酵料中添加过磷酸钙+腐殖酸的情况下,双孢菇生物学效率和粗蛋白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过磷酸钙 生物炭 腐殖酸 酶活性 产量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对软米品种楚粳48号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罗樊 胡梦 +4 位作者 魏体苏 王代华 唐欣 陈天补 蔡光泽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1期63-65,135,共4页
为探究不同有机肥对水稻软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以软米品种楚粳48号为参试品种,以当地常用的春果有机肥为对照(CK),设置N1(农大生物有机肥)、N2(碳酶聚能)、N3(阳壮壮有机肥)和N4(硅谷肥)4个有机肥处理,各肥料处理按... 为探究不同有机肥对水稻软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以软米品种楚粳48号为参试品种,以当地常用的春果有机肥为对照(CK),设置N1(农大生物有机肥)、N2(碳酶聚能)、N3(阳壮壮有机肥)和N4(硅谷肥)4个有机肥处理,各肥料处理按照等氮磷钾总养分施用。结果表明,与CK相比,楚粳48号施用阳壮壮有机肥表现最佳,有效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有提高。有效分蘖数为12.4个,比CK高17.8%;结实率为84.42%,比CK高10.69%;千粒重为27.44 g,比CK高7.4%;产量为487.8 kg/亩,较CK增产116.95 kg/亩,增产幅度达到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米品种 楚粳48号 有机肥 生物学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因型常规籼糯稻南8糯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李声春 郭李豪 李晓方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6期113-116,共4页
南8糯是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利用水稻多基因型育种理论技术体系,以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体系选育的中间材料粤香糯1375为母本,以五山丝苗为父本,育成的感温型常规籼糯稻品种。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新品种... 南8糯是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利用水稻多基因型育种理论技术体系,以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体系选育的中间材料粤香糯1375为母本,以五山丝苗为父本,育成的感温型常规籼糯稻品种。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新品种权申请公告,公告号CAN019898E。此品种株型集中,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较好。2013—2014年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387.83 kg/667 m^(2),2013年早季比对照种红荔丝苗增产26.71%,增产极显著;2014年早季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8.50%,增产不显著。2014年早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16.95 kg/667 m^(2),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13.23%,日产量3.01~3.46 kg。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在广东地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南8糯 感温型 常规糯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稻品系分蘖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20
作者 王丞博森 阿呷里子莫 +5 位作者 岳梅 李婷 张雪晗 麻卡吉夫 尹萌萌 魏昌赫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260-262,共3页
为研究不同紫稻品系分蘖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以XC-105、XC-118、XC-119、XC-121、XC-122、XC-127这6个紫稻品系为试验材料,在分蘖期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在第1、4、7天分别取样,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通过... 为研究不同紫稻品系分蘖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以XC-105、XC-118、XC-119、XC-121、XC-122、XC-127这6个紫稻品系为试验材料,在分蘖期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在第1、4、7天分别取样,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通过隶属函数法对6个紫稻品系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伴随干旱时间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增加的有XC-105、XC-118和XC-122,先增加后减少的有XC-119和XC-121,先减少后增加的有XC-127;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丙二醛含量除XC-119先增加后减少外,其余5个紫稻品系均先减少后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减少后增加的有XC-105和XC-127,其余4个紫稻品系均持续增加。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抗旱性强弱依次为XC-105>XC-122>XC-127>XC-118>XC-121>XC-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稻 分蘖期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